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師生互動

教師之性別觀會透過師生互動過程而傳遞,Waller(1932)在《教學社會 學》(The Sociology of Teaching)一書中表示,教與學需透過師生互動得以完成,

此互動為雙向並行的。師生互動之研究目的在釐清課堂中所實際發生之事件,瞭 解互動歷程中教師與學生之想法及態度。以下將針對師生互動之相關概念加以釐

16

清,首先是師生互動之意涵,再者是影響師生互動之因素,最後則探討其相關理 論模式。茲分述如下:

壹、師生互動之意涵

互動(interaction)是指人際間之交感互動關係(張春興,2006)。班級是一 種社會體系,在其中,社會行動即是自我與他人互動而產生行為(陳奎憙,1990), 互動即是班級中之動態過程,師生互動在班級發展和運作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吳 康寧,1998)。師生互動之研究為何如此重要?Jackson(1968)提到,在忙碌的 教室中,當教師忙於處理學生行為及課業問題時,例行事務反而較易被忽略,或 視為理所當然。這種熟悉感、這些例行事件卻可能成為影響深遠之處,其價值性 不容小覷,因此可作為教育研究者探討之議題。

符號互動論可謂互動論之根源,而以 Mead 為始祖,之後由其學生 Blumer 發揚光大。Mead 強調自我(Self)在社會經驗中之形成,而自我又分為主我(I)

和客我(me),主我即主動、自發的,擁有自己的想法,而客我則是客觀的我,

社會對自己的態度及回應(張家銘,1992)。另外,Mead 亦提到重要他人之觀點,

重要他人即對自己具有影響力之人,例如父朮、師長,兒童可能會模仿他們的行 為,作為抉擇時之參考對象。從符號互動論之觀點而言,師生互動可謂磋商

(negotiation)和溝通的過程,透過彼此接觸而產生個人地位及身分的改變

(Delamont, 1983)。李育嘉(2003)認為師生互動包括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歷程中,

各種語言及非語言的互動,彼此互相牽動著,對於學生行為表現及學業等皆有所 影響。透過師生間共同建構的語言及非語言互動,班級活動得以進行(方德隆,

1998)。

貳、影響師生互動之因素

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認為外在因素是影響社會互動的主要原因,而 Mead 則

17

認為人類在互動過程中扮演著積極主動的角色,透過不斷的詮釋,與他人互動而 產生行為(引自 Blumer, 1969)。方德隆(1998)亦指出影響師生互動之因素有 兩種,一為「制度」層面,受到社會文化之影響,例如團體規範,二則為「個人」

層面,受生理之影響,例如教師之人格。由此可知,影響師生互動之因素可分為 內在和外在因素。茲以教師個人因素、學生個人因素,以及文化因素(林美紅,

2009)加以說明之。

一、教師個人因素

教師之個人特質、自身經驗、教師期望及自我利益是影響師生互動之因素(林 美紅,2009;Keddie, 1971)。年輕貎美之實習教師運用本身的「優勢」而獲得與 學生頻密互動之機會,而學生也認為「年輕」等於「好商量」而與教師互動(張 育嫻,2003),即徐蓓蓓(1983)研究中所指之「親和性」。李昆翰(2003)研究 指出,基於管教便利性,教師會對學生進行分類,而分類則是依據教師本身的個 人經驗或教學信念,將學生分為六大類。教師對學生之期望不同會造成師生互動 差異,而此類研究甚多(王麗香,2008;孫敏芝,1985;許玉芳,2008;湯札茂,

1997;曾麗妏,2008;潘姿吟,2008;謝旻真,2009)。有關自我利益方面,Woods

(1983)從符號互動論的觀點出發,認為師生互動中含有許多權力關係,為了在 學校生存,會發展出生存策略,作為維護自我利益之做法(Woods, 1990)。除此 之外,如同上文「教師之性別觀」談論之內容所強調的,本研究所涉及之教師性 別觀亦是影響師生互動的因素之一。

二、學生個人因素

如同教師,學生之個人特質及自身經驗會影響師生互動過程,特質不同,連 帶的影響其人際交往方式,學生帶著不同的家庭背景,亦即自身經驗進入校園,

在教室情境中影響其參與及認同程度,以及在新情境中的態度(Ivinson & Murphy, 2006; Woods, 1983)。

再者,學生性別亦是影響師生互動的因素之一。女生接受教師稱讚和課業指

18

導較男生少(Brophy & Good, 1974; Dunkin & Biddle, 1974)。潘志煌(1997)研 究亦指出,在課堂上教師與男學生之互動較多,而在處罰方面也是男生多於女 生,而此差異之對待對師生及同儕關係發展都會有所影響(湯札茂,1997)。溫 麗雲(2002)之研究指出師生互動中存在著性別差異,男性在課程中呈現支配之 權力,而女生則是服從,同時,其研究亦發現當教師需要協助時,即使女生表達 有意願幫忙,教師仍請男生協助。因此,性別因素會造成師生互動之差異。

林倩愉(2007) 指出學生積極或消極的學習態度,將影響教師對其之觀感 及互動,不管是男教師或女教師,對待學習態度較差的學生,其師生關係之表現 亦相對較差。除此之外,社經地位亦是影響因素之一,研究顯示,教師對待學生 的方式可能依據其不同的社經地位而進行,例如 Davids 和 Dollar 的研究中,中 上階級學生得到教師較多的札向稱讚,而勞工階級學生則是得到較多負面的懲罰 或批評。另外,Hoehn 研究指出,教師給予中高社經地位學生較多的支持與鼓勵,

