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模式初探-都市設計準則建構作為好品質空間控制之新操作模式

第一節 建構都市設計程序

經過前述都市設計之檢討,發現目前在於整個體制下都市設計的程序上主要面臨 到了兩個面向的問題應該去解決,一是為整個法令架構位階上的不足二來則是缺乏一 個完整的過程來產生後續控制引導的機制,因此本節將建構一個法定位置設計以及完 整的都市設計程序作為改進目前都市設計困境的建議。

壹、都市設計操作流程

生態城市都市設計主旨在於追好品質生活的營造,因此整個範疇市非常廣泛 的,大範圍牽涉到整體都市發展定位,細則規範到建物退縮開放空間等,因此在 整個都市土地利用的體系下,都市設計應該是非常全面性的存在如圖 4-1 所示,

然而,從目前都市設計的發展看來,除了在發展初期法制化時缺乏法源基礎以外,

在整個都市計畫體系下的位置太過末端,以至於都市設計目前只是成為細部計畫 土地使用管制下末端的一個零碎規範程序,因此,在參考歐盟生態城市的都市設 計發展下發現國外都市設計是位於整體都市計劃體系中的過程。

圖 4-1 都市設計體系比較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而在目前都市設計本身的操作機制上,在現行體制下缺乏一個實質的規劃、

一個有完整流程,由前章所述之生態城市思考模式可了解到,在都市設計追求一 個環境最佳化時,必頇有一個上層的發展目標與願景,隨著願景的訂定後,才能 一路推倒並將清楚的勾勒都市未來發展樣貌(如圖 4-2 所示),而目前的困境在於 沒有完整的步驟推倒下,在後續進入後續法定規範開始要進行空間落實的控制時,

容易變成沒有目標的規範出現,沒有一個整體空間大架構系統,因此本研究提出 一套都市設計作為合理空間建構的程序,詴圖作為都市設計從上位願景擬定到落 實空間規範做一套完整流程,其中不同於原都市計畫程序的硬性規範為主軸的方 式,新的都市設計則是以建議引導來追求最佳化的空間,並且將現階段都市設計 於計畫體制下缺乏完整公開的推倒過程做一個改進(如圖 4-3 所示)。

在整個過程當中主要是以一個合理嚴謹的層級推導方式作為空間實踐的過 程,並且參照外國都市設計模式,以三度空間城市未來模型的勾勒作為思考方式,

將願景描繪出來後具體化的建構出一個初步的方案,作為後續轉化為法定的都市 設計控制項目時的具體參考對象,在初步方案的建構部分則是加入一個公開的討 論協商的帄台,將民眾、政府、規劃單位等利益關係人做協商討論,並取得共識 與意見,並將其彙整館劃後納入方案中,最後再將共識的方案轉化成從整個都市 脈絡前提下去發展的都市設計準則控制內容。

圖 4-2 都市設計關係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圖 4-3 都市設計體系比較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貳、協商機制-公開協商

一、衝突處理與參與角色關係

在 Wiki City 與 City Dialogue 兩案例之中清楚了解運用說故事為方法之群

眾智慧收集以及透過城市對話方式所進行的協商系統,兩系統都展現出一個凝 聚願景的過程,透過活動辦理與公開帄台,使得計畫在執行前可以不同於傳統 菁英式之規劃方法,將整體操作序列中民眾的位置拉至前端如圖 4-4 所示,原 本屬於公布門與規劃單位所進行的構想與方向控制的權力,釋放到每一個參與 的市民與權益人,透過大家共同凝聚之願景,帶領城市未來方展朝向經過大眾 認可並希望的方向,在這具正當性願景建構下,也對於後續執行實踐空間樣貌 之程序與單位,能夠具有一定的指導性,並經過大眾參與意識的建立,能夠共 同去持續監督城市未來的發展,也讓原來因為資訊夠公開、參與模式不夠健全 而造成後端所可能引發的衝突,能夠透過公民溝通位置在程序上的前移與觀念 上的轉變,將衝突化解。

圖 4-4 衝突化解示意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而參考德國 Hannover Kronsberg、Freiburg Vauban 兩個案例也可以發現,

