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從雅子阿姨的文化認同歷程中,不僅得知雅子阿姨自身接納、融合了多種的 文化要素,進而呈現出尊重不同文化特質之態度,以及多元文化認同之觀點,也 發現雅子阿姨自身確實會隨著現實社會環境變遷,而持續地調整其內心的文化認 同,以及不同族群之間的文化界線。

然而,我礙於自我能力及時間之不足,僅對於雅子阿姨生命過程中,各個時 期之重要事件進行探討,關於雅子阿姨特別論及的政府各項政策與制度,例如:

健保制度、國民年金制度、歸化國籍政策等,我尚未比較兩地政府之推行制度的 異同處,也沒有進一步地探討這些政策,是否可能成為雅子阿姨退休之後,選擇 回流的影響因素,所以我建議後續有興趣進行相關研究之研究者,可以將兩地政 府所推行,且與研究對象有重大關係之相類似政策進行分析與探討。其次,我於 資料蒐集之過程中,偶而受限於雅子阿姨與我分隔兩地、距離遙遠,我只好採用 電話訪談的方式,無形之中可能錯失訪談進行過程中,雅子阿姨所表現出的非言 語資訊,因而我建議後續研究者,於尋找研究對象時,必須將自己與研究對象之 間的實質地理距離、居住地點遠近納入考量因素之一。另外,我於探討雅子阿姨 文化認同層面中的母親角色與行為時,未將雅子阿姨先生列為訪談對象,因而我 沒有把雅子阿姨先生的詮釋觀點進行分析與探討,未能針對雅子阿姨的母親角色

著手進行更為深入討論,因此我建議日後研究者,能夠進一步將研究對象的先生 列為訪談對象,視為重要的資料來源之一,才能夠更為貼切、深入地探討,已經 成為母親的女性華僑們文化認同、文化適應現象。

雅子阿姨在原生家庭、婚姻家庭的成長經驗,造就出專屬於雅子阿姨的文化 認同、族群認同觀點,我也才從中發現雅子阿姨文化認同發展過程的可能影響因 素,但是型塑個人的文化認同生命經驗,會隨著每個人所遭遇的事件、身處的社 會環境、接觸的重要他人等而有所差異,換言之,本研究所發現之研究結論並非 適用於所有居住於東亞地區的女性華僑人士,因此我建議後續有興趣進行相關主 題探討之研究者,可以尋找較為多位且成長背景有所差異的女性華僑進行探討,

藉此相互參照以發現其相同點、相異點,更為深入地分析、瞭解影響女性華僑文 化認同、族群文化認同之因素。

最後,由雅子阿姨的生命歷程中,我發現雅子阿姨的工作職位流動,著實牽 動著雅子阿姨內心中,對於原生閩南族群文化的正向認同情感,因而我建議若有 研究者想繼續針對華僑人士之文化認同進行討論,可以把社會階級地位於研究設 計過程中進行細部區分,將社會階級地位畫分為數種類項後,再依其細項尋找研 究對象,以便將不同階級地位的女性華僑之文化認同價值觀點進行交互比較與分 析,能夠更為深入探討影響女性華僑文化認同的要素。

貳、省思

我於進行本研究之過程中,陸陸續續研讀相關之研究文獻、書籍,起初自己 對於閱讀文獻毫無頭緒,就像無頭蒼蠅一般,只要查詢到書籍、文獻名稱有關聯 者,我通通蒐羅起來慢慢閱讀,漸漸地自己發現這樣的方式不僅耗費時間與精 神,更遑論要從中得知對於本研究的重要啟示。

所幸自己在指導教授及口委老師的協助之下,逐步調整自己尋找相關背景知 識的方向,確實把重要文獻、社會科學理論徹底瞭解與學習,也逐漸修正、引導

自己繼續完成本研究論文的後續內容,雖然我斷斷續續閱讀許多相關的實證研 究,與部分族群文化認同的理論文獻,但是相對於浩瀚無界的社會科學學識,我 依舊有許多派典理論、文獻尚未接觸、瞭解與深入思考。怪不得我於進行本研究 之過程中,老師們總是不斷提醒我,「閱讀相關文獻是一個不能停止的重要步 驟」,因為唯有透過實際資料與理論、文獻相互印證,才能不斷修正自己的研究 方向,引導自己從繁雜的第一手資料中,挖掘出最重要的核心資訊。

於資料蒐集過程中,我原先擔心自己採取單一的深入訪談方式,可能所蒐集 得的資訊內容不敷使用,因而我於研究設計時,也將 Nana、雅子阿姨貿易事業合 夥人、雅子阿姨的妹妹列為重要的訪談對象,更幸運的是,本研究進行期間,更 適逢 Nana 訂婚、結婚及懷孕生女,提供我相當多實際參與的機會,也能夠與雅 子阿姨面對面接觸和觀察,促使我擁有充分時間,能夠在各個時間點與雅子阿姨 談及相同議題,發現雅子阿姨幾乎前後說法一致,甚至進一步追問雅子阿姨之前 尚未交代清楚的內容,或是藉由觀察而得之資料來校正雅子阿姨的說辭,因此我 於本研究中發現,兼用參與觀察法確實可以彌補深入訪談方法之不足,尤其我時 常與雅子阿姨分隔兩地,訪談過程所錯失的非言語資訊,或許可以藉由參與觀察 的過程中略知一二。

