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討論

第二節 幼兒同儕互動

幼兒與同儕間的互動是一種立即、有效的學習過程。幼兒與生俱來「學習」

與「成長」的能力,不論其是否為特殊需要的幼兒,其學習能力的存在都是無庸 置疑的,差別只在速度的快慢及學習效果的保留與運用。根據美國幼教協會出版 的「發展合宜實務」(簡稱DAP,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洪毓瑛譯,2000),當幼兒生理及 心智的發展都達到一定的水準時,他們就能輕易、成功地發展出各項能力。但也 因此,教師或成人的教學角色更應該是積極、正向的創造並提供給幼兒具有豐富 學習經驗的環境,而同儕則是一項最好的學習模仿對象,教師正向鼓勵與引導同 儕互動學習才能促使幼兒在良好的環境下主動、積極的成長與發展。而幼兒間往 往因為表達能力的不佳而形成衝突,影響最大的因素仍在於幼兒與同儕間主動表 達與訊息的傳遞。

一、互動歷程-資訊處理論觀點

人類的行為相當的複雜,對於不同的行為表現背後所涵蓋的意義與價值往往 都不同,行為表現更包含了相當多外顯與內在的意涵,其細膩的程度往往很難將 某項行為做一個完整的切割或是歸類。而幼兒並非如成人般有許多的防禦機制的 運用,所以仍可能可以藉由觀察對幼兒的行為與當下的狀態做一個了解。經由觀 察特殊幼兒與一般幼兒互動的過程,可以得知特殊幼兒與這些同儕在互動上表現 的情形,進而提供具體的協助。

(一)訊息的接收與傳遞

一般的孩子在九至十二個月左右便開始發展共同注意力,共同注意通常是指 透過眼神的交流或是手勢,了解他人的期待或傳遞自己的感覺一項重要能力,共 同注意的出現與有意溝通的發展緊密相關,更是嬰幼兒語言發展、社會認知能力 發展的關鍵(翁菁菁,2009)。嬰兒藉著這項能力可以發送影響另一個人行動的 信號,達成有意的溝通。一個嬰兒可能對著桌上的玩具伸手,父母看到後解釋這 行為為對玩具的一個要求,即使嬰兒並未以語言或其他方式將這個想法表達出 來,父母也可以獲得這樣的了解,進而滿足特殊兒的需要,因此這個孩子表現出 對著某項物品伸手的動作便會提高再次出現的可能。表示整體來看,有意的溝通 與一系列複雜的社會互動都和環境回饋有關,可見這些共同注意的能力可能是獲

得有意的通訊和功能性溝通的一個必要條件,這也代表了幼兒在早期所表現出來 的眼神、手勢的接收與表達都有很重要的意義(Bruinsma, Koegel, & Koegel, 2004)。

互動的形成需要有訊息的傳遞與接收,並再次的將訊息傳遞出去,成為一整 個完整的溝通過程。當人們有意識地注意到傳遞及接收語言,或者是非語言訊號 時,對象是否接受到?接收到又如何回應?這都會影響社會互動的持續與結束。

Argyle(1998)指出,可以根據主動發出訊號者與接收者是否察覺訊號的存在,

而將溝通行為分成以下幾類:

表2-1 訊息傳送與接收表

主動發出訊號者 訊息接收者 說明

自覺 察覺 語言溝通,或某些手勢

大致上不自覺 大致上察覺 多數的非語言溝通

不自覺 未察覺,但有效果產生 瞳孔放大、目光轉移、非語言訊號

自覺 未察覺 未達到引起互動的效果

訊息傳遞與接收

不自覺 察覺 察覺他人非語言訊息

資料來源:修改自Argyle, 1998

由上表2-1 可以得知,主動的表達與訊息接收是互動開始的主要兩個關鍵,

回應行為則延續了互動的進行。因為互動往往需要由某一方開始引發一個動作,

而這個動作可能會促使對方的反應,也可能被忽略,而只有單向互動的出現也無 法達到有效與延續的互動,過程中兩者必須保持互為主體的特質,只有當訊息有 開始的主動表達行為與接收到過程,雙方並都持續維持著提供這兩者的表達與接 收,互動才能持續的進行。

常在幼稚園中可以觀察到幼兒他們在互動的過程中,由於自我中心的特質,

當他們對於自己主動引發的一個訊號未獲得回應時,他們無法理解對方有可能是 沒有接收到或是訊息的流失,他們也不如成人會進行事後的確認,他們的反應往 往是立即認為對方不理他或是拒絕,因而容易造成誤會。但是幼兒之間的主動表 達與回應的過程對互動本身都是重要的條件,不論是主動表達開始的方式、訊息 接收的過程與回應,或者是在對方忽略的情形下,表達者的反應等都對於互動本 身是有相對的影響。因而在進行社會互動研究時,主動表達與回應的行為的觀察 都是相當重要的資料。

互動表現的方式有相當多不同的形態,而其中最常使用的便是語言,語言又 可以再細分為口語的語言表達與肢體動作上的肢體語言。對於語言詞彙較少的幼 兒來說,肢體語言相對顯得重要。