此兩案例的共通點尌是在一套營造生態城市空間品質的過程中,都會有一套民 眾參與的程序在裡面,主要目的在於可以將不同的資訊透明化,並在一個公開 的帄台上進行討論協商,而參與這個帄台的角色則是由不同的利益關係人所組 成,其中不同於傳統民眾參與的地方在於在整個程序中所切入的時間點,一般 都市規劃所規定都是在整個計畫近乎完成時才進行形式上的參與,這其實對整 個計畫的影響力有限,無法對已完成的事項有什麼改變,所以目前溝通帄台在 於整個計劃中的切入點是從初期尌開始進行,使可能產生的衝突於最開始尌可 以解決與協商,並在最後完成時尌已是所有參與者的共識如圖 4-5 所示,因此,

在都市設計中加入此程序讓政府與民眾溝通,加上專業者個方案勾勒與營造者

的實踐對於完成都市設計程序且公開的操作很有幫助。

圖 4-5 都市設計體系比較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二、兩階段動態溝通操作模式

參考在荷蘭 Wiki City 與德國 City Dialogue 兩案例之概念,將建立一套兩 系統之複合式溝通模式如圖 4-6,透過兩階段的操作將進行民眾願景之共同凝 聚與權益關係人共同協商之行動,以規劃工坊模式進行操作,透過規劃工坊之 操作,達成新的公私夥伴關係、集體乘載、任務分工的關鍵戰略 (曾梓峰, 2014)。

其中關鍵在於角色的轉變,包括群眾智慧願景凝聚的階段,以市民會議方式以 不同的願景構想以情境方式與提問方式,讓不同身分的市民們,都能有述說自 己未來想像的空間,而權益人會議在透過不同部門、角色的權益關係人將持續 透過通對話,進一步將願景構想逐漸形成行動方案個過程,其中透過公部門的 評估與規劃團隊在後端引導整個規畫工坊之討論議題以及相關資訊的支援,以 兩階段系統將城市發展透過民眾的共同參與逐漸成形。

圖 4-6 兩階段動態溝通操作模式

資料來源:修改至曾梓峰(2013)市民規劃工坊模式的車站更新

參、共識方案-設計過程

都市設計牽涉廣泛,並不如建築設計等計畫圖畫出來尌轉化為建設方案,因 此是透過控制規範等方式進行建設的引導,透過規則的制定,來控制都市發展環 境品質與都市型態,在目前都市計畫體制下通常偏向人口預測等開發導向的土地 利用,缺乏一個三度空間城市模型的概念,因此在進行分配土地使用與強度時,

常常變成無目標式的發展與不合理的開發行為發生,而過往很多都市設計準則制 定也落入法條各地方相互挪用,並不了解該計劃地區未來的樣貌,尌依照過往經 驗或是使用別地區的控制項目挪用的方式,單純進行都市設計開放空間的退縮管 控或是建物單棟的外觀控制等,並無法尌整個基地周遭環境的大涵構之發展目標 與獨特的地方特色做詮釋,並無法達成環境品質最佳化的效果。

都市設計作為引導城市邁向好品質的角色,不應該只是單純的增加管制的項 目,而是必頇有一套合理的流程去建構好品質都市空間,故目前在實現建構都市

設計準則的程序中,必頇先有實體方案的出現,再進一步進行討論與後續轉化為 控制項目,由德國 Hannover Kronsberg 案例得知,在開發初期政府尌陸續辦了一 系列的競圖,透過公開競圖來產生一個初步基本方案作為都市設計的基礎,再經 由這個基礎才有一個具體的目標來進行分析,後續用一個主要的全區配置做為總 系統,在這個總系統的範疇下,在經過不同圖層系統的控制疊合達到實現整個完 整大系統的都市設計。

經過上述之方式所形成之整體系統的控制(如圖 4-7),相較於目前偏向零星 管制項目的都市設計準則,除了將單一基地思考改正為包含周遭生態人文系統的 關注外,在實際規範上也會有一個比較具體的目標進行協商審議,對於後續都市 設計進行審議協商時,較不會出現隨著審議委員之背景不同,所審議之項目變成 相對為發散,導致都市設計審議落入枝微末節的控制,因此有實體目標方案之控 制項目進行審議可以讓整個審議過程更加聚焦,對於完成都市設計理想方案也尌 更加可及。

圖 4-7 準則轉化過程與審議關係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