•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工作滿意度相關理論

工作滿意的獲得是來自個人需求的滿足,而動機是促使個人採取行動以滿足 需求的一種刺激,亦即動機使個人產生行動,導致目標的達成,而如何提高與維持 個人動機,以激勵行為產生,滿足個人需求,以獲得工作滿意,同時達成組織的目 標,是下列工作滿意相關理論探討的目的;有關工作滿意度的理論很多,Campbell、

Dunnette、Lawler 和 Weick(1970)對工作滿意度理論分為內容理論(Maslow 需求 層次理論、Herzberg 雙因子理論、McClelland 成就動機理論、Alderfer 的 ERG 理論)、 過程理論(Adams 公平理論、Vroom 期望理論、Locke 差距理論)二大類,由於各 家論述的著眼點不同,故可再加上與源自於 B.F.Skinner 的增強理論,共分為三大 類。

壹、內容理論

一、需求層次理論

需求層次理論是由 Maslow 於 1943 年提出,係以動機為研究基礎,認為人類 行為是因需求而產生動機,因動機而引發行為。Maslow 之需求層次理論包含三個 基本概念:第一、人類之數種動機為內發性之動機,乃人類身心生長所發展之內在 力量,人類原本即具備此一追求向上之傾向,只要順其自然,便能達到完美之成長。

第二、需求層次之發展順序由下而上,當低層需求獲得最低程度滿足時,需求將逐 漸轉至高層。第三、人類需求之層次愈低,其普遍性愈大,彈性越小,人與人之間 的個別差異也愈小。

Maslow 將人類的需求由低而高分為七個層次,其意義說明如下:

1. 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生物的基本機能,賴以維生的基本需求,如飲食、

睡眠、性慾等需求。

2. 安全需求(safety needs):保障個體生存的安全需求為目的,如免於威脅、免於恐 懼、預防危險與意外及環境安全等需求。

3. 愛與隸屬需求(love and belongingness needs):源自於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包含關 懷、親情、友誼、歸屬感等。

4. 自尊需求(esteem needs):主要源自於人際關係的心理需求,包括個體自我尊重

與受人尊重。

5. 知的需求(cognitive needs):個體對人事物變化中所不理解而希望理解的需求,如 探索、操弄、試驗、詢問等。

6. 美的需求(esthetical needs):對美好事物欣賞的需求,如希望事物有秩序、結構、

順應自然等需求。

7. 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 needs):個人自我發展與創造發揮到頂峰境界,以 實現所欲達成的目標。

---

---

圖 2-1 Maslow 的需求層次理論

資料來源:引自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304 頁 二、Herzberg 雙因子理論(Two- Factors Theory)

Herzberg(1966)提出雙因子理論,又稱為激勵保健理論(Motivation-hygiene Theory),認為影響工作滿意之因素分為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內在因素又稱激勵 因 素 (motiveting factors) ,與 工 作者 直接 相 關 ,包 括成 就 感 (achievement) 、升 遷 (advancement promotion)、成長機會(professional growth)、工作挑戰性(the challenge of the work itself)、認同(recognition)等,這些因素與工作本身有關,可激勵個人努力與 獲得較佳績效,所以又稱「激勵因素」、「積極因素」或「滿意因素」。外在因素又 稱保健因素(hygienefactors),與工作者間接相關,如薪資(salary)、工作安全(work

自我 實現需求 美的需求 知的需求 自尊需求 愛與隸屬的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成 長 需 求

需 求

safety)、工作環境(work conditions)、地位(status)、政策與行政(company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上司督導(supervision)、人際溝通(relationship)等,這些因素與工作環 境有關,主要是防止工作不滿意。由於保健因素只有讓工作維持原有水準之消極作 用,並不能激勵人員發揮潛力,為機關賣命。保健因素的匱乏最易導致人的不滿,

