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成人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以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為調節變項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成人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以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為調節變項"

Copied!
9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田秀蘭 博士. 成人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以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為調節變項. 研究生:許筑媛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七年七月.

(2) 謝誌 很感謝有這一年寫論文的時間。說實話我很享受寫論文過程,之所以能如此 享受要歸功於我的指導教授,田秀蘭老師。秀蘭老師給我很大的空間去摸索,有 摸索之餘也會給我具體的方向去依循。寫論文的過程中,也感覺到老師對我有相 當程度的信任,因著這樣的彈性與信任,讓我能在自己有興趣的研究領域裡盡情 揮灑,最終完成具有完整性的論文,真的非常感謝秀蘭老師,我永遠不會忘記嚴 肅 meeting 中依然有打趣與歡笑,太喜歡秀蘭老師的風格與我們的論文團隊。 撰寫量化論文不可或缺的就是對統計的知識與操作能力,特別感謝吳清麟老 師這一年的協助與教導,拉拔我從統計菜鳥到可以完成調節效果的論文,清麟老 師是寫論文路上的貴人之一,若沒有與清麟老師相遇我的論文大概寫不出來,很 感謝清麟老師很有耐心地回應我所有大大小小的統計問題。 要畢業,最後還有一個大關卡-口試。很感謝不辭勞遠從彰化北上擔任口試 委員的鄧志平老師。志平老師是大學的導師,因此說是看著我成長也不為過。很 感謝老師一口答應四年不見的我前來擔任口試委員,給出許多激盪腦力的建議, 讓我回憶起大學鍛鍊批判性思考的感覺與歷程,我很喜歡這樣一同激盪與思考的 過程。很驚訝老師完全記得我是誰、記得我的處事態度,最後給我一個非常涵容 與溫暖的擁抱。 最後,很感謝我有一群論文好戰友。他們是宣含、雪華、慧婷、芷昀、家瑞、 芊慧、喬文、愉凱。雖然對看謝誌的讀者而言只是一個名字,但對我而言每一個 名字都是支持我可以好好把論文完成的力量,都有屬於我們故事與回憶。自習室、 討論室、圖書館、團體室以及超多家咖啡廳。我從未預期研究所可以遇到好戰友, 但是他們就是出現了,機緣總會在出乎意料的地方給出最棒的禮物,就像我與這 篇論文的相遇。.

(3) 中文摘要 本研究目的有二:第一,成人生涯混沌態度、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並探 討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在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作用。第二,成人之生 涯混沌態度、心理幸福感與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之現況分析。調查對象為臺灣地區 20歲以上之成人,回收有效問卷共765份,男性231人,女性534人,年齡介於20歲 至75歲,平均年齡為32.4歲。研究工具包括生涯混沌態度量表、心理幸福感-簡式 量表(PWBS)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簡式量表。使用獨立樣本t檢定、皮爾森積差 相關、調節效果分析等統計方法,主要研究結果如下:一、成人生涯混沌態度情 感狀態、就業狀態皆無顯著差異,與年齡也無相關。惟年齡與複雜性覺察呈負相 關;年齡與機緣覺察呈顯著正相關;性別在複雜性覺察有顯著差異,男性顯著高 於女性。二、成人之心理幸福感在性別與就業狀態無顯著差異,然在情感狀態有 顯著差異,在關係中者心理幸福感顯著高於非在關係中者,並與年齡呈正相關。 三、成人之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在情感狀態、就業狀態上具顯著差異,非在關係中 者、非在職中者之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顯著高於在關係中者、在職中者,且無法忍 受不確定性與年齡呈負相關。四、成人之整體生涯混沌態度對心理幸福感有正向 影響力;複雜性覺察對心理幸福感有負向影響力;重複性覺察對心理幸福感有正 向影響力;機緣覺察心理幸福感有正向影響力。五、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對「生 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間的關係具有調節效果。具體而言,高無法忍 受不確定性的個體,若可以覺察更多過去生命中的重複性與機緣事件對自我的影 響,則會擁有更多心理幸福感;而對低無法忍受不確定的個體而言,若覺察越多 周遭世界如何影響自我,則心理幸福感越低。最後,針對本研究結果整理出各項 具體建議,提供教育實務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關鍵詞:心理幸福感、生涯混沌態度、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調節效果.

(4)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Chaos Attitud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Adults: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as a Moderator Hsu Chu-Yuan Abstract There are two purposes of this study. First,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chaos attitud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further more to examin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chaos attitud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eond, to realize the situation of career chaos attitud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among adults.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ere 765 adults, including 231 male, 534 female, their age are ranging 20 to 75, mean age is 34.4. Research measures include, Career Chaos Attitude Scal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 and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Scale. The data was analyze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Pe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moderator effect is examined by Process Procedure.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 1..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elation status and employment status of career chaos attitudes among adults. 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career chaos attitude. Howev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awareness of complexity is negative significant;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awareness of opportunity is significant; the male’s awareness of opportunity score a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female.. 2..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and employment status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adults. However, the people who are in relation,.

(5) thei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ore i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who aren’t in relation. And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s significant. 3.. Those who are not in relation, their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score a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in relation; those who don’t have job, their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score are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ose who have. And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 and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is significant.. 4..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chaos attitud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s significant; the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wareness of complexi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s significant;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wareness of repetition and constanc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s significant;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wareness of opportuni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s significant.. 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eer chaos attitud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ong adults was moderated by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The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career chaos attitud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was stronger in high level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people than low levels. More specifically, the people who have high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if they can perceive more pattern or coherence in life, perceive the impact by unplanned/ opportunity event, they were have mor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However, the people who have low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if they perceive more complex world, then they well have less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Keyword: Career Chaos Attitude, 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Moderator Effect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4. 第三節. 名詞釋義…………………………………………………………….......5. 第二章 文獻探討...........................................................................................................7 第一節. 生涯混沌理論與相關研究……………………………………...………7. 第二節. 心理幸福感與相關研究……………...… …….………..………..........13. 第三節.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相關研究……………….…................................23. 第四節. 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29. 第五節.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調節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32. 第六節. 研究假設................................…….........................................................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35.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35. 第三節. 研究工具……………………………………………….………………37. 第四節. 研究程序……………………………………………….………………38.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3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41. 第一節. 成人生涯混沌態度、心理幸福感與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現況分析.....41. 第二節. 成人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相關與迴歸分析..............……...51. 第三節.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在成人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65. 第一節. 結論…………………………………...…………..…………….……...65. 第二節. 建議……………………………………….…………………….……...67.

(7) 參考文獻.........................................................................................................................71 中文文獻…………………………...…………..…………….……………..…….71 英文文獻…………………………...…………..…………….……………..…….74 附錄.................................................................................................................................84 附錄一. 生涯混沌態度量表使用同意書…………….………………..………..84. 附錄二. 心理幸福感量表-簡式使用同意書…………………………..……...85. 附錄三.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量表-簡式使用同意書…………………..……...86. 附錄四. 本研究變項之相關矩陣表………………………...…………..………87.

(8) 表次 表1. 無法忍受模糊性與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之概念表………………………….... 25. 表2. 背景變項次數分配及百分比表……………………………………………….36. 表3. 生涯混沌態度量表得分情形表…………………………………...…………..42. 表4. 性別在生涯混沌態度上差異分析表………………………………………….42. 表5. 生涯混沌態度與年齡之相關係數矩陣表……………………..….................. 43. 表6. 情感狀態在生涯混沌態度之差異分析表…………………..…………….…..43. 表7. 就業狀態在生涯混沌態度差異分析表………………………...…………..…44. 表8. 心理幸福感量表-簡式得分情形…………………………………………….46. 表9. 性別在心理幸福感之差異分析表………………………….............................46. 表 10 年齡與心理幸福感之相關係數矩陣表…………………………………….....46 表 11 情感狀態在心理幸福感差異分析表…………………………………..……...47 表 12 就業狀態在心理幸福感差異分析表………………………………………….47 表 13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量表-簡式得分情形………………………….................48 表 14 性別在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之差異分析表…………………………………….49 表 15 年齡與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之相關分析矩陣………………………………….49 表 16 情感狀態在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差異分析表………………………………….49 表 17 就業狀態在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差異分析表……………………………….....50 表 18 生涯混沌態度各向度與心理幸福感之相關矩陣表………………………….52 表 19 生涯混沌態度對心理幸福感迴歸分析表………………………...…………..52 表 20 複雜性覺察對心理幸福感迴歸分析表……………………………………….52 表 21 重複性覺察對心理幸福感迴歸分析表…………………………………….....53 表 22 機緣覺察對心理幸福感迴歸分析表………………………………………….53 表 23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對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調節效果摘要表…….....57 表 24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對複雜性覺察與心理幸福感調節效果摘要表………….58.

