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依據上述研究結論,提出下列建議,供教育部、執行卓越師資培育獎 學金試辦計畫之試辦學校與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壹、 對教育部之建議

一、以「表現優秀」取代「清寒」為卓師生篩選標準

卓師生肯定計畫保障弱勢之作為,但建議調整弱勢生錄取比例。有部分卓師 生原本未能領取獎學金,因其未符合弱勢資格,經該系主任推薦而錄取。既然計 畫名為「卓越師資培育獎學金」,應以表現優秀為卓師生篩選標準。

二、成績評量與淘汰機制質量應並重且具彈性化

教育部的卓越師資培育獎學金試辦計畫母法對於成績評量與淘汰機制過於 量化且不合理,未視學生個別差異與修課情況,例如本研究受訪對象 B7 有修輔 系,但因輔系與主修學系給分標準有所落差之故,使其未能達其主修學系之班排 名前百分之二十五,因而未取得卓越儲備教師證。

建議成績評量與淘汰機制應彈性化,視學生個別修課情況而定,例如可視卓 師生之個別修課狀況而有所彈性,以受訪對象之情形而言,輔系與主修學系給分 標準既有落差,在計算班排名時,所修習輔系科目之班排名與主修學系之班排名 分別計算,再加以平均,如此較不易發生犧牲表現優秀學生造成遺珠之憾的情 況。

除此之外,成績評量與淘汰機制應質量並重,數據呈現的成績是為「量」,

而其他教育專業能力是為「質」,「質」的表現無法以紙筆測驗呈現,建議可以將 教學演示納入「質的表現」,每學期評量考核時,可將卓師生依照年級分組並指 訂教學演示之科目,舉行教學演示之觀摩可加入互評的安排,如此便可檢視卓師 生這年度學習狀況與教學能力為何。

137

三、輔導卓越儲備教師進入偏遠地區擔任教師

D 大執行人員 A3 建議教育部修改相關法令,提供偏遠地區之教師職缺,由 取得卓越儲備教師證書者參加甄選,因為沒有就業保障之配套措施,是否真的能 夠吸引到更好的學生,對此 D 大執行人員持保留態度。建議可以參考美國「為美 國而教」與英國「教學優先」機構之作法,此兩項計畫皆是由大學畢業生當中挑 選優秀學子進入機構接受短期培訓後,進入弱勢地區擔任兩年教職,不僅可以提 供教師實務教學之經驗,亦可減少弱勢地區教育不均等之現象,進而提升弱勢地 區之教學品質。

四、減少領取獎學金之名額,將多餘獎學金投入軟硬體設備之購置

D 大執行人員 A2 認為臺灣師資培育現今應該要做的是「量少質精」的師資 培育,在獎學金總額不變的狀況下,減少領取獎學金的名額,意即提高獎學金額 度。畢竟,臺灣國小教育現場的教師需求量仍然不多,提供一百位卓師生領取獎 學金,俟其畢業後卻無一百位新進的正式教師名額以供就業,與其如此,倒不如 選擇提高獎學金額度或者將經費用於試辦學校師培中心人力與業務經費之挹注,

整體提高軟體與硬體資源,進而提升卓師生學習成效。

貳、 對個案 D 大之建議

D 大實施卓越師資培育獎學金試辦計畫這幾年以來,成果豐碩,經過幾年實 際執行的過程,所遭遇之困境大多能迎刃而解,使得計畫更加完善,以下僅依本 研究結果給予建議。

一、適時的微調課程內容與師資

卓師生 B1 提到師資僅侷限於校內,稍嫌不足,且國小課程隨時都有新議題 增加,例如:理財觀念教育、性別平等教育等議題,建議校方應與時俱進,於校

138

外聘請相關師資來教授相關課程,並順應教育潮流趨勢,適時的增加且規劃課程 內容,方能在第一時間提升卓師生之就業競爭力。

二、認輔教師制度與集中實習輔導老師結合

D 大所設計之「認輔教師制度」原是希望將卓師生集中在臺中地區,然後選 擇幾位優秀的小學教師協助他們實習,以利輔導。但未能落實的原因在於:1.卓 師生畢業後都想要自己選擇實習的學校;2.師培中心分工與人力不足的問題。D 大卓越師資獎學金計畫的執行是由師培暨就輔中心主任統籌,卓師生認輔老師的 工作,依照 D 大的分工則應由實習與輔導組執行。由於未預先做好充分溝通協調,

導致卓師生畢業時,認輔老師的制度無法立刻運作起來。

認輔教師制度與英國「教學優先」為期兩年實務教學工作當中的「學科指導 教師」相似。英國「教學優先」計畫裡,學科指導教師負責定期觀察學員的教學 情況並給予回饋、指導和幫助,每週定期與學員舉行交流和研究活動,指導學員 如何進行學生行為的管理和班級組織,對學員進行評估並寫出正式的書面報告,

上述之學科指導教師所負責的工作與臺灣的實習輔導教師的工作類似。卓師生對 於認輔教師制度有所期待,建議將認輔教師與集中實習輔導老師作結合,集中實 習必定是集中在同一間國小,這樣亦可方便師培中心作業。實際執行認輔教師制 度不僅滿足卓師生的期待,亦可提升卓師生之實習成效。