此外,我藉由實際參與 Nana 人生中的各大重要事件,似乎也逐步地增加雅 子阿姨對於我的信賴感受,不僅如此,這些實際經驗也成為我與雅子阿姨的共同 話題,促使我進行深入訪談初期,得以有開啟彼此之間對談的輕鬆開場白,化解 我是研究者,而雅子阿姨是受訪者的無形壓力,同時讓我深刻地體會,研究者與 受訪者之間深厚的信賴關係,確實是深入訪談方法最重要的基礎。

再加上我原先擔憂自己向來不多話,也不善於與他人聊天,可能促使訪談過 程不順暢,而相當幸運的是,雅子阿姨個性活潑、健談,因此當我逐漸切入訪談 主題時,雅子阿姨總是侃侃而談、暢所欲言,甚至當我稍有停頓以整理訪談問題 時,雅子阿姨永遠維持耐心等待的態度,或是藉此時間閒話家常,減低我的緊張

情緒,漸漸地我也開始對於自己的訪談能力越來越有信心,並且逐步摸索與改進 自我的訪談技巧,我想唯有實際經歷過深入訪談步驟及過程,以及雅子阿姨的耐 心引導,才能促使我有所成長、進步。

最後,雅子阿姨與我談話過程中,雅子阿姨時時提醒我,其移民至東京的初 期,不僅遭受到許多大和民族人們的誤解,於工作場合遭人當面嘲諷,當雅子阿 姨與先生返回台灣探親時,也經常在街頭上聽見,同屬於閩南族群的陌生人們對 自己冷嘲熱諷,當下的雅子阿姨一貫採取聽而不聞、不卑不亢的態度,認為自己 合法移民,更擁有正當職業,尤其為了家人生活著想,只好厚著臉皮地繼續努力。

我想雅子阿姨最希望表達的是,每個人對於來自於不同背景的他人、不同文化應 當持有尊重的態度,也因為雅子阿姨親身經歷所有遭受他人歧視的苦痛,雅子阿 姨嚴格要求自己對待他人必須維持禮貌、尊重與理解的態度,也時常提醒身為晚 輩的我,對於他人雖然必須維持警覺與保護自己的戒心,但是絕對不能因為他人 與自己不同族群,而心生身份高低的想法,這或許就是多元文化最重要的精神。

參考文獻

王雯君(2005b)。從網際網路看客家想像社群的建構。資訊社會研究,9,155-184。

王嵩山(1999)。集體知識、信仰與工藝。台北:稻鄉出版社。 東南亞研究,3(4),95-120。

正村公宏(1994)。戰後日本經濟政治史。台北:桂冠。

朱全斌(1998)。由年齡、族群等變項看臺灣民眾的國家及文化認同。新聞學研 究,56,35-63。

朱柔若(2008)。全球化與臺灣社會:人權、法律與社會學的觀照。台北:三民 書局。

江文瑜(2002)。口述史法。載於游鑑明(著),傾聽她們的聲音:女性口述歷

李巧雯(2009)。美國臺灣移民的經濟發展析探。興大人文學報,42,95-142。

李法軍(2007)。自然的人與文化的人-體質人類學和族群研究。吉首大學學報

呂萍芳(2008)。華文媒體與美國洛杉磯臺灣移民社會初探。中興史學,14,63-80。

邱琡雯(2001)。女性移民:文化邊界標誌與認同。當代,164,92-103。

邱琡雯(2003)。性別與移動-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台北:時英出版社。

邱琡雯(2005)。性別與移動:日本與臺灣的亞洲新娘(增訂版)。台北:巨流出 版社。

邱琡雯(2007)。「移民區病理 vs.網絡集結點」的衝突與克服:以在臺越南女性 的店家為例。教育與社會研究,13,95-120。

周傳斌(2005)。族群理論的流變及其民族理論的關係。黑龍江民族叢刊,88,

12-18。

學刊,3(1),63-82。

洪玉儒(2006)。美國臺灣移民政策的現狀(1980-2004)。中興史學,12,153-196。

洪梓榆(2008)。一位國民小學教師角色認同之生命史研究。台中教育大學教育 究,16,225-285。

翁秀琪(2001)。集體記憶與認同構塑-以美麗島事件為例。新聞學研究,68,

117-149。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灣:台灣社會研 究社。

夏曉鵑(2003,11 月)。從全球化下新女性移民人權反思多元文化政策。論文發

表於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主辦之「全球客家文化會議」,高雄。

華僑身分證明條例(2003)。

陳心林(2006)。族群理論與中國的族群研究。青海民族研究,17(1),5-10。

陳玉箴(譯)(2009)。K.J. Cwiertka 著。飲食、權力與國族認同:當代日本料 理的形成(Modern Japanese Cuisine:Food, Power and National

Identity)。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陳宗盈、連詠心(譯)(2007)。P. Kivisto 著。多元文化主義與全球社會 (Multiculturalism in a global society)。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陳淑貞、蔡美賢(2009)。國際企業駐外人原雙文化認同之發展:一項探索性的

陳靜瑜(2003)。美國臺灣移民的社會結構、適應與認同探析(1980~2000)(下)。

陳靜瑜(2003)。美國臺灣移民的社會結構、適應與認同探析(1980~2000)(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