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工作績效

組織績效是任何企業組織內所追求的目標,而工作績效則是組織績效 的最主要方式之一。侯禹樵(2008)工作績效是員工的生產力,當員工個 別之生產力高時,表示組織的整體經營績效隨之升高,換言之,即是指一 個人對工作貢獻之價值、數量或工作之品質。Kane(1976)指出工作績效是 指個人或群體達成目標的效率項目。故工作績效乃指員工在某一特定期間 內,執行工作時所達成結果的記錄。Campbell(1990)工作績效為員工在工 作中所從事之行為,同時這些行為必須對組織目標有所貢獻。換言之,工 作績效指組織成員為達成組織所賦予之規範、期望或正式化之角色需求時 所表現之行為。蘇義祥(1999)工作績效乃指一個人工作貢獻的數量、品 質或價值;當員工的生產力高時,意即組織的整體經營績效高。Byars &

Rue(1994)定義績效可作為員工生產力的衡量指標,了解員工的工作績效才 能做出合適的獎酬、激勵、指派與升遷。意即績效與一個員工工作中各個 任務之達成程度有關,他反應了一個員工完成一個工作要求之情形如何。

潘建銘(2006)指出工作績效在組織理論中常被稱為組織績效之達成基 礎,即工作績效是指達成一項行動方案的目標程度。黃英忠(2007)指出 績效乃指企業對其員工在於過去某一段時間內之工作表現,或其完成某一 項任務後所做出的貢獻度之評核,並對其所具有的潛在發展能力而做出判 斷,方便企業了解在其未來執行業務時的適應性與前瞻性,用以作為爾後 升遷與薪資調整之賞罰及考量依據。張靖興(2010)工作績效最簡單之定義 即工作時所從事之所有行為。但如此定義則會涵蓋許多和工作績效無關之 行為。所以更嚴謹之定義則需要與組織之目標相連結。劉博民(2010)指 出工作績效為員工在工作上之表現其符合組織期望之程度。各學者對於工 作績效皆有其不同之觀點,本研究茲將其彙整如下表 2-15 所示:

32

表 2-15 各學者對工作績效之定義

學者 年代 論點

French&

Seward

1983 工作績效是指一項行動方案達成目標的程度。

Schermerhorn 1989 工作績效=能力 x 支持 x 努力

良好的工作作績效是由組織之人力資源有能力完成工 作,且願意付出必要之努力,並獲得適當的支持,其中 之能力位居在首位。

Campbell 1990 工作績效係指組織成員完成組織所期望、規定或正式化 的角色需求時,所表現出的一種行為。

Gomez-mejia&

Cardy

1995 工作績效=能力 x 推動力 強調推動力之重要性。

Jex 1998 工作績效簡單的定義為工作中所從事之所有行為。

黃義祥 1999 工作績效係指一個人工作貢獻之價值、品質及數量,亦

即員工生產力。

林澄貴 2001 組織員工在某一特定之期間內,執行工作時所達成目標

之效益(如生產力)或達成結果之紀錄。

黃培文 2004 員工依據組織所設定之標準,朝這些標準努力並和別人

互動,而共同達成組織之目標所呈現之成果。

陳勝源 2005 員工有能力在於特定期間內完成工作之行為表現,亦即

部屬或者群體達成目標之效益項目。

黃英忠 2007 員工在於過去某一段時間內之工作表現或者完成某一項

任務之後,所作的貢獻度之評核。

陸仕原 2011 工作績效係為組織成員有能力在某一特定之期間內,與

組織成員共同協力達成工作之行為表現。

資料來源:引自陸仕原(2011)以及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各學者文獻及理論觀點,本研究認為工作績效是一個人對工 作與組織貢獻的價值,及共同達成組織之目標所呈現之行為的表現。吳豐 旭(2007)工作績效係員工依據組織所訂定之目標,以自己工作之方法,

完成組織所期望,並維持或者符合組織環境之政策、條件和程序。

二、工作績效理論

對於員工工作績效的評估,組織會透過不同的構面予以衡量,而諸多 學者在工作績效的分類形態上,也有所不同的觀點及見解。Campbell(1977) 將過去有關衡量工作績效之文獻整理歸納後,得出 19 種工作績效之衡量

33

標準,最常被後人所使用的為「生產力」、「無形績效」、「員工滿足及適應」、

「利潤或投資報酬率」以及「員工流動率」這五項。

Borman & Motowidlo(1993)則將工作績效分類為任務績效與情境績 效,以明確了解成員執行任務的程度。1.任務績效是指工作者直接支持組 織的技術核心,並提供個人技術程序所需的材料或服務。相對地,情境績 效並不支持技術核心,但類似於組織公民行為、前社會組織化行為、組織 自發性行為以協助組織提昇經營效益。2.情境績效包括:(1)自願執行非正 式的任務;(2)堅持完成自己的任務;(3)與別人合作並幫助別人;(4)當個 人不方便時,仍遵從組織規則和程序;(5)支持並防衛組織。

Lee, Lain & Chen(1999)則將工作績效分類為:1.效率:產出率,在限 期內工作任務達成的程度;2.效能:目標達成率、提案率;3.品質:錯誤 率(精確度)、訴怨率(抱怨率)、上級滿意度、顧客滿意度以及同事滿意 度(引自蕭惠容,2010)。

Fox, Tett & Pamer(2003)對工作績效之分類,亦將之區分為任務績效與 情境績效,且將任務績效分別為:1.生產力;2.專業管理;3.專業性;及 4.彈性(引自蔡如雯,2007)。

池進通、李鴻文、陳芳儀(2008)一般用以衡量工作績效之指標採用 二因素分類方法,將績效分為 1.角色內行為:指一般正式的或體制內規範 之行為,即角色內之行為為將直接與工作報酬和前程動向發生關聯;與 2.

角色外行為:可視為一種員工自由心證的行為或者表現,而角色外的行為 涵蓋層面較廣泛,其概念類似於組織公民之行為或者社會贊同之行為。

三、工作績效相關性研究

綜合諸位學者言論,茲將工作績效相關研究及其衡量構面內容,本研 究將其彙整如下表 2-16 所示:

34

35

綜合上述各學者文獻及理論觀點,本研究認為任務績效在於能完整地 完成組織賦予之相關工作與任務,及對於負責的工作內涵能有相當程度之 了解,並能夠及時解決問題,適應變化提升個人工作效率,故本研究工作 績效變項以任務績效做為研究之構面。因此希望藉由教育訓練成效、激勵 因素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中,來瞭解個案公司的表現,期能對 A 公司的 管理方法上做出有研究性的貢獻且能讓 A 公司之高階主管參考。

第四節 教育訓練、激勵因素、工作績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