(9) 表 25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對重複性覺察與心理幸福感調節效果摘要表……….....59 表 26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對機緣覺察與心理幸福感調節效果摘要表…………….61.

(10) 圖次 圖1. 認知行為模式圖………………………............................................................ 26. 圖2. 研究架構圖…………………………………………………………………….35. 圖3.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對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圖...……..…57. 圖4.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對複雜性覺察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圖…..……..….58. 圖5.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對重複性覺察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圖…...……..…60. 圖6.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對機緣覺察與心理幸福感之調節效果圖…...……..……61.

(11)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並檢視無法忍受不確定 性是否能對兩者具有調節作用。本章共分三節,第一節說明研究動機、第二節說明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以及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 「你未來想要做什麼?」看似簡單的一個問句,卻讓許多人語塞。田秀蘭、李 曉芬、林欣瑜、黃詩涵與林佳慧(2017)訪問大學生對於當前生涯感受時,受訪者 如是說:「我的生涯像是個傀儡娃娃,被生長環境以及父母等等的好多條線綁著, 牽引我往某個方向走,表面上看起來欣然完成各個階段,實際上心裡卻充滿了問 號。」 (p.3)其也呼應研究者當前對於生命的感受,研究者意識到自己的生涯時鐘 走至即將完成心輔所學業,卻對未來依然充滿不確定感。 Arnett 在 2000 年提出「成年初顯期」 (Emerging adulthood)的概念,認為應將 18 - 25 歲這段時期獨立出來成為一個特定的發展階段。這個時期的年輕人不同於 青少年,也不同於成人。在 Arnett 的研究中受訪者認為自己尚未成人的主因是:缺 乏自主性與對環境的掌握力不足,無法獨立做一個重大的決定,特別在經濟上無法 獨立自決。成年初顯期之人離開童年和青少年期,但又尚未成為能夠完全承擔責任 的成人,在工作、愛和世界觀中探索各樣的可能性,並對於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成年初顯期的研究與社會變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如:世界經濟成長趨緩與 歐美債務危機連帶影響全球年輕人就業機會(許晨韋,2014) 。Douglass(2007)的 研究中說明社會變遷一連串的影響因素,如:後物質主義(postmaterialism)指當 基本需求滿足後,個人對自我實現、個性發展與自主性的追求,Douglass 認為後物 質主義使教育水準普遍提高、受教育期間延長,多數女性投入職場追求生涯發展, 隨之而來的婚齡延後、出生率下跌,失業率提高等現象有密切關係。加上現代社會 1.

(12) 網際網路的發達,個人吸收資訊與自我表達的平台暴增,世界村的現象也提供人們 更多元的就業機會(Nelson & Chen, 2007)。 充滿不確定感受的情況不僅發生在年輕人,現代人在同一時間裡擁有多重選 擇、多重決定、多重角色,且終其一生皆需面臨快速變遷、混沌的生活環境(Bright. & Pryor, 2005; 2011) 。生涯發展中個人必會面對種種選擇、探索,如;探索個人興 趣、專長、能力、價值觀、認同感;到進入中年的階段可能需調適職場文化、工作 壓力、平衡家庭與職場、雙親年邁、子女離家的調適等;到退休後則需重整生活重 心、面對身體機能退化、喪親等議題(吳淑菁,2013;洪晟惠、周麗端,2011;楊 淑涵、田秀蘭、吳欣倫、朱惠瓊,2015;Whitbourne & Sneed, 2009)。以上因素彼 此交織出個人生涯,確實可以用混沌來形容。生涯混沌理論是為協助個人統整這些 現象,從無序中理出邏輯秩序,使人有所適從的新興生涯理論。生涯混沌理論由 Bright 與 Pryor 於 2003 年提出,旨在協助個人藉由封閉系統走入開放的系統,視 無序與有序皆為生命的必然,並將無法預測的機緣巧合視為生命中的機會而非威 脅,強調小改變具有影響個體未來的力量;而生命中的重大轉變,也可能對個人的 影響微小。Bright 與 Pryor 也強調個人覺察力對於行動的重要性。 蕭景容、徐巧玲(2011)在針對生涯未確定者的研究中也發現「覺察」對於生 涯行動力的重要性,並提出生涯未確定者從未定到定向之經驗歷程: (一)覺察影 響生涯的因素(二)從外控到內控(三)自我價值的轉變(四)心理位移可以帶來 新的覺察(五)談不愉快的往事從抗拒到豁然開朗(六)釐清方向與生活目標帶來 積極的行動力。其研究點出「覺察」的重要性,若個人對生命無覺察,將可能無法 啟動後續的行動歷程。田秀蘭等人(2017)依循生涯混沌理論概念發展出生涯混沌 態度量表,其量表旨在測量個體對於混沌生涯的覺察程度,共有三個分量表;複雜 性覺察、重複、恆定性覺察與機緣覺察。透過生涯混沌態度量表幫助個體能夠覺察 生涯不確定的狀態、理解混沌現象、發現自我穿越混沌的韌力並能尋求內心的召喚, 找到自我對於目前生命意義的感受。簡言之,生涯混沌態度著重於個人「覺察」整 2.

(13) 體世界對自身的影響程度,當個體能靜下心去反思、回憶過去生命經驗為自己帶來 的影響則生涯混沌態度較高。 Ryff 與 Singer(2008)認為在討論生涯時加入幸福感等概念,可以貼近人 類追尋生命目標的經驗,也可以更貼近人們的恐懼與不確定感;王玉珍(2015)認 為生涯(career)是關心一生如何過的更好的學問。近年來,社會科學開始關注如 何幫助人們擁有更多幸福感(Well-Being) 、提升生活品質和開創美好生活,這幾乎 和解決人們心理議題同等重要(曾文志,2007) 。由此可知,生涯和幸福感之間可 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以正向觀點探究混沌生涯是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主 題。本研究希冀以更廣的視角探討幸福感,許多研究指出心理幸福感與主觀幸福感 具有關連性(Ryff, 1989; Ryff & Keyes, 1995),因此研究者認為在探究幸福感內涵 時除了心理幸福感的六項要素之外,亦需顧及個人其他和幸福感有關的向度,因此 選用林志哲(2015)所編製之心理幸福感量表,進一步驗證混沌生涯與心理幸福感 之關係。 成年初顯期、生涯混沌理論、生涯混沌態度量表的出現,研究者認為意味著現 今社會環境快速變動,傳統的生涯理論已不足以因應現代生涯同時擁有多條生涯 選擇路徑以及人們內心充滿不安定、不確定的感受,而若是同身處於混沌的世代之 中,對生命混沌經驗覺察越多真的就會越幸福嗎? 生涯混沌態度是由田秀蘭等人(2017)提出關心人們如何感知自我生涯狀態的 構念,包含複雜性覺察、重複與恆定覺察以及機緣覺察。整體而言,生涯混沌態度 不論從哲學、認知訊息處理歷程觀點抑或心理學的角度皆與心理幸福感有著理論 上的相關(張勻翔,2003;Heintzelman, Trent, & King, 2013 ; Lask, 2010;)。有鑑 於此,本研究之研究目的之一便是從量化的角度初步探討生涯混沌態度各向度與 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通常被認為是一種認知上的偏誤,在臺灣多數是被作為臨 床、醫療領域的研究變項,因其被證實與擔憂、焦慮等情緒有強度相關(Koerner 3.

