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在成人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在成人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55

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

一、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在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

調節效果主要在瞭解生涯混沌態度、複雜性覺察、重複性覺察、機緣覺察各別 與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之間的交互作用是否能顯著地預測心理幸福感(Baron &

Kenny, 1986)。本研究參考Hayes(2013)所發表之 SPSS PROCESS 巨集進行考驗,

探討成人之「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在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結果 如表23 所示。

由表 23 可知,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生涯混沌態度的交互作用具顯著預測力(β

= .14,p < .001),表示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在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間具調節 作用。為瞭解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在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交互作用,本 研究使用Dawson 與 Richter(2006)之作法繪圖(見圖 3),並針對交互作用達顯 著水準的變項,進行單純斜率分析。取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之分數高一個標準差的組 別為「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組」;取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之分數低一個標準差的組別 為「低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組」。檢視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得分上的斜率是否 因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高、低而有所不同。

圖 3 顯示生涯混沌態度與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之交互作用對心理幸福感之影響,

經單純斜率分析之後發現:對低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的受試者而言,生涯混沌態度對 心理幸福感具正向解釋力(β = .27,p < .001);對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的受試者而 言,生涯混沌態度對心理幸福感有更顯著的正向解釋力(β = .52,p < .001),由迴 歸係數以及檢定結果可知,擁有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特質之受試者,其生涯混沌態 度對心理幸福感的正向解釋力高於低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的受試者(t(765)= 9.33,

p < .001,d = 0.67)。即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會因個人無法忍受 不確定性程度的高、低而有不同。整體而言,低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心理幸福感高 於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個人擁有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則覺察混沌生涯的程度 越高,心理幸福感程度越高。

2

1

三、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在重複、恆定性覺察與心理幸福感的調節效果

由表 25 可知,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重複、恆定性覺察的交互作用具顯著預測 力(β = .11,p < .001),表示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在重複性覺察與心理幸福感之間具 調節作用。為瞭解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在重複、恆定性覺察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交互 作用,本研究使用Dawson 與 Richter(2006)之作法繪圖(見圖 5),並針對交互 作用達顯著水準的變項,進行單純斜率分析。取無法忍受不確定性(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之分數高一個標準差的組別為「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組」;取無法忍 受不確定性之分數低一個標準差的組別為「低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組」。檢視重複性 覺察與心理幸福感得分上的斜率是否因為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高、低而有所不同。

圖 5 顯示重複性覺察與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交互作用對心理幸福感之影響,經 單純斜率分析之後發現:對低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而言,重複、恆定性覺察對心理 幸福感具有正向解釋力(β = .35,p < .001);對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而言,重複、

恆定性覺察對心理幸福感更具正向解釋力(β = .55,p < .001)。意指個人之無法忍 受不確定性程度高、低會影響重複性覺察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當個人之無法忍受 不確定性程度較高,若對混沌生命中恆定性與重複發生事物的知覺程度越高,如:

生命腳本的重複、重複性的認知思考、不適應或不順遂就索性逃開的行為模式、發 現重複的困境與突破之原因等,則心理幸福感越高。

25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對重複性覺察與心理幸福感調節效果表(N = 765)

預測變項 β t p F R2 ΔR2

第一層 138.75 .27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 -.34 -10.80 .00 重複性覺察 .44 14.26 .00

第二層 98.13 .28 .01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 -.35 -11.25 .00 重複性覺察 .45 14.44 .00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

重複性覺察

.11 3.56 .00

1 Dawson 與 Richter(2006)之作法繪圖(見圖 6),並針對交互作用達顯著水準的 變項,進行單純斜率分析。取無法忍受不確定性(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之分 數高一個標準差的組別為「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組」;取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之分數

1

(一)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對複雜性覺察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結果討論

Luhmann、Ishida 與 Hajcak(2011)發現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和做決策的獎勵機 制和主觀控制感有關。Zlomke 與 Jeter(2014)認為即使個人的無法忍受不確定性 程度低,但若個人同時感知到低的控制感則也會有較高程度的擔憂,相較於高無法 忍受不確定性者,低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在不確定情境的刺激之下,出現認知偏誤 的機率較低。

