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文化認同

一、文化認同的定義

個人文化認同的形塑受到其所處之時空環境與個人屬性所影響,尤其以族 群、性別與階級的影響為最,而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本身為閩南族群女性,在距今 約三十年前移民至日本,進入一個大和民族人占據著極高比例的東京社會,其如 何在文化層面進行調適、適應,是本研究所欲探討的重點,因此本研究乃於族群 認同部分進行較多說明。

認同是一種流動而多元的狀態。Hall(1992)認為認同概念的發展,可以區 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啟蒙運動的主體、社會學的主體、後現代主體,啟蒙運 動的主體強調人處於中心位置,並且一個人的認同在其成長過程中視維持不變 的,而社會學的主體之觀念為,認同是存在於個人與某特定地域間的一種關係,

後現代主體階段則是主張,主體不再具有所謂固定、本質或永久的認同,個人經 驗到的是一種破碎、重組、多元,甚至有時會互相矛盾或無法決定的多重認同(引 自朱全斌,1998)。

個人的認同觀點會因為時間與環境變遷而改變。認同會隨著物質條件、歷史 聯繫性以及文化塑造的過程,而做出不同程度、層面的呈現(廖炳惠,1994)。

翁秀琪(2001)提出認同是一種雙向的接合過程,一方面個人會受到特定的論域

(discourse)所影響,另一方面人則會逐漸且實際地,選擇並涉入該論域中的 位置,也就是認同具有因時地變遷的特殊性質,是一種片段與變動的過程,更是 個人使用各式文化資源變成為某一特定主體的過程。

當個人對某一種文化有正向情感,並覺得自己是該文化系統中的一份子,就 代表其對該文化體系產生文化認同感。江宜樺(1998)認為文化認同是成員對於 所屬群體的文化,加以接納與內化的過程,群體成員由於分享了共同的歷史傳 統、習俗規範及無數的記憶,進而形成對某一共同體的歸屬感。黃俊傑(2000)

提出社會成員透過參與文化活動的過程,調整自己的價值觀點與行為,將文化活 動的目標與價值內化於個人心中,此時個人就會認同其所接觸之文化。文化體系 是一種具公開性、集體性及共享性的意義系統,為體系內的成員提供共同的思考 框架、語言及參考物,進而有效地處理各式問題,同時文化體系內的成員,長期 受到該文化價值、思想、行為規範的影響,促使自己認為是該文化體系中的一份 子,也對文化群體有正向情感,因此當人們的文化認同顯著時,其會受文化內成 員彼此共享的信念、思想及行為規範影響,而表現出合乎文化體系規範的行為與 思想(陳淑貞、蔡美賢,2009)。

綜上所述,認同可說是一種永遠不會停止的變化過程,並且個人在形塑自己 認同觀點的過程中,往往會受到自己身處的社會環境、時間變遷而進行改變,進 而使用各種所能使用之文化資源,逐漸促使自己變成為心中所選擇的特定主體,

而該特定主體可能包含社會、年齡、族群、文化等,因此當個人對於某一文化持

有正向認同情感時,會不斷調整自我觀點與行為,以合乎該文化之規範。

二、形塑個人文化認同的因素

認同是一個持續、不中斷的變化過程,而個人在此過程中,往往會受到不同 文化要素影響、吸引,將自己所接觸到的文化要素進行選擇與斟酌,促使自己合 乎其心中所選擇的文化主體之規範。

個人形塑文化認同的過程中,在自我內心中會對不同文化要素進行選擇,並 且其選擇、考量之依據,是不同文化群體之間的相對社會關係。Gellner(1983)

認為兩個不同文化互相接觸時,文化邊界就會產生,但是邊界並非是一個自然且 中立的界線,它經常是一種權力的象徵,其中較具優勢、宰制、霸權的一方,經 常會主動控制邊界,奠定其所信仰的文化價值,視為整個社會中的「高」文化地 位。Usunier(1996)更進一步提出,個人在形塑自我的文化認同過程,其中可 能包含兩種運作的模式,一是對母國文化的再製,表達出自己對家鄉的渴望,另 一則是希望可以逃離自身文化束縛的運作模式,渴望可以嘗試不同的價值觀點,

或是體驗不同的生活型態。文化認同是個人不斷修正且動態的歷程,個人會因生 活環境產生不同的適應情形,導致個人選擇所認同之文化形態也不一樣(吳瓊 洳、蔡明昌,2009)。

個人形塑自我文化認同時,會依照自我內心中不同程度的認同感受,將原 有、新文化要素重新定位其價值,進而可能產生超越血緣、族源的文化認同現象。

文化認同是整個文化結構的靈魂,個人對於各種不同文化要素,擁有不同程度的 認同感受,及不同的價值定位,所以當個人對既有文化抱持強烈認同時,即使面 對新文化、產生新的認同感,依舊會將原有文化放置於新的價值天平之中,讓原 有文化及新文化得以不斷發展,也因為如此,不同群體也可能擁有一致的文化歸 屬感及認同感受,超越血緣、共同族源的聯繫(鄭曉雲,1992)。張秀雄(2000)

