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建議

綜合本研究之結果,針對實務應用及未來研究提出幾點建議,分述如下:

一、個人層面建議

(一)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高者面對混沌生涯,若可以增加覺察對過去生命重複性與 機緣對自我造成的影響,則對心理幸福感的提升有相當的幫助。

現今社會,個人可能面臨同一時間有多重選擇、多重決定且肩負多重角色的情 況,這也是混沌生涯的特性。生涯混沌是複雜、非線性、看似無規律、充滿改變與 機會且具不確定性的(Bright & Pryor, 2011;Pryor & Bright, 2014),對高 IU 者而 言生涯混沌實為不確定性極高的刺激,在不確定情境的刺激之下,高IU 者較一般 人更容易感到焦慮、擔憂,並出現認知偏誤、衝動決定抑或延遲決定等情況,但若 可以嘗試靜下心來,試著思考過去生命某些重複出現的困難與自己的因應模式,還 有不可預測之機緣對自己的影響,則對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而言可能有安定的 作用,使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擔憂、焦慮降低,幸福感提高。除自我省思之外,

也可找外在支持系統,用談話的方式增進覺察,如:朋友、重要他人、主管、同事、

專業人員等等。

(二)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低者面臨混沌覺知複雜生涯的同時,可從小系統開始增加 對環境的控制感與自主性,增加心理幸福感。

低 IU 者相較高 IU 者面對不確定情境的刺激時,出現認知偏誤、強烈擔憂的 機率較低,能較冷靜、理性的思考現實,對現實的覺察越多,可能會發現許多事無 法靠自己控制,進而感覺到失控、現實與理想中拉扯的矛盾感或無法自主決定等等,

使心理幸福感降低。生涯混沌理論相信小改變具有影響個體未來的力量(Pryor &

Bright, 2014),一時無法改變巨大的系統是正常現象,然,在非線性的過程中個人 所經驗的所有片刻都被視為相互關連,有其意義存在(Bright & Pryor, 2011)把握 每一個小改變,累積可以控制的人事物是可以嘗試的方向。

(三)不論高、低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皆需有彈性、用開放的心去與充滿不確定世 界連結,進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生涯混沌態度強調覺察混沌生涯中必然遇上的不可控制、隨機事件,當個體越 了解隨機事件是如何影響自己,則心理幸福感會越高。雖然環境中充斥著不可預測 的隨機事件,值得留意的是,個人同時也可以自己創造出各式各樣的事件,讓自己 從中有最大的學習。不論高、低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皆不應該逃離每一次機會,只 倚靠等待好運氣去解決問題和用開放的心去搜尋非期望中的機會是截然不同的心 態(Mitchell, Levin, & Krumboltz, 1999)。Mitchell 等人(1999)認為面對不確定的 生涯,最好的因應方式便是去「行動」,並從實踐中經驗最大的學習。個體需要「認 識」正負向的機緣事件所帶來的結果可能同時混雜正負向的生涯發展(郭瓈艷,

2010),接納不確定性,以行動體驗過程中的美好、挫折,才可能找到創造美好生 活的生涯選項。

二、給專業工作者之建議

(一)個人層次

Blustein(1997)建議專業工作者要與個案一同學習忍受「模糊」,培養探索的 態度,他將探索的態度定義為:用一種開放且不死板的方式去和世界產生關連,就 像人可以去接近許多新的情境與改變,新的情境與改變也會使個人在經驗中學會 成長和重新認識「決定」。Mitchell、Levin 與 Krumboltz(1999)認為有時候是諮商 師本身對於不確定的情況無法忍耐太久,專業工作者需覺察自我無法忍受不確定 之狀態,並利用上述建議進行自我調整。

專業工作者的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可能會影響自我理解及詮釋個案的生涯不確 定性,因想迴避不確定的情境,自動將個案的生涯困擾歸類成「生涯資訊不足」或 個案有「嚴重猶豫不決」特質等,這樣的情況之下個案對生涯的不確定感只能被治 療或是診斷。但當專業工作者之無法忍受不確定調整之後,較能以彈性去面對「不 確定」。不確定其實是激發好奇與探索的起始感受,兒時的我們因為「不確定」所

以會自發性地去摸、嗅甚或啃咬,探尋未知的經驗中會引領幼兒進入更深一層的經 驗學習,父母的角色是退到一旁,保護、支持。當孩子大了,面對生涯議題來找專 業工作者,專業工作者若太快進入修正、解決問題,定義解答的脈絡,則個案會更 焦慮,因缺乏職業目標可以定向,回歸「不確定」的起始感受去令個案好奇自己:

在做決定時有什麼因素在影響自己、在過去曾經發生哪些微小或重要的事件影響 自己走至今日,甚或探索生命中曾出現哪些重複的困境、以及自己是如何因應?可 能會是比較適當的做法。

(一)工作層次

協助個案覺察過去重複性與機緣對自我的影響相當重要,能對心理幸福感之 增進有助益。然而同時也須增進個案對於環境的掌握感與主觀控制感,才得以提昇 個案之整體心理幸福感。環境掌握感包含「自我控制」與「創造」理想生活環境,

