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本研究主要是以生命史研究法探討一位女性日本華僑之文化認同觀,因此在 本研究中主要藉由深入訪談的方式,同時輔以參與觀察法來蒐集該研究對象生命 歷程中具有深度的相關資訊。

深入訪談的方式可以導引出個人的生命史內容。Plummer(1983:95)認為 開放、非結構且深入的訪談方法,以及參與式觀察、偶然的聊天內容,是生命史 研究法最重要的基礎。McCall 及 Wittner(1990:46)指出生命史研究提供了人 們談論自己,描述自己經驗的一種管道。深度訪談通常會導向蒐集特殊個人的生 命史資料(徐雨村,2005)。洪梓榆(2008)也提出深入訪談本身是一種建構知 識的過程,其重要的一個概念在於,深入訪談不是在挖掘受訪者過去的記憶,而 是在訪談進行中,受訪者與訪談者之間互動出來的經驗重建的過程。

建立訪者與受訪者之間的信賴關係是訪談成功最重要的條件。Creswell

(1997:125)認為在訪談過程中,訪談者除了在時間結束前,把握住主題進行 訪談外,表現出尊重與謙恭的態度更是要緊,也就是一位有禮貌的傾聽者就是一 位好的訪談人員。Bogdan 與 Biklen(1998)曾經提出,大多數的訪談最好由簡 單且輕鬆的談話開始,輕鬆愉快的交談氣氛與過程,可以讓訪談者及受訪者拉近 彼此之間的距離,因此訪談者應當盡量尋找可以引發受訪者參與談話的主題,嘗 試建立自己與受訪者之間的關係。訪談過程的順利與否直接影響資料之完整與可 信度,所以訪問者應盡可能建立一種可讓受訪者自由表達意見的氣氛與環境,也 就是訪問者必須學習在訪談過程中,向受訪者表達自己誠懇的態度、興趣與熱 情,以減低彼此之間的距離,並仔細傾聽受訪者和自己流動的聲音(江文瑜,

2002)。

因為我與雅子阿姨之間原本就為親屬關係,彼此之間的信賴關係便較為深 厚,因此訪談進行之初,我主要以半開放式的問題導引方式,訪談前事先擬定訪 談大綱,藉由提問先逐步瞭解雅子阿姨跨國遷移整體過程、社會背景及其大略生 命歷程,之後才採取開放式、非正式訪談方式,促使雅子阿姨自由敘說其生命歷 程中的重要事件,在彼此之間自然且流暢的互動談話過程中,促使事件順暢地再 度被重建、被建構;其次,我於每一次訪談之後,均會將訪談內容轉譯為逐字稿,

並於逐字稿記錄上附註記錄訪談過程中,雅子阿姨較為明顯的行為舉止或是表 情,亦或註記我當時的反思與感受。另外,因在研究進行過程中,適逢雅子阿姨 女兒 Nana 大喜之日,我便決定採用參與觀察的方式,記錄 Nana 在東京訂婚及在 高雄舉辦結婚婚宴的過程,以作為輔佐之資料蒐集來源。

在 Nana 結婚與訂婚過程中,因為我係為 Nana 的表妹,所以我於觀察整體過 程中,是以較為深入的參與觀察者身分參與其中,我在參與 Nana 訂婚及結婚儀 式內,主要是以晚輩、妹妹的身分協助 Nana,再加上 Nana 沒有安排伴娘在其身 邊幫忙,因而我恰好於 Nana 訂婚、結婚儀式中充當伴娘角色,尤其 Nana 訂婚儀

式舉行於雅子阿姨東京住家內,我正好可以利用此機會觀察雅子阿姨家中布置場 景與擺設情形,並簡單紀錄、描繪之(附錄三)。另外,Nana 於二○○九年年三 月發現己懷孕,因為 Nana 懷孕期間適逢雅子阿姨居住於日本,所以雅子阿姨特 地請託我的母親,也就是雅子阿姨的妹妹格外留意 Nana 的身體情況,所以我也 把 Nana 懷孕過程中,前往參觀彰化縣員林鎮的聯合婦產科醫院的實際情形列為 參與觀察記錄,以便作為本研究的輔佐資料。

貳、研究架構

本研究以生命史研究方法為主要的蒐集資料方式,因此擬定訪談大綱時,必 須注意雅子阿姨生命中重要的關鍵時間,和促成生命轉折的決定性事件。此外,

我為了熟練訪談技巧,並進一步確定研究焦點、導正研究方向,因此於二○○八 年三月至二○○八年九月進行試探性研究,並依據雅子阿姨生命歷程中較為重要 之關鍵時間,擬定試探性研究的訪談大綱(如附錄四)。