(14) & Dugas, 2007),是病理學上廣泛型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 的重要因素(Dugas, Gagnon, Ladouceur, & Freeston, 1998) 。直至最近以無法忍受不 確定性作為潛在變項,同時應用於一般大眾的研究才出現(Chen & Hong, 2010; Luhmann, Ishida, & Hajcak, 2011;Zlomke & Jeter, 2014)。無法忍受不確定性會讓人 在不確定的情境中感到不適與擔憂,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高的個體會忽略實際的情 況,視不確定的情境為威脅而非機會,因此在做生涯決定的時候可能會有衝動決定 或是迴避的決定的反應,後續造成個體有壓力感受或擔憂。混沌生涯充斥著模糊、 不確定的隨機事件,個人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的高低將如何影響生活於混沌生涯中 的幸福感受,為本研究欲深入問題的核心。.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一、研究目的 依循研究動機,本研究研究目的為: (一)探討成人生涯混沌態度、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及心理幸福感之現況。 (二)探討成人生涯混沌態度和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三)探討成人無法忍受不確定性是否能調節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關係。 二、研究問題 因應研究目的,本研究欲回答研究問題如下: (一)成人之生涯混沌態度、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及心理幸福感之現況為何? 1-1 不同性別之成人生涯混沌態度、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心理幸福感之現況為 何? 1-2 年齡在成人生涯混沌態度、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及心理幸福感現況為何? 1-3 不同情感狀態之成人在生涯混沌態度、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及心理幸福感 之現況為何? 4.

(15) 1-4 不同就業狀態之成人在生涯混沌態度、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及心理幸福感 之現況為何? (二)成人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為何? 2-1 成人生涯混沌態度之複雜性覺察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為何? 2-2 成人生涯混沌態度之重複性、恆定性覺察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為何? 2-3 成人生涯混沌態度之機緣覺察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為何? (三)成人之無法忍受不確定性是否能調節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3-1 成人之無法忍受不確定性是否能調節生涯混沌態度之覺察性與心理幸福 感之關係? 3-2 成人之無法忍受不確定性是否能調節生涯混沌態度之重複、恆定性覺察 與心理幸福感之關係? 3-3 成人之無法忍受不確定性是否能調節生涯混沌態度之機緣覺察與心理幸 福感之關係?.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以下對本研究使用的重要名詞界定如下: 一、生涯混沌態度 生涯混沌態度意指成人面對混沌生涯的知覺與所能覺察的恆定狀態,並分為 生涯混沌複雜性覺察、重複、恆定性覺察及機緣覺察三個部份。田秀蘭等人(2017) 相信經過適當的覺察,個人是可以理解人生中的變化對自我之影響,並能有更開放 且適當地態度去應對改變與模糊。本研究之生涯混沌態度量表發展自田秀蘭等人 (2017) ,在各面向得分越高,表示個體在該面向覺察程度越高;總分越高,表示 個體對整體生涯混沌的覺察程度越高。. 5.

(16) 二、心理幸福感 本研究之心理幸福感定義為,個體主觀感受在生命意義與目標程度、具支持性 的人際關係、對事物投入且感興趣、主動提供他人具支持性的行為、能力、自我接 納、樂觀與受尊重程度等八個向度上的幸福感。本研究採用林志哲(2015)修訂之 心理幸福感量表(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 PWBS),屬簡短式測量工具,僅 有八題項。得分越高,代表個體在心理幸福感受越高。 三、無法忍受不確定性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IU)被認為是一種認知上的偏 誤,這樣的認知偏誤會影響個體在不確定情境中的行為、認知以及情感上的理解能 力、詮釋能力及反應能力(Dugas, Schwartz, & Francis, 2004)。本研究採用丁郁芙 (2013)所修訂之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簡式量表(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Scale short form, IUS-12),其得分越高,表示個體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程度越高。. 6.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六節,第一節探討生涯混沌理論與生涯混沌態度及其相關研究;第 二節探討心理幸福感之流變及其相關研究;第三節探討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及其相 關研究;第四節著重於探討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兩者關係之相關研究;第五 節深入探究無法忍受不確定調節生涯混沌態度與心理幸福感關係之相關研究;最 後,經文獻探討提出本研究之研究假設,設為第六節。. 第一節 生涯混沌理論與相關研究 一、生涯混沌理論之緣起與基本概念 混沌理論(Chaos Theory)是對無規則又不可預測的現象及其歷程的分析,是 試圖從複雜行為中找出簡單動力的一套思維(黃素菲,2016;葉寶玲,2012;Bright & Pryor, 2005)。混沌理論視有序與無序皆為自然界的一部分,在自然系統中雖有 許多不可預測的偶發事件,然決定行為的基本規則卻是可以被分析與掌握的(黃素 菲,2016;Pryor & Bright, 2014)。混沌理論是繼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後的一個新典 範,被認為是二十世紀科學的第三典範(葉寶玲,2012) 。混沌現象研究最初來自 數學界與物理界,法國物理學家H. Poincare提出「非線性動態系統」,意指微小的 干擾因素,可以隨著時間變化而遽增(鍾維光,1991) 。混沌理論在數學界被系統 性地探索之後,自然科學界也廣泛地將此概念應用於探尋自然現象,包含地理學、 氣象學等(Hayles, 1990) 。談到混沌理論必定提及「蝴蝶效應」 ,Edward Loren是數 學專家也是氣象專家,他在1961年提出「蝴蝶效應」,證實了H. Poincare的論點, Edward Loren利用電腦進行「數值天氣預報」的試驗,發現輸入的初始資料即便僅 有微小的差異,其計算結果也有天壤之異(Jennings & Wattam, 1998) 。蝴蝶效應正 說明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敏感之依賴性(胡文川、廖又生,2010) 。 近年來社會科學界也逐漸走進混沌理論的思維,Pryor與Bright(2003)更將混 沌理論應用於生涯諮商領域,帶出生涯發展理論的新興觀點。起初,Pryor與Bright 7.

(18) (2014)想將生涯混沌理論稱作「生涯自然理論」(The natural theory of career)或 「生涯生態理論」(the ecological theory of careers),然而,這些名稱都不足夠貼近 Pryor與Bright所想表達,因他們認為混沌理論概念的生涯發展系統包含以下特性: 整體情境(Context) 、複雜性(Complexity) 、連結性(Connection) 、改變(Change) 、 機會(Chance)。 整體情境(Context)提醒個人在思考生涯發展系統時不可忽略個人身處的脈 絡,其包含個人、組織、文化、法律制度以及社會情境脈絡(Bright & Pryor, 2011) 。 複雜性(Complexity)意指生涯發展中人們定會面臨「多重選擇」的情境,也就是 生涯的選擇會受其主觀及客觀情境影響。連結性(Connection)Pryor與Bright強調 的是世界的自然運作是循環不斷的整體,是非線性(Non-linear)的連結歷程,而 非片段、各自為陣的,也就是在生涯發展中個人所經驗的每一個片刻都被視為相互 關連,有其意義存在。改變(Change)強調人們所存的世界無時不在流動(flux) 及變化,人們具需有迎接變動的彈性(田秀蘭等人,2017;Pryor & Bright, 2014) 。 最後為機會(chance),在過去的科學研究中經常視偶發性的機會為錯誤來源 (Bandura, 1982)。然,生涯混沌理論則視機會為那些存於生命中不可預期、偶然 發生的,卻影響人一生的事件,通常這類的偶發事件在個人生涯發展中佔了極重要 的角色,甚至決定個人往後的發展。 生涯混沌理論(Chaos Theory of Careers, CTC)之所以被發展,源於Pryor與 Bright對盛行在1990年代晚期生涯發展理論的擔憂,他們認為傳統生涯發展理論, 無法適切地貼合現代快速變化且難以預料的全球化社會環境。傳統生涯發展理論 較屬因果關係,也就是線性的關係,線性的生涯發展理論有忽略整體情境脈絡對於 個人生涯抉擇影響的傾向(Pryor & Bright, 2011)。國內許多學者也針對傳統生涯 發展理論提出反思,認為傳統生涯理論較聚焦生涯決定歷程的認知觀察,並以「人 -境」適配為主要目標,考量個人價值觀、能力、興趣及性向等等如何與職業相關 因素達成最佳適配,從早期的特質因素論到 Holland 的六類型興趣人格論到 8.

