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幼兒園輔導計畫與教保服務人員的專業成長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幼兒園輔導計畫與教保服務人員的專業成長

教師是實行課程的關鍵人物,在課程運作歷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不可或缺 的重要角色,故教師須不斷追求自我專業成長更顯重要。本節分別從「教師專業 成長意涵」、「教師專業成長方式」、「幼兒園輔導計畫」、「幼兒園輔導計畫與教保 服務人員的專業成長之相關研究」等四部分加以論述。

一、教師專業成長意涵

「專業成長」(professional growth)、「專業發展」(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與「教師發展」(teacher development)等名詞都常交互使用(歐用生,1996)。教 師專業是教育發展的關鍵,重視教師的專業性,才能確保提供的學習品質。教育 部(1994)編定「幼稚園教師手冊」提及教師應具有發揮專業知能、堅持專業人 員的規範、秉持優良的專業精神等三類專業素養。幼兒教育有別於其他教育階段 的教學,不管在教材、教學方法及行政事務上都比其他層級學校來的有彈性,因 此幼兒園教師在課程及組織結構的決定比較享有自主權,教師因而有更大的發揮 空間,幼兒園教師面對特殊的幼教情境,其教學勢必將擔負更多責任,但相對地 也增加了可提供教師發揮專業的機會與空間(洪福財,2000)。教師在專業上要 發展,首先要關注的是教師專業發展究竟包括哪些內涵?歸納各學者重點李俊湖

(2007)提出教師專業發展內涵主要包括:

(一) 教師基本素養:基本素養是指教師要具備的普通知能,如人際關係與溝通表 達能力、問題解決與個案研究能力、創造與批判思考能力等能力;也包括人 文及科技等基本素養等。

(二) 教育專業知能:包括課程與教材、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學習與發展等方面

34

的知識,及相關能力如教學、輔導、行政、溝通、研究等。

(三) 學科專門知能:教師主要工作為教學,熟稔任教學科與教材,是教師的基本 條件,因此有關學科內容、課程重要理念與組織架構等方面,都是必須要熟 悉瞭解。

(四) 課程教學能力:包括瞭解學生身心發展、掌握教學程序與方法、補充教材及 運用教學媒體、實施教學評量進行學習成果診斷與等能力。

(五) 教育專業精神:指的是教育信念、教育態度,尤其是對教育的責任感與專業 態度,具有高度專業精神與奉獻人格特質的教師。

饒見維(2003)指出教師的專業內涵可分為「教師通用知能」、「學科知能」、

「教育專業知能」、「教育專業精神」等四大類,而盧綉珠、黃傑儒與陳雪芳(2009)

也進一步提出教師專業成長內涵主要包括四個層面:

(一) 通用知能:係指博雅知識與一般能力,可區分為通用知識與通用能力二部份。

通用知識包含人文、藝術、社會科學等各種博雅知識;通用能力則包括溝通 表達能力、問題解決能力、批判反省能力與人共處合作能力、情緒涵養、資 訊涵養等一般能力。

(二) 教育專業知能:係指適用於各種教學情境,所有教師均須具備的教育專業內 涵,內容包括:教育目標與組織願景、課程與教學一般原理原則、一般心理 與輔導、班級經營策略、教育環境脈絡、教育倫理原則、運用專業資料、與 他人合作進行教學、吸收教育新知、建立良好親師關係、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發展等方面的知識與技能。

(三) 幼教專業領域:係指幼教專門化的知識、技術與能力,內容包括幼教課程與 教學、幼兒發展與學習、幼教教學、幼兒保育、幼兒輔導、教室管理能力、

教學設計能力、教學評量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環境布置能力和教具製 作能力等。

35

36

「研究發展與進修」與「專業精神與態度」等。 Kennedy and Barnes(1994)則指 出教師的專業能力除了一般的學科知識、教學技巧外,教師的信念、價值、角色 認同與自省能力,均是教師專業能力的一部分。盧美貴(2013)也指出「專業能 力」包括照顧能力、溝通能力、管理能力、教學能力、研究能力與幼兒及家長的 互動能力、輔導能力、發問技巧、教學與評量能力、課程設計能力、環境佈置能 力、班級經營能力、觀察記錄能力與園務參與能力等。教師專業成長有其必要性 與重要性,幼兒教師應透過適宜的專業能力運用在教學教育現場工作中,讓幼兒 在發展的階段中能獲得最適宜的學習,使其身心能得到最佳的發展。國際兒童教 育協會師資教育委員會(Association for Childhood International, Teacher Education Committee[ACEI])在1981至1982年指出,幼教教師應具備七類能力,分別是博雅 教育、幼教原理、兒童發展知能、學習與教學過程的特質、團體動力學、課程與 教學法、專業實習經驗等(引自洪福財,2000)。

另外美國NAEYC在1994 年也進一步發表有效教師專業成長的九項原則,做 為協助教師專業成長活動的指標有:1.專業成長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2.專業 成長經驗,結果能奠基在完整的理論與哲學基礎上,而且構造成為一個有條理、

有系統的課程計畫,將最為有效;3.專業成長經驗,如果能與教師的背景、經驗、

以及他們目前所處的角色情境相互應和的話,將最為成功;4.有效的專業成長機 會應彼此調配,以增進理論與實務間的聯結;5.有效的專業成長經驗的提供者,

應該具有適當的知識和經驗基礎;6.有效的專業成長經驗,應採取主動、研討實 例的取向,而且強調能激勵學生相互切磋學習的互動取向;7.有效的專業成長經 驗,應有助於教師形成正向的自我肯定,而非產生一種自我懷疑或不適任的感覺;

