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鶯歌陶瓷博物館的展示詮釋

第一節 常設展的展示詮釋

陶博館的常設展,主要由五個主題展廳組成,展示架構一方面以時間為主,

展現台灣陶瓷「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樣貌,另一方面深入產業、文化層 等層面,展示陶瓷的不同樣貌。各展廳的展示在此主題下依照各自的展示目的,

呈現不同的展示架構與展示方法。以下針對各個展廳的展示進行分析。

壹、115 展廳

(一)展示架構和內容

陶瓷為人類祖先最早應用的工藝之一,由於早期各地的陶瓷場地均以地方黏 土、工藝技術為特色,在台灣早期的傳統工藝技術來自多元管道,加上各地黏土 的特色,以及工藝技術的在地發展,使得台灣傳統工藝製作技術與工具方面有獨 特的發展(林曼麗,1999:21)。作為陶博館常設展的第一個展廳,115 展廳以

「台灣傳統製陶技術」為主題,下分「土」、「形」、「飾」、「釉」、「火」五個單元,

每個單元又分為2-4 個子題,介紹傳統製陶過程相關的採土、燃料、造型、裝飾、

技法、釉藥、窯爐等傳統製陶技術知識(如下表)。

表 14 115 展廳展示架構與內容

展示主題 單元主題 單元子題 走向從前—臺灣傳

統製陶技術

土 土的形成 黏土的種類

向自然的模仿與學習 尋找天然藏寶圖

形 成形技術

成形工具

飾 陶器裝飾法

彩繪裝飾 美的工具

釉 台灣釉藥的發展 早期傳統釉藥 現代常見釉 釉藥的系統

火 燒成形式

燒成效果 傳統窯爐

展廳入口放置原比例仿製的「陶之門」,「陶之門」後為一幅佈滿墻面的巨大 的火山熔岩圖,暗示陶瓷的產生是「土」與「火」的產物。兩者與展廳入口玻璃 天井中放置的小型的仿製蛇窯,一起構成進入正式展示的過渡空間,通過陶瓷文 化留下的真實的歷史物件,讓人們感受到歷史的真實的力量,並藉由這種營造的 真實感,穿越回過去,感受陶瓷文化成長的土地與環境。

圖 14 115 展廳入口-小蛇窯

右轉進入燃料走道,左側為傳統陶瓷所需的各種燃料的實物介紹,右邊為介 紹「土」、「形」、「飾」、「釉」、「火」五個單元主題內容的動畫說明,最後正式進 入展區。

圖 15 115 展廳-「土區」:傳統煉土場景模型

「土區」的展示從生成條件、陶瓷用原料、陶瓷器生產的黏土種類三大區別 方式解說黏土的種類。12 種黏土在展場上從淺到深色的一字排列,除原土(以 200 度燒乾)外,各以還原與氧化氛圍燒成,開宗明義闡釋土與火的關係。

「形區」以陶瓷成形的過程的工具為主要展示對象,從傳統的腳踢轆轤到現 代拉坯機,還有各式各樣自製的成形工具,搭配九大成形法(手擠坯、手拉坯、

壓模成形、雕塑成形、鏇坯、擠出成形、陶板接合、注漿成形、綜合成形)及陶 瓷量產成形影片(仰鏇坯、覆鏇坯、常壓注漿、壓力注漿、擠出成形),讓觀眾 對於這些工具用途一目瞭然,並通過場景模型,介紹傳統之煉土過程。

圖 16 115 展廳-「形區」展示架

「飾區」和「釉區」主要介紹陶瓷的裝飾技法。「飾區」包含拍印、印紋、

劃花、剔花、刻花、雕花、鏤空、螢手、堆紋、模印貼花、絞胎、泥漿絞胎等 25 種裝飾技法的示範影片,對照 25 個陶瓷的新作物件說明。「釉區」展示則以 28 種臺灣傳統陶瓷常見釉色與現代陶瓷較常應用的釉色為主,透過釉配方分析、

配釉技法的面板文字紹與示範影片,與陳設的製釉與上釉工具互相比照。

圖 17 115 展廳-「釉區」活動板

「火區」主要分為燒成形式、燒成效果、傳統窯爐3 個展示單元。其中燒成 形式的影片介紹了瓦斯窯、電窯、樂燒與柴燒,配合18 組燒成效果設計的陶板。

在25×25 公分的陶板部分刷上瓷泥漿,部分不上釉,還有部分保持陶胎,因而每 片陶板又衍生3 種變化,益顯火與土相遇產生的變化。傳統窯爐單元陳列請老陶 師製作的八卦窯、四角窯、登窯、景德鎮柴窯、包子窯、蛇窯等傳統窯爐模型,

窯爐內堆疊過去這些窯爐主要燒製的物件,如八卦窯燒瓦及蛇窯燒缸與甕。而展 示中的部分窯爐的實體可在陶博館後方的陶瓷藝術園區找到。

(二)展示手法及策略

115 展廳主要採取系統分類的展示架構,物件按照不同的主題分類展示,又 整體串聯成一個完整的「製陶」流程。展廳主要以陶瓷相關的知識概念傳遞為主,

實物為輔,著重對陶瓷製作過程知識的介紹,為科學性的解說展示。每個展示單 元都包含陶瓷相關科學的詳細說明與陶瓷成品並置呈現,並搭配專門的解說影片 和互動遊戲,增強觀眾對陶瓷的理解。在展示中,物件背後的社會與文化脈絡被 隱去,物件充當著陶瓷知識傳遞的解說角色。例如在「火」單元中,介紹了五種