(19) Minnesota 的工作適應理論皆然,以期個人完成具有規範性(prescriptive) 、線性因 果的生涯決定(田秀蘭等,2017;郭瓈灩,2010;劉淑慧、朱曉瑜,1998)。生涯 混沌理論並不反對過去生涯理論提及之觀點,相反地與時俱進,強調在變化無常的 現實環境之中順應變化,並從混沌中理出秩序與邏輯,從不確定的事物中找出可預 測的跡象(Pryor & Bright, 2004) 。 二、生涯混沌理論相關研究 Tetenbaum(1998)使用混沌理論探討如何管理複雜且非線性的系統,他認為 要有效管理混沌有五大需要關注的原則: (一)關注轉換的時刻(二)建立自我的 彈性或稱韌力(resilience)(三)使系統不斷動搖(四)要留意當下及未來的有序 與失序(五)為系統創造一個持續探索的氛圍。Tetenbaum的研究為為生涯混沌理 論的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概念,從Tetenbaum的研究中後人習得:(一)一觸即發的點 (Trigger points),意指在生活中我們有時會經歷一種緊迫的感受,通常這種緊迫 的感覺意味改變即將發生(二)在混亂中找到秩序(Order in chaos),混亂其實立 基於個體的行為反應,換言之從個體的行為反應中可以找到根本的法則(三)從混 亂提取秩序(Order from chaos)秩序可以從混沌中浮現,個體會從混亂中發現新的 秩序(四)混沌的過渡期(Chaotic transition) ,在人生不斷轉換的過程中,個體自 然會經驗到不確定性、不可預測性以及模糊的感受(五)自我再組織的歷程(SelfOrganizing Process),個體最終會從混沌、不平衡的狀態中獲得新的認知及平衡 (Duffy, 2000)。 Bright、Pryor、Wilkenfield以及Earl(2005)針對651名大學生進行偶發事件對 於生涯決定影響的研究,研究發現非計畫事件與偶發事件比預期地更常見,並顯著 影響生涯決定。Borg、Bright與Pryor(2014)以生涯混沌理論為概念,針對55名畢 業於同一班級的高中生進行質量混合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在他們畢業18個月之後 有71%的學生皆曾面臨過非預期的生涯轉變,其結果顯示生涯發展中非計劃性的 改變並不少見,且對人們的生涯抉擇有重要影響。許多學者將生涯混沌的概念融合 9.

(20) 生涯諮商,進行實務研究。Duffy(2000)將生涯混沌取向諮商應用於面臨職業高 原現象(Career Plateau)之成人。職業高原意指個體在職業發展的某一個階段,個 體所能獲得升遷機會的可能性非常小,屬職業發展中的停滯期。研究結果發現混沌 取向的生涯諮商有助於案主提昇對不確定性的容忍度,以及增進自我對模糊的彈 性。如同前段所述,生涯混沌理論並不反對傳統生涯發展理論,相反地,它可以和 其融合協助案主,Law、Amundson與Alden(2014)便融合生涯混沌的概念與認知 行為技術,成功協助高焦慮的案主擁抱混沌和不確定性,使高焦慮案主在接受改變 和接受錯誤的向度上有所增進。Mckay、Bright與Pryor(2015)曾用實驗的方法, 對傳統特質因素論生涯諮商介入與生涯混沌諮商的介入進行比較,他們將60名有 意願對生涯進行探索的大學生隨機分派至兩組進行諮商,研究結果發現生涯混沌 與傳統特質因素論兩種介入方法,皆對工作滿意度、自我效能及非理性信念等向度 有正向效果,惟接受生涯混沌諮商的正向效果持續更久。 相較於西方,目前國內以混沌理論為主題的心理學領域研究十分稀少,大多以 教育行政、管理學、航空科學、大眾傳播領域的應用或評論為主(牛偉、成娟、王 國慶、翟正軍,2012;洪世章、賴俊彥、涂敏芬,2015;張書瑜,2011;戰寶華、 田玉慧,2016) 。國內學者葉寶玲,在2012年《初探生涯混沌理論及其在生涯諮商 中的應用》一文中,整理了混沌理論的概念與主張,包含碎型(Fractal)、吸引子 (Attractor) 、非線性(Nonlinearity) 、反覆循環(Recursiveness) ,其分述如下: (一) 碎型(Fractal):碎型顯示簡單的動力會產生複雜的行為,秩序與失序之間隱藏著 規則性,其也呼應Duffy在2000年所提及之在混亂中找到秩序(Order in chaos)之 概念。 (二)吸引子(Attractor) :混沌理論主張系統隨著時間流逝中將自我組織成 一個模式,吸引子概念便用以說明此歷程。吸引子有四種類型,分別為指標吸引子 (point attractor) 、鐘擺吸引子(pendulum attractor) 、曲面吸引子(torus attractor) 、 奇異吸引子(strange attractor) ;前三個吸引子皆在封閉系統中作用,包含單一生涯 目標、在兩個明確的生涯方向中擺盪以及重複循環於同樣的生涯決定。只有最後的 10.

(21) 奇異吸引子作用於開放系統,此吸引子顯示個人的生涯行為是流動且與其他系統 不斷進行交互作用,奇異吸引子的概念可以協助個體接納不可預期的失敗與生命 改變(Pryor & Bright, 2013;Pryor & Bright, 2017) (三)非線性(Nonlinearity) :混 沌理論主張系統內外呈現非線性關係,不穩定的狀態導致長期混沌狀態或是趨向 新的驅散結構。 (四)反覆循環(Recursiveness):在持續不斷的時間結構下,過去、 現在與未來動態發展中,互動呈現週期回饋循環,此影響後一變項的變項會再回頭 影響前一變項。而混沌理論運用在生涯上有幾項原則,國內學者黃素菲(2016)表 示因應現今快速變動的社會,需要協助個人學習四種生涯理論,以迎接生涯挑戰: (一)持有積極不確定的態度(二)重視計劃性機緣巧合事件(三)體驗共時性(四) 認識混沌模式迎接不可測的變局。郭瓈灩(2010)在生涯偶發事件及其同時性之詮 釋研究中,發現偶發事件對個人在改變工作生涯路徑、刺激發想未來生涯安排、增 進自我知識、學習自我調適與轉化等面向上有影響,要善用偶發事件,個體需具備 偶發力,偶發力則包含偶然、機會與智慧三項要素。 三、生涯混沌態度之理論概念與測量 有鑑於對傳統生涯發展理論的反思,田秀蘭等人(2017)嘗試將生涯混沌理論 的研究帶入於國內。期望探究成人對生涯發展過程中混沌生涯概念的知覺,釐清混 沌生涯中個人所重視的任務及相關因素,並發現混沌中的恆定性與秩序性;以及嘗 試發展生涯混沌態度量表,以檢測成人對生涯混沌的知覺面向與程度。 經過田秀蘭等人(2017)質性分析結果發現成人生涯混沌的十七個主軸編碼, 其結果顯示,成年人在生涯混沌的情境中許多負向情緒,包含:有對自我的焦慮感、 擔憂自己能力不足以因應未來生涯、害怕他人對自我的評價,同時也對周遭訊息充 滿困惑,不確定哪些因素正影響自我的決定,也不確定「誰」抑或「什麼」能成為 自己的生涯資源。而在成人因應生涯困境的向度發現,成人處理負向情緒時較傾向 使用逃避、因循等策略。最後,其研究整理出成人具有對生涯的覺察力以及正向的. 11.

