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們於前文中提到,若我們要了解教育,我們必須先對於主體有相當程度的理 解,換言之,對主體的看法影響了我們對教育的論述。於是我們考察了Bildung 意 義下的主體及其問題,並用Deleuze 的作品式主體對 Bildung 意義下的主體做一補 充。在此,筆者認為Deleuze 的作品式主體可以為 Bildung 論述帶來兩個層面的補 充,以下分述之:

一、 個體自我形構層面

不同於以往本質式主體所影響Bildung 的見解,筆者認為,由經驗所形構的作 品式主體給予 Bildung 的啟示以及建議為:在個體的自我形構上,Bildung 總是意 味著從一個狀態至另一個狀態的離開過程,換言之,我們總是在到達和離開的過程 中,藉由作品式主體形構過程的踰越、生成特徵,我們可以得知,作品式主體所呈 現的自我形構,要求不斷離開束縛生命的層化組織,永遠反對穩定的結構,盡可能 體驗各種可能性。換言之,這樣特徵的主體型構意味著Bildung 永遠會是一項未完 成的工作,就如同一種對自身的實驗性創造,並無特定目標,Bildung 的解釋不再 是如同傳統字源的「使…變成…。」因為對於所有的實驗以及創造來說,總是有一 個共同的特徵:它們的結果並不清楚。這意味著,相較於傳統的理解,作品式主體 觀下的Bildung 應該是種永恆的創造,而非純然只是以理性或是絕對精神來啟蒙人 自身進而塑造完善的理性主體,而更多的是企圖去將一個人的生活轉變為一種「創 造」。這或許也意味著,我們一直以來對於主體關注的問題:「認識你自己」(know yourself)或許真正應該被詮釋成「知道你無法認識自己」或是「認識的永遠是有 限的」。換言之,藉由這樣特徵的主體,我們把Bildung 轉換了一種看法,那便是,

在不斷的自我創造中、不斷的踰越中,企圖認識一個暫時性的自己,並永遠開創生 命的無限可能,進而更深入存在。

二、 主體形構過程與外界關聯層面

在主體形構過程與外界關聯層面,以往Bildung 乃是促成個體與普遍客觀性的 和諧關係,換言之,Bildung 作為一個教育理想,涉及了將個體的特殊性與外在的 普遍性透過理性計劃而永久的連結,Bildung 的現代概念自啟蒙以來與公民社會

(civil society)、理想的公民(ideal citizen)等政治性意義息息相關,Bildung 便是 培養理想公民的過程。然而,Bildung 為了達成世界與個人之間和諧互動的統一性,

104

在這樣的概念下,便容易造成個體達至理性自律必須基於社會文化的客觀性,而不 是個體他自己的真實性。換言之,追求和諧統一的Bildung 概念將個體的自主性植 基於一共棲共生的社會網絡中,此社會網絡雖代表著緊密(closeness)、親密和睦 (togetherness),以及安全性(security),但恐怕更多的是控制與缺乏自由。

然而,正因為作品式主體以經驗形構的過程中具有生成、踰越的創造、實驗性,

中斷、挪動了既有結構,並且藉由Patton 對於 Deleuze 生成概念下的踰越對於共識 的關係中,我們可以發現,具有生成、踰越性質的主體形構過程亦能夠在民主政治 中,充當對於原有共識、價值觀不斷批判,以未來之名進行修正過於聚焦於共識而 強調人的同質性進而造成共識的排除性操作問題,並擴充我們對原有民主概念的 進一步認識的定位,形成自我形構與外在不同於以往和諧的另類關係,並且更能夠 協助修正以Bildung 做解釋的教育目標,以擴大目標的涵蓋範圍,重視被普遍性排 除在外的個殊性、差異性個體,使民主的教育更民主。

綜上所述,在民主社會中,作品式主體的形構如何補充Bildung 論述呢?根據 此主體形構表現於民主政治中所具有生成、踰越特性給予我們的啟示,民主社會中 的Bildung 或許應該意謂著:「沒有目標的Bildung」。而Bildung 的歷程也可以被理 解為向未知、還未到來的未來不斷轉化的過程,而非趨向完美、理想。換言之,在

「沒有目標的Bildung」的概念下,主體形構過程與民主社群的和諧關係處於一種 本質上無法完成的狀態,使得Bildung 脫離一種理想圖像的目的論式期待,但彼此 間可以形成一種修正式的檢驗關係。

參考資料

中文部分

王怡蘋、林宏濤(譯)(2016)。G. Radbruch 著。法學導論(二版)(Einfuhrung in die Rechtswissenschaft)。臺北市:商周。

尹晶(譯)(2017)。Patton, P. 著。德勒茲概念:哲學、殖民與政治 (Deleuzian Concepts:

Philosophy, Colonialization, Politics)。鄭州市:河南大學出版社。

伍振鷟、林逢祺、黃坤錦、蘇永明。(2015)。教育哲學。臺北市:五南。

何兆武(譯)(1991)。Kant, I.著。歷史理性批判文集(Perpetual Peace And Other Essays On Politics History And Morals)。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宋濤(2017)。德勒茲「重複」美學思想研究。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李三達(譯)(2018)。Deranty, J. F. 編。朗西埃:關鍵概念(Jacques Rancière: Key Concepts)。重慶市:重慶大學 出版社。

李科林(2012)。時間的生命内涵——德勒兹的時間概念。世界哲學,5。取自 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ZXYC201205011.htm

李建漳(2011)。重建普遍性的嘗試:Jacques Rancière 論「平等」、「民主」與「警 察」。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201103(36),123-180。doi:10.6523/168451532011 030036004

李明輝(譯)(2003)。Kant, I .著。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臺北市:聯經。

李恆基等(譯)(2001)。Proust, M.著。追憶似水年華上冊。南京市:譯林出版 社。

吳豐維(2007)。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200701(4),63-78。

doi:10.29848/SX.200703.0003

吳若慈(2011)。論虛擬─從德勒茲回返柏格森(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

106

哲學系,臺北市。

呂政彥(2018)。民主原則規範性困境之解決 透過論辯倫理學建構基進審議民 主的嘗試(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法律系,臺北市。

林雅琪、鄭惠雯(譯)(2015)。Danto, A.著。在藝術終結之後(二版)(After Th e End of Art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ale of History)(2nd ed.)。臺北市:

麥田出版。

洪世謙 (2013)。德哩茲的流變理論與網路政治行動。哲學與文化,40(6),83-100。

洪世謙(2015)。疆界民主化-解構哲學式的思考。台灣政治學刊,19(1),59-97。

doi:10.6683/TPSR.201506.

洪鎌德(2005)。理論與實踐-康德、黑格爾和馬克思的看法。國家發展研究,

4(2),71-103。

紀蔚然(2017)。別預期爆炸洪席耶論美學。新北市:印刻文學。

郭展有(2018)。洪席耶(J. Rancière)的核心思想及其教育蘊義:一個「啟蒙試 驗」的詮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師大教育系,臺北市。取自華藝線上 圖書館系統(系統編號U0021-3010201823441600)。

徐學庸(譯)(2009)。Plato 著。理想國篇:譯注與詮釋(Republic)。臺北市:

台灣商務。

徐子婷(譯)(2006)。Axford, B. 著。政治學的基礎(Politics: An Introduction )。

新北市:韋伯文化。

高宣揚。(2003)。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臺北市:五南。

高宣揚。(2018)。當代法國哲學導論。臺北市:五南。

張國賢(2008)。偶然的邏輯-德勒茲與胡賽爾的意義理論。揭諦,15,65-84。

張國賢(2017)。永恆回歸與大地-一門地理歷史學(géo-histoire)如何可能?揭諦 ,

32,97-133。

張小虹(2016)。太陽花運動影像作為「美學事件」。文化研究,23,49-78。

張汝倫(2006)。德國哲學十論。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陳嘉明。(2006)。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十五講。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蕉(譯)。(2009)。Deleuze, G. 著。法蘭西斯.培根:感官感覺邏輯(Francis Bacon-Logique de la sensation)。苗栗市:桂 冠。

陳永國(2008)。理論的逃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瑞文(2018)。德勒茲與藝術理論。臺北市:五南。

陳維峰(2015)。德勒茲的「流變-動物」與藝術。嘉義大學通識學報,201511(12),

139- 167。

章國峰(2001)。關於一個公正世界的「烏托邦」構想:解讀哈貝馬斯《交往行 動理論》。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

莫偉民、姜宇輝、王禮平(2008)。二十世紀法國哲學。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莫偉民、姜宇輝(2014)。戰後法國哲學與馬克斯思想的當代意義。上海市:上海 人民出版社。

單中惠。(2007)。 西方教育思想史。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

程黨根(2009)。游牧思想與游牧政治試驗︰德勒茲後現代哲學思想研究,北 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董強(譯)。(2017)。Deleuze, G. 著。弗蘭西斯.培根:感覺的邏輯(Francis Bacon-Logique de la sensation)。桂林市:廣西 師範大學出版社。

楊凱麟(2006)。二(特異)點與一(抽象)線-德勒茲思想的一般拓樸學。臺 大文史哲學報,200605(64),173-189。doi:10.6258/bcla.2006.64.06