參、 對將來研究之建議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以供未來研究者進一步研究之參考。

一、研究主題方面

在研究過程發現,教育部預備推行卓越師資培育獎學金試辦計畫之際,教育 部所提供的資料除了「卓越師資培育獎學金試辦計畫」內容規範外便無其他關於

139

研擬設計之相關資料,建議後續研究者可繼續深究關於此試辦計畫之整體脈絡。

此外,因本研究範圍為 D 大,其餘試辦學校皆未接觸,建議日後進行此主題 之研究者,可擴大至其他試辦學校。亦可調查卓師生對於所屬之學校所實施試辦 計畫情形之滿意度與成效。

二、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對象僅侷限於 D 大試辦計畫之執行人員、95 學年度至 97 學年度受領 獎學金之卓師生,建議未來進行此主題之研究者,可將受訪對象延伸至當初規畫 試辦計畫之中教司司長,或者訪談其他試辦學校之承辦人員與卓師生,以此對照 比較各校實施情形與成效是否有差異。

140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文科、王智弘(2006)。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王聰輝(2005)。中小學校長對師資培育多元化成效之意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

取自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R7QbaI/search#result 吳芝儀,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吳清山(2006a)。我國多元畫師資培育政策檢討與策進。載於黃乃熒主編,教育 政策科學與實務(頁 283-304)。臺北:心理。

吳清山(2006b)。師資培育的理念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1),1-32。

吳清山、黃美芳、徐緯平(2002)。教育績效責任研究。臺北:高等教育。

吳政達(2002)。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

李奉儒(2008)。師資培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6,225-274。

李奉儒(2009)。師資培育。中華民國教育年報,97,241-288。

李奉儒、高淑清、鄭瑞隆、林麗菊、吳芝儀、洪志成、蔡清田譯(2002)。質性 研究(原作者:R.C.Bogdan 著)。嘉義:濤石。(原著出版年:2002)

沈翠蓮(2004)。台灣小學師資培育史。臺北:五南。

林志成、張淑玲(2010)。師資培育的回顧省思與前瞻展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 教育學會主編,師資培育的危機與轉機(頁 1-24),臺北:五南。

高敬文(1992)。未來教育的理想與實踐。臺北:心理。

徐聖堯、楊靜利(2004)。國小教師之供給量與需求量推估:民國 92-102 學年度。

教育與社會研究,7,99-118。

翁福元(2008)。當前師資培育政策試析-兼論師資培育中心/系所的危機。研 習資訊,25(4),3-28。

141

倪娜、洪明(2010)。融通教師培養和領導能力培養的變革之路-英國教學優先 方案述評。外國中小學教育,4,22-27。

張芳全(2001)。教育政策導論。臺北:五南。

張芳全(2003)。教育政策分析的典範與研究取向。教育研究月刊,105,44-59。

張芳全(2004)。教育政策分析。臺北:心理。

張春興(1991)。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制度改革意見之調查研究。載於教育部中 等教育司主編,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頁 267-309),臺北:

正中。

張茂源(2005)。因應國小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之淺析,學校行政,35,189-200。

張鈿富 (2002) 。 師資培育政策與供需機制建立之探討 。「教育研究與實務 的對話: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台灣師範大學。

張繼寧(2010 年 9 月)。卓越儲備教師證明書。臺灣師資培育電子報,12。取自 https://tted.cher.ntnu.edu.tw/?p=319

教 育 部 ( 2006a )。 因 應 人 口 結 構 變 遷 之 教 育 對 策 。 取 自 http://140.111.34.34/docdb/files/dmaa7a75de10f9.pdf

教 育 部 ( 2006b ) 。 師 資 培 育 素 質 提 升 方 案 。 取 自 http://www.edu.tw/files/regulation/B0037/5668950307.doc

教 育 部 ( 2006c )。 卓 越 師 資 培 育 獎 學 金 試 辦 計 畫 。 取 自 http://www.edu.tw/high-school/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456

陳翠華(2008)。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師生對專門課程變革之看法研究(碩 士論文)。取自 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ccd=R7QbaI/sear ch#result

彭煥勝(2007)。消失中的臺灣師範教育─轉機或危機。載於周淑卿、陳麗華主編,

教育改革的挑戰與省思─黃光雄教授七十大壽祝壽論文集(二),高雄:麗文。

142

黃光雄主譯(2008)。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

黃瑞琴(200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楊深坑(2002)。從專業理念的新發展論我國師資培育法之修訂。教育研究月刊,

98,79-90。

楊景堯(1996)。教育變遷與教育理念。高雄:麗文。

楊銀興、林政逸、劉健慧(2007)。我國多元化師資培育政策問題影響評估。教 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6,1-22。

劉妙真(2005)。我國師資培育之現況與檢討。學校行政,39,201-212。

賴清標(2004)。師資培育開放十年回顧與前瞻。教育資料與研究,58,17-23。

謝文全等著(2006)。教育行政學:理論與案例。台北:五南。

饒見維(1997)。師資培育的理念取向與典範之評析。教育集刊,22,59-84。

143

【英文部分】

【英文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