(22) 資源,若個人能掌握機緣,且對於自己的人格特質有所瞭解,加上有正向的資源支 持,則個人便能在混沌生涯中較順利地因應困境,並知覺到個人生存的意義感。 同時,研究中整理成人生涯混沌知覺及因應歷程:階段一,覺察生涯不確定的 狀態。階段一中成人會歷經許多擔憂與焦慮的感受;階段二,理解混沌現象。當身 處不確定感中,久而久之會對混沌現象有理解,個體開始覺察生命中有哪些面向在 影響自我,稱為對「複雜性的覺察」 。除此之外,在階段二中個人也有機會對生命 中的偶發機緣有所覺察;階段三,發展出穿越混沌的韌力。田秀蘭等人(2017)發 現當個體開始對生涯混沌有覺察之後,便得以有機會聚焦探尋「優勢」 ,其生命中 的正向回饋在此階段發酵;階段四,尋求內在的召喚。在階段四個體感受通常最為 正向與幸福,包含可以中心思考人生重心、視危機為轉機、珍視身邊的人際資源等。 依此結果,田秀蘭等人(2017)發展「生涯混沌態度量表」 ,其量表旨在測量 成人面對混沌生涯的知覺,並協助成人了解自我在面對混沌現象時所能覺察的程 度,分為生涯混沌複雜性覺察、重複與恆定性覺察及機緣覺察三個部份,田秀蘭等 人相信經過適當的覺察,個人可以理解人生中的變化對自我之影響,並能用更開放 且適當地態度去應對改變與模糊。 根據田秀蘭等人(2017)研究生涯混沌態度在不同性別、年齡層、學歷、就業 領域、就業地區無顯著差異。惟不同就業狀態在生涯混沌態度上有顯著差異,就學 中的受試者生涯混沌態度顯著高於在職中;在複雜性覺察分量中,待業中之受試者 分數顯著高於在職中;在重複與恆定性覺察的分量表就學中之受試者分數顯著高 於在職中;機緣覺察分量表就學中之受試者分數顯著高於待業中者。 小結 隨著現今社會快速變遷,工業化與網路將世界變成地球村,隨著全球化時代來 臨,每個環節皆扣連在一起的狀態之下,各種行業分工越趨精細,不同的僱傭制度 與文化崛起,身在21世紀的人們無時不面對多重選擇、多重考量。看似線性、只能 往前走的生涯歷程,實則為非線性、不規則狀態,個人於混沌生涯中必然經驗不確 12.

(23) 定與模糊的感受。然,失序中必有其秩序,秩序立基於個體的行為、情感與認知反 應,小系統的規則可以預測大系統轉變。生涯混沌理論強調小系統的小改變可能會 掀起未來巨大的改變,同理,人生中的劇變也可能對個體未來影響微小。不論大小 事,生涯混沌理論認為人生中的每一片刻皆為相互影響且串聯在一起,如何協助個 體探索人生中的片刻從混亂中理出秩序,體會生涯的不可預測性,進而有所適從是 非常值得深入研究的領域。 覺察能帶來個體自主的行動力,若說個人「覺察」是啟動「有所適從」的第一 步應也不為過。經過適當的覺察,理解人生中的變化對自我之影響,將使個體能用 更開放且適當地態度去應對改變與模糊。生涯混沌態度量表旨在協助個體探索對 於混沌生涯的覺察程度,不僅能讓個體對混沌生涯面向有初步的瞭解,更能協助個 體增加對於混沌生涯的覺察力。因此深入探究個體生涯混沌態度的各向度,最後提 出如何使個體因應不確定與改變策略,是順應時代且值得研究範疇。. 第二節 心理幸福感與相關研究 一、幸福感之基本概念與流變 Wilson(1967)曾討論快樂(Happiness)一詞的概念,提及快樂的人會展現活 力、有健康的身體、受過良好教育、有不錯的薪水、能夠向外探索、樂觀、無憂、 有信仰、在婚姻關係裡仍保有自尊、在工作上有熱情、有著溫和的慾望,不論是對 性或是其他事物的追求。然,幸福感(Well-being)在心理學上是一個複雜的構念, 從古至今皆備受爭論。Ryan 與 Deci(2001)回顧關於幸福感的研究,發現一般而 言幸福感的哲學觀有兩大派典,分別是「快樂論」 (Hedonic Approach)與「完善論」 (Eudaimonic Approach)。 快樂論(Hedonic)關注於對愉悅(Pleasure)純然的追求及躲避痛苦。希臘哲 學家亞里斯提卜(Aristippus)受到功利主義(Utilitarian)、享樂主義(Hedonism) 13.

(24) 等哲學思維影響,在西元前四世紀便對「快樂」有著自己哲學論點,他認為人生目 標就是經驗最大值的愉悅,愉悅經驗包含滿足生理上的一切慾望。爾後,心理學家 採用了快樂論(Hedonic)的觀點,認為幸福感便是當身體與心靈追求到最大值的 愉悅(Kubovy, 1999) 。在科學上有許多測量人類經驗快樂與痛苦的方法,但目前最 廣為人為使用的是由 Diener、Luca 與 Smith(1999)所提出測量快樂/痛苦構念的 概念稱為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主觀幸福感有三個要素:生 活滿意度(Life Satisfaction)、經驗正向情緒(Positive Mood)以及經驗負向情緒 (Negative Mood),此三向度被當做衡量主觀快樂感的要素。 完善論(Eudaimonic)則關注個人的自我實現(Self-realization)與生命意義 (meaning)的層面,將幸福感定義在個人成長與發展程度的完整性,當個人成長 越趨完善,則幸福感越高(Ryan & Deci, 2001)。里斯多德(Aristotle)是最早提出 Eudaimonia(希臘語,幸福之意)討論的哲學家,他認為快樂論的「幸福」太過庸 俗(vulgar) ,純然的快樂論會使人們沈淪於慾望中不可自拔,亞里斯多德認為幸福 是更高的人生境界,是人生終極生存意義的追求,關乎意義的追尋與個人成長(周 永明,2010)。完善論(Eudaimonic)不將人類慾望的滿足視為全然的幸福,依據 完善論(Eudaimonic)的觀點,主觀的快樂感不能與幸福劃上等號,幸福應該還包 含了自身能發揮潛能的完美體驗(Ryff, 1995 ; Ryan & Deci, 2001) 。Waterman(1993) 提出 Personal Expressiveness(PE)的概念,認為當人們越了解自己,越能與內在 深刻的價值觀契合地生活,當人們真誠一致的活出真我(true self)時完善的心理 幸福感便會出現在心中。Ryff 與 Keyes(1995)利用電話訪談的方式,訪問 1108 位 年紀 25 歲以上成人,經過分析將心理幸福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 PWB)分 成六個向度:自主性(Autonomy)、環境掌控感(environmental mastery)、個人成 長(personal growth) 、與他人之正向關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 、生活目的 (purpose in life)以及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 幸福感構念的探討,尚有一重要理論,稱為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14.

(25) Theory, SDT) (Ryan & Deci, 2000) 。此理論同時擁抱了完善論(Eudaimonia)的哲 學思維與自我實現的概念,深入探討一個人如何透過自我實現來獲得幸福感 (Ryan & Deci, 2001)。STD 指出三種基本心理需求包括:自主感(Autonomy)、 勝任感(Competence)及關連感(Relatedness) 。自主感(Autonomy)意指個人可 以意識到自我的行為舉動,並對此有自發感,也就是個人的行為完全是出自自己的 選擇;勝任感(Competence)則強調個人可以感受到與外在環境的連結,不僅在活 動中展現自我能力,也從中發展出新的能力(簡嘉菱、程炳林,2013);關連感 (Relatedness)的需求則說明個體需要與他人的連結,是愛人與關心他人以及被愛 與被關心的需求,這會使個體感受到歸屬於某個社群(Broeck, Ferris, Chang, & Rosen, 2016)。STD 強調當人們滿足此三項心理需求會促進心理成長、文化整合、 幸福感與生命力,並感受到個人內外在一致的和諧(Ryan & Frederick, 1997) 。STD 假定滿足基本心理需求的同時,也能促進 SWB 和 PWB 的滿足,STD 相信當心理 需求被滿足,人們會出現正向情意多與負向情意減少等情況(Ryan & Deci, 2001) 。 整體而言,幸福感(Well-Bing)有兩大哲學派典。快樂論(Hedonic)重視個 人主觀、純然的愉悅感,後人以此為哲學基礎發展出主觀幸福感的測量憑準,若個 人主觀感受到正向情緒多,負向情緒較少,綜合評估生活滿意度較高,則稱此人主 觀幸福高。完善論(Eudaimonic)重視個人內在成長與發展的完整性,當個人自主 性與對環境的掌握度越高,自我實現程度與自我接納程度越高,並且擁有較多的正 向關係,同時感覺到生活是有意義、有目的性時,則稱個人的心理幸福感高。某一 程度而言,STD 的理論同時擁抱 SWB 與 PWB 的概念,在幸福感構念的研究之中, 除了主觀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度部分的測量,亦需顧及個人內在的自我實現、 生命力之展現等等。 二、心理幸福感與主觀幸福感之關連性 心理幸福感與主觀幸福感雖緣起不同哲學觀點,但是有些研究亦發現兩者之 間是相互關聯。快樂,即主觀幸福感包含生活滿意度、正向情感和負向情感(憂鬱、 15.

