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消費空間的再現

第二章 研究架構

第三節 消費空間的再現

消費是當代社會日常生活中觸目可見且相當普遍的一部分。這些行動在地方 的意義創造與表現上,扮演了關鍵的角色(Mansvelt, 2008:1)。透過消費實踐,空 間關係如何被有力地構成,也展現出時間與空間對於消費過程的建構、再現與再 生產之重要性(Mansvelt, 2008:20)。近來,零售和消費空間的空間性及歷史特殊 性同時成為新研究的形構要素(Crewe, 2000)。

早期的零售地理學在經濟或文化層面都不受重視,大多是簡單描述店家的位 置;而在當時許多文化理論家、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已在探究將零售和消費空 間視為意義(再)生產及認同形構的關鍵地點(Crewe, 2000)。消費是一種媒介 (medium),人們透過消費,創造並表達他們的認同(Mansvelt, 2008:97)。消費論 述與實踐不僅涉及認同形構,更牽涉到實踐與身體的經驗,這些經驗可能是關於 平凡的舉動與供給、安全感與社會性,也可能是個人主義的生活風格選擇 (Mansvelt, 2008:97)。認同形構是透過自我與他者的差異產生,以論述的方式構 成。自我形構也和區位政治、物質與比喻的互依性、以及根植於社會-空間脈絡 的權力關係有關(Mansvelt, 2008:98)。認同可能和歸屬於社會性、實用知識與供 給相當有關,因為認同也是再現、區分以及個人性的(Mansvelt, 2008:102)。

Swanson 認為消費與認同是流動的,既不是多元,也不是位於靜態的社會群體中 (Mansvelt, 2008:102)。經驗研究指出階級、性別、文化、世代與家庭認同,會影 響個人認同的形成(Mansvelt, 2008:100)。消費的論述與實踐將身體置於特定的地 方來定位認同,地方轉而影響體現的過程,進而影響儀式、實踐與消費,使其富 有意義(Mansvelt, 2008:97)。

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有意義的關係、經驗與地方,而文化就是由日常生活 的社會實踐所組成。「消費文化」一詞,通常指涉著根據消費習性、消費實踐、

生活習慣或消費客體,分類消費者(Mansvelt, 2008:158)。有時人們到消費空間不 純粹是購買需要的商品,也沉浸在消費空間中特有的氛圍(傅湘承,2004)。

第四節 研究架構

經由上述對消費空間、消費地理等概念的了解,本研究希望以這些概念來談 迪化街此一空間中的人、地與物之間是如何建構及律動著,而在這樣的消費互 動下呈現出怎樣不同的消費空間,及其所代表的意義與型態。

迪化街販賣的物品主要是以南北貨、中藥材及布匹三大類型佔多數,這三大 產業的消費空間是透過不同的人、地與物之間的互動,進而產生了各自獨特且 相異的消費空間。本研究欲探討的即是這些消費空間是如何由人、地、物之間 互動的關聯所建構而成的? 它又是透過哪些人、地、物在怎樣的時間律動特性 中得以再現出消費空間? 而這些人、地、物之間的關聯是否隨著時間的演變而 有所不同? 由以上這些概念形成本文的研究架構(圖 2-1)。

圖 2-1 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本研究將消費空間視為由人、地、物三大要素所組成,人分為消費者、店家 與政府的相關決策單位,地即為研究區,其中主要的道路迪化街又依路段分為「中 北街」、「中街」及「南街」,物為南北貨、中藥材及布匹三大產業。以人、地、

物這三大要素之間的互動與連繫來探討消費空間的建構,再以每年、每季、每週、

每日等的不同消費律動頻率來詮釋消費空間的再現。

然而迪化街消費空間又會隨著時間的演進而有各時期不同的建構與再現,在 不同的時代背景中,消費者的行為、店家販賣的物品、以及消費的空間都有所不 同,這些差異使得每個時代的建構要素與呈現的律動方式也跟著改變。

在接下來的第三章至第五章中,將分別以物、地(空間分布)、人(店家與 消費者,及店家與店家的互動關係)三部分來談南北貨、中藥及布匹三種產業消 費空間的建構;而消費空間的再現則分為年與季的律動、週與日的律動及消費特 性三部分來加以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