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相關文獻

本節的相關文獻分為迪化街及消費空間兩部分做探討,其中將迪化街相關文 獻依其談論的主題又分為歷史發展及產業發展兩類。

一、 迪化街相關文獻

由於迪化街的興起與大稻埕的發展息息相關,因此也將相關的大稻埕文獻一 併列入討論。而在 2000 年將迪化街劃為「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之後,

則引起許多關於歷史街區保存的討論。

(一)歷史發展

早期艋舺、大稻埕及台北城內合稱為三市街,以此為範圍的研究大多是探討 三市街的都市形式與歷史涵構的關係及轉化過程(廖春生,1988);以及它們在 不同時期因為自然環境及政策的作用力影響其機能的改變(尹詩惠,1999)。陳 章瑞(1989)則是將大稻埕依不同時期的政策分為五個階段7,並描述其社會歷 史脈絡、都市結構轉化以及價值理念與實踐。劉若雯(1999)則是從大稻埕 1860 年開港通商開始談起,分析不同時期的政策轉變對大稻埕的影響,及其地方菁英 的活動。由迪化街的歷史發展脈絡可得知,這個街區在過去是極其繁榮、興盛的 商業貿易市場,而當代的政策也形成影響其發展轉變的因素之一。

除了悠久的歷史背景之外,古蹟建築也是迪化街吸引人的特色之一。迪化街 自清代開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長型連棟式店屋建築,並隨著不同時代而有不同建 築類型的店屋立面。顏忠賢(1990)以國家權力神話、營建論述影響、產業發展 變遷表徵及文化情境互動四個範疇,來討論日據時期大稻埕店屋空間的象徵意義。

何心怡(1993)則是比較大溪和平路、三峽民權街與大稻埕迪化街三個地區的街 屋立面風格之差異,以解讀日治時期的政經文化、營建及工匠系統等因素對台灣 街屋立面形成的影響。李堅(2003)對迪化街街屋的外觀及內部空間配置進行調 查,並對往後歷史街區仿古重建街屋的管制提供參考意見。在「大稻埕歷史風貌 特定專用區細部計畫」中,對於建築立面四柱三窗的規定與現存形式及比例不符,

導致修復工作在執行上時有爭議。因此張宛宜與胥直強(2008)對迪化街立面做 全面性調查後,建立一套立面分析系統做為立面修復的規範建議。

臺北市政府於 2000 年將迪化街劃為「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並進行 一系列的都市景觀保存計畫,在當時這項規劃案引起了很多的爭論,也開始有許 多文章著眼於歷史街區保存的探討。陳勇全(2001)認為都市保存與文化資源保

7 五個階段分別為:清末時期(1851-1895)列強壓力下的通商口岸;日據前期(1895-1930)殖 民地農工商品的交換中心;日據後期(1931-1945)軍經統制下的地方商業中心;戰後恢復期

(1945-1965)農工資本轉化中的工商據點;相對衰退期(1965-1989)新興工業社會中的老市街。

存最大的不同在於都市保存有它的地域性與地方性,試著以都市行銷的概念來釐

1980)。正因為迪化街為台北都市發展的舊核心,游秀琳(1996)便以大同區大 有里為研究範圍,藉由社經結構和實質環境的分析,發現迪化街並未產生仕紳化

的現象。租隙是解釋仕紳化理論的依據之一,廖家顯(1996)首先以迪化街為範 圍來討論其租隙現象,而後陳柏廷(2003)再以廖家顯的研究為基礎,加入台北 都會區中另外兩個地區來與迪化街相比較,分析其租隙的形成、變動型態與資本 投入之間的關係。

迪化街除了具有各式古蹟建築此項特色外,其傳統產業也有別於目前其他市 街常見的商業類型。從歷史背景來看,在清咸豐八年(1858)將淡水港開為通商 口岸後,原本繁盛的艋舺因淡水河日漸淤積,船隻逐漸轉往下游的大稻埕起卸貨 物,因此商業中心轉移至此(邱奕松,1989)。早期是以茶業、布業、米業三種 商業為盛(陳其諒,1976),而後慢慢發展到今日則是以布業、中藥業、及南北 貨業為主,其中又以布業占多數(郭美芳,1986)。早期台灣因為氣候不適合種 植棉花,紡織業所需的材料就由外地進口,而當時迪化街也就因地利之便,而造 成全省有九成的布帛批發商都集中在此(吳密察、陳順昌,1984)。葉秋玲(1997)

