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課程實施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師生課堂中的轉變

壹、 學生課堂形象的改變:積極參與的學生

一開始我在課堂上看到的學生是被動的,學習英文的意願是低落的,他們也 認為英文和自己的生活是沒有連結的。這樣的學生形象讓我感到非常挫折,我很 希望學生在課堂上不會是這種不願意學習,消極的狀態。

為了改善學生的學習狀態,我試著融入學生生活中的事物,希望能夠引起他 們的學習興趣。從第一次的課程循環,在主題式任務以生活中的地圖以及交通方 式為教材,學生的雙眼變亮了,平常趴著睡的學生願意抬起頭來加入課程討論之 中了。學生變的比較願意參與課程了。

第二次的課程循環,一樣是以學生生活中的素材為教材,但是課程主軸聚焦 在學生平常活動的區域,讓學生去了解這一區的歷史脈絡,最後更要讓學生去介 紹這一個地方,向其他人介紹自己生長的地區。課程中學生雖然會嚷著自己做不 到做不好,但是他們的課堂表現有更很明顯的改變。學生們積極的投入課程之 中,不但會與我討論我使用的地方素材是否正確,也會與我分享自己平常經過這 些地點的心情與想法。學生在課堂中甚至會搶著要發言,發言之後還講到欲罷不 能,爭著說自己家附近的故事。

課程從第一次到第二次的循環之中,學生在課堂上的形象改變了,變的更加 有自信也更積極參與。他們的積極參與來自於自己對生活周遭事物的掌握度,因 為是每天都會走過路過的事物,所以學生非常熟悉,他們知道要怎麼描述它最貼 切,知道怎麼說會最道地。而他們的自信源於自己完成任務的肯定,從每一個小

148

任務中和同學夥伴討論分享,他們每完成一個任務就對自己更有自信一點。慢慢 的累積出自信,讓學生願意繼續投入課程。積極參與和自信兩個是相輔相成的,

學生參與的越多就越能夠增加自信,他們在課堂中的形象不再是被動的,而是主 東的參與課程。

課程中使用的地方素材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任務式的分組活動強化了學生 的自信,讓他們更願意投入課程,改變了在課堂中的形象。

貳、教師教學信念的轉化:莫忘初衷

行動研究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教師在現場遇到的問題,我在緒論描述我在現場 遇到的問題時試著提出一套解決方案,而在進行兩次課程循環的歷程中我也發現 這個方案的確能提升學生對於英語的學習動機,改善他們的英語溝通能力,提升學 生對於地方的認同感等等,這套方案可以說是改善了我在現場遇到的問題。

但是當我在教學現場進行課程循環與撰寫行動研究時,我試著對問題抽絲剝 繭。我發現除了這些外在的課程設計,教學活動流程改良之外,我之所以會對於這 個教學問題這麼執著與敏感,是因為我非常希望能夠馬上解決問題,然後讓課程一 下子變回我當初預設的完美課程。我的教學信念讓我希望我在遇到問題之後,提出 解決方案,處理並回復到理想的狀態。

我對於自己的課程有一套既定的想像,既定的模式與流程,在這一堂課中老師 是主角而學生必須依照我的規劃有良好的表現。但是在第一次的課程循環中觀課 教師就對我提出建議:我要給學生多一點時間,等待他們自己完成題目,讓他們自 行回答。為了要符合觀課教師的建議,我試著在第二次的課程循環中給予學生多一

149

點的空間與時間,讓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尋找問題的答案,用自己的想法去回應 課程中的議題。

一開始這樣子讓學生「自己來」,我覺得很不舒服。我對於讓學生站上舞台這 件事情不是很自在,我很煩惱是不是我的課程要上不完了,學生是不是要隨意回 答,不好好完成任務。但是這些事情都沒有發生。在這兩次的課程循環中,每當我 焦慮不安,害怕學生「不完美」的時候,他們反而都出乎我預料之外的好。當我發 現自己的地圖用錯了的時候,學生反而跳出來告訴我正確的地圖是什麼,給我建 議;當我發現學生參展完的回饋不是很喜歡的時候,學生反而能與我侃侃而談哪一 種展覽方式最接地氣,最適合我們萬華在地文化。學生給我許多驚喜,這些都不是 我一開始預設立場的完美答案,卻反而讓這個課程更加精采。

也是因為學生給我的驚喜,還有觀課教師的提醒,讓我在兩次的課程循環中不 斷的反思,思考我自己的教學信念是否過度追求完美,追求固定的完美課程。只接 受一種回答的課程限制了我在課堂上的包容度與柔軟度,讓我只能看到學生的不 完美。我在第一次的課程循環中被學生指正,在被她指正之後我才驚醒,原來我一 直以來都這麼的剛愎自用,堅持自己的看法,沒有站在學生的立場真正的去「看」

他們生活中的事物。我都站在我的立場去看學生,當然只會看到我想看到的東西。

而當我學著在課堂中放鬆一點,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表達想法,自己去準備介紹 詞的時候,我發現學生更能夠展現出因為是自己完成任務而有自信的那一面。他們 在台上自信表達想法的樣子,努力用英文回答外籍教師問題的模樣更提醒了我,原 來我最期待在我的課堂中看到的,是學生自信表達想法的模樣。

我設計出來的課程循環影響了我的學生,但是我的學生轉化了我的教學信念。

150

他們提醒我要學習在課堂中放手,給予學生自由成長的空間;提醒我要接受不完美 的課程,因為不完美有時候會給你更多驚喜。我希望我的學生在課堂中自信自在的 表達想法,那麼我就必須拋棄以前堅持己見的教學方式,而要在做好完善準備前提 下,給予學生更多嘗試與犯錯的機會。讓教學相長真正實現在我的課堂之中,才會 是雙方互為老師,互為學生的課堂狀態。

我不能夠說學生一次就把我的教學信念完全轉化成功,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說,

這一次的行動研究點醒了我莫忘初衷,要時時刻刻記得自己希望學生在課堂上的 樣子,給予學生合適的情境與機會,讓他們可以自信的在課程中學習。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