所以也稱為「不滿因素」或「消極因素」。在任何機關,要想使其人員維持某個工 作水準,必須使這五項因素維持讓員工滿意的水準(張潤書,1998)。

三、成就動機理論

McClelland 於 1961 年所提的成就動機理論(Achievement Motivation

Theory)指出個人在組織(工作環境)中,有三種經由學習而產生的重要需求,即 成就需求(成就動機)、權力需求(權力動機)與親密需求(親密動機)(余朝權,

2005)。成就需求是指個人為達成具挑戰性的目標,而期望以更有效率的方法完成 工作,即追求成功的強烈慾望;權力需求是指希望能擁有權力並能影響他人,使他 人順從自己的慾望;親密需求則是希望能與他人建立與維持良好關係,能被他人所 喜愛的需求(余朝權,2005;林財丁譯,2006)。

四、ERG 理論(Existence,Relatedness, and Growth Theory)

Alderfer 於 1972 年提出 ERG 理論,是依據 Maslow 需求層次理論為藍本,修 訂後提出,認為人的需求具有層級關係。此三種核心需求,包括生存需求(existence):

生存的物質條件及生理的慾望;關係需求(relatedness):維持重要人際互動關係的慾 望;及成長需求(growth):個體追求自我發展及自我實現的慾望。個體在發展的過 程中,不僅有「滿足—進展」方式,還加入「挫折—退縮」的因素,主張各種需求 可以同時具有激勵作用,當較高層次的需求滿足缺乏時,會產生挫折現象,會轉向 較低需求的滿足產生期望,當愈低層次的需求愈滿足,對較高層次的需求有較高的 慾望。不過 Alderfer 並未提出這三種需求的層級順序,以及需求強度、需求滿足之 間的關係。(林鈺玫,2010)

貳、過程理論

一、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

Adams 於 1963 年提出公平理論,是從比較的觀點而發展出的一種理論,認為 員工的工作滿意取決於「個人付出與報酬間的平衡」。報酬被視為是否滿意的重要 激勵項目,若員工知覺到公平則感到滿足;反之,則感到不滿足。故管理者在訂立

相關制度時,應考量到公平性的問題。

二、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

本理論係由 Vroom 於 1964 年所倡導,認為工作者努力追求較佳表現時,會期 望得到一些回饋與報酬,當報酬如心中所預期時,將會影響未來再度努力的誘因。

該理論基礎建立在期望、誘利及工具價值三個基本概念上,所以管理者可藉由提高 員工之期望、工具與價值信念,以使員工獲得最大的激勵效果,達成最佳的績效,

獲得最大的工作滿意度。

三、差距理論(Discrepancy Theory)

差距理論(Discrepancy Theory)由 Porter(1961)與 Locke(1969)相繼提出,

該理論強調工作滿意的獲得是個人期望與知覺實際的比較結果,即員工對工作是 否滿足,起因於員工對「希望獲得」和「實際獲得」的兩者之間的差距。若實際獲 得的小於希望獲得的則員工會感到不滿足,這當中之差距愈大代表員工越不滿足。

差距為零時表示實際獲得的等於希望獲得的,此時員工將感到滿足,此為差距理論 的內涵(Discrepancy Theory)。

參、增強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

增 強 理 論 ( Reinforcement theory ) 源 自 於 B.F.Skinner 心 理 學 的 制 約 理 論

(Conditioning theory)。該理論主張未來行為會受到現有行為結果的影響,因此透 過正增強、負增強、消除及懲罰等四種增強形式,可改變個人的行為,而增強理論 運用在管理實務上所強調的是正增強的原理(如:個人績效提升時,則提高其薪 資),因此報酬應是績效的結果,是正增強運用成功的關鍵,且正增強在產生及維 持組織想要的行為上,會比負增強及懲罰更加有效(林財丁譯,2006),因此,透 過正增強可以激勵個人,提升工作滿意。

綜合這些理論得知,需求理論和 ERG 理論指出了當個體的內需求被滿足時,

滿意度即提高。公平理論、期望理論及差距理論則是藉由實得與應得之間的比較,

作為未來努力的依據,兩者間差距愈小,愈感到滿意。激勵保健理論、成就動機理 論以及增強理論,指出提高工作效率滿意度要由外在環境的滿意轉化為內在環境 的滿意。「工作滿意度」是個人對其工作所抱持的一般性態度,工作滿意度越高,

代表個體對工作存在著正面的態度;反之,則對工作存在著負面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