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幸福感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育專業背景上,大多數的研究都沒有統一的趨勢定論。

而研究者欲以普通教師和特教班教師的工作壓力做一比較,在郭盈吟 (2017)、陳麗真(2014)、康潔盈(2007)等人研究不同階段、地區的普教教師工 作壓力中,多屬「中等」程度。可見在目前文獻中「特教班教師」的工作壓力 較低於「一般教師」。研究者以自身經歷為出發,對於這樣的研究結果抱持保留 及好奇的態度,因此關切的是臺北市國中特教班教師其知覺工作壓力的程度,

老師們是否知道工作壓力的來源,正視自己的工作壓力,並如何面對、因應每 天積累而成的工作壓力。

第三節 幸福感之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三節為幸福感之理論基礎,研究者整理之架構為:首先,針對本研究所 指稱的幸福感進行定義,引述國內外學者提出的相關研究,了解幸福感的內 涵。再者,整理國內外學者提出的幸福感相關理論,以及幸福感相關的測量工 具。最後,蒐集整理幸福感的相關研究,作為後續討論的立論基礎。

一、幸福感的意義與內涵

幸福感(well-being)是衡量社會進步和個體心理健康的指標。幸福感之研究 起源於1970年代後期,馬斯洛提出需求層次理論後便應運而生。中西方對於幸 福感的討論,最早見於哲學的論述。在東方文化中,並未明確提出「幸福」一 詞,但是在儒家、道家、佛家等各家思想中,皆有提到幸福的概念,也各自有 所不同的表述。在西方文化中,從希臘三哲的討論中可見一斑,認為具備

「善」的人就是幸福的人。東西方對於幸福感的來源雖不同,但都認為幸福感 是個體內心主觀、愉悅的感受。

生命中出現的不同人事物都會影響個人的幸福感,是一種在互動中產生的 綜合性的評價。隨著正向心理學蓬勃發展,幸福感的概念也逐漸受到各領域研 究者的重視,並且對於幸福感的定義與衡量標準也有許多不同的討論。如同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內施建彬(1955)所言,幸福感為個人主觀且正向之感受,並非由外在客觀標準 作為評判依據。1976年國外學者Andrews和Withney對幸福感提出定義:「個人對 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的整體評估」,此說法奠定了幸福感意涵之基礎詮釋。之 後許多國內學者,林子雯(2000)、吳靜誼(2008)、王怡茹(2014)、陳慧姿 (2013)、賴淑娟(2016)等研究中皆有提到此概念。簡單來說,幸福感整合了情 感、認知兩個層面,包含正向情緒、負向情緒與生活滿意度。

過去研究將幸福感當作是一個多向度的結構,詹敏慈(2015)表示由於幸福感 是一個人的主觀感受,因此「幸福感」又常被稱為「主觀幸福感」,因此,各家 研究可分為「主觀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與「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兩種維度。

Diener、Suh、Lucas 與 Smith(1999)將主觀幸福感定義為個體對於其生活方 式的評價,其中包含對於生活的滿意度,與所感受到的正負向情緒。在正向心理 學的理念下,心理幸福感則較著重於個體對於自己生活的努力,發揮潛能達到完 美的體驗。Ryff (1989)將之區分為自我接納、個體的成長、生活目標、與他人的 正向關係、自主性,以及環境的掌控等六個測量向度。

而Keyes(2002, 2005)、Keyes 與 Waterman(2003)融合「心理幸福感」與

「情緒幸福感」,加以擴充納入「社會幸福感」(social well-being)的概念,進一 步探究個人與社會關係的適應、社會任務的實踐等,評估個人與他人、群體與社 會互動的感受,成為三個構面的主觀幸福感概念。以下說明三個構面的意涵:

(一)心理幸福感:個人全心全意投入一項活動,充分發揮自身潛能後所達到的心 理滿足感受,才能獲得幸福感。

(二)社會幸福感:個人透過同時面對內在及外在的壓力,需從中整合以取得平衡,

才能獲得幸福感。

(三)情緒幸福感:個人對於自身生活滿意程度的主觀認知與正負向情緒的感受強 度,當個體感受到較多的正向情緒以及較少的負向情緒,且對生活達到某種滿意 程度時,才能獲得幸福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綜合上述討論,研究者認為幸福感的定義,應涵蓋心理幸福感、社會幸福感 與情緒幸福感三個構面更為完整。因此本研究也採用余民寧等人(2011)提及之 幸福感定義:「透過心理、社會及情緒的觀點,對個人生活進行主觀的覺知和評 估的一種狀態」。

二、幸福感的相關理論

(一)需求滿足理論(Need Gratification Theory)

需求滿足理論認為個人的幸福感來自需求的滿足,反之,若經常無法達成 目標或需求無法得到滿足,則容易導致不幸福感。根據關注的重點不同,此理 論可分為三個學派:

1.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關注在「過程」,認為個體在工作、活動過程 中,因透過不斷得到回饋和增強,使得個體的需求得到滿足並能發揮潛能,因 而產生價值感、成就感及幸福感。

2.目標理論(telic theory)關注在「結果」,認為個體經努力後達成設定的目 標,便自然產生幸福感。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和目標理論概念相近,包含生 理、安全感、愛與隸屬、自尊、認知、審美、自我實現等七種層次的需求,當 需求達成時,便自然產生幸福感,而需求的層次越高,幸福感會更加強烈。

3.苦樂交雜理論(pleasure and pain theory)認為痛苦和快樂來自同一源頭

當 個體的需求在長期的忽略與剝奪後再次滿足時,幸福感會更加強烈。

(二)特質理論(Trait Theory)