8.有效的專業成長經驗,應提供應用和省思的機會,而且安排教師參與教學觀摩,

並且聽取觀摩者分享他們觀摩中所得回饋意見;9.學生和專業人士應該參與他們 自己專業成長課程的規劃和籌備過程(引自林育瑋,1996)。

37

38

經營」與「專業精神與態度」(劉淑娟、周淑惠,2013;盧美貴,2013;呂錘卿,

2007)。

39

40

41

年以「輔導學習、學習輔導」為研討會主題,在2010年以「省思與對話、傳承與 創新」為研討會主題;在2011年以「環境與課程、語文與教學」為研討會主題;

在2012年以「看特色課程的綻放」為研討會主題,而2013年與2014年未舉辦,近 期2015年則以「課程翻轉、特色發展」為研討會主題,舉辦研討會主要目的為分 享每年幼兒園輔導計畫推動的現況與豐碩成果。

林佩蓉與陳娟娟(2015)指出適性教保輔導計畫推動要具成效卓越的武功秘 笈有四點分別為:1.要能解構與重新調整幼兒園既定的分科作息結構;2.要讓幼 兒園老師親眼看到其他成功改變或轉型的案例現場;3.要能協助幼兒園老師從教 學實作中反思自己的教學信念;4.輔導人員的建議專業合宜可行並且持續監控幼 兒園的改善情形與進度。羅月昭、徐福慈、王鳳梅、鍾玉華與許珆菁(2010)以

「突破自我尋求轉變─受輔教師之自我挑戰與省思」為題論文發表中指出,幼兒 園受輔經驗藉由受輔教師的省思,完整呈現受輔教師受輔歷程的感受、疑惑、轉 變與成長,更看見受輔教師與專家對談後的省思與改變。李淑惠(2010)以「園 長專業的再見構─一個幼兒園的輔導經驗」為題論文發表中指出,改變影響幼兒 園品質發展的主要關鍵人物為園長,園長願意共同投入與支持輔導,是提升輔導 專業層次的重要關鍵,輔導要產生效果,重要的是要讓教師打從心底改變,除了 技術與技巧的提升外,信念的改變,才能真正達到提升專業的品質,另外輔導歷 程也有必須面對的風險,例如教師的反應與調適、幼兒園的資源投入、家長的兩 極反應等都是無法避免的問題,但是一旦突破這些困境與限制,對於幼兒園長期 發展將是正面的影響。諸葛芬與葉怡廷(2012)以「輔導計畫中教師的成長及家 長的回應」為題論文發表中指出,經過輔導下來,幼兒園在課程的調整、改革或 轉變,經過適切的方式傳達溝通,家長就能感受到園裡老師的誠意與用心,每一 個歷程與階段輔導教授的加入幫助園內在課程發展、親師交流教師專業成長、教 師生活與工作面的平衡等,都需要相當的時間與心力投入,才能慢慢看到成效。

42

盧以敏與周麗珍(2012)以「譜出孩子的歌,舞出孩子的戲」為題論文發表中指 出,教與學過程中老師經歷一個全新體驗,也打破不同以往教學經驗既定模式,

發現到課程發展是寬廣的,主題發展是可以跳脫老師專精或熟悉的領域,尋求不 同領域的專家給予資源並帶領討論,教師也可同步成長。吳例霜、姚惠娟、陳立 哲與拓詩媛(2015)以「老師放手、孩子接手─翻轉卑南課程轉型的輔導歷程」

為題論文發表中指出,學校從原先使用參考教材共同研討主題轉變為自編教材,

進行混齡教學課程,為了讓東部孩子有更優質的教育,透過參與輔導計畫邀請教 授入園輔導發展在地課程,力求結合教師專長及幼兒興趣,努力統整現有教學資 源,在教學歷程中我們看見課程的滾動是非常緩慢且紮實的,注重幼兒在這樣的 課程探索歷程中所培養出來的能力,一點一滴的堆疊上去,是深入、富有知識架 構的,看見每位孩子身上的亮點,一個令人驚豔的學習歷程,未來希望持續推動 音樂與主題雙核心之教學特色,並期許有系統且永續發展。王筱蘭、黃采薇與張 玉純(2015)以「玩真的─以種植與建造之歷程探討」為題論文發表中指出,參 與輔導計畫本園已走五年主題課程,申請特色發展輔導的受輔,著重釐清課程發 展的盲點,改善教學與幼兒學習評量等記錄,企圖進一步提升主題課程的深化與 統整,藉由連年的輔導成功的讓學校自然生態的特色逐漸彰顯。故從國內各幼兒

進行混齡教學課程,為了讓東部孩子有更優質的教育,透過參與輔導計畫邀請教 授入園輔導發展在地課程,力求結合教師專長及幼兒興趣,努力統整現有教學資 源,在教學歷程中我們看見課程的滾動是非常緩慢且紮實的,注重幼兒在這樣的 課程探索歷程中所培養出來的能力,一點一滴的堆疊上去,是深入、富有知識架 構的,看見每位孩子身上的亮點,一個令人驚豔的學習歷程,未來希望持續推動 音樂與主題雙核心之教學特色,並期許有系統且永續發展。王筱蘭、黃采薇與張 玉純(2015)以「玩真的─以種植與建造之歷程探討」為題論文發表中指出,參 與輔導計畫本園已走五年主題課程,申請特色發展輔導的受輔,著重釐清課程發 展的盲點,改善教學與幼兒學習評量等記錄,企圖進一步提升主題課程的深化與 統整,藉由連年的輔導成功的讓學校自然生態的特色逐漸彰顯。故從國內各幼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