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四節 相關研究

壹、研究價值

在台灣碩博士論文網,筆者分別以「鶯歌陶瓷博物館」、「鶯歌陶瓷」「鶯歌 陶瓷產業」等為關鍵字搜尋,共得75 筆資料,本研究將之分類整理,得到鶯歌 相關碩博士論文統計如下表:

表 1 鶯歌相關碩博士論文研究統計表 鶯歌相關碩博士論文研究

研究類型 篇數 研究類型 篇數 文創產業 10 觀眾研究 7 陶藝產業 14 教育研究 8 產業政策 7 展示研究 2 社區發展 14 品牌行銷 2

其他 4 地方觀光 7

總計 49 總計 26

圖 1 鶯歌相關碩博士論文研究統計圖

陶瓷產 業 19%  

社區發展 19%

文創產業 13%

教育研究 11%

產業政策 9%

觀眾研究 9%

地方觀光 9%

其他 5%

展示研究 3% 品牌行銷 3%

由以上圖表可見,關於鶯歌的研究主要以陶瓷產業相關的研究最多,包括陶 瓷產業、創意產業、產業政策等,約有49 篇;而在陶博館相關的研究中,觀眾 研究與教育活動研究較多,共有15 篇;其次為博物館與地方觀光的研究,有 7 篇;關於展示研究與行銷研究是最少的。其中,涉及到陶博館展示的研究,主要 有四種:(一)陶博館展示的觀眾滿意度的研究,例如馬若喬(2005)深度訪國 中小藝術教師對陶博館常設展廳展示環境的看法,方惠玉(2004)針對常設展 201 展廳進行家庭觀眾的訪談,邱慧棻(2010)以陶瓷博物館常設展廳的展示環境 進行觀眾滿意度研究等;(二)陶博館建築或展示空間的研究,例如洪瑩甄(2005)

透過陶博館的建築和展示空間,探討博物館空間模式場所精神,陳昶甫(2015)

針對以陶博館、嘉博館、高美館的展示空間,探討不同空間構成形式對博物館參 觀路徑的影響等;(三)陶博館特展的個案研究,例如莊秀玲(2002)之《評「心 象與詩意-實用陶瓷再出發」展》、王亞婷(2010)之《「臺北陶藝獎」的效益》

等;(四)陶博館經營策略之研究,例如陳春蘭(2016)之《新北市立鶯歌陶瓷 博物館經營策略研究》,比較了鶯歌歷任館長之經營策略、策略地圖與策略差異 度,探討陶瓷博物館的未來經營方向。

貳、文獻脈絡評析

本研究的文獻回顧主要包含了台灣陶藝文化發展與博物館展示詮釋理論兩 個部分,以下分別論述:

一、台灣陶瓷文化發展研究

目前對台灣陶藝發展研究具有代表性的三本書分別是:台灣省立美術館編著 的《陶藝研究:研究報告展覽專輯彙編》、鶯歌陶瓷博物館委託謝東山調查的《台 灣現代陶藝發展史》,兩者都以年代為軸,各式主題為緯,編織出臺灣藝術發展 的大致輪廓。其中,謝東山的《台灣現代陶藝發展史》以歷史學的方式,對台灣

的陶瓷文化藝術的發展進行梳理,並結合史都華的多線演化理論和布迪厄的場域 理論,深入分析了台灣現代陶藝的發展歷程。2005 年台灣美術館出版的《陶藝.

台灣.當代》,溫淑姿聚焦在當代陶藝發展現象,回顧過去的脈絡的同時,梳理 當下的陶藝發展,關注當代陶藝在觀念和形式上的改變,思考陶瓷作為創作媒材 在百家爭鳴的當代藝術中發展的可能性。這以上這幾本書,提供筆者瞭解台灣陶 瓷的文化的背景。此外,簡宜平(2011)的論文《台灣陶瓷藝術文化之轉變-從 陶器、陶藝到陶瓷博物館》藉《雄獅美術》和《藝術家》的相關文章的分析,將 台灣陶瓷文化的發展分為早期台灣陶瓷發展和陶藝概念的出現、中日現代陶藝展 覽與現代陶藝、陶博館的成立與陶藝三個時間段,從陶瓷發展過程切入,爬梳陶 瓷從日常生活的工藝品發展到現代陶藝的轉變,探討台灣陶瓷藝術文化的轉變。

除此之外,針對《北縣文化》(2011 年更名為《新北市文化》)在鶯歌陶瓷 博物館開館時所發表的專題探討,以及在鶯歌陶瓷博物館十五週年之際,《陶藝》

雜誌發表的「台灣陶瓷重鎮鶯歌」特輯,都將作為本研究的重要資料。

二、博物館展示詮釋研究

在博物館展示研究部份,國內學者呂理政(1999)、張婉真(2001)、王嵩山

(2003)等,對博物館展示相關的的運作、屬性、歷史發展、社會文化等方面進 行完整的探討;許功明(2000,2004)、胡家瑜透過物質文化、人類學觀點與文 化再現討論博物館展示的行為和過程。另外,本研究還參考相關期刊如《博物館 季刊》、《歷史文物》中對博物館展示領域的討論與思考。

碩士論文部分,黃宗源(2006)在論文《傳統工藝的博物館展示與詮釋》整 理與建構了一個傳統工藝的博物館展示與詮釋的概念。他將展示視為是一種詮釋 的過程,討論關於物件詮釋、展示化以及展示的再現過程,以及傳統工藝的概念 以及相關領域的解釋,透過展示中呈現的各種再現形式、表達意涵與文化展現來 檢視傳統工藝在不同詮釋觀點與手法的運用下,建構出何種文化面向。該研究的