特質理論補充了需求理論的不足,認為個人特質會影響個人對於幸福的感 受,其說明每個人的特質、背景經驗都不同,針對同一件事情,每個人也會產 生不同的想法,因而對幸福感有不同程度的感受和體會。

根據此理論可分為兩個學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人格特質論(personality trait theory)認為人格特質會影響個體評價自身的幸 福感受,幸福感是一種穩定的人格特質,可能是個體天生自然的遺傳因子,也 可能是經過後天學習形成的獨特氣質(Costa & McCrae,1980)。

2.連結理論(association theory)認為幸福感取決於個體如何解讀、詮釋客觀事 件,當個體時常以正向態度看待事件,幸福感就容易產生(Stone &

Kozma,1985)。

(三)判斷理論(Judgment Theory)

判斷理論認為個體的幸福感是透過「比較」所產生,個體以自身的生活情 況與他人生活狀態進行比較,進而產生幸福感(Diener,1984),比較時會以個體 的過往經驗、價值觀或生活目標做為參考的依據,若比較結果高於依據,則會 引發幸福感;反之,則會引發不幸福感(Veenhoven,1989)。根據不同的比較標 準,此理論可分為四個學派:

1.社會比較理論(social comparison theory)以「他人」做為比較標準,比如家 人、朋友、同事、陌生人等。當比較後優於對方,則感覺幸福,反之,若比較 後差於對方,則感覺不幸福。

2.適應理論(adaptation theory)以「自己」做為比較標準,當目前的狀況優於 過往的經驗,則感覺幸福,反之則亦然。而當個人逐漸適應感受到幸福感的事 件,則需要新的改變與刺激,才能感覺幸福(徐珮旂,2010)。

3.範圍—頻率理論(range-frequency theory)以適應理論為基礎,認為每個人對 生活事件有一個平均容忍範圍,若好的事件多於不好的事件時,則感覺幸福,

反之則亦然。

4.期望水平理論(aspiration level theory)認為個體幸福感的比較標準是「理 想」與「期望」,當理想和現實的差距愈小,個體的幸福感就會愈高,反之則 亦然(施建彬,199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四)動力平衡理論(Dynamic Equilibrium Theory)

動力平衡理論認為幸福感不僅與人格特質有關,還會受到生活中突發事件 的影響,當生活模式被改變,或是和以往經驗不同時,將失去平衡的狀態,幸 福感便會產生改變(施建彬,1995)。

(五)符號互動理論(Symbolic Interaction Theory)

符號互動理論認為人際關係的品質是幸福感的主要來源,增加社會接觸可 以提升幸福感(Argyle,1987)。當與他人互動的正向行為增加,則感覺幸福,反 之則亦然。

(六)幸福理論

賓州大學的正向心理學之父Martin Seligman於2012年提出了幸福的模型,

由正向情緒(Positive Emotions)、全心投入(Engagement)、正向人際(Positive Relationships)、生命意義(Meaning)以及成就感(Accomplishment)等五種元素構 成,可縮寫成「PERMA」,這些元素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到教育、組織、媒體界 等。

綜合上述的文獻得知,影響幸福感的層面相當廣泛,而幸福感的理論整合 了多元的概念,同時兼顧外在環境和個人特質等影響。因此,在評估幸福感 時,應避免以單一事件或因素給予結論。

三、幸福感的相關測量工具

國內外學者會根據其不同的理論背景和見解,發展出不同的幸福感相關測 量工具。以下列出國內外幾個常被使用的測量工具說明。

在國外實證研究裡,經常被使用的測量工具有牛津幸福感量表(OHI)、生活 滿意度量表、情感量表、幸福與整體情感量表以及整體幸福狀況量表。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國內的幸福感測量工具中,許多學者根據施測對象及內容的不同,並參考 現有工具編製出不同的問卷及量表,經常被使用的測量工具有個人生活感受測 驗問卷、中國人幸福感量表、國小教師幸福表現量表、國中教師幸福感量表以 及高中教師靈性健康與幸福感量表。

其中,中國人幸福感量表(Chinese Happiness Inventory, CHI)特別符合中 國人幸福感經驗,其為陸洛和施建彬等人(1995)將OHI原題目的28題加以翻 譯,再加入跨文化因素改編成更符合中國人幸福觀的內涵,目的是測量個體過 去一段時間內主觀感受之幸福程度。此量表之完整版共計48題,精簡版共計20 題,內容包含自尊、關係和諧、物質追求、工作成就、樂天知命、活得比別人 好、自我控制及自我實現、快樂及正向情緒、健康等九個向度。

余民寧(2009)則提出不同的看法,認為陸洛等研究是基於古典測驗理論,

可能造成選題適切性不足或使用非典型樣本(例如:病患等)而影響選題效能的 缺點。於是,余民寧、陳柏霖、陳玉樺(2017)在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發表『量 表長度簡化研究:「簡式中小學教師主觀幸福感量表」修訂』,其研究目的為 發展一份適合華人使用,經濟、有效之評估主觀幸福感之工具,研究對象為中 小學教師,在情緒幸福感、心理幸福感與社會幸福感三向度架構不變下,將原

可能造成選題適切性不足或使用非典型樣本(例如:病患等)而影響選題效能的 缺點。於是,余民寧、陳柏霖、陳玉樺(2017)在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發表『量 表長度簡化研究:「簡式中小學教師主觀幸福感量表」修訂』,其研究目的為 發展一份適合華人使用,經濟、有效之評估主觀幸福感之工具,研究對象為中 小學教師,在情緒幸福感、心理幸福感與社會幸福感三向度架構不變下,將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