並與外在環境有連結感。因此專業工作者需(1)協助個案從小系統開始增加控制 感(2)培養個案實踐創造理想生活的行動力(Bright & Pryor, 2014; Mitchell, Levin

& Krumboltz, 1999)

三、研究限制與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統計方法上

本研究使用一般線性迴歸探究生涯混沌態度各向度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進 一步以調節效果分析(Hayes, 2013)檢查生涯混沌態度、複雜性覺察、重複性覺察、

機緣覺察各別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是否會受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的影響。建議 之後研究可使用SEM 等方式去探究整體生涯混沌態度對心理幸福感之影響,反映 更深入之研究結果。

(二)研究對象上

本研究使用網路問卷方式,所搜集到的研究對象在年齡層上有懸殊的人數差 異,建議後續研究若想收集到較平均人數的年齡層,老年人部分可使用紙本以個別 施測之方式收集資料,以利受試者填答與增加資料之豐富性。

(三)研究工具上

本研究使用量表考量到量表總長度與受試者填答之感受,因此其中兩份選用 簡式量表,如: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簡式量表、心理幸福感-簡式量表,建議後續 研究可使用非簡式的量表,以探究更多關於研究變項上的意義。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郁芙(2013):無法忍受不確定性、擔憂及其中介變項間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東吳大學,臺北市。

牛偉、成娟、王國慶、翟正軍(2012):基於混沌粒子群優化的航空發動機多參數 預測模型。航空太空及民航學刊,44(1),43-48。

王玉珍(2015):優勢中心生涯諮商對國中學生幸福感與生涯發展之影響研究。教 育心理學報,46(3),311-332。

王珮玲、邱于貞、胡中凡、黃于庭(2015):母親與子女對過去情緒經驗談話的性 別差異。教育心理學報,46(3),377-400。

王萌(2004):融攝與對話-佛教與科學關係的兩種表現形式之比較。普門學報,

20,1-10。

田秀蘭、李曉芬、林欣瑜、黃詩涵、林佳慧(2017):混沌中的召喚—混沌理論取 向之生涯意義形塑模式建構與驗證。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編號:MOST 104-2410-H-003-013-MY3)。

行政院衛生福利部(2015):醫療統計年報。臺北市。衛生福利部統計處。

吳淑菁(2013):台灣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 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新民、張瓊月、莊敏君(2014):老年人自我超越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樹德科 技大學學報,16(1),107-132。

周永明(2010):「幸福」在中國的不幸。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21,34-38。

林孜嶸(2009):建構無法忍受不確定與憂慮的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 學,新北市。

林志哲(2015):「心理幸福感量表」之中文化驗證。測驗學刊,62(4),261-277。

洪世章、賴俊彥、涂敏芬(2015):水清無魚?印表機的技術變遷。臺灣大學管理 論叢,26(1),181-207。

胡文川、廖又生(2010):論維基經濟學之蝴蝶效應。亞東學報,30,185-204。

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宏(2013):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三版。臺 北市:新加坡商聖學習。

唐仙梅(2001):雙薪家庭夫妻在不同家務項目之分工情形及個人影響因素。生活 科學學報,7,105-132。

馬長齡、羅幼叡、葉怡寧、林延叡譯(2009):諮商與心理治療。臺北市:商聖智 學習。

張勻翔(2003):論《尼各馬科倫理學》幸福與德性的關係。哲學與文化,30(8), 39-58。

張晉芬、李奕慧(2007):『女人的家事』、『男人的家事』:家事分工性別化的持續 與解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2),203-229。

張書瑜(2011):從「危機」到「轉機」-混沌理論觀點之危機案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新北市。

許晨韋(2014):成年初顯期年輕人待業歷程與生涯調適力之紮根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郭瓈灩(2010):生涯偶發事件及同時性之詮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 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李綢(2014):中學生向心理健康量表之編製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0(4), 1-22。

傅仰止、章英華、廖培珊、謝淑慧(2017):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第七期第 二次調查計畫報告書。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編號:MOST 104-2420-H-001-005-SS3)。

曾文志(2007):大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常識概念與主觀幸福感之研究。教育心理學

報,38(4),417-441。

黃素菲(2016):後現代的生涯幸福觀:便與不變得生涯理論與生涯諮商之整合模 型。教育與實踐研究,29(2),137-172。

黃寶園、林世華(2007):人格特質與社會支持對壓力反應歷程影響之研究:結合 統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二計量方法。教育心理學報,39(2),263-294。

楊淑涵、田秀蘭、吳欣倫、朱惠瓊(2015):職場工作者生涯自我效能、生涯調適 力與工作適應之因素模式驗證。輔導與諮商學報,37(1),21-42。

葉寶玲(2012):初探生涯混沌理論及其在生涯諮商中的應用。輔導季刊,48(4),

葉寶玲(2012):初探生涯混沌理論及其在生涯諮商中的應用。輔導季刊,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