複雜性覺察對心理幸福感的關係在低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中才有顯著負向影 響力,推測是因低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在不確定的情境刺激中,出現認知偏誤、衝 動決定或迴避決定的機率較低,換言之,低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在模糊的情境中冷 靜、理性思考的可能性較高,當個體越能冷靜思考,覺察到周遭環境對自我的影響 範圍也可能越廣,同時感知到自己對於環境不具控制性的現實可能性越高,其無力 感、矛盾、缺乏自主性的感受也可能越高。其結果也呼應第二節生涯混沌態度與心 理幸福感的迴歸分析結果:「當個體覺察外在環境之複雜性,並同時感知到自己對 於環境與現實是無控制感、矛盾、缺少自主性時,心理幸福感自然降低」。 Zlomke 與 Jeter(2014)發現當個人的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高到某一程度,他們 不再是在最高水平的日常壓力體會到最高的擔憂,而是他們會在最低水平的日常 壓力經歷最高的擔憂,Zlomke 與 Jeter 推測可能是因低的日常壓力,不足以提供高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的個體啟動問題解決的行動,因此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個體只 能沉浸在擔憂與焦慮。因此研究者推測,對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而言,對於複雜 世界的擔憂已高到某一程度,使覺察的程度不再和心理幸福感具有相關。

(二)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對重複、恆定性覺察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結果討論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通常被視為是一種,當個體面對未來、未知情境時認知上的 脆弱因子,通常和負向信念相關,也會挑起個體擔憂的情緒狀態(Koerner & Dugas, 2007;Wright, Clark, Rock, & Coventry, 2017)。本研究結果顯示,對高無法忍受不確 定性者而言,個體能覺察其生命中重複、恆定性將更有效提昇其心理幸福感。過去

研 究 顯 示 高 無 法 忍 受 不 確 定 性 者 對 不 確 定 性 情 境 的 忍 受 閾 限 本 較 一 般 人 低

(Ladouceur, Gosselin, & Dugas, 2000)。推測覺察生命中重複與恆定性對高無法忍 受不確定性者而言具有「安定的作用」,知曉生命中有某些固定在重複的腳本,有 助於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即使面對未來不確定的情境也能有某些確定、可掌握 的線索可依循。從不確定的事物中找出可預測的跡象,生命便能具有意義,當生活 有跡可尋時,人會感覺安定(王玉珍,2015;田秀蘭等人,2017;Pryor & Bright, 2004)。推測覺察自身恆定性有助於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安心,降低擔憂,進而 提昇心理幸福感。

(三)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對機緣覺察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結果討論

從圖表來看,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亦影響個體之機緣覺察與心理幸福感的關係,

對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而言,則隨著個體對人生機緣的覺察程度越高,心理幸福 的感覺也會越高。對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而言,突發事件是不確定性非常高的事 件,Barrette 與 Ladouceur(2005)認為不確定性是情緒上被「模糊刺激物」所激發 的厭惡感受,當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面臨不確定情境會產生許多焦慮、憂慮,也 傾向將不確定的刺激物負向解讀為威脅(Koerner, 2014; Kaiser, Naved, & Arbaaz, 2017)。推測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個體覺察機緣事件對自身的影響,有兩點作用(1)

在認知上,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能減少對機緣事件的負向解讀,而能透過現實上 與機緣事件相處的經驗去思考未來(2)在情感上,可將低憂慮、焦慮的程度,因 透過覺察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較可能將機緣事件視為正常、且在生命中頻繁發 生的事件。Krumboltz(1998)便發現非預期事件的發生遠比一般人想像中來的更 頻繁且正常,且同時涵蓋正向與負向事件,且不論正負向偶發事件,皆隱含「機會」, 若能以平常心把握「突然」轉化為機會的個人主觀上會有較好的生活品質(郭瓈灩,

2010)。生涯混沌理論也視那些存於生命中不可預期、偶然發生的,卻影響人一生 的事件為人生中的機會(Pryor & Bright, 2014)。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在生活上

較可能對不確定的刺激物,有認知偏誤進而在情感上經驗許多焦慮與擔憂,若能協 助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覺察機緣,使高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者對突發事件能以平 常心面對,降低焦慮、擔憂之後,則對其心理幸福感會有相當的增進。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共分為兩節,第一節呈現結論;第二節提出針對實務及未來研究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