(26) 壓力等) ;意義,則為心理幸福感包含個人成長、生活目標、與他人之正向關係與 獨立等(鄭博真、李新民,2017) 。Ryff 等人的研究指出快樂感和自我接納、環境 控制感有中到強的相關;快樂感和自主性、個人成長、與他人之正向關係及生活目 標具有弱到中的相關(Ryff, 1989; Ryff & Keyes, 1995) 。Ryff、Lee、Essex 與 Schmutte (1994)曾進行親子關係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研究中也發現當父母感知到孩子能 自我調整時心理幸福感較高;相對地,憂鬱的情緒較少。整體而言,當人們有較高 的心理幸福感時,也會有較高的主觀幸福感(Ryff, 1989; Ryff & Singer, 1998)。 三、心理幸福感之內涵 心 理 幸 福 感 ( PWB ) 的 探 討 源 起 於 亞 里 斯 多 德 的 《 尼 各 馬 科 倫 理 學 》 (Nichomachean Ethics)(Hanley, Warner, & Garland, 2015)。其書載記亞里斯多德對 幸福的看法,並告訴世人獲致幸福的途徑,大體而言亞氏認為「幸福」能以三種角 度來詮釋,分別為終極目的論分析、功能論證分析及辯證分析-外在善的融攝(張 勻翔,2003) 。終極目的分析,簡言之,亞氏認為人類的行為皆有目的性,而其終 極目標便是「幸福」 ,因此人類有追求自身完善的趨力;功能論證分析指出想要得 到「幸福」只有目的是不足夠的,因人的卓越存在於功能裡,如同長笛手能將長笛 手的功能實踐出來,便能被成為好的長笛手。完滿的個人成長與實踐是亞氏認為最 幸福的樣態,功能論證證賦予「幸福」實體內容;最後為辯證的分析-外在善的融 攝,融攝一詞源於佛家,意指講個派別之間概念不同,但仍相互借鑑、影響(王萌, 2004)。亞氏使用「外在善」觀點為「幸福」做了補充,亞氏提出人若要過的「幸 福」,一些「幸運」的機緣是不可或缺的,例如:有好的外在關係、財富或權力。 對亞氏而言,外在善對幸福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其中「友伴」更是最大的善(詹 家惠,2010)。 承接亞里斯多德對幸福的觀點,Ryff 與 Singer(2008)整併生涯發展(life-span developmental) 、存在主義(existential) 、人本主義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 以及臨床心理(clinical psychology)觀點等,將心理幸福感形象化為圖,分為六個 16.

(27) 向度:自我接納、與他人的正向關係、個人成長、生活目的、環境掌控感與自主性。 以下將詳細說明六向度內涵: (一)自我接納(Self-Acceptance) 即個體對自我行為、動機與感受有正向的自我關注,能覺察並接受自我的長處 與短處,也對自己的生活經驗有正向的評價。Maslow(1970)針對自我實現的人做 研究,結果發現他們有能「如其所是」接受自己的特質,他們不僅知曉自身長處, 也能接納自己的黑暗與短處,不因自我的短處而感到罪惡(guilt)、羞愧(shame) 或是過度焦慮(anxiety)。Rogers(1980)相信要成為充分發揮機能(Optimal Functioning)者(亞氏稱為完善者),是透過不斷自我探索歷程才得以實現,而自 我探索的過程中涉及覺察更深一層的感受,並不斷接納之。Allport 稱「健全的人 格」為心理成熟的人格,其中,對自己有客觀的認識以及擁有符合對現實的知覺等, 皆為成熟人格所需要素(引自陳李綢,2014) 。Erikson 的生涯發展理論(Life-Span Theories)強調自我接納的重要性,其中包含接納過去,並在一生中不斷自我整合 (Ego Integrity)的歷程(Ryff & Singer, 2008) 。榮格學派的個體化(individuation) 意指人格的意識與潛意識層面之統整是人基本目標,因此每個人都需要誠心接納 自己本性中黑暗的部份(修慧蘭、鄭玄藏、余振民、王淳宏譯,2013;Ryff & Singer, 2008)。 (二)與他人的正向關係(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 對亞氏而言外在善對幸福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其中最大的善就在「友伴」 中。Russell(2013)認為最好的愛是有給有得,也就是同時愛人與被愛,在好的人 際關係中應是雙方都感覺到快樂。Maslow(1970)認為人們天生有渴求與他人更 靠近、有更多親密感(intimate)的需求,Maslow 發現大多自我實現之人皆具有愛 人與同理他人的能力,並能與他人建立深厚的情誼,進而從關係中經驗到認同感, 同時他也發現一個普世的經驗,那便是愉悅的經驗若與他人分享,個人會經驗到加 倍的愉悅感。Allport 認為成熟的人格是能夠深切地關懷社會與宗教議題,關切自 17.

(28) 我的同時,也能真誠的對待他人(Nicholson, 1998)。Erikson 的社會心理發展階段 提及 18 至 35 歲屬於成年初期階段,此階段需要發展出與他人的「親密感」 ,否則 將面臨「孤立」的危機(修慧蘭等人譯,2013) 。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有同理 心及能關懷他人等特徵,是即便「跨文化」也能夠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擁有美好生 活的標準(Ryff & Singer, 2008)。 (三)個人成長(Personal Growth) 在六項心理幸福感要素中, 「個人成長」是最接近亞里斯多德完善(Eudiamonia) 概念的要素,其關注人們自我實現(Self-realization)的動態歷程。Maslow(1970) 提到自我實現是人們最終的心理需求,人們終其一生都在實現自我,Maslow 說道: 「What a man can he, he must be. He must be true to his own nature. This need we may call self-actualization.」 。Rogers(1970)則形容擁有完善功能之人,會較傾向以開放 的態度去經歷自我的成長歷程,並持續成為「自己」 。Erikson、Jung 的生涯發展理 論,也清楚的強調個人終其一生皆需面臨不同的挑戰,並需要持續不斷地自我成長 (Ryff & Singer, 2008)。 (四)生活目的(Purpose in Life) 存在主義深刻描繪了「生活目的」內涵, Frankl 廣為人知的意義治療法 (Logotherapy)在《Man’s Search for Meaning》一書中有清楚的闡述,Frankl 認為 人有追尋自我存在目的或意義的基本趨力。Baumeister 與 Vohs(2002)認為若要追 尋生命意義,以下有四項心理需求要滿足:生活目的、價值、效能與自我價值感, 若以上四項需求皆滿足,則生命的意義感將隨之出現。美國心理學家 Jahoda 則強 調心理健康之人對於生活會有正向的信念,相信自己能感知自我生活的意義所在。 Allport 認為成熟的人格應能夠去理解自我的生活目的,能捕捉到人生的方向性。 最後,生涯發展理論則指出每一個階段的人生都有須完成之目的與任務,並在完成 任務之後有心理上的整合,以利個體往下一個人生階段邁進(馬長齡、羅幼瓊、葉 怡寧、林延叡譯,2009;Ryff & Singer, 2008)。 18.

(29) (五)環境掌控感(Environmental Mastery) Jahoda 認為心理健康之人能夠「選擇」或是「創造」穩定的環境,協助自我整 體能維持在平穩的狀態。生涯發展理論亦強調,個體需要能在複雜的生活情境中自 我調整與控制以應對各階段的生命任務,特別是在中年期(Midlife) ,個體需具備 「在改變中行動」的能力。Maslow(1970)認為所有行為都會說話,行為本身即是 內在動機的表現,當個體能夠掌握自我內在(安全、隸屬、自尊等)與外在環境(食 物、飲水等)的穩定,則有助於個體自我接納與實現的目標。自我決定理論(STD) 中提及之勝任感(Competence) ,強調個人需與外在環境連結,並從活動中展現能 力、發展新的能力。環境掌握感概念對於心理幸福感帶來重要的提示,強調個體有 能力「自我控制」與「創造」屬於自己獨特的生活環境,並能有效使用周遭的機會 (鄭博真、李新民,2017;Ryan & Deci, 2000;Ryff & Singer, 2008)。 (六)自主性(Autonomy) 自主性強調的是自我決定(Self-Determination) 、獨立自主(Independence)與 自我管理(Self-Regulation)等概念。Maslow 在談自我實現時,強調自我實現有時 需要去抗拒社會與文化的教條;Jung 個體化的概念提及當人們整合自我,要使潛 意識與意識統合,有時需要“Deliverance from convention”意指從舊有的規範解放, 如:身為男性,也須接納自我有女性化一部分(馬長齡、羅幼瓊、葉怡寧、林延叡 譯,2009;Ryff & Singer, 2008)。當人們有適當的心理界線,在某些方面的思考和 行動能抗拒及調節社會壓力,並能以個人的標準評鑑自我時,便能有較高的自主性 (鄭博真、李新民,2017)。 四、心理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Ryff 與 Singer(2008)回顧過去心理幸福感(PWB)實證研究,發現心理幸福 感有一項重要內涵:心理幸福感是建立在人們的自我成長與實踐感(Fulfillment) 之上,而個人的自我成長則深刻地受到環境脈絡的影響,也就是說「每個人自我實 現的機會並非平均分配,而是不均等」 。以下將以「社會人口結構」與「內在心理 19.

