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布匹消費空間的建構

第五章 迪化街布匹的消費空間

第一節 布匹消費空間的建構

一、 物:布匹

在台北市布商業同業公會的章程中有提到:「凡在本區域內,經營呢絨、化 纖、綢緞、花布、棉布及其他各種布類商業(包括內銷或外銷),領有合法證照 之公司行號,及工廠之售賣所,不論公營、民營,除關係國防之公營事業,或法 令規定之國家專營事業外,均應為本會會員。」布匹不僅在物的特性上與前兩章 所述的南北貨和中藥大不相同,其歷史發展與產銷網絡也有別於前兩者。

早期人們對服飾、布料的需求比較簡單,平時的衣服以素布為主,只有特殊 盛會、年節時才會穿著高級絲質製的衣服。台灣由於氣候因素不產棉花,因此當 時布料是夾在南北貨中一起進口(吳密察、陳順昌,1984:101)。

清末建省後,產業興盛、民生富裕,布料有了較多的樣式,再加上洋商聚集 於大稻埕,洋布不必再轉賣,因此來自英國的呢絨、毛織等布料紛紛進口(吳密 察、陳順昌,1984:102)。中法戰爭(1884 年)後,因為日本國內生產已達飽 和,所以轉而向外推銷產品,當時日本布帛已從香港間接輸入台灣,在進口貨中 棉布佔第一位,海產物第二,雜貨第三。就棉布來說,日本棉布未進口以前,洋 布已風行全島(陳其諒,1976:93)。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期望將台灣開闢為日本產品的忠誠市場,因而積極地將 大阪、京都等地製造的印花布大量進口至台灣(吳密察、陳順昌,1984:103),

並採取排擠洋行及洋布的策略,開始壟斷台灣市場。民國十二年(1923),迪化街

「南段」(現今民生西路至南京西路之間的迪化街一段)均為小型零售布商,以 綢緞為大宗,向日本大賣商批貨輸入。民國十七年(1928)後,開始有中盤進貨,

帶來了臺北近郊基隆、淡水等地的顧客(邱奕松,1989:82),迪化街因而成為 全省最重要的布料批發市場。

民國五十年(1961)左右,台灣紡織工業在政府大力扶助下,發展得非常迅速,

短期間內即可自給自足,並且在有充分的勞動力與低廉工資的有利條件下,開始 拓展國際市場,成為日本等紡織先進國家競爭的對手。台灣紡織業發展的鼎盛時 期,大稻埕布市仔當時也掀起一片交易買賣的熱潮,從三百多家的批發商,一時

增加到七百多家(陳其諒,1976:94)。中盤批發商相繼在迪化街、永樂市場一 帶聚集。

「布的生意正好做的時候,光批發就有六、七百家,想要在迪化街、西寧北 路和迪化街的巷子裡租個店面都租不到,現在批發商應該不會超過兩百家,

一整條街幾乎都關起來,很多都做不下去。」(經營四十多年的布匹中盤批 發商 F1)

民國六十一年(1972)之後,因石油危機導致作為化纖原料的石油價格上漲,

胚布成本也跟著提高,迪化街中盤商成長因而受阻。再加上之後數年,國內成衣 外銷漸漸發達,消費者大多改為購買成衣,取代了原有剪布、訂做衣服的習慣,

迪化街的布行批發對象也由零售布店26轉為加工業者(夏鑄九,1989:52)。而 當時分布於迪化街與民生西路一帶的布行,乍看之下似乎略有減少,其實有一些 是將店家遷移至別處繼續經營(卞鳳奎,1994:11)。批發布商一方面成為紡織 工業的下游產業,負責布匹成品之批發販售;另一方面則是成衣加工業的上游產 業,專門供應成衣加工製造所需的原料,當然也持續供應零售布店門市之所需(葉 秋玲,1997:52)。

「早期加工業還不發達時,我們賣布的對象是布店,包括博愛路、衡陽路那 些大布莊。我們現在不賣布店了,我們是賣加工廠,現在我們的客戶大多是 百貨公司那些服裝專櫃,像你百貨公司看到的有品牌的這些,他們的貨源就 是我們這裡。」(經營四十多年的布匹中盤批發商 F1)

隨著時代演進,布料的生產技術進步及消費市場的需求改變,布匹不管是在 花色、材質或分類上都越來越多變化。台灣紡織原料,除了天然棉、羊毛,因限 於天氣氣候及地理條件無法大量生產外,其他合纖原料,如人造纖維、聚酯纖維 等均已能自行生產(陳其諒,1976:94)。

「近十年來,因為氣候及市場問題,店裡銷售內容有所轉變,以前是毛料為 主,現在轉型為毛料的、棉的、化纖的都賣。」(經營四十多年的布匹中盤 批發商 F1)

