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研究結論,研究者提出若干建議,供輔導實務上之應用與未來

研究之參考。

壹、 對教育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 建立輔導教師專業職能,調整職前培育課程之內涵,並重視在職進 修,強化輔導教師專業知能之擴充

本研究結果發現,專任輔導教師所面臨的角色壓力會影響工作的滿意 度,其中又以角色模糊層面較為相關,當輔導教師的專業角色能有清楚的 定義且獲得學校教師一致性的支持,有助於提高工作滿意度。因此,就輔 導教師專業知能的訓練,職前培育課程應符合學校輔導工作內涵之所需,

使其所學與實務現場能有所銜接,而目前輔導教師培育機構以各大學之輔 導諮商系所為主,相關課程規劃以培育諮商心理師為主要趨勢,對校園輔 導工作實務訓練相對不足,形成職前訓練與輔導實務工作的落差,對輔導 教師的專業承諾亦有負面的影響。未來應加強專任輔導教師職前教育之課 程規劃,呼應各級學校輔導專業工作所需,使其學用相符,提高對輔導工 作的滿意度;同時輔導教師也可以更積極地宣傳輔導工作對學校整體環境 和學生發展的幫助,並重視在職進修,致力於發展性預防工作的能力,及 加強特殊問題領域,像是藥物濫用和自殺預防的諮詢、評估和輔導知能 (Coll & Freeman, 2008),以減緩角色壓力對工作滿意度的負面影響。

二、 研訂輔導專業工作督導與考核制度,鼓勵表現良好之輔導教師,並 對須關懷之輔導教師,提供適切的協助

本研究發現,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在工作滿意度的各個層面中,工作酬 賞的滿意度是最為低落的,亦指輔導教師在工作中獲得獎勵、升遷、薪資 報酬或福利措施等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研究者推論可能是因為目前國中 輔導工作的相關政策規定,輔導工作的成效評估與考核重點多集中在輔導 行政工作方面,尚未建立完整機制來評估專任輔導教師的專業工作表現,

以提供輔導教師物質或心理的酬賞,鼓勵並支持輔導教師的努力;另一方 面,考核制度的建立,有助於校園三級輔導制度的落實,亦可指引輔導專

業工作的不足,提供合適的督導服務和具體適切的建議,協助輔導教師發 揮輔導的效能。因此,建議未來可研訂專任輔導教師的專業工作之督導與 考核制度,鼓勵表現良好之輔導教師,亦可對須關懷之輔導教師,提供適 切的協助。

三、 規劃專任輔導教師生涯進路之發展,建立輔導教師專業認證制度 本研究發現,輔導教師工作滿意中的「成就發展」層面與專業承諾各 層面有顯著的相關,也與整體專業承諾的相關程度最高,也就是說,輔導 教師能在工作中發揮專長,獲得肯定與成就感,有助於持續積極地投入和 留任輔導專業工作中。因此,研究者認為結合生涯發展與專業提升之途為 建立輔導教師專業認證制度。惟自心理師法公怖後,許多輔導教師以取得 諮商心理師證照為目標,然輔導教師與諮商心理師之工作場域與服務內涵 各有不同,以心理師之訓練容易模糊了輔導教師之專業認同,是故,學術 機構或是專業團體日後可致力於推動輔導教師之專業認證,使輔導教師能 為追求更高層次的自我發展而兢兢業業。

貳、 對國民中學之建議

一、 釐清並賦予專任輔導教師與時俱進的工作內涵與定位,確立輔導教 師之專業地位

本研究發現,輔導教師角色模糊與整體工作滿意度、專業承諾的相關 程度最高,代表清楚的定義輔導教師的角色內涵有相當的重要性。若各國 民中學能積極的宣導專任輔導教師在學校的專業角色功能,營造校園中良 好的輔導工作氛圍,讓輔導教師所從事的輔導工作能獲得行政主管或校內 教師的支持和共識,成為專業的輔導工作者,將有助於確立輔導教師的專 業地位與專業的發展。

二、 提供資淺、新進輔導教師更多專業上的學習機會與支持,以利進一 步穩固其專業的承諾

本研究發現,教育部第一年所增置的專任輔導教師在角色衝突的程度 較高,也具較低的專業承諾,可能的原因為初任專任輔導教師此新的職務,

對於輔導專業的期待較高,容易造成教育現場中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加上 無前人經驗的引導支援,故對專業的承諾有較多不穩定的因素。故建議各 學校對於新進的輔導教師,能提供更深入學習的機會與資源,幫助和支持 其獲得較佳之生涯適應。