結論提出了傳統工藝在博物館展示中,透過對人類文化行為產物的詮釋而達成的,

工藝既然蘊含豐富的文化訊息,透過博物館展示的行為,自然被賦予了一些必要 的任務與主張,因此,博物館展示基本上仍然必須在一個不斷交錯驗證過程,來 面對與關心傳統工藝的詮釋。

李慧敏(2009)之《博物館展示與文化觀:以臺博館及史前館臺灣原住民族 展示為例》對博物館展示中呈現的文化觀進行分析,檢視博物館文化展示的思考 面向。研究一方面以外在氛圍討論臺灣的博物館與人類學發展,一方面從博物館 展示規劃團隊的學科訓練,觀察博物館策展者注重文化中的哪個面向以及如何融 合內外部觀點再現於展示中。分析的取徑使用歷史人類學(historical anthropology)

與詮釋人類學(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的概念,透過文獻資料的整理分析、

展示規劃團隊的訪談與展示評論等方法,理解展示所呈現的文化觀(notions of culture),並以國立臺灣博物館與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的臺灣原住民展示廳 為例。研究發現:台灣博物館承傳1980 年代以前的民族誌書寫風格,著重傳統 原住民社會文化樣貌的「忠實」與「客觀」的記錄,提供觀眾對原住民的「基礎」

認識,展覽方式類似一本書或圖錄;史前館則以1990-2000 年間的民族誌為主,

留意變遷在展示主軸中的位置,呈現歷史脈絡下的文化變遷,並試圖詮釋文化的 內在邏輯。兩者代表不同時期的學科關懷與文化觀。

蘇淑雯(2009)之《博物館展示的文化詮釋-以國立台灣文學館常設展為例》, 以詮釋學方法來探討國立台灣文學館常設展示中的文化意涵。研究範圍包括博物 館的設計實踐、物件詮釋以及展示的再現過程,並結合館內的觀眾調查進行比較 分析,解讀台灣文學在不同詮釋觀點與手法的運用下,建構出何種文化面向。研 究結果將博物館展示與文學詮釋結合,作進一步思考,進而對文學的意涵運用於 展示設計與觀眾詮釋的可能性,提供更多元的思考。

江淑亜(2005)之《當代博物館展示的非洲呈現-以國立歷史博物館「前進 非洲-原始藝術特展」為例》,首先說明該展展示物件的內容、展品分類原則以

及相關的說明,以瞭解該展如何呈現歐洲對非洲的觀點。其次探討西方接觸非洲 的歷史過程、收藏及展示非洲物件的方式及議題,以瞭解西方社會對整個非洲概 念改變歷程以及現況。接著,針對我國與非洲各國接觸的歷史、文化往來的現況、

以及我國展示非洲物件的情形,藉以瞭解我國社會對非洲整體概念的可能情況。

最後從媒體所建構的非洲概念、參觀人次及網路留言版中觀眾留言對本展示的評 價,檢討該展在台灣所引起的後續效應。

三、陶博館展示化教育相關研究

陳春蘭1(2016)之博士論文《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經營策略研究》比 較了鶯歌歷任館長之經營策略、策略地圖與策略差異度。研究結果顯示,鶯歌陶 瓷博物館經營管理在產業構面,應強化如何提升陶瓷產業產值,發揮陶瓷產業升 級影響力等重要任務。她同時提出,博物館人員是維持博物館品質之重要資本,

陶博館正式編制為38 人,其中研究人員約 13 人,其餘為行政人員。研究建議,

博物館為專業省會教育機構,專業研究人員比例應提升至二分之一以上,而且研 究人員應世紀研究,並以展示或發表文章之方式呈現成果,累積博物館專業能量,

提升博物館學術水準的提升。

陳世瑋(2015)之《博物館展覽中的展覽文本與物件:以鶯歌陶瓷博物館之 常設展為例》以鶯歌陶瓷博物館之常設展為研究個案,首先進行展覽文本、展示 設計和符號學理論的文獻探討,理解展覽文本下展示物件之製碼,並對該館五間 常設展進行展示分析,以及深度訪談各組館員。研究結果發現,常設展物件被去 脈絡化後成為特殊的博物館物件,經由在展示中製碼,物件根據展覽文本設定被 再脈絡化,它們皆依循著展覽文本和敘事表現,不過強調建構生活性的展覽文本,

卻也導致陶博館陷入生活化的陶瓷物件-只能生活化展示和詮釋之窘境,而難以 對觀眾產生啟發。再者,陶博館對展覽文本的重視轉變陶瓷真品與輔助性展品的

1 陳春蘭,陶博館前任館長,任職於 2013~2016 年 8 月。

地位,其背後的差異和價值並不刻意突顯,而是物件背後的文化背景和故事被彰 顯出來。最後,物件在展示中被叢聚化為一群以形成符號,然而其出處或知識背 景在展覽中被抹去,物件成為純粹組構展覽文本的符號,結果可見,當代展覽更

地位,其背後的差異和價值並不刻意突顯,而是物件背後的文化背景和故事被彰 顯出來。最後,物件在展示中被叢聚化為一群以形成符號,然而其出處或知識背 景在展覽中被抹去,物件成為純粹組構展覽文本的符號,結果可見,當代展覽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