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幽默風格之定義、理論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幽默風格之定義、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幽默(humor)的定義及相關理論

在中文的語詞中,「幽默」這一詞彙最早出自楚辭,為屈原所作「九章,懷沙」中的

「眴兮杳杳,孔靜幽默」,此處所言之幽默指的是「深靜」,亦即寂靜無聲的意思,然而 這層意思與現在我們所了解及使用的意義毫無相關(陳學志,2010)。追溯現今大眾所用 幽默一詞,係幽默大師林語堂於1924 年 5 月 23日於北京「晨報.副刊」所作「徵譯散 文並提倡『幽默』」一文中,將英文"humor"一詞音譯而來(余佳燕,2015),幽默這一詞彙 遂成為中文的一個外來語,且其定義也是依循歐美人士所習慣使用的humor之意。

究竟幽默的定義為何? 依據本國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幽默是一種含蓄而充滿 機智的辭令,可使聽者發出會心的一笑,為英語 humor 的音譯。而西方國家所謂的 humor,

隨著時代的推移,而有不同的面貌及定義,根據牛津字典,其源自拉丁文,本意是濕氣

(moisture)、潮濕(humid)的意思,後來轉指為體液(bodily fluid)。之後 humor 的第二種 意義則是出現在西元前五世紀,當時的希臘名醫 Hippocrates 認為血液(blood)、膽汁 (choler)、黑膽汁(black bile)、與粘液 (phlegm)是決定人體體質和人格特質的四種基本類

型,醫學界爰將 humor 用來統稱上揭四種體液。在十六世紀時,humor 已用來形容一種情 緒狀態或是情緒傾向。humor 開始有了和現代社會使用的意涵相似,則是在 1680 年。人 們認為因為四種體液之不平衡,讓一些人產生不正常、荒謬、不合邏輯等行為,於是就用 幽默者(humorist)來形容具有以上這些行為及氣質的人。因此,幽默者其實是被人們所嘲 諷的,他們常是他人愚弄及貶抑的對象。另一方面,人們也用 humor 來形容能夠逗人想笑 的一種能力或天賦。接著,十七世紀末期,社會的氛圍已改變,humor 不再是嘲弄或貶損 他人,而是在得知別人處於失敗的情境時,體諒對方的立場,善用趣味的模式,減輕他人 的心理壓力;另一方面,幽默的人面對自己的困境,也能逆向思考,而不悲觀過度,並能 重振起來。因此,humor 在本質上,使人發笑的目的仍然存在,惟其使用的方式已產生變 化,不再是嘲笑他人以令人發笑,而是對事物深刻的思考後,將悲苦轉成為喜樂的人格特 質(陳學志,2010)。

現今 humor 的意涵隨著時代的推移一再演變,而有不同的面貌。在牛津生活字典裡的 定義是有趣、滑稽的特質。我們在生活中都有過幽默的經驗,例如有人講個笑話,是跟個 人有趣的軼事有關,或作機智的評論,讓我們突然感到怎麼那麼好笑。幽默也是溝通方式 的一種,有人用它來增加生活上的樂趣,用以增進人際關係,成為一種良善的幽默;也有 人用它來當作諷刺他人的武器,形成一種有害的幽默(Martin, 2007)。幽默還可以分為狹 義的幽默(small humor) 及廣義的幽默(great humor)二種定義,狹義而言,幽默是笑的動 作、開玩笑等(laughing, jokes etc.)。廣義而言,幽默是一種幽默的態度或生活哲學(a true

humorous attitude or humor as a philosophy of life)(Vejleskov, 2001)。因此,廣義的幽默是比 狹義的幽默有更深更多層的意義。廣義的觀點認為現代歐美社會所用 humor 一詞,混合了 以嘲笑或攻擊他人為樂的幽默,亦包括以親和及體諒為主的幽默(陳學志,2010)。幽默,

