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師生衝突的成因

本節探討師生衝突的成因,先從一般衝突的成因,再探討師生衝突的成因。

壹、一般衝突的成因

當人類與他人互動時,因個別差異或立場不同,難免有意見、想法的不一致 或利益、目標的衝突(王淑例,2009)。衝突已是人際相處上不可避免發生的現 象,而衝突的原因包羅萬象,因此,各家說法不一。茲就相關文獻提出的看法論 述如下。

吳秉恩(1986)認為衝突的原因有三種:1.群體的互依性 2.目標的差異性 3.知覺差異性。

蔡樹培(1994)認為衝突的原因有四種:1.溝通過程 2.角色定位 3.認知差 距 4.相互依賴。

張潤書(1999)將衝突依其成因感情的衝突、利益的衝突、價值的衝突、認 知的衝突、目標的衝突、錯誤歸因的衝突及替代的衝突。

林欽榮(2001)認為衝突的原因有四種:

1.活動的互依性:互依性建立在有限資源及時間的壓力上,促成衝突的發生。

2.資源的有限性:人同時對同樣的資源運用的程度增加時,容易發生衝突。

3.目標的差異性:個人目標的差異及對目標的主觀認知皆可能引發衝突。

4.知覺的分歧性:每個人對於事情的看法有所不同,因而產生衝突。

張德銳(2001)認為衝突的原因有三種:1.個人、團體或組織互為敵對者 2.不一致的目標、認知、情緒和行為 3.因不一致而導致矛盾和對立的互動歷程。

葉至誠(2007)指出衝突產生的原因可分為:1.資訊來源的衝突 2.資訊解 讀的衝突 3.價值觀念的衝突。

Rosenberg 與 Stern(1971)認為衝突的原因有四種:1.目標的不一致 2.範 圍的衝突 3.知覺的差異 4.其他事件。

Koehler(1978)認為衝突的原因有七種:1.角色衝突 2.資源的爭取 3.知覺

27

有所差異 4.期望不一致 5.決定權之爭取 6.目標對立 7.溝通不良。

Sashkin 與 Morris(1984)將衝突原因分為個人心理、行為和組織兩個層面。

Schultz(1989)認為衝突的原因有三種:1.互賴的情境 2.資源的缺乏 3.不 相容的目標。

Hocker 與 Wilmot(1991)認為衝突的原因為雙方不相容的目標。

Wexley 與 Yukl(1997)認為衝突的原因有六項:1.資源的競爭 2.運作的相 互依賴 3.統治權的爭取 4.地位的差異 5.溝通的障礙 6.個人的特質。

Nelson(2007)認為衝突的原因相互依賴性、共有資源、目標歧異、價值觀、

情緒、權力不對等、知覺等。

以上就國內外相關文獻提出一般衝突的原因,研究者歸納整理如下表:

表 2-3 一般衝突成因比較

學者 目標 認知 資源 知覺 互依性 價值觀 吳秉恩

(1986)

V V V

蔡樹培

(1994)

V V

張潤書

(1999)

V V V

林欽榮

(2001)

V V V

Stern &

Rosenberg

(1971)

V V

28

表 2-3 一般衝突成因比較(續)

學者 目標 認知 資源 知覺 互依性 價值觀 Koehler

(1978)

V V V

Schultz

(1989)

V V V

Wexley 和 Yukl

(1997)

V V

Nelson

(2007)

V V V V V V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根據以上學者對衝突成因的分析,研究者將衝突的原因大致分為兩大部分:

內在因素及外在因素,其細項內容分述如下。

(一)內在因素

每個人的生長環境與背景不同,再加上經驗的歷練,造成每個人在性格、習 慣、態度、情緒等各方面不同,影響到個體在目標及知覺上的差異,所引發的衝 突因素。

1.目標上的不一致:雙方對於目標的認知不同而產生的衝突。例如:老 師的目標是以成績為重,學生則是以才藝為重。

2.知覺上的不一致:雙方對於事情的看法程度不同而產生的衝突。例如:

老師不贊成在國中時期交男女朋友,學生則贊成在國中時期交男女朋 友。

29

(二)外在因素

1.資源的有限性:因資源的稀少而產生共用或競爭的衝突。此資源包含 實體的物質(如:金錢、生活資源等)以及抽象的社會地位(如:名次、

領袖、人緣等)。例如:擔任幹部的人數有限,同儕之間會因此互相較勁,

以博取老師的好感。

2.互動的相依性:因任務的相互依賴性在過程中所產生的衝突。例如:

班級團體活動像大隊接力、籃球賽、英語歌唱比賽等,需要老師和同 儕之間互相協調配合,難免會因意見不合而產生衝突。

貳、師生衝突的成因

在班級中,老師、學生亦各自有不同的角色、任務,以及不同的生活背景與 學習經驗,師生又長時間在一起學習和生活,因此,衝突在校園中經常發生。然 而,我們卻常看到許多師生衝突並沒有得到適當的處理。由於處理不當,常造成 衝突雙方彼此間敵意和裂痕的加劇發展,結果不但雙方苦不堪言,而且也嚴重影 響學校組織的健康和績效。其實師生的衝突,不一定會造成不利的結果。一個處 理得當的衝突,不但可以使雙方的敵意消除,而且可促使雙方以理性的態度來解 決問題。而能將師生衝突解決得當的關鍵在於其背後的成因,是否能夠對症下 藥。茲將學者對師生衝突的成因分述如下:

Hargreaves(1992)認為師生衝突來自三種:

1.教學上的衝突:學生無法接受老師的教學方式。

2.管理上的衝突:老師對學生行為控制的方式,學生不能接受。

3.性格上的衝突:師生性格不合。包含學生不當行為態度、學生違規的處理、師 生認知差異、師生溝通不良等。

Osinchuk(1996)指出五種教師的人格特質易產生師生衝突:權威主義的人 格、教條主義的人格、控制性的人格、攻擊性的人格及外控的人格。

Nelson(2007)認為師生衝突的原因包含師生雙方的目標和地位的不一致、

30

個人的人格、情緒、溝通、價值觀等。

朱文雄(1992)提出造成師生衝突原因為教師管教上的過度的懲罰、過度競 爭、不當增強與示範及巨大期望差距。

楊瑞珠(1996)認為師生衝突的原因有三項:1.師生衝突的需求衝突、目標 及價值觀的衝突。2.師生雙方地位不平等 3.教師權威被誤用,並未能正確的運 用其角色所賦予的權威。

劉念肯(1996)認為問題教師是師生衝突的根源。

張照壁(1999)認為師生衝突的原因有四種:

1.教師不當的權威:老師使用過度權威控制學生。

2.師生溝通不良:師生誤解彼此真正的原義。

3.師生認知差異:師生因成長背景不同,產生價值觀上的差異。

4.學生不當的行為:係指各種不受規範性的行為。

劉清芬(1999)歸納師生衝突的原因是極權機構的特性,老師對學生有相當 大的實際干涉權力,所以,多數學生會有委屈的情緒產生。並將師生衝突成因分 為五大類:1.權力不平等與不公平的感受 2.家長制的文化 3.文化與社會變遷 4.

重視自我約束與內省的傳統價值逐漸解體 5.父母對孩子教養態度改變。

李介至(2000:14)認為師生衝突的原因主要為教師的個性問題,當教師對 於學生具有人格上攻擊或衝突時,則常常導致學生採取報復、攻擊等因應行為。

並認為成因有五種:1.課業與秩序 2.父母管教鬆散 3.師生認知差異 4.教師過度 權威(5)教師偏心與過度干涉。

李露芳(2002)認為師生衝突與教師權威與面子問題有重要關聯,當教師個 人特質偏向權威強時,容易將學生違規的行為解釋成直接挑戰教師權威,同時伴 隨著生氣與難堪的情緒。

吳忠泰(2002)認為師生衝突的原因有四種:

1.教師管理方式:在威權的結構體制下,老師會用高壓統治想法來管理學生。

31

2.師生認知差異:師生因成長經驗、環境等的不同,而產生不同的價值觀。

3.師生溝通不良:師生因溝通管道、方式等不同而產生誤解。

4.學生問題行為:學生在學校內的非規範性行為。

陳淑瑤(2003)師生衝突的產生是因為青少年在評估許多價值觀後,認同了 與老師們不一致的價值觀時,就可能產生師生衝突。

謝汶伶(2003)認為師生衝突的原因有四項:學生不當行為態度、學生違規 的處理、師生認知差異及師生溝通不良。

鍾萬煜(2003)認為師生衝突的原因有四項:

1.管教上的衝突:又可分為教學與管理上的衝突。

2.溝通上的衝突:教師或學生的情緒不佳、師生溝通技巧不佳等。

3.認知上的衝突:師生因價值認知的差距而產生的衝突。

4.期望上的落差:師生對於彼此的期望產生不一致的衝突現象。

張新仁、李佳琪、柳文卿、簡良燕(2005)認為學生不當行為是造成教室師 生關係的緊張與衝突。

陳巨峰(2005)認為師生衝突的原因有五項:教師的管理方式、師生認知的 差異、師生溝通不良、學生不當行為、青少年的心理特質。

陳淑媛(2006)將師生衝突成因分為五大類:

1.學生因素:學生反抗行為、反權威、追求獨立等學生問題。

2.教師因素:過度權威與管教方式、溝通技巧、教學方式、管理方式等。

3.師生雙方因素:師生認知上差距、期望程度差異、溝通不良、權力不平等。

4.家長管教方式:家長過度保護或不管的教養方式。

5.社會變遷影響:功利及升學的價值觀會對教師的地位與態度不如從前,因此,

師生之間會有隔閡,導致關係疏離而產生摩擦。

王桂芳、陳文進與王明忠(2007)等歸納師生衝突成因有五方面:1.教師部 分:濫用權威、管教嚴厲、擁有外在控制人格與言詞不當。2.學生部分:自身不

32

Osinchuk

(1996)

33

表 2-4 師生衝突成因比較(續)

學者 管教 權威 學生問題 溝通 性格 家長 陳巨峰

(2005)

V V V

陳淑媛

(2006)

V V V V V

王桂芳、

陳文進與王 明忠(2007)

V V V V V

陳儀庭

(2012)

V V V V V V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上所述,師生衝突的原因如教師與學生因管教、地位、行為、身心發展、

溝通、認知及期望上的差異而產生衝突。本研究將師生衝突的原因大致分為四大 部分:教師方面、學生方面、師生互動及其他方面。

(一)教師方面

1.管教上的衝突:學生不能接受教師的管理或教學方式。如:學生不滿 老師的愛班服務或抄寫作業的處罰。一種是教師的教學或管理方式與學 生的標準有所差距,學生因不能接受而反抗。另一種情況是教師使用的 教學或管教方式過度不當,而引發學生的不滿情緒。

2.權力上的不對等:教師運用不當的權威去壓制學生。如:學生因自身

2.權力上的不對等:教師運用不當的權威去壓制學生。如:學生因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