108

楊凱麟(2015a)。由阿甘本折返德勒茲:無形式生命與「流變-分子革命」。中 山人文學報,201507(39),21-37。

楊凱麟(2015b)。書寫與影像:法國思想,在地實踐。臺北市:聯經。

楊凱麟(2016)。事件 318。文化研究,201609(23),33-48。doi:10.6752/JCS.20160 9_(23).0003

楊凱麟(2017a)。分裂分析德勒茲。鄭州市:河南大學出版社。

楊凱麟、潘怡帆、黃錦樹、駱以軍、陳雪、童偉格、…、顏忠賢(2017b)。字母會 A 未來。新北市:衛城出版。

楊凱麟、潘怡帆、黃錦樹、駱以軍、陳雪、童偉格、…、顏忠賢(2017c)。字母會 E 事件。新北市:衛城出版。

萬胥亭(2009)。德勒茲.巴洛克.全球化。臺北市:唐山。

劉鴻飛(譯)(2014)。Colebrook, C. 著。導讀德勒茲。重慶市:重慶大學出版社。

劉永謀(2009)。福柯的主體解構之旅:從知識考古學到"人之死"。南京市:江 蘇人民出版社。

劉紀蕙、林淑芬、薛熙平、陳克倫(譯)(2011)。J. Rancière 著。歧義(La Mésentente)。臺北市:麥田。

劉元琪(譯)(2008)。Lummis, D. 著。《激進民主》(Radical Democracy)。北京市: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蔡英文(2009)。當代政治思潮(頁 232-239)。臺北市:三民。

賴軍維(2012)。巴塔伊(Bataille)的耗費觀:從可能的喪失(Perte Possible)

到不可能的喪失(Perte Impossible)。外國語文研究,201201(15),19-36。

doi:10.3 0404/FLS.201201_(15).0002

羅成典。(2013)。 西洋法律哲學導論。臺北市:秀威。

羅貴祥(2016)。德勒茲。臺北市:東大。

蘇哲安(譯)(2003)。Nancy, J. L. 著。解構的共同體(La Communaute Desoeuvree)。 苗栗市:桂冠。

外文部分

Aristotle. (1998). Politics. (C. D. C. Reeve, Trans.). London, UK: Hackett.

Bogue, R. (2003). Deleuze on Music, Painting and the Arts. New York, NY: Routledge.

Berman, A. (1984). L'epreuve de l’etranger. Paris, France: Gallimard.

Bergson, H.(1957). L'évolution créatrice. Paris, France: PUF.

Bergson, H.(1965). Matière et mémoire. Paris, France: PUF.

Badiou, A. (2000). The Clamor of Being. (Louise Burchill, Trans.). Minneapoli 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7) Conley, T. (2003). Afterword : A politics of fact and Figure. Minneapolis, M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eleuze, G. (1968). Différence et Répétition. Paris, France: PUF.

Deleuze, G. (1969). Logique du sens. Paris, France: Minuit.

Deleuze, G. (1981/2002). Francis Bacon: The logic of sensation. (Daniel W.Smith, Trans.). London, UK: Continuum.

Deleuze, G. (1985). Cinéma2- L’image-temps. Paris, France: Minuit.

110

Deleuze, G. & Guattari, F. (1991). l’anti-OEdipe. Paris, France: Minuit.

Deleuze, G. & Guattari, F. (1992). Qu’est-ce que la philosophie?. Paris, France: Minuit.

Deleuze, G. (2007). Nietzsche et la philosophie. Paris, France: PUF.

De Bolle, L.(ed)(2010). Deleuze and psychoanalysis Leuven. Leuven, Belgium: Leuven University Press.

Habermas, J. (1979).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T. McCarth y, Trans.). Boston, MA: Beacon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6)

Honneth, A. (2016). Remarks on the Philosophical Approach of Jaeques Rancière.

In Katia Genel & Jean-Philippe Deranty Recognition or Disagreement: A Cri tical Encounter on the Politics of Freedom,Equality, and Identity (pp.96-106).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egel, G. W. F.(1977).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A. V. Miller, Trans.wi th analysis of the text and foreword by J. N. Findlay). Oxford, UK: Oxfor d Univers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07)

Hegel, G. W. F. (1991). 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In Wood, A. (ed). H. B. Nisbet.

(Trans.), Hegel: Elements of the Philosophy of Right. Cambrige, UK: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

Heller, Agnes. (1990). Can modernity survive?. California, LA: University of Ca lifornia Press.

Kandinsky, W. (1991). point et ligne sur plan. Paris, France: Folio.

Kim,Joong-Hee.(2013). Teacher action research as Bildung: An application of Gar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to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Kim,Joong-Hee.(2013). Teacher action research as Bildung: An application of Gardamer’s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to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