是人們以心寬氣朗的心態,笑看人生,既瀟灑、又不慍不火,不自憐,不埋怨;以睿智眼 光洞察世事,用恬淡平常的心境,看待命運的潮起潮落 (余佳燕,2015)。此外,幽默亦是 指個體感知到某一種刺激,透過認知歷程—即在失諧及局部解困的認知歷程下,讓個體感 受到好笑及愉悅,並產生笑或微笑的外顯行為反應(陳學志,1991)。綜而言之,我們可 以說,幽默一種人格特質,一種生活哲學,亦是多面向的溝通方式,可以是良善的詼諧逗 趣,帶來歡樂;或是適時排解紛爭; 亦可能是惡意的用來嘲諷他人、攻擊他人、自貶及化 解尶尬等。

回顧國內外學者對於幽默理論的研究,各家學者為了更有系統的對幽默提出論述,而 有各種不同層面及不同角度的觀點,綜觀這些論點,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即生理取向、動 機取向、認知取向及社會取向,以下就這些論點分別簡要說明之。

(一) 生理取向

1. 激動觸發 (arousal boots)—激動回復 (arousal-jag) 理論

Berlyne (1972) 提出激動促發 (arousal boots)—激動回復 (arousal-jag) 兩大機制來說明 幽默和個體生理狀態的關係。所謂「激動觸發」是指個體在日常生活中接收到幽默的 刺激後,會形成生理的激發狀態,因此有了愉悅的感覺等正向的情緒,這就是激動觸 發的過程;而「激動回復」則是指當個體在日常生活中接收到幽默的刺激後,因為幽 默情境的失諧,引起個體焦慮、不舒服等不良感受的生理激發狀態後,當個體瞭解如 此的失諧狀態,激發的狀態慢慢下降並回到正常狀態,激發狀態最終消失,即稱之激 動回復。Berlyne 認為激動觸發和愉悅反應呈倒 U 型(inerted-U)的關係,在中等程度的 激發下,個體接收幽默的刺激後,愉悅感最大;而幽默刺激過當或不足,都會令個體

感到不悅(吳佳芳,2016)。

2. 過剩能量釋放理論(surplus energy release theory)

Wilson (1979)提出「過剩能量釋放理論」,主張個體接受到外在幽默的不一致及失諧刺 激時,會引起生理激發狀態,認為受到刺激是有害的,進而產生本能的反射行為之生 理反應以作為因應,來自我保護,以防止非必要性的危害,之後,當個體覺知到幽默 的刺激是無害的,個體原來被激發的激動狀態反而成為一種負擔,為了回歸正常的生 理狀態,個體透過「笑」的行為來釋放過多的生理能量。(陌語,2012;許婉婷,2005)

3. 心理逆轉理論 (psychology reversal theory)

Apter 與 Smith (1977) 提出「心理逆轉理論」,用以說明個體後設動機狀態與愉悅感受 之間的關係。此一理論認為個體後設動機狀態有二:即完成目標(telic)及維持目標

(paratelic) 二種狀態,一般人大多處於 telic 狀態,當個體處於此種狀態,通常傾向目標 導向,且較為嚴肅,當其接受到外在高度的刺激時,會認為其目標達成受到干擾,而 感到焦慮或不快樂;個體若是處於 paratelic 狀態,則傾向專注於活動的進行,不會專 注於最後的目標,而是處在無拘無束的狀態,當個體接收到外在高度刺激,會因為刺 激而更加活躍,並感到興奮和愉悅。以幽默而言,當失諧觸發了生理激動,令個體感 到不愉快或困窘等不良情緒,但在幽默刺激後,經由笑話的提示,或透過遊戲及誇張 等成份,提醒個體了解到這只是笑話或遊戲後,個體即會從 telic 狀態轉換到 paratelic 狀態,生理不快的激動則轉為愉悅的情緒 (陳學志,1991)。

(二) 動機取向

1. 優越理論 (superiority theory)

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臘時代哲人柏拉圖、亞里斯多德、霍布斯等,柏拉圖認為笑是嫉妒 所引起的,他認為幽默者以其優越的知識、能力及觀察力等,嘲笑他人的無知。