透過對歷史文獻資料的彙整、分析,輔以觀察、訪問,將大稻埕布業經濟長時期 的發展劃分為古典依賴時期、殖民依賴時期、戰爭時期、戰後重整時期與工業化 時期五個時期,並指出今日大稻埕布業之所以繼續聚集在此發展的原因,可分為 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以區位的觀點來看,內部因素為交通運輸便利以及布業聚 集,具有可方便消費者採買、同業間又可交換資訊的產業特質;外部因素則以全 球化觀點來看,從清代以來大稻埕的布業經濟已納入世界經濟體系與國際分工之 中,對於整個布衣產銷網絡的影響佔重要地位。呂國華(2006)則是透過問卷的 方式調查永樂布業商場消費者,其購買動機、資訊來源、評估準則、購後態度及 購買特性等的消費行為,再進一步依據消費者的特性歸納出隨波逐流群、錙銖必 較群、流行領先群和自我交際群四個集群,並針對不同集群消費者提供布料業者 不同的行銷策略建議。然而,隨著全球化、資訊化及經濟的不斷發展,促使布業 的轉型壓力變得更加迫切。游鎮隆、許旭昇與呂國華(2006)即以個案公司的營 運模式,針對核心策略、策略性資源、顧客介面及價值網路四個構面,來進行系 統性的描述。而布匹貿易商在全球商品鏈中的位置與角色也已改變,布商轉型為 採取少量多樣的彈性型態經營模式,並且在全球商品鏈中的位置提升、自主性升 高,也成為連結全球與地方網絡的支點。顯示出全球商品鏈的「節點」可經由自 身的努力貼近買方,提升原本的支配位置,不僅在地理空間中是一種網絡式的連 結,在權力結構下也是一種網絡的連結,而非前後向的串連(吳紀瑩,2008)。

由以上相關文獻的整理發現,探討的主題有隨時間而轉變的現象,從早期的 資金借貸、仕紳化現象、歷史發展,到有關當地特色的街屋建築及產業發展,以 及在施行保存計畫之後引起大量討論的歷史街區保存問題等等,缺乏探討迪化街 商家與消費者之間互動而形成一個特色消費空間的研究,因此本文欲透過地理學 的觀點,對迪化街消費空間做更進一步的理解。

二、 消費空間相關文獻

消費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對於地方形塑的過程也很重要(Mansvelt, 2008)。而消費的議題在 1990 年代被大量討論,隨著時代發展,探討消費的文章 和書籍不計其數,以消費作為主題的論文數量也越來越多,各領域以不同的面向 來談論消費空間。

有些研究從消費者如何建構消費空間,及其影響因素來探討消費空間的形塑,

例如馬建山(2007)以政策影響因素、行政區分佈、交通條件、土地運用及週邊 公共設施等變項,做為消費空間活動劃分的指標,並指出隨著時代的發展,消費 者的消費動機與目的有所轉變,造成消費型態也跟著改變,進而歸納出政府理念 與政策扮演的角色與力量,主導了離島觀光產業的發展。陳映如(2006)亦認為 消費者行為與消費空間結構是互依的,而影響消費空間結構的因素有人口特徵、

商業情況、交通情況、政府政策等方面。早期關於場所消費的研究,都太過於關 注詮釋設計者利用空間設計所展露的控制策略,而忽略了消費者出乎設計者意料,

而對空間進行再生產及再挪用的結果,相同的消費空間聚集了不同的族群,對各 個族群而言,這個空間有不同的隱喻(高鶴菁,2008)。

有些則是認為消費活動本身具有文化意義,因此以文化地景的角度來分析消 費空間是如何形塑的(黃承泰,2008;楊麗芳,2008;楊貞慧,2011)。在現代 人重視文化與消費之結合、以及政府積極推行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等因素影響下,

許多消費空間也逐漸結合文化來做推銷,例如主題餐廳(張棣楨,2008)、家具 店(曾薏丞,2011)等。

也有研究是討論消費者透過消費空間中的消費實踐,得以建構自我的消費認 同,如薛淳徽(2010)以布爾迪厄日常生活實踐的概念來探討百貨公司中,不同 社經屬性的消費者在空間中做選擇,並透過消費空間與商品來建構自我的身分及 群體認同。陳怡婷(2009)由消費認同的角度探討羅東鎮傳統市場及生鮮超市的 消費者,如何透過消費的商品與空間得以建構其群體認同感與自我認同感。吳嘉 玟(2009)則從不同尺度的空間如身體、家、社區與都市等,來理解消費者的消 費實踐及認同。Crewe(2000)以經濟地理與文化地理的觀點探討零售業與消費的 關係,透過區位來詮釋對於零售業消費空間的意義之再生與認同的構成。

許麗兒(2001)以三元辯證為理論依據,透過高雄新堀江商圈的青少年對此 一消費空間的詮釋,展現其中的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空間之間的關聯。陳珮 文(2007)將黃昏市場視為一個包含經濟與社會文化的消費空間,以列斐伏爾的 三元辯證方法來論述消費空間,並分為制度、需求及生活三個面向論其在具體空 間、抽象空間與想像空間之間的互動關係。郭忠昇(2008)採用列斐伏爾空間生 產的三個向度做為分析架構,探討墾丁地區的空間如何被規劃者、消費者及當地 居民所形塑。張翎茵(2009)也以「三元辯證」理論當中的空間的再現與再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