不同的燒窯模型,但是並沒有指出這些模型具體的使用年代和地點。

圖 18 115 展廳-「火區」不同類型的窯廠模型

從展示策略來說,115 展廳主要運用了比較法、遊戲法和縮小法三種展示策 略,引導觀眾參與展示。縮小法如「土區」中利用縮小的煉土模型,介紹傳統煉 土情境;比較法如「形區」中利用活動的觸動陶瓷面板,對比不同的釉藥表現、

陶瓷雕刻技法。遊戲法如「火區」,利用遊戲讓觀眾進入到真實的窯廠情境中,

學習窯廠知識。

貳、201 展廳

(一)展示的架構與內容

201 展廳以「技術的傳播」為主題,分為五個單元: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分 別以「技術的傳播」和「台灣陶藝簡史」,分別以地理和歷史的脈絡,為台灣的 陶瓷文化架構起一個時空的經緯觀念;第五單元至第六單元則轉入常民的生活中,

討論和人們息息相關的信仰陶瓷、生活陶瓷和建築陶瓷。

表 15 201 展廳展示架構與內容

展示主題 單元主題 單元子題 回看所來處-臺

灣陶瓷發展

技術的傳播 台灣陶瓷文化地圖 台灣陶瓷簡史 荷明清時期

日治時期 光復初期 1980 年代後 信仰與陶瓷 各式各樣的神像

祭祀用品 生活與陶瓷 廚房與陶瓷

好菜上桌—餐具 文房雅陶

臥房陶瓷 建築與陶瓷 磚的故事 瓦的故事 墻身與裝飾

「台灣陶瓷發展」入口處展覽序言如下:

早在文明之初,陶器就以自然與人文合二為一的特性為人類文化揭開序頁,

並不斷轉換它在人類社會中的角色。除了史前陶和原住民陶,以及五代、宋、

元時期澎湖轉運中國貿易瓷的海上貿易外,近代台灣陶瓷發展主要與明末清 初以降,先後來自閩、粵沿海的漢人移民、1895 年後的日治時代和 1949 年 國民黨政府遷台等政經文化劇變有密切的關聯。

序言中揭示了陶瓷與時代發展的關係。展廳入口處,以巨型的橫式台灣地圖,

呈現早期台灣陶瓷技術傳播的主要路線和重要事件,讓觀眾從巨觀的角度,對台 灣的陶瓷文化發展有個宏觀概念。

圖 19 201 展廳入口陶瓷地圖

陶瓷地圖包含了東南亞、中國和台灣的陶瓷空間分佈,也鑲嵌著標識年代的 小木板,記載著西元3500 到 1989 年間,台灣陶瓷發展的的重要事件,暗示了文 化傳播與接觸(culture contact)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雙向的互動過程。

第二單元為「台灣陶瓷簡史」主要以展板搭配陶瓷物件,說明台灣陶瓷發展 的發展歷史。展示內容分為荷-明-清時期、日治時期、日治之後、1980 年代及之 後、新食器時代、高科技時代的陶瓷6 個展板介紹說明。展板內容以時代劃分,

介紹每個時期台灣最具特色的陶瓷,例如安平時期的「安平古堡磚」,日治時期 的「南投燒」、「黑碗」,光復時期的「裝飾陶瓷」等,陶瓷物件在這裡變成時代 發展與社會生活的見證,陶瓷的型態、應用、色彩等隨著不同年代的發展而變遷,

組成一個「陶瓷演化」的動態歷史。

圖 20 201 展廳-第二單元「台灣陶瓷簡史」展示

在博物館化的過程中,我們實際上是先蒐集日常生活的、歷史發展和文化製 作等物質的遺留,把它們從原來實際生態情境中抽離出來,在博物館的建築空間 與人工展示櫃裡重新設計安排氣氛和情境,有意識地讓這些物件擺在專門為了觀 賞凝視的情境中,也就是加以美化和客體化(陳其南,2012)。第三單元「信仰 與陶瓷」,主要呈現與常民信仰生活的陶瓷製品,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各式各樣 的神,例如觀音菩薩、關聖帝君、天上聖母等陶質神像,以及傳統祭拜時供桌上 的陶瓷,如香筒、香爐、碗筷、燭臺等。展示採取去脈絡化的器物分類方式,物 件被陳列在玻璃櫃中,只有少數有物件的介紹。陶質神像採取單獨放置的方式,

配以簡單的文字說明,類似美術館審美的展示方式;但供桌上的陶瓷則是以群組 的方式陳列,旨在對主題的說明。在子題「臺灣的碗盤—圖案之美」中,也見到 類似的審美式的展示手法。展示以去脈絡化的方式,展示碗盤之形式、造型的美 感。

圖 21 201 展廳-信仰的陶瓷展示區

江韶瑩(2011)指出,博物館為了改善過往展示時過度以個別「文物的美感」

為主題,而忽略背後「文化脈絡」及「社會意義」,因此逐漸調整和發展處「主 題取向」(thematic approach)的展示方式,以內涵、問題、寓意、所欲表達的觀 念或訊息為主題;其中,情景式展示(diaroma)便是其中一種展示技術,透過 物件與原生環境藉人工造景的複製技術互相結合在一起,復原生活在過去的情境,

提供觀眾巨觀或微觀的視覺感受,是復原過去生活情境與脈絡的方法(江韶瑩,

2011)。博物館透過場

景的再現與模擬,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在博物館的有限空間裡,要 完全重現過去的場景是相當困難的,因此博物館會透過「以部分重構代替整體」

和「以模型示意全景」這兩種方法模擬重構場景。

和「以模型示意全景」這兩種方法模擬重構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