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背景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一談到迪化街就會想起許多小時候的回憶,上幼稚園的那段日子,早上媽媽 常會帶我到巷口的光泉,買我愛喝的巧克力牛奶當早餐;下課後回到媽媽服務的 公司,總是會看到員工們在長長的布桌上裁剪布匹、盤點打包貨物、忙進忙出的;

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是附近霞海城隍廟的迎神賽會,整條街上被鞭炮聲、鑼鼓 聲包圍,七爺八爺熱熱鬧鬧地沿街遊行;過年前的迪化街則是充滿了年節的氛圍,

媽媽會買一些零嘴和禮盒,準備帶回南部過春節時招待客人及送禮。

迪化街從建築外觀上來看與台北市的高樓大廈景觀迥然不同,隨著歷史發展 而有其不同時期的建築特色,像是有閩南式、洋樓式、巴洛克式以及現代主義式 等。在街道兩旁的商家也與市區常見的商業類型有所差異,迪化街是南北貨、中 藥材以及布匹的批發中心,車輛與人潮穿梭在狹窄的街道上,兩旁的店家將商品 整齊擺放在騎樓,店員與客人之間親切地噓寒問暖,沿路上飄著藥材及乾貨的香 味,整條迪化街呈現傳統老街的熱鬧氣氛。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目的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的迪化街是從清末時期開始逐漸發展起來的街道,在當時 不僅是大稻埕最早的市街及商圈的核心,也是全台南北貨、中藥材和布匹最大的 批發零售市場。

迪化街的興起要先從大稻埕開始談起,大稻埕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郁永 河到北投採硫以前,只是一片平蕪之地,除土蕃部落以外,尚未有漢人開墾之足 跡。至康熙四十八年(1709),七月二十一日泉州人陳賴章者,始得官方之墾照,

從事開墾大加蚋堡(大稻埕即其一部),始有漢人之來往(黃得時,1953:82)。

清咸豐元年(1851)當時有福建人林藍田自雞籠移居「中街」建造店舖三棟,

從事與唐山的貿易,以華北、廈門、香港各地運來的貨物,再銷售給附近農民,

換取油、米、糖、大菁、茶葉、樟腦等,以輸出唐山各地,「林益順」店舖為大稻 埕開設店鋪之肇始(邱奕松,1989:79)。咸豐三年(1853)艋舺地方發生頂郊人 與下郊人的分類械鬥,俗稱「頂下郊拼」。下郊人經不起頂郊人之包擊,終於奉護 城隍爺之金身,成群結隊,逃到北方大稻埕建設新市街。從此以後,艋舺市勢日 漸衰退,而大稻埕即如朝日東升,充滿新興氣象,不到幾年遂成立「中街」,再由

「中街」發展「中北街」等(黃得時,1953:83)。迪化街早期的街道發展順序是 從「中街」(今民生西路至歸綏街間)、「南街」(今南京西路至民生西路間)而「中 北街」(今歸綏街至涼州街)、普願街、杜厝街等(邱奕松,1989:80)。

咸豐八年(1858)天津條約將淡水港開為通商口岸,大稻埕也被視為淡水港 的一部份(邱奕松,1989:81)。1860 年以前,台灣由中國進口的物品已有棉布、

雜貨、藥材、建材、陶瓷等的日常用品(林滿紅,1997:8)。清末台灣人民的生

活水準有所改善,因此華洋百貨的進口不僅有量的增加、也有質的改進,人們所 得提高後,消費增加,可以穿更好的衣料,買得起玉、人參、絲等奢侈品(林滿 紅,1997:156)。1869 年艋舺是北台灣最大的商業中心,淡水港所有進出口貨全 在艋舺集散;但是到了 1898 年,大稻埕成為茶葉的加工、集散地,所有華人資本、

外國資本也因而聚集於此,人口逐漸超越艋舺成為全臺第二大城,僅次於臺南(林 滿紅,1997:170)。

日治前期,輸出港由淡水轉移至基隆,而鐵路的修築有利於大稻埕南側大宗 重要的活動場所(夏鑄九,1989:23、27)。

戰後初期,迪化街則以布業及南北貨的批發業為主。1960 年代以加工外銷為 主的私人企業是進軍世界市場的主力,從大稻埕發跡的資本家之中又以紡織業最 為突出(夏鑄九,1989:32、35)。隨著產業的分散及都市擴張,大稻埕部分紡織、

成衣加工行業(貿易商、茶行、青果批發、中心商業)相對於台北市其他地區及 早期盛況則逐漸失去其主宰角色。至今當地某些行業如布匹買賣、乾貨、食品罐 頭、南北貨、中藥,仍居台北市主導地位(夏鑄九,1989:39)。

從現今的數據資料上來看,2010 年大同區的中藥販賣業家數不僅高於台北市

2 台北市藥政管理(99 年版)【http://www.health.gov.tw/Default.aspx?tabid=418】。台北市:衛生局。

修改日期 2011/6/29,下載日期 2011/7/24。

表 1-2 台北市布疋及其他服飾品批發與零售業家數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23473&ctNode=3267&mp=1】。行政院主計處。張貼日期 2008/11/25,下載日期 20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