參、對國中專任輔導教師之建議

一、 積極參與研究進修,提升自我輔導專業知能

研究者認為,研究進修攸關於輔導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發展,各國中專 任輔導教師可更積極的充實自身的輔導專業知能,透過參加在職訓練或研 習、閱讀相關專業書籍或期刊、向其他專業人員(心理師、精神科醫師)或 資深的輔導教師請益等方式,提升個人的專業能力,如此一來,也能減輕 輔導教師承受的角色質的過度負荷,也能提高對工作的滿意度。

二、 主動連結資源網絡,學習自我照顧及建立支持系統

本研究發現,國中專任輔導教師在專業承諾的各個層面中,留業傾向 是最為低落的,亦指輔導教師願意持續留任在輔導工作崗位上有進一步提 升的空間。研究者認為,輔導教師若要長期從事輔導工作,需要更多的心 理照顧與支持,例如:張老師的輔導工作人員心理專線、邀約鄰近區域學 校的輔導教師組成支持性的團體、定期的接受同儕或專業督導,建立個人 的支持系統,也可幫助自己在輔導路上走得更穩定長久。

參、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 拓展研究對象及驗證中介效果的穩定性

本研究主要探討國中輔導教師的角色壓力、工作滿意與專業承諾,並 驗證工作滿意中介於角色壓力與專業承諾的理論模式,但教育部(2011)

自 101 學年度起補助各縣市國中增聘專任之專業輔導人員,對象包括社工

師、心理師等,國中輔導工作人員已漸趨多元化,後續研究可擴及這些對 象並作跨群體的比較,除更符合國中輔導人員之現況外,亦可接續本研究 所建構之理論模式進行適配度考驗分析,進一步確認中介模式的穩定性。

二、 持續進行輔導教師專業承諾影響因素之探究,建構更完整之模式 雖然國中輔導教師角色壓力、工作滿意與專業承諾的關係,在本研究 得到實徵資料的支持,但尚有諸如人格特質、工作動機、工作投入等其他 可能影響專業承諾的變因存在(劉芳綺,2011;Gupta, 2014; Idsoe, 2006;

Mehmet & Hale, 2009),則有必要進一步探究,以累積該議題領域的研究 成果。

三、 改進研究方法,提升研究結果的應用價值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為主,其結果容易受社會文化的影響,亦無法深 入了解輔導教師專業承諾的發展歷程,故未來研究可以再輔以質性的觀察 與訪談,將所得資料與問卷調查結果相互補充印驗,使研究結果更為周詳。

另外,也可擴大樣本,將取樣推及高中和國小之專任輔導教師,提升本研 究模式之外用性。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王婉玲(2007)。國中輔導人員角色壓力、輔導自我效能與職業倦怠之關 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嫈慧(2013)。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角色知覺-專任輔導教師與一般教 師之比較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王麗斐、杜淑芬、羅明華、楊國如、卓瑛、謝曜任(2013)。生態合作取 向的學校三級輔導體制:WISER 模式介紹。輔導季刊,49(2),1-8。

王麗斐(主編)(2013)。國民中學學校輔導工作參考手冊。臺北市:教育 部。

中華民國輔導教師協會(2006)。挑戰與願景。取自 http://www.orcgta.org.tw/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國民小學與國民中學班級編制及教職員員額編 制準則。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 1=%E5%85%BC%E4%BB%BB%E8%BC%94%E5%B0%8E%E6%95%

99%E5%B8%AB

全國法規資料庫(2014)。學生輔導法。取自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esult.aspx?p=A&t=A1A2E1F1&k1=%E 5%AD%B8%E7%94%9F%E8%BC%94%E5%B0%8E%E6%B3%95

吳姿瑩(2005)。國民中學輔導教師角色認同與角色實踐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何金針、陳秉華(2007)。台灣學校輔導人員專業化之研究。稻江學報,

2(2),166-183。

李肇之(2009)。國小女教師角色壓力與生涯發展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林玉敏(2010)。中部地區國中輔導教師人格特質、工作投入與工作滿意 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佳樺(2013)。國民中學專任輔導教師角色知覺與角色踐履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林家興(2002)。中學輔導教師與專業輔導人員工作內容的時間分析。教 育心理學報,33(2),23-40。

林清文(2006)。輔導教師績效。教育研究月刊,144,137-138。

邱皓政(2011)。結構方程模式-二版。臺北:雙葉。

洪莉竹(2005)。創造學校輔導人員的專業定位:專業學校諮商師的角色 與功能。教育研究月刊,134,11-21。

施筱芸(2014)。臺灣南部地區國民中學輔導教師工作壓力、輔導自我效 能與工作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高雄市。

徐雨堤(2009)。高中職輔導教師角色知覺、角色踐履與專業承諾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

教育部(2011)。立法院通過「國民教育法」修正案-增置學校專任輔導

教育部(2011)。立法院通過「國民教育法」修正案-增置學校專任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