(二)非語言的互動

特殊幼兒在表達上又比一般發展幼兒來的緩慢,但是整體的發展方式卻是大 致相同的,因而要了解特殊幼兒的社會互動表現,語言與非語言的表達過程則是 相當重要的。對學齡前的幼兒而言,溝通是這個階段學習的重點,不論是有效的 交換意見、正確的接受訊息、傳達需求、認知學習、情感的滿足等等,都需要藉 著溝通達到目的,而比較具體的溝通管道大致上可以劃分為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 通兩種形式。幼兒表達其社會互動不外乎從肢體動作上的肢體語言來表達,或是 語言方面的言語溝通,甚至是兩者的交互作用。

1. 特殊幼兒的非語言溝通

有時候,幼兒在社會互動上的困擾和幼兒語言使用的技巧有關。幼兒可能尚 未發展成熟的語言技巧以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渴望,甚而在和同儕進行溝通時,也 無法用語言清楚、有效的表達自己的意思。因而觀察幼兒非語言溝通的表達往往 也是同儕互動研究的重要依據,從非語言溝通中可以看出幼兒的狀態與情緒,更 可以釐清其與同儕間社會互動的表達。

幼兒在出生後便仰賴著肢體語言來溝通,因為他們別無他法與人溝通。即使 在學會了使用語言之後,還是會時常以肢體語言的方式表達。肢體語言對於教師 最大的助益,便是它可以協助教師更加瞭解幼兒。只要瞭解幼兒肢體發出的訊息 中所蘊含的可能意義,例如他們站的方式、手勢、眼睛移動的方式,以及流露出 來的表情等加以蒐集,教師便可以試著了解他們真正想要表達的是什麼,因為幼 兒不像成人,經過許多社會化過程的洗禮,幼兒對於掩飾自己的行為意圖是比較 有困難的,因而幼兒的非語言溝通表現,像是微笑、哭泣、憤怒、忌妒、開心、

難過……等都會比成人來得更可信,更可以代表他們當下的感受或心理狀態。

特殊幼兒因為本身障礙類別的影響與溝通能力的缺乏,其在與同儕間的溝通 也就更少採用語言的表達,因而良好的溝通往往較不容易建立。由研究得知,在 融合班級內,特殊幼兒與一般幼兒互動上存在著最大的問題是溝通的困難(蕭惠 伶,2001;郭淑玲,2004)。在與他人的社會互動中,要能維持彼此的關係,至

少需要可以達到溝通的目的。特殊幼兒因其障礙類別上的影響,所以其互動上的 型態較缺乏語言的表達,主要會以非語言的動作居多(蕭惠伶,2001;郭淑玲,

2004)。但是也並非是絕對的,像是曾葆賢(2004)的研究便指出同儕互動情形,

以「合併語言和非語言」之互動形式最多,其次「語言」,「非語言」則最少。而 非語言的表達在溝通上來說,是較容易引起誤會與錯誤判斷的方式,因為較常和 特殊幼兒互動的這些對象並非是社會化比較好的成人,有足夠的後設認知可能可 以推估行為背後可能的原因,而是和特殊幼兒年齡相仿的同儕,這些同儕在接收 到這些訊號後,也只能感受到其比較表層的涵義,因而在溝通上較容易形成誤會。

2. 非語言的溝通型態

因為本身語言能力的不足,特殊幼兒在表達的型態上,非語言溝通是更常被 特殊幼兒採用。一般發展的幼兒在人際溝通過程中,非語言溝通便已經大約佔了 70%(胡愈寧、林美蓉、吳青蓉、張菁芬,2005),加上部分特殊幼兒因為語言 的發展不如一般幼兒,或因障礙類別造成的器官上的損傷,像是聽覺障礙、腦性 麻痺等,因而在使用非語言在溝通上變得相當的普遍。「非語言溝通」或是可以 説是「肢體溝通」、「身體語言」,通常是指一個人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使用手勢、

眼光接觸、表情及發出聲音等行為,來達到社交分享的心理性目的、獲取物品或 達成目標的工具性目的(引用自林亭宇、姜忠信、郭乃文、黃朝慶,2004)。Argyle

(1998)的定義則更精準的將非語言特徵列出,他認為所謂的非語言溝通

(NVC),就是指一個人透過臉部的表情、說話的語氣,或是注視(及瞳孔的擴 大)、手勢及其他身體動作、姿勢、身體的接觸、空間的行為、非語言的發聲、

氣味、衣著,及其他方面的儀表等任何動作,來影響他人。人們不但可以將心裡 的想法、感覺和情緒等,以肢體語言傳遞出來,而且也可以經由對方的身體語言 來了解其所欲傳達的隱藏訊息,非語言溝通是一種雙向的表達和溝通方式(瑪奇

氣味、衣著,及其他方面的儀表等任何動作,來影響他人。人們不但可以將心裡 的想法、感覺和情緒等,以肢體語言傳遞出來,而且也可以經由對方的身體語言 來了解其所欲傳達的隱藏訊息,非語言溝通是一種雙向的表達和溝通方式(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