(30) 變項」兩大部分,分別探討其與心理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一)社會人口結構 Whitbourne、Sneed 與 Sayer (2009)的縱貫研究中探討社會人口結構變項(如: 教育程度、職業地位、職業聲望、婚姻關係等)對不同世代心理發展議題的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教育程度」與「職業地位」能夠預測勤奮進取(initiative) 、主動性 (industry)與自我認同(identity)分數的改變。Ryff 與 Singer(2008)發現心理幸 福感與教育程度有強度相關,特別在個人成長與生活目的向度上。 在性別方面 Gilligan(1982)女性在生涯發展中較關注於與他人的關係,相較 於男性,較少有個人主義和自主性的色彩。Ryff(1989)探討性別在心理幸福感之 差異時,發現女性若是內在控制情緒等程度越低,則憂鬱的程度則越高;然而,也 發現若女性「與他人的正向關係」的分數越高,則傾向有較高的「自我成長」。 Whitbourne、Sneed 與 Sayer(2009)針對大學畢業生進行心理發展議題的縱貫研 究,其中「親密感」的得分女性顯著高於男性,有趣的是,男性從大學畢業到中年 期親密感的得分曲線穩定上升;女性的親密感的曲線則是到四十歲左右到達高分, 隨後逐年下降。在研究中 Whitbourne、Sneed 與 Sayer(2009)亦發現在解釋女性 勤奮進取、主動性與自我認同等分數時,中年期的女性皆傾向從職業工作中獲得自 信、能力與效能感,而非家庭。 (二)年齡 Ryff(1989)將研究對象分為三組:成年前期組、中年期組與老年期組,並分 別探究三組對象在心理幸福感的差異,研究結果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若是「生活 目的」與「個人成長」的向度沒有隨之增長,則個人伴隨憂鬱的機率越高。同時, Ryff 發現即使受過良好教育、有健康的身體和經濟能力,老年人依舊有他們需要面 對的難題,如維持生活的意義感以及自我實現。且不論男女,在個人成長與生活目 的上的幸福感,皆在邁入老年期遞減,但老年期若是有服務他人的經驗,則心理幸 福感較高(Ryff & Singer, 2008)。 20.

(31) 也有學者分析性別與年齡的交互影響,Ryff 與 Singer(2008)分析不同年齡層 與性別在心理幸福感的差異,研究結果發現心理幸福感確實會隨年齡改變,特別是 當個體面臨生活上不可預測轉變。 (三)情感狀態 王友惠、翁慧卿(2017)在研究臺灣社會資本與幸福感的文獻中提及「社會資 本」對幸福感的重要性,社會資本主要來自家庭、鄰居、宗教與社區的互助互惠, 其對個人之主觀福祉與生理健康有顯著影響。而婚姻也被視為是社會資本一項重 要來源,許多研究指出有伴侶者幸福感較高(Portela et al, 2013 ; Rodríguez-Pose & von Berlepsch, 2014 ; Swift et al, 2014)。根據臺灣社會基本變遷報告書(傅仰止、 章英華、廖培珊、謝淑慧,2017)指出,臺灣目前依然有相當比例的人數認為已婚 者比單身者快樂,報告中也指出男女性的婚姻滿意度對生活滿意度有正向影響。 (四)內在心理變項 本研究希冀以更廣的視角探討心理幸福感,誠如前述,心理幸福感與主觀幸福 感具有關連性,因此研究者認為在探究幸福感內涵時除了心理幸福感的六項重要 要素之外,亦需顧及個人主觀正、負向情緒及生活滿意度等部分的展現。 Diener 等人在 2009 年發展出以八個題項測量人們社會-心理豐盛感的量表 (Flourishing Scale) 。其量表測量的內涵包括 Ryff(1989) 、Ryff 與 Singer(1998) 、 Ryan 與 Deci(2000)所提出心理幸福感對生命的意義感與目的感、Csikszentmihalyi (1990)所提及之心流(flow) 、個人興趣(interest)與投入程度,Diener 等人認為 這些皆為幸福感之中重要的心理資本。 除心理資本之外,Helliwell、Barrington-Leigh、Harri 與 Huang(2009)提及社 會資本,其代表個人正向社會關係,良好社會關係最初被定義為個體能獲得他人幫 助與支持,然近期研究發現當個人可以提供他人支持時,心理幸福感會上升,如: Brown 等人(2003)發現幫助他人比獲得協助對身心健康更有影響力,Dunn、Aknin 與 Norton(2008)研究也有相同的結果,他們假設花錢在他人身上,比花在自己身 21.

(32) 上更能有愉快的感受,此假設在研究結果中獲得支持。 從文獻探討中發現幸福感和樂觀具有相關,如:Scheier 等人(1989)發現樂 觀特質對於手術後病人的復原力有顯著的影響,同時樂觀對身體與心理的幸福感 也具影響,Peterson 等人(1988)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結果,證明樂觀(optimism) 與幸福感是相互影響的重要因素。 林志哲(2015)檢驗心理幸福感與自尊的相關性,發現心理幸福感與自尊呈正 相關,個人自尊感越高,其心理幸福感也會越高。另,也發現心理幸福感和憂鬱呈 負相關,當個體感受到的幸福感越高,其憂鬱的感受相對越低。 整體而言,心理幸福感與個人對興趣投入的程度、對生命感知具有意義與目的 性、樂觀特質、自尊、正向社會互動關係呈正相關;與憂鬱呈現負相關。 五、心理幸福感之測量 最早的測量心理幸福感的工具是由 Ryff(1989)所發展,其測量內容包含心理 幸福感的六個層面,每個層面 20 個問題,共 120 題。接著,因應實務需求 Ryff 修 訂 120 題版本為 54 題,然,較短的版本被批評無法準確測量到心理幸福感六個向 度,甚至受試者可能對做測驗產生負擔感(Diener et al., 2009)。 在臺灣有關心理幸福感的測量大多使用 Ryff(1989)、Ryff 和 Keyes(1995) 編製的心理幸福感量表,加以翻譯修訂成的中文版本,大多具有可接受的建構效度 與模型試配程度,然題項皆有 20 題以上,且量表之測量對象有年齡上限制,皆為 30 歲以下 18 歲以上之成人(廖小雯,2009;鄭博真、李新民,2017;藍文彬、游 森期,2014)。 Diener 等人在 2009 年提出測量心理幸福感的全新測量工具,早期稱為心理幸 福感量表(Psychological Well-Being Scale, PWBS) ,然 Diener 等人更改了此量表的 名稱,稱為社會-心理豐盛感量表(Flourishing Scale, FS),因 Diener 等人認為此 量表不僅測量 Ryff 等人所提出心理幸福感的內涵,亦廣納測量其他和心理幸福感 有關的八個面度:生命意義與目標、具支持性的人際關係、對事物投入且感興趣、 22.