認為兩個團體相接觸,其影響往往是相向的,文化上弱勢的團體常會向強勢團體

採借文化要素,不過強勢團體也會產生向弱者借用文化要素,因而產生雙方互相 採借對方文化特質的現象,促使兩個團體的成員彼此之間有所交流,互相瞭解對 方的態度、價值與情操,最後得以形成共識,產生文化的新生命力。

若再把性別加入考慮的話,女性移民會把接待社會與原生社會的文化都當成 一種生存的利用手段。Lowe(1996)認為華裔美國文化是一種,部分接受、部分 修正、部分創造等各種社會實踐之綜合體,包含了對原生社會及接待社會雙方的 文化認同,女性移民可說是以內部的圈外人(outsider-within)這種策略性角 色在生存(引自邱琡雯,2003)。Philipper(2000)研究一九五○至一九六○年 間,由義大利移民到德國的女性,得知這些已經居住在義大利女性移民依舊保有 與原生社會的連繫,她們會在公、私領域中保留部分的義大利文化要素,營造出 屬於自己的族群空間,甚至把義大利的族群特性當作一種資源,增加自己在接待 社會中生存的機會,更從中建立起對於自我的信心與認同。

女性移民會遊走於不同文化之間,促使自己不會受到特定且單一文化限制。

邱琡雯(2001)指出當女性移民面對原生社會和接待社會雙方的文化邊界壓迫 時,她們會以並非完全的圈內人或局外人自居,以求取生活、自我強化及自我認 同。藍佩嘉(2002)於探討菲律賓女性移工時也發現,原本在家鄉擔任白領階級 職務的菲律賓籍女性,基於母國與外國薪資所得落差,其為了實現自己對於更好 生活的文化想像,進而選擇到海外從事幫傭的職業,她們面對如此的衝突階級流 動情況,則發展出在假日外出時,透過與平日幫傭身份截然不同的自我打扮、消 費行為,展現自我內心中反抗雇主控制、脫離職業身份、自我認同的實踐,也於 菲律賓親友面前,透過物質收益的展現,以扮演成功致富的海外英雄。女性移民 在文化認同上,並非單方面同化於接待社會,或是一昧地固守原生文化,而是對 接待社會與原生社會的文化同時保持相對化與距離化,不是兩者擇一的放棄或靠 攏,而是透過對雙方文化持續不斷地解構與重構來定義自我(邱琡雯,2003)。

綜上所述,群體中的個人文化認同感受,是一種自我不斷選擇、形塑的過程,

當個體接觸不同的文化要素之後,會考量不同文化群體之間的社會關係,進而將 其所接觸的不同文化要素進行選擇、創造,並把原先的文化認同感受重新賦予價 值。

三、文化認同與適應

大多數的女性移民者在遷移之後,必須面對著一切從頭開始的困境,況且不 同文化對於相同事物的理解、處理觀點有所差異,促使女性移民者在日常生活中 的舉止行為、習慣,可能會與接待社會中的多數女性有所差別,身處於此種情況 下的女性移民,其如何同時對接待社會與原生社會文化保持適度距離,進而將兩 種文化資源作為自己生存之手段和策略,也是本研究所必須關注的焦點。

語言是女性移民者和接待社會連接的必要條件。高淑清(2001)研究在美華 人留學生太太的生活狀況時,得知留學生太太們藉著參與教會、同鄉會或中國同 學會等活動,建立起華人的感情並尋求支持互助的力量,同時她們抱持著高度的 學習欲望,盡最大努力學習另一種語言以因應異國求生之道,甚至學習新的工作 技能,打算日後將應用自己所學,貢獻於祖國。林開忠(2006)討論台灣的越南 籍女性婚姻移民,發現語言和食物是她們文化認同中最外顯的標誌,而且越南籍 女性移民雖然起初抗拒地主社群的食物,卻也產生被迫適應的現象,同時她們也 採用台灣食材或創新料理方式,來製作越南料理,促使夫家成員逐漸習慣部分越 南飲食。

飲食也是建構女性移民文化認同的核心。Avieli(2005)研究華裔越南人所 舉行的原生族裔傳統慶典時,發現受到中國與越南彼此關係之影響,越南傾向鼓 勵華裔越南人舉辦在政治層面上,不帶威脅性質的原鄉地區性傳統儀式,雖然華

飲食也是建構女性移民文化認同的核心。Avieli(2005)研究華裔越南人所 舉行的原生族裔傳統慶典時,發現受到中國與越南彼此關係之影響,越南傾向鼓 勵華裔越南人舉辦在政治層面上,不帶威脅性質的原鄉地區性傳統儀式,雖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