除了布料材質上的不同之外,布商的進口貨源也有所改變,過去是以歐洲、

日本為主,近幾年來由於人力成本增加,原先的這些國家沒辦法負擔如此的高成 本,因而將紡織工廠紛紛遷至勞力較便宜的國家設廠,所以進口來源就改為中國 和韓國。

「貨源進口以前是法國跟義大利比較多,德國也有一部份,那日本也占滿大

26 零售布商大多是聚集在台北市的博愛路、衡陽路一帶的布莊,板橋、永和等地也有一定數量的 零售布商(葉秋玲,1997:52)。

宗,國內是最多的,因為國外進口的要包含關稅,成本很高,有些客戶根本

2008:37)。布匹的特性與南北貨及中藥材大不相同,由於布業很重視流行趨勢 及市場時效性,一塊新布料的開發必須先經過上述的設計花樣、工廠開發布料、

計成形後,要請布工廠幫忙開發布,大概也要花費掉一季的時間,開發出來 後才能拿給客戶看,客戶看了合適的話,就剪布樣讓他們去打樣,所以這個 流程滿久的。」(經營四十多年的布匹中盤批發商 F1)

由此可知,從事布業生意是需要具備專業知識的,必須對流行的趨勢有敏感 度、了解各式布料的特性,推銷或設計出來的布料才會有銷路,因此有些布行甚 至會聘請專業人士幫忙負責到國外吸取最新流行資訊。

「早期我們都是去香港、日本去看、去觀摩,就是說好聽一點,其實就是看 人家的流行走向啦,到後來我們就往歐洲法國、義大利、米蘭、德國那邊跑,

那早期是我們老闆自己去跑,到後來我們就請專業的具有這種設計經驗的人,

對花樣、對色彩比較敏感,請他們來幫我們跑。」(經營四十多年的布匹中 盤批發商 F1)

強調流行時效性的布業,除了時間上的作業流程要提早之外,布行之間的收 款方式也會受到生產-銷售流程的影響。一般的買賣都是銀貨兩訖,商家賣出商 品給消費者的同時,也收到消費者所付的貨款;但布業的銷售因為有時間上的落 差,在未得知市場反應熱絡與否之前,便已先行生產新的布料,因此事先不確定 會是虧損或盈餘。

「我們做布的,布送出去並不是說,我送出去你就買斷啦,錢就可以回收,

大部分是我是給你布店寄賣,但是他們也很壞啊,他們跟你買布並不是說買 了就要開票子給你,買了它有賣出去它才付錢,沒有賣出去它又退回啊,所 以你說國稅局要我開發票我怎麼開,這個還是未知數啊,它到底能賣、不能 賣都不曉得,大概百分之五十以上,這些貨會退回來。譬如你說貨色做不對,

客戶不喜歡,你又退回來就虧很多錢,因為譬如說我們新貨出來,我們的成 本是兩百塊一碼,我們賣給客戶大概賣三百塊,客戶不賣的話退回來喔,我 們要再切出去給比較中低的客戶,大概只能切個一百塊、一百五十塊,你就 虧本啦,所以貨色做不對,會虧很多錢,但是你貨色做對了、花樣對了,那 個貨品就可以賺錢。但賺不賺錢也不曉得,也是要碰運氣,也是要看你對這 個流行的概念有沒有抓的住,抓得住的話,你這個貨一出去,消費者第二天 就反映出來,第二天就每一家就打電話來要追加,那時候你就供不應求,有 時候一、兩組貨你就可以致富,這個店可以致富,可以夠你開銷一年、兩年;

若未能抓準市場行情,就讓你趴下來。」(經營四十多年的布匹中盤批發商 F1)

物隨著社會環境的改變,增加了多樣性,其本身的特殊銷售方式,連帶影響 了生產與消費過程皆有時間性的問題,物在人—地互動的消費空間中有其重要的 作用力。

圖 5-1 迪化街布行分布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根據實察資料繪製 布行

南街 中街

二、 地:空間分布

在日治時期從城隍廟至民生西路皆為布店,並多是批發的大盤商,民生西路 以北則是為南北雜貨和中藥店的聚集地區,延平北路一帶則屬布店的門市部,以 零售為主。隨著環境的變遷,行業的分布型態也有改變,永樂市場改建後許多布 店都在二、三樓集中經營,但多屬零售和加工為主(卞鳳奎,1994:12-13)。

以目前布行的分布情形來看(圖 5-1),布行主要集中在迪化街「南段」以及 向南延伸的塔城街、東西向的南京西路,以及較外圍的民樂街和西寧北路上;永 樂市場的二樓是零售商,販賣各式各樣的布料(如針織布、棉布、傢飾布、帆布 等),及副料(拉鍊、鈕扣、針線等),三樓則是專門幫客人修改或訂作衣服的裁 縫店(圖 5-2)。迪化街、塔城街、南京西路及民樂街則為批發兼零售商。中盤批 發商因為主要是靠業務員出去跑客戶,所以不需要有吸引人潮的店面,因此大多 分布於租金較便宜的巷弄裡。

「迪化街口前面那段南京西路、塔城街,那個都是零售店,跟永樂市場二樓、

三樓就是賣零售的。從迪化街進來,這個巷子裡面全部都是批發。」(經營 四十多年的布匹中盤批發商 F1)

圖 5-2 永樂市場二樓(下二)與三樓(上二)店面類型

資料來源:研究者於 2012 年 5 月 16 日拍攝

布行起初從「南街」開始發展,隨著紡織業的興起,國內有能力自行生產布 料後,使得成本降低、店家數量大量增加,形成一個布行聚集的批發市場。但在

布行起初從「南街」開始發展,隨著紡織業的興起,國內有能力自行生產布 料後,使得成本降低、店家數量大量增加,形成一個布行聚集的批發市場。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