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師生互動關係的內涵與相關研究

本節共分成二個部分,第一部分說明師生互動的內涵,包含師生互動關係的定 義、相關師生互動關係理論;第二部分是彙整師生關係相關之研究。

一、 師生互動關係的內涵

(一)師生互動關係的定義

師生互動關係依照字面上廣義的定義即為,教師與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兩種角 色的互動關係,如同沈明慧(1993)表示師生關係是一種動態的互動歷程,這樣的 關係會因口語、行動、表情等互相影響(曾心怡,1999)。這樣的互動歷程從古代 經典來看,韓愈:「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提及教師角色被賦予為傳遞 知識的人師;然現今社會教師所扮演的不再被期待僅有傳統教學的功能,更要扮演 課程設計者、知識(轉化)創新者、行動研究者、終身學習者…等多重現代化角色

(郭明德,2008),如陳奎熹(2001)認為在社會關係裡,師生關係是其中之一多 變且難以捉摸的類型。國外學者 Roeser、Eccles 與 Sameroff(2000)也進一步認為 教師除了給予教學、知識上的輔助外,還應陪伴著學生處理社交、情緒等問題。由 此綜觀可知,教師的意義更重要使命是在「教人」、協助「人」學習與發展(羅寶 鳳,2005),從其角色的轉變能了解,師生關係已經從單純上對下的教導模式延伸 成多元的認知、情感、行為、生活、輔導等互動關係。

1. 師生互動關係的交流互動

各學者對於師生關係的定義與內涵皆指出,師生關係難以由單一概念解釋,但 其中所蘊含的交互作用是影響師生關係的關鍵因素。師生關係是師生之間兩種角 色間的互動、交流的動態(dynamic)關係(朱文雄,1992;彭淑玲,1996;陳奎 熹,2009;陳怡君,2010)。個體從進入幼稚園開始後對於「教師」的理解已經開 始有明確、具體的人物與樣貌,而一路上從國中、高中、大學等的學習道路上一定 會不停遇到各種教師,如此可知師生關係是接續不斷的過程(潘正德,1993)。

2. 各學者提出師生互動關係的層面

Argyle、Henderson(1985) 以傳授知識為目的;人際關係取向。

Bauer、Shea(1999) 具學業(學術、認知)及社會(生活適應)兩 個層面。

Dobransky、Frymier(2004) 控制、親密及信任三個面向。

潘正德(1993) 需藉由語言、文字、行為態度或肢體作為媒

1. 社會互動分析法(social-interaction analysis)

Flanders(1970)建立一套觀察師生互動的編碼系統,設計「社會互動分析系 統」(Social Interaction Analysis Category, FIAC),主要將互動行為、語言等分析方

法實際應用於教學情境中,以此為了了解雙方的互動情形,並能加以改進及提升教

資料來源:張春興、林清山(1989)。教育心理學,360。臺北市,東華。

當時 Flanders 是以每三秒鐘為單位做觀察記錄,適時辨識師生在課堂中所說

2. Wubbels 的師生互動行為模式

Wubbels、Creton 與 Hooymayer(1985)參照 Leary 藉由臨床心理學實徵研究 發展出來人際交往模式,以及採用 Watzlawick、Beavin 與 Jackson 所發展溝通歷 程的理論,並且透過經規劃、全面性觀點探討教師行為。曾心宜(1999)認為個人 行為的組成,也同時會決定其行為如何,故稱此溝通歷程是一個循環歷程。

Leary 的溝通模式分成兩向度表示,橫座標代表雙方的「接近性」(proximity), 兩端分別為合作與敵對(cooperation-opposition),表示在溝通時雙方能表現多少的 合作程度;縱座標代表彼此的「影響力」(influence),兩端分別為支配與順從

(dominance-submission),表示在溝通中是誰控制、主導了該互動,Leary 的溝通 模型圖如圖 2-3-1。

圖 2-3-1 Leary 的溝通模型圖(引自 Wubbels et al., 1997)

孫旻儀、石文宜、王鍾和(2007)採用此模式同樣將師生互動以座標呈現,橫 座標為師生的接近程度,意旨互動時合作或緊密程度;縱座標為師生間的影響程度,

亦即互動關係裡以教師或學生為中心主導溝通進行。曾心怡(1999)將該量表翻譯

成中文版量表,但孫旻儀(2007)認為該量表較難透過「學生知覺」的角度了解師 生關係、且題目與導師和學生的互動不完全相符,因此僅採用 Leary 將焦點放在導 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以受試者在「師生互動關係量表」裡「影響力」及「接近性」

兩面向之中位數得分作為分界,形成四種類型,如下圖 2-3-2。

圖 2-3-2 師生互動關係的類型(引自孫旻儀,2007)

(1)「高影響低接近型」:以教師主導,並控制互動進行,此為師生呈對抗、

疏遠的關係。

(2)「高影響高接近型」:以教師為主導,並控制互動進行,此為師生保有持 續合作與緊密的關係。

(3)「低影響低接近型」:以學生主導互動,師生具對立疏遠的關係。

(4)「低影響高接近型」:以學生主導互動,師生相互合作且緊密。

本研究欲了解師生互動關係會受到導師自評幽默風格、抑或是學生知覺導師 的幽默風格影響,與孫旻儀(2007)的研究對象一致,故採用此「師生互動關係量 表」。

3. 教師與學生的回饋循環系統

師生互動關係是一種連續流動的動態過程,雙方藉由文字語言、行為態度、肢 體等媒介進行溝通,互動內容除了課本知識外,亦包含情感、態度與行為三個層面

(潘正德,1993)。從圖 2-3-3 以全面觀了解其互動關係的歷程:

圖 2-3-3 教師與學生回饋循環系統圖

資料來源:潘正德(1993)。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互動關係。學生輔導,25,

27。

由上圖可知,教師、學生同樣具備訊息發送者與接收者兩個角色。而師生透過 此系統運作,教師達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使命,學生也能完成學習、成長的目標

(潘正德,1993)。

(三)師生互動關係的評量

從文獻探討可了解,國內外的研究皆非常重視師生互動關係,過去研究範疇 主要著重在師生的言語行為、教學方式、態度、人格特質等面向,然現在逐漸發 展出從教師角度知覺、學生角度知覺的師生關係量表,亦或是分別依照研究對象 發展符合學生教育程度的問卷。茲就師生互動關係的測量工具整理如下:

1. Wubbels、Creton 與 Hooymayers(1985)「師生互動量表」:此量表為師生 互動關係最具代表的量化測量工具,分為縱座標為教師影響學生的程度、

以及橫座標為教師對學生的接近程度。國內曾心怡(1999)將量表轉譯成 中文並以北高兩市十三所公立高中師生為研究對象,可同時對學生、教師 進行施測了解雙方的互動關係。共 40 題,Cronbach α 為.93,累積解釋 總變異量 52.42%。

2. 孫旻儀、石文宜、王鍾和(2007)「師生互動關係量表」:參考 Wubbels, Creton 與 Hooymayers(1985)師生互動量表(QTI)、吳佳玲(1995)修 訂鄭秓紅(1993)「親子互動關係量表」而成,分為「影響力」及「接近 性」。研究對象為台灣四個地區的國中八、九年級學生,共計 12 題,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計分,Cronbach α 為.93。

3. 蔡祥麟(2010)「學生知覺師生關係調查」問卷:參考石文宜(2006)、杜 永泰(2005)、程煒庭(2008)等人所編製問卷修訂而成,以國小四、五、

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問卷分為「教師角色符合」、「學生情感回饋」、

「師生互動關係」三個項度共 14 題,α係數達.91。

4. 洪莉惠(2011)「國小師生關係量表」:以 Dobransky 與 Frymier(2004)

認為的師生關係(控制、信任及親密)為主,再參考楊智翔(2010)「國 小師生關係量表」、林倩瑜(2008)「學童師生關係量表」等量表編製成。

分為「親近喜歡」、「合宜要求」及「信任關懷」三個層面共 5 題,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總量表 Cronbachα值為.96,解釋變異量為 73.73%。

5. 吳淑娟(2012)「新北市國中學生知覺導師幽默感與師生關係問卷」:將師 生關係分為四個構念,分別為「生活關懷」、「情感交流」、「學習指導」、

「親近信任」。以新北市 100 學年度國中八年級學生為母群體,並採分層 叢集隨機取樣。師生關係量表共 23 題,Cronbach's α值為.939,解釋總 變異量為 62.479%。

6. 施皓文(2016)「師生關係量表」:採用吳淑娟(2012)所編製問卷的「新 北市國中學生知覺師生關係題項」進行改編,分為「關懷指導」10 題、

「情感交流」5 題,採 Likert 六點量表,α係數為.939。

7. 洪玉欣(2017)「教師知覺師生關係量表」:以 Leary(1957)的人際溝通 理論為主要的研究架構,將其指標「親近性」、「影響力」作為構面,參考 Wubbels、 Créton 與 Hooymayers(1985)所發展的師生互動問卷(QTI), 並從孫旻儀、石文宜、王鍾和(2007)所發展的師生互動關係問卷進行問 卷編製。以新北市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全量表為 12 題,各題皆採用 Likert 五點量表, Cronbach's α為 .863。

綜上述關於師生互動關係的測量工具中,孫旻儀、石文宜、王鍾和(2007)「師 生互動關係量表」採用 Leary 的溝通模式,並參考相關的師生互動量表進行修訂,

將師生關係聚焦在彼此間的互動、影響力和心理接近程度。後續洪玉欣(2017)同 樣再次參考此量表進行研究達到良好的信效度,故本研究採用孫旻儀、石文宜、王 鍾和(2007)共同編製之師生互動關係量表作為研究工具。

二、 師生互動關係的相關研究

隨著政府開始不斷提倡零體罰、人本教育概念,師生互動關係也因此有了莫大 的轉變,從過去嚴厲的上對下支配關係、逐漸走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模式。過去 許多研究多以國小學生為研究對象(古碧蓮,2007;杜永泰、洪莉竹,2008;林倩 瑜,2008;楊智翔,2010;蔡祥麟,2010;洪莉惠,2011;徐雅雄,2011;洪玉欣,

2017),然本研究欲了解國中生與導師之間的師生互動關係為何,因此整理相關研 究探究其研究結果並於本研究作後續釐清。

(一)學生性別與師生關係

學生性別對師生互動關係的影響,多數研究皆指出女學生的師生互動關係較 佳(杜永泰、洪莉竹,2008;陳怡君,2010;吳淑娟,2011;洪莉惠,2011;洪秋 蘭,2011)。而孫旻儀、石文宜、王鍾和(2007)選取臺灣地區的國中八年級、九 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更進一步將不同師生的性別組合作更深入討論,發現在合作

與緊密程度,男學生 vs.男教師、女學生 vs.男教師顯著高於男學生 vs.女教師。黃 薌如(2013)指出國中男學生知覺師生互動關係的「教師影響力」平均數高於女生 並達顯著差異,表示國中男生更知覺到師生關係是由導師在進行主導。施皓文

(2016)研究指出女學生的師生關係顯著好於男學生,特別是在「關懷指導」層面

(2016)研究指出女學生的師生關係顯著好於男學生,特別是在「關懷指導」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