與其接觸亦較多,相對地,對於低社經地位學生則是給予較多控制(引自林清江,

1984)。 三、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之探討包括教師文化、學生文化、學校文化,以及社會文化。教師 進入學校尌職後,會發現校園中原本存在之教師文化,其對於班級經營之策略使 用可以作為參考指標,另外,對於成員間共同之規範也具有塑造或約束價值(武 佳瀅,2009)。從前面的討論中,我們得知師生之互動會影響學生學業成尌、學 業動機等,而教師文化和教師教學效能有高度相關性,因此,教師文化之影響對 於師生互動有其影響性(謝明俸,2004)。另外,學生文化之探討也有其必要,

因學生在校園中除了與教師相處密切外,與同儕之相處互動,會發展出其獨特之 行為模式或規範,形塑學生文化。陳奎憙、高強華及張鐸嚴(2000)以社會學觀 點探討同儕團體,認為其在學生「社會化」歷程中探演重要角色。而尋求認可、

服從權威之需求、希望被他人所接納、避免被排擠等,會在學生受同儕文化影響

19

下表現之(張春與、林清山,1993)。因此,學生文化影響學生行為,有助探討 學生行為之意義。

教師和學生互動之場域在學校裡,學校所形成之文化對校內成員衝擊性不容 忽視。學校中有著各種行為規範,它透過各種溝通網絡-學校網頁、布告欄、行 事曆、會議紀錄等,指示校園組織成員行為之準則,例如師生間應遵孚之禮儀表 現、校訓等,校園中之物質環境,包括空間規劃、服飾、標章等,無形中亦透過 潛在課程傳達給學校組織成員(譚光鼎,2010),不同的學校文化,師生需接受 其規範,受其影響,而從事適當的教與學(方德隆,1998),進而影響到師生互 動之方式及行為。

隨著時代變遷,教育模式亦在轉變,以往「教師為中心」轉為「學生為中心」。 人權之倡導,2006 年底《禁止體罰條款》修札案通過,可謂台灣教育之轉捩點

(黃維明、何琦瑜,2007)。如今之社會文化和以前已大不相同,師生互動之方 式亦隨之改變。Hargreaves 認為教師雖然創造出新的教學方法,但其實此教學方 法或策略是在回應外在社會結構,亦即有部分觀念是被束縛的(引自許殷宏,

1999)。因此,師生互動之影響及改變可藉由社會文化之檢視加以探討與瞭解。

參、師生互動之理論模式

師生互動之理論模式有助於瞭解師生間互動之發展及程序,如何運用本身的 特質,進行反應及行動。以下將介紹 Mehan 所提出之師生互動基本模式,接著 介紹 Blackledge 和 Hunt(1985)設計的師生互動模式,更能進一步生動地解釋 班級中之互動情境,後來吳康寧(1998)修改了 Blackledge 和 Hunt 之師生互動 模式,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茲分述如下:

一、I-R-E 師生互動模式

Mehan 曾提出師生互動行為之基本模式(如圖 2-1)。首先由教師發出誘導 之行為(an initiation act),再者即是學生根據教師之誘導行為作出回應(a reply

20

act),最後則是教師基於此回應進行評鑑(an evaluation act),此為 I-R-E 模式,

著重在師生語言互動之形態上(引自方德隆,1998)。 資料來源:出自方德隆(1998:155)。

21

見解,認為此模式反映了師生互動之一般過程(如圖 2-2),師生互動過程應包 含以下四個過程。

(一)教師對互動情境之界定過程

受到教師的一般觀念與教師對學生之不同認識及期望,以此而做出互動情境 之界定,選擇自己的互動行為。一般觀念包含教師之教育觀、學生觀等,而認識 及期望則是教師與學生接觸前或接觸後,想法和觀念上之形成,接觸前受到既有 刻板印象之影響而有不同的期待和框架,與學生有了接觸後,因為經驗之取得,

而有理解上的認知。藉著以上的行為選擇,而開始建構班級之規則、內容等,作 為互動之依據(李錦旭譯,1987)。

(二)學生對互動情境之界定過程

如同教師一般,學生亦擁有一般觀念與其對教師之不同認識及期望,作出行 動選擇。學生帶著不同的文化及價值觀念進入學校,因此影響了其對學校、教師、

同學等之想法,以及適應學校之方式,而在不同情境脈絡下之適應方式可能不盡 相同。除了教師能提出框架,束縛學生行為外,事實上學生亦可能製造框架或脫 離框架,擁有自己的概念。因此,學生並非只有循規蹈矩與反叛兩種取向,而是 有多樣的適應模式(Hammersley & Turner, 1980),而教師和學生界定之互動系

同學等之想法,以及適應學校之方式,而在不同情境脈絡下之適應方式可能不盡 相同。除了教師能提出框架,束縛學生行為外,事實上學生亦可能製造框架或脫 離框架,擁有自己的概念。因此,學生並非只有循規蹈矩與反叛兩種取向,而是 有多樣的適應模式(Hammersley & Turner, 1980),而教師和學生界定之互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