(33) 主動提供他人具支持性的行為、能力、自我接納、樂觀與受尊重程度,題項僅有八 題。此簡短的測量工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與時間信度(α = . 87,Temporal tability = . 71),FS 與其他測量心理幸福感的量表有高度相關,如:Ryan and Deci’s Basic Need Satisfaction Scale 與 The 54-item version of Ryff’s scale(林志哲,2015) 。Diener 等人(2009)的 FS 已在新加坡、卡羅萊納州、維吉尼亞州、紐澤西、伊利諾州、 加州等地被驗證可以有效測量個人的心理幸福感。. 第三節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與相關研究 一、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之基本概念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IU)被認為是一種認知上的偏 誤,這樣的認知偏誤會影響個體在不確定情境中的行為、認知以及情感上的理解能 力、詮釋能力及反應能力(Dugas, Schwartz, & Francis, 2004)。雖然無法忍受不確 定性尚未有被多數人所接受的操作型定義,但無法忍受不確定性被視為是一種認 知上的脆弱因子,通常和負向信念相關,也會挑起個體擔憂的情緒狀態(Koerner & Dugas, 2007 ; Wright, Clark, Rock, & Coventry, 2017),Wright 等人在 2017 年整理 過去十年的文獻發現,無法忍受不確定性有以下特點: (一)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也 可被視為人們一種先天性的特質或氣質,具有可塑性,並非不能改變。 (二)無法 忍受不確定性特質高者會提高情緒疾患發展的風險(三)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在情緒 疾患的病理學上扮演重要的相關因素,通常和「擔憂」類別的情緒疾患有直接相關, 如:廣泛型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 Dugas, Gagnon, Ladouceur & Freeston, 1998)。在現實情境中,當人們碰上非預期性或模糊不確定的事物,原 始情緒本就會感到擔憂或焦慮,然而,無法忍受不確定此種特質較凸顯的人,則對 不確定性情境的忍受閾限較一般人低(Ladouceur, Gosselin, & Dugas, 2000)。. 23.

(34) 二、無法忍受不確定性構念釐清 在「無法忍受不確定性」此構念被提出之前五十年,Frenkel-Brunswik 在 1948 與 1949 年先行提出一個類似的構念稱為「無法忍受模糊性」( Intolerance of Ambiguity, IA)。根據以往研究指出,無法忍受模糊性指個體將模糊的情境詮釋為 威脅的來源,並對此詮釋過程有不舒適之感(Kirton, 1981; MacDonald, 1970; Majid & Pragasam, 1997)。Bhushan 與 Amal 在 1986 年提出個體在無法忍受模糊性的臨 床表現有以下特點: (一)認知反應上個體傾向將模糊情境非理性地、嚴格地區分 為黑與白(二)情緒反應上個體傾向對模糊情境產生擔憂、不安、生氣、焦慮等情 緒(三)最後,行為反應上個體傾向拒絕、迴避模糊的情境。有許多學者更進一步 解釋「模糊的情境」 :當個體面臨的情境在認知、情緒及行為上的體驗是前所未有、 複雜,加上個體運用以往經驗、反應尚不確定能解決所面臨之情境,稱為「模糊的 情境」 (Budner, 1962 ; Bhushan & Amal, 1986 ; McLain, 1993)。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Intolerance of Uncertainty, IU)構念之起源,是由 Krohne 在 1989 年所做關於人類因應壓力行為的研究,這個研究企圖解釋個人對於壓力情 境的反應,並聚焦在研究人們面臨有威脅性或是模糊情境的壓力因應反應。在 Grenier、Barrette 與 Ladouceur(2005)不確定性是情緒上被「模糊刺激物」所激發 的厭惡感受,其中包含兩個概念,一為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二為無法忍受情緒激發 性,這兩種無法忍受(Intolerance)的面向分別作用於人類不同內在因應壓力的警 報系統,如: 「警戒因應」策略系統與「認知迴避」策略系統。無法忍受不確定性 會啟動警戒(Vigilance)系統,協助人們加強接收外在威脅資訊的強度,地毯式的 搜尋外界警告訊號,使威脅最小化。另一方面,無法忍受情緒激發性則和認知迴避 (Cognitive-Avoidance)策略相關,認知迴避系統協助個體避開外界有威脅的相關 資訊,企圖協助人們過濾掉無效的警告,將外界威脅訊息最小化,以避免人們浪費 內在資源(林孜嶸,2009)。 無法忍受模糊性(IA)與無法忍受不確定性(IU)的構念透過 Grenier 等人 24.

(35) (2005)才有較明確的區分性。Grenie 等人將無法忍受模糊性分解成: 「無法忍受」 及「模糊」兩大成分;將無法忍受不確定性分解為:「無法忍受」與「不確定」兩 大成分。兩者共通的部份為「無法忍受」 ,此部份指當個體接受到情境模糊、不確 定的訊息時,傾向將模糊訊息詮釋為「威脅源」並啟動與之相對的認知、情緒以及 行為上的因應策略。不同之處在於 IA 構念中的「模糊」與 IU 構念中的「不確定」 , 兩者在時間軸上有相當的差異,「模糊」強調個體對當下環境刺激感到無法忍受; 「不確定」則強調個體對於未來、尚未發生的情境或事物有負向解讀而感到無法忍 受。研究者嘗試整理 IA 與 IU 構念製成表格,如表 1 所示: 表 1 整理無法忍受模糊性與無法忍受不確定性之概念表 無法忍受模糊性(IA).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IU). 認知. 將模糊情境非理性地、嚴格 過度類化及災難化等負向預測 地區分為黑與白。 的認知歷程。. 情緒. 擔憂、不安、生氣、焦慮 等。. 憂慮、不安、感到壓力。. 行為 (因應策略). 拒絕、迴避模糊的情境。. 警戒因應(處理與認知相 關)。 認知迴避(處理與情緒相 關)。. 時間焦點. 個體將當下、此時此刻的訊 個體對於未來、尚未發生的事 息解讀為具有威脅性。 件有負向解讀。. 三、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相關研究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IU)被證實和擔憂(Worry)有強度的相關(Grenier, Barrette, & Ladouceur, 2005 ; Koerner & Dugas, 2007; Koerner, 2014; Kaiser, Naved, & Arbaaz, 2017 ;Ladouceur, Gosselin, & Dugas, 2000)當增強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的程度,擔憂 的程度也會隨之提高。 (一)臨床相關研究 在針對 GAD 患者的臨床研究中發現普遍 GAD 患者皆有: 「即使目前每一件事 都很不錯,我仍然感到擔憂,因為我擔心事情可能將會有所變化。」的認知歷程, 25.

(36) Dugas 等人(1998)架構出 GDA 的認知行為模式,包含了四個重要的成分,分別 為無法忍受不確定性(IU) 、負向問題定位(Negative Problem Orientation) 、認知迴 避(Cognitive Avoidance)以及對憂慮的信念(Beliefs about Worry) 。四項成分中 IU 被認為是最核心的影響因子,Dugas 等人認為日常生活事務中皆充滿不確定感,此 感受會引發個體「要是…又會…」的情緒,此擔憂的情緒又會受不確定感再影響, 維持了個體擔憂、焦慮的狀態。圖 1 為 Dugas 等人 (1998)架構出 GDA 的認知 行為模式圖:. 圖 1 GAD 認知行為模式圖 (Dugas, Gagnon, Ladouceur, & Freeston, 1998,引自林孜嶸,2009,p.13) 臨床上,無法忍受不確定性除和擔憂、GAD 有高相關之外,近年有許多研究 在探討無法忍受不確性與憂鬱症、強迫性行為(Kaiser, Naved, & Arbaaz, 2017; Reuman, Buchholz, Blakey, & Abramowitz, 2017)等情神疾患中扮演的角色。 (二)非臨床無法忍受不確定性研究 無法忍受不確定性(IU)是個人針對生命中不確定事物的感知、理解、詮釋以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eak Brownian motion of order k, the kth Wiener chaos, kth time-space Wiener chaos, and the.. generalization of the

• Given a direction of propagation, there are two k values that are intersections of propagation direction and normal surface.. – k values ⇒ different phase velocities ( ω /k)

Therefore, the materials of Fa Yuan Chu Lin are quite valuable and much emphasized by the scholars who undertake the compilation of lost books. For example, Chou Shu-Jen took

Vaidya, Darbhanga: The Mithila Institute, 1967.(Buddhist Sanskrit Texts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four results of 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or Sentiment and Stock Returns, such as (1) Investor

Therefore, this paper bases on the sangha of Kai Yuan Monastery to have a look at the exchange of Buddhist sangha between Taiwan and Fukien since 19th century as well as the

By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A and the associated indexes as well a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IA and the business operating performance, the proposed CICEM

Regarding Flow Experiences as the effect of mediation,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 of Perceived Organizational Support and Well-being on volunteer firemen, taking volunte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