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復原力的內涵及相關研究

本節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探究復原力的定義;第二部分為說明復原力的 理論與內涵;第三部份為討論青少年復原力的相關研究;第四部份探討復原力與師 生互動關係之關係。

一、 復原力的定義

英文 resilience 在牛津英文字典的定義是指當物體被壓、拉後可迅速回復原來 的外型或狀態的現象,是彈性、彈力的,也指人在逆境中迅速康復的能力(Soanes

& Stevenson, 2003),也被大眾稱為「挫折容忍力」或「復原力」等,然狹義來說兩 者是有些許不同。洪福源(2005)個人與環境必定有助長個人免於長期、持續性危 險因子侵擾的力量,即使是突然發生的困境,個體亦能迅速從中復原而不被擊倒。

陳柏霖(2008)指出挫折容忍力是個體遭遇挫折情境時仍能承受壓力、面對打擊並 學會與挫折共處避免行為異常。假若個人能面對並承受打擊、同時保有穩定的身心 平衡時,則代表擁有良好的挫折容忍力(康淳惠,2006)。而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2002)指在經歷巨大壓力、困境、威脅、傷痛時,

如:家庭關係、健康或工作及經濟上的問題等,仍能可以適應良好的過程即為復原 力。

目前,學者們對於復原力是一種能力、特質、歷程,甚至是結果仍未有一致的 定論。關於將復原力視為能力,Block 和 Block(1980)認為是面對持續變化的生 活情境、經歷突發狀況之調適能力並能否保持平衡。Egeland、Carlson 和 Sroufe(1993)

和 Grotberg(1995)皆認為復原力是即使在高壓力的環境下,仍能運用內、外在資

源化解其困境的能力,甚至能在受到挫折後提升、朝正向發展。

當復原力視為個人特質時,Werner(1989)認為應符合以下個人特質:以利社 會方式處理問題、本性善良且能獲得他人積極注意、能夠接受並處理生活挑戰、對 自己的生活具有掌握感。Brooks 和 Goldstein(2003)認為個體應具備以下十種特 質:同理心、對生活有掌握感、懂得增強抗壓性、有效的他人溝通和互動、有解決 問題和做決定的能力、建立具體目標與期望、能從經驗中學習、關懷社會與貢獻、

健全價值觀、在生活中感到自己是特別的個體亦協助他人感受同樣價值。

將復原力視為結果,Carmezy(1991)對復原力所下的定義為個體面對逆境時,

仍可克服困難、自我恢復,以達到正向適應的結果。將復原力視為過程、歷程,

Rutter(1987)將復原力聚焦在培養復原力的方法與管道。Luthar 與 Cicchetti(2000)

認為復原力是個體在歷經劫難後,仍舊能展現正向的調適。林浥雰(2010)強調在 個體與環境交互作用的動態歷程中產生作用,透過交互作用產生力量,促使自我調 節與成長,而復原力是一種過程而不是單指行為的結果。

常欣怡、宋麗玉(2007)認為復原力不僅僅是個人特質,而是個人與環境間的 相互影響。然呂佩玲(2010)歸結各方學者的定義:將復原力視為「能力」者,會 著重個體所具備的個人特質;視復原力為「過程」者,著重個人與環境互動的歷程;

視復原力為「結果」者,著重個體克服危機發展健康適應的結果。綜合以上學者的 定義,研究者認為復原力意旨當個體於生活情境中遇到挫折後,可使用此個人能力 幫助個體面對、抗拒任何困境,並能在未來生命中經歷的種種艱辛後仍能表現正向、

穩定的適應結果,如此的動態歷程即為復原力。

二、 復原力的理論及內涵

(一)復原力的理論

隨著時代的轉變對,復原力的內涵也隨之更替,從 1950 年代著重於壓力現象 與因應方法的探究、1960 年代注重生活壓力與疾病的關聯、1970 年代探究危險因

子、保護因子及其各別差異性,並將復原力視為一種「結果」、1980 年代著重危險 因子與保護因子的機制,將復原力視為「過程」。茲以多位學者提出的復原力理論 進一步充實復原力之內涵。

1. Mrazek(1987)復原力認知評量理論

個體會因對情境的評價、過往的處理經驗,影響對壓力的反應。此外,會將此 經驗融入個人信念並在特定情境下予以使用。學者們認為高復原力者在壓力情境 下有以下 12 項因應技巧與能力(引自 O’Neal, 1999):(1)能對危險快速反應;

(2)早熟;(3)情感疏離;(4)搜尋資料來源;(5)為了生存,所形成的有利關 係;(6)期待正向的投射;(7)能面對危機與挑戰;(8)深信有被愛的感覺;(9)

過於理想化侵略者的能力;(10)重建痛苦事件的認知;(11)利他主義;(12)希 望與樂觀。

2. Wolin(1993)的自我復原力理論

根據多年治療家庭問題的臨床經驗及訪談後所提出的個人復原力挑戰模式。

逆境對孩子來說可能造成危險,但也會一種挑戰,透過實驗精神慢慢從中擴展自我 保護的力量。隨著年紀不同,在復原力一次次的挑戰成功中,孩子復原力擴展至純 熟的成人復原力。其中包含七大內涵:洞察、獨立、關係、進取心、創造力、幽默、

道德觀。

3. Brooks 和 Goldstein(2004)多元文化取向復原力理論

經許多結果得知關心和家庭支持系統會影響復原力,家庭關係可提供愛與信 任、角色模仿及鼓勵。此外,個人會因為所處的文化,在面對難關、挫折所展現的 處理方式將有所不同。其中復原力的策略有十類(引自林浥雰,2010):(1)製造 聯結;(2)避免將危機視為難以克服的麻煩;(3)接受改變是生活的一部分;(4)