Billig(2005)認為幽默含有一種殘酷的成分,他指出英國霍布斯提出優越理論,把揶揄當 作幽默的核心,認為笑是個體看到他人的缺點,產生優越感。即使個體是自我嘲諷

(self-mockery),實質上,仍與嘲笑他人相同,個體以現在的自己和以前的自己做比較之 後,產生優越感而形成「意外的榮耀 (sudden glory)」(陳淑蓉,2003)。Lefcourt 及 Martin

(1986)認為優越理論可以用以解釋攻擊類型的幽默,因為個體透過嘲諷、揶揄、攻 擊他人的弱點或糗事,可以使個體擁有優越感,並提升其自尊(陳學志、蘇嘉鈴、葉 季蓉,2011)。

2. 精神分析理論 (psychoanalysis theory)

Freud (1905) 在 其 著 作 「 笑 話 與 無 意 識 的 關 係 」 (Jok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主張幽默是個體的防禦機制,他特別關注性主題及性驅力有關的幽默,

並探討其與潛意識之關係,當個體的性驅力和攻擊驅力,受到潛意識的監控,而產生 焦慮,無法獲得滿足,引起幽默刺激的反應,以釋放焦慮,感受快樂,而降低攻擊傾 向(許婉婷,2015)。所以幽默是個體面臨壓力最高明的防禦機轉及與調節情緒的方法 (Martin,2007)。

3. 錯誤歸因理論(misattribution theory of humor)

「幽默的錯誤歸因理論」(misattribution theory of humor)是 Zillmann(1983)提出的理論,

即當個體發覺自己的對手出糗或遭遇挫折或失敗時,固然會因為礙於社會規範而壓抑 自己想要嘲笑他人的行為,但是經由幽默線索,個體可以理所當然的將嘲笑他人的行

為歸因於幽默的展現,以免除自己的認知失調,並免除面對社會指責的擔心,並自在 的嘲笑他人或對手。亦即幽默刺激的「無害的幽默線索」(innocuous humor cues),轉移 或隱藏個體內心承受的道德壓力,個體可以因此將對敵對個體產生的攻擊慾望,或貶 損的想法,視為合法的存在,並可以釋放使其內心的攻擊慾望。

(三)認知取向

1. 失諧理論 (incongruity theory)

在失諧理論的學者中,Koestler (1964) 提出「雙向聯結」(biassociation) 理論,他主張 不相干或看似矛盾的二種想法湊在一起即可產生幽默。其後,由 Nerhardt (1970) 在「重 量差異實驗」 中發現,當重量與受試者原先預期相差愈大,失諧情形會愈嚴重,而受 試者出現笑的行為就會愈多。因此,幽默是個人知覺重構與重組後所產生的新意 (王建 雅,2010)。

2. 失諧—解困理論(incongruity-resolution theory)

主張失諧—解困理論的學者認為,僅有失諧本身並不足以產生幽默,必須依賴其他條 件輔助。Zigler、Levine 及 Gould (1967) 認為當謎題或失諧被解決後才會有幽默誕生。

Suls (1972) 將幽默理解分為兩階段,即「經歷失諧」與「解決失諧」。綜上所述,幽默 的產生,必須是個體具備足夠的知識背景或經驗以及特定的能力,同時能找出某種規 則,才可能「理解」所面臨的「不一致、失諧」,否則個體會陷入困惑。

3. 反向合意模式

幽默理解的歷程必須經歷「衍生隱含命題階段」、「失諧階段」、「逆溯推論階段」及「否 定隱含命題階段」等認知的運作過程(陳學志,1991)。當個體在閱讀時,得到幽默的

刺激,例如讀到笑話或文章裡的「營造敘述」時,其「優勢基模」被喚起,接著形成「隱 含命題」;當所讀到的內容出現的「關鍵語句」與原先的預期相違,令個體產生失諧的

刺激,例如讀到笑話或文章裡的「營造敘述」時,其「優勢基模」被喚起,接著形成「隱 含命題」;當所讀到的內容出現的「關鍵語句」與原先的預期相違,令個體產生失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