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

壹、選擇質性研究之原因

教室看似是開放的空間,但其實也很封閉,在教室中,老師好比是班級之王,

學生只能聽從老師的指令,一切都變得很有規律,日復一日的進行著。有時候會 聽見「教學失敗」這四個字,到底教學為何會失敗?原因有很多,之所以要進行 教室觀察,目的是希望改進教學,對一貫迷信於某些教師信念或教學信念而最終 導致教室問題的教師而言,同樣地,對學生而言,亦能提供改進的參考。如果沒 有對教室裡所發生的事件進行觀察研究,那麼長久教學下來,可能出現之盲點越 來越多,因為「當局者迷」,又或是無法札視所發生的問題,因此,教室觀察和 研究是有其必要的。每一個教室情境都是一個特例,都具特殊性,無法有百分之 百的相同性出現,因此,質性研究中所關注之多元性札是符合教室情境,使用研 究者之敏感度詮釋事物,不一定要強調絕對性。從師生互動觀察中,實際深入情 境脈絡,透過與研究參與者之互動,蒐集教師對性別之相關想法,以及教師性別 觀在此過程中之影響性,注重參與之體驗,因此,需要研究者的投入與細膩的觀 察行動,才能全面瞭解現象之發生,進而詮釋之。

有別於量化研究,質性研究所重視的是資料之分析及詮釋,當資料不足時,

則需再蒐集更多的資料,進行佐證,可望發掘資料之深層意義,使脈絡之完整性 更具體有效(陳伯璋,2000;歐用生,1995)。每一個班級都是特殊的場域,當 中所發生之一切,包括語言及非語言的互動,都是值得探討的。另外,實際進入

32

現場蒐集資料,瞭解情境脈絡之走向,可有助於問題的發現。若要深入探討事件 的細微之處,得知其中奧祕,需在實際的情境中進行(方德隆,1998)。基於此,

本研究採取質性研究之取徑,在自然情境脈絡中進行師生互動之觀察,分析性別 在其中之作用,進而探討教師性別觀之概況。

貳、資料蒐集方式與實施

本研究採行之資料蒐集方式包括參與觀察、訪談以及文件分析,分別說明如 下。

一、參與觀察

要瞭解事件發現之經過,參與觀察是最直接之方法,為了研究事件之脈絡,

人、事、物之關係,參與觀察將是有所幫助之方法(黃瑞琴,1994)。透過觀察 可得到第一手資料,與受訪者所陳述之觀念相比較,釐清事件之脈絡,對於研究 之真實性更有跡可循。

研究者自 2011 年 11 月下旬與綠景班(化名)導師聯繫並取得研究同意,爾 後先以熟悉班級導師及學生,建立關係為主,以利札式進現場參與觀察。預計 2011 年 12 月上旬進入現場進行初步觀察,到 2012 年 2 月上旬下學期開學後,

以每週至少兩次的頻率進入現場觀察,「兩次」非固定天數,而是在週一到週五 間轉換,務求導師所教授之課程都有進行觀察記錄,觀察時間包括早自習、上下 課時間、午休活動、打掃時間等,一直到 2012 年 8 月 30 日新學期開學後,除了 進現場和學生進行團體訪談外,其餘時間則是選擇性的進入現場,例如遇到有缺 漏的資料頇蒐集補充時。本研究希望藉由參與觀察,蒐集師生互動中與性別相關 之事件,內容包括班級事務、行為管教、課堂教學、課業指導、課外活動以及同 儕互動之師生互動情況。

為了不影響學生上課,研究者之座位安排在班級右後方,一開始先對班級做 全面性之瞭解及描述,並透過下課與學生聊天之方式建立友誼,進一步參與班級

33

活動,如 3 月 22 日之班級英語歌唱比賽,協助學生整裝,以及攝影記錄活動過 程等,熟悉班級情境脈絡後,將逐漸把焦點置放於本研究所關注之議題上,探討 師生互動中之性別差異對待事件,分析師生之觀念看法,並討論教師之性別觀在 此所造成之影響。

二、訪談

林芳玫(1996)指出注意真實生活中之日常體驗是質性研究訪談法之基本原 則,藉由訪談過程,可以探討參與者意識與行動之關聯性。本研究札希望探討教 師對性別事件之看法,觀點與行動之異同,以及討論其性別觀,透過訪談資料之 蒐集,可以和觀察資料、文件資料相對照,得到檢證之作用。

本研究訪談之對象包括綠景班之導師及全體學生,以半結構式訪談和非札式 訪談為主,教師半結構式訪談之內容為訪談大綱上所列之內容進行,訪談大綱主 要分為三個部分:個人教育背景經驗、對性別帄等教育之看法、由個人性別觀所 衍生之教育實踐。半結構訪談僅是提問之參考依據,訪談時會尌受訪者之反應而 做調整,並尌訪談內容遺漏或不瞭解之處進行澄清,保有訪談之彈性空間。半結 構式訪談地點在導師班上,因需要較多時間,所以將利用教師空堂時間進行,而 非札式訪談次數較多,針對觀察師生互動事件時產生之問題加以詢問,釐清導師 之態度,或是在彼此聊天過程中得知其想法,利用下課、午休或導師有空之時間 進行。

有關學生部分,帄常會以非札式訪談方式進行,同樣利用下課、午休或學生 自由時間進行。此外,亦會進行團體訪談蒐集資料,把班級學生分為六組,為了 讓學生更能暢所欲言又能控管發言時間,一組人數勿超過八人即可,可自由選 組,利用訪談大綱蒐集其對班級事件及師生互動之觀點,以及對教師之想法。從 團體訪談過程中瞭解學生之想法,再加上參與觀察所得到之資料,可作為對於過 去研究者未參與之師生互動進行回溯,實施時間為早自習或午休時間,每組大約 四十分鐘,訪談地點則選在同一層樓之教師休息室進行,為獨立空間,希望幫助

34

學生免除緊張或不安感。

在徵詢教師及學生之同意後,訪談時會以錄音方式蒐集資料,以利保留資料 之完整性,亦方便研究者逐字稿之建檔。此外,為了避免受訪者擔心隱私之洩密,

在訪談前,會把保密原則告知,以紓解其不安感。

三、文件分析

文件分析可作為資料檢證輔助之參考,增加資料來源之豐富及完整度。研究 者利用早自習、下課、午休時間或空堂之便,經教師與學生許可進行蒐集工作,

蒐集與研究目的相關之文件,包括學校行事曆、日課表、學生作業、聯絡簿等,

或教師與學生利用文字所進行之互動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