朝目標前進;(5)作果斷決定;(6)尋找自我發現的機會;(7)培養對自我的正向

觀點;(8)保持願景;(9)維持希望前景;(10)照顧自己。

4. Gonzales(2003)個體與環境動態交互作用復原力理論

當個體在不斷變動的環境下所產生的自我調節歷程,其具有三大內涵:(1)危 機因子:同樣處在壓力或逆境中的孩子能克服,並以更積極的正向觀點來使危機因 子降低,以透過復原力建立保護機制,如貧窮、家暴等;(2)保護因子:如同家庭 和社會支持系統網絡,保護因子能降低孩子不正當發展的可能性;(3)具復原力的 孩子:個體本身即具有社交、問題解決能力、主觀感等。

(二)復原力的內涵

研究者於閱讀文獻的過程中發現多位學者(Kaplan、Turner、Norman、Stillson,

1996;Gonzales,2003;Murray,2003;Barfield,2004;Friborg、Hjemdal、Rosenvinge、

Martinussen、Aslaksen,2006;曾文志,2006;常欣怡、宋麗玉,2007;白倩如,

2012;許佩婷,2017)皆提到復原力具有危險因子和保護因子。關於危險因子,

Murray(2003)整合過往文獻,將危險因子分成:個人危險因子(如:性別、種族)、 家庭危險因子(如:低社經地位)、學校危險因子(如:同儕人際關係缺乏)、社會 危機因子(如:高犯罪率與暴力事件社區)等四類。

國外學者對於保護因子的分類,Kaplan、Turner、Norman、Stillson(1996)將 復原力分成個人的屬因、家庭保護因子、學校保護因子、社會保護因子。Friborg、

Hjemdal、Rosenvinge、Martinussen、Aslaksen(2006)將保護因子分成心理特質、

家庭團結與外在支持系統。國內學者常欣怡、宋麗玉(2007)以為保護因子可劃分 為個人與外在兩種支持系統。個人像是對生命抱持樂觀、對生命傾向於正面看法等;

外在支持系統如親子關係、同儕支持等。白倩如(2012)整合國內外學者對於復原 力內涵的說明,將保護因子分為個人性保護因子,包含問題解決能力、堅持力、自 我效能、希望感、人際能力、利社會行為;以及環境性保護因子,包含多元社區參 與機會、重要成人之正向依附關係、同儕間健康依附關係、正向的非正式支持網絡。

復原力的保護因子涵蓋面廣泛,難以用一致定論說明,故簡單分成內在與外在兩類 保護因子。內在保護因子強調個人發展出的「能力」,包含個人特質和心理能力;

外在保護因子則強調「資源」,包含家庭關係與社會支持網路(許佩婷,2017)。綜 上而論,保護因子被廣為討論及如同 Benard(1991)認為增加保護因子可增強復 原力,可見保護因子的重要程度。研究者延續 Gonzales(2003)認為保護因子可為 一動態歷程,藉由外在保護因子(家庭、社區、同儕等)的資源介入與陪伴,進一 步增進內在保護因子(個人特質、能力等),並能於危機困境中加以克服及自我保 護。

(三)復原力的測量工具

國內近年來關於青少年復原力的相關研究,可發現多為質性研究為主(陳姿璇,

2006;沈文銘,2012;劉智菁,2012;蔡宜臻,2015;邱馨瑩,2015),而量化研 究方面(胡薰方,2009;林浥雰,2010;許斯晴,2013)皆根據不同學者的理論基 礎進行量表編製或修訂。以下就國內研究茲說明關於青少年復原力之相關量表:

1. 王昭琪、蕭文(2007)「復原力問卷」:參考 Grotberg(1999)的復原力問卷 所編製,內部一致性係數.82-.87,Cronbach’s α為.92,總解釋變異量為 55.93

%。分為自我控制、正向自我、社會支持三個面向,共 21 題,採 Likert 六 點量表。

2. 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葉碧玲(2009)「青少年復原力量表」:分成「問 題解決與認知成熟」、「希望與樂觀」、「同理心與人際互動」、「情緒調節」四 個分面向,共 28 題,為李克式四點量表。此量表 Cronbach’s α 介於.66 ‒ .89,

整體Cronbach’s α係數為.94。

3. 胡薰方(2009)「青少年復原力量表」:參考 Connor, Davidson & Lee(2003)

的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以及詹雨臻等人(2009)、 李建興(2006)、林亮岑(2001)的復原力量表所修訂而成。量表分為問題

解決能力、面對挑戰、情緒調節共 19 題,採 Likert 五點量表,Cronbach’s α 為.88,解釋變異量為 54.13 %,顯示具有良好建構效度。

4. 林浥雰(2010)「青少年復原力量表」:本量表分為「面對挑戰的勇氣」、「積 極樂觀的態度」、「對未來的目標感」、「對他人正向感受」四個向度。項目分 析與因素分析結果, Cronbach’s α為.89、可解釋變異量為 57.33 %。正式量 表共 20 題,採 Likert 四點量表。

三、 青少年復原力的相關研究

國內外關於青少年復原力研究,發現復原力可能會因不同的性別、年級、等有 其影響。以下以分別以青少年背景變項進行探討。

(一)性別

青少年階段正面對性別角色認同、價值觀等選擇時,易經驗到心理不平衡並因 而發生適應困難(陳李綢,1998)。Nolen-Hoeksema、Girgus(1994)表示女生因偏

青少年階段正面對性別角色認同、價值觀等選擇時,易經驗到心理不平衡並因 而發生適應困難(陳李綢,1998)。Nolen-Hoeksema、Girgus(1994)表示女生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