其次,宮島橋(1994:11-12)提出要瞭解行為者的實踐,就必須掌握其是在 怎樣的社會條件下,行為者的想法、手段、機會、人際關係等各種資源,如何被 當事者象徵性解釋、利用與實行。另外,邱琡雯(2003)認為女性移民的認同依 戀會藉由實際的家庭生活、工作環境、人際互動中投射出去,像家中的裝潢口味 擺飾,經營具有原生族群風格的企業,與新知舊友的往來關係中,逐漸重組對自 我的認同。綜上所述,雅子阿姨無論在遷移當下,或是移民之後適應東京大和民 族主流文化之過程,都必須考量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結構,並會藉由家庭、工作及 與親友互動的過程中,展現自我對於原生社會及接待社會文化認同協商、妥協現 象。因而,我乃依據相關理論及相關資訊,初步擬定研究架構如圖 3-4-1:

為訪談主軸內容。Patton 認為訪談問題可以聚集於經驗或行為,意見與價值、感 受、知識、感官知覺以及個人的背景或人口資訊,其中經驗或行為問題以引出個 人所做的、已做的行為、經驗或活動所做的描述,意見與價值問題是引出個人思

遷移前在台中(1948~1978)

家庭因素

考經驗,以反映出個人的意向、目標和價值,並且感受問題以引出個人在情緒上 對自己的經驗反應方式(引自王文科、王智弘,2002)。因此,我依照試探性研 究中所得知的資料,大致將訪談大綱內容依照雅子阿姨的生命歷程,進而區分為 經驗/行為、意見/價值與感受問題面向,同時考量跨國主義、網絡理論、根本賦 予論、歷史情境論等觀點,對於雅子阿姨於日常生活層面,包括其食衣住行、人 際互動、工作環境與家庭生活多加著墨,進一步擬定初步的正式訪談大綱內容(附 錄五),以從中引出雅子阿姨心中的文化認同觀,更希望能從中得知閩南族群與 大和民族之間族群互動情形。

另外,我為了提高本研究的信度與效度,也將雅子阿姨的女兒-Nana、雅子 阿姨的妹妹(我的母親)、雅子阿姨貿易事業合夥人(我的父親)列為訪談對象,

我依據試探性訪談內容中所得的資訊,同時也考量文化認同實踐的日常生活面 向,因而我將對 Nana、我的媽媽、我的爸爸訪談的相關問題擬定訪談大綱(附錄 六、附錄七)。

我的媽媽於一九五一年出生於彰化縣鹿港鎮,在家中排行老六,是雅子阿姨 唯一的妹妹,其中學就讀彰化商業學校,畢業後進入洋傘公司擔任職員,並在洋 傘公司內與其先生(雅子阿姨貿易事業合夥人)結識,我的媽媽不顧我外婆反對,

堅持於一九七四年與我的爸爸辦理公證結婚,自此之後我的媽媽專心照顧我爸爸 及我們四個孩子的生活起居,也先後協助我爸爸發展運輸、食品貿易事業。

我的爸爸一九四九年出生於彰化市,自幼生活貧困,僅依賴我身為佃農的祖 父負擔家計,我的爸爸身為長子之身份,便在退伍之後持續在我舅公所營運的貨 運公司上班,以償還我祖父母向舅公借貸的款項,之後於一九七三年辭去貨運公 司職務,轉而進入洋傘公司擔任司機,在洋傘公司內和我的媽媽相識後,一九七 四年登記結婚,我爸爸婚後也從洋傘公司離職,自行創業成立小型貨運行,經營 貨運期間陸續接觸許多農產品生產商,也從中學習農產品包裝及運送程序,因而 日後與雅子阿姨合作設立食品出口及進口貿易公司。

肆、資料分析

分析的歷程須透過多元觀點來省視並組織所獲得的資料。Denzin(1989)提 出採用生命史研究法的研究者,其分析資料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敏銳地察覺受訪者 生命歷程中的重要事件,將這些事件依照時間順序排列並設置主題,同時考量事 件發生之時空背景以及與該主題有關之所有資料,才能對於主題事件進行多面向 理解與解釋。McCormack(2000)認為藉由積極傾聽、界定故事敘說者所使用的 敘事歷程、注意文本中的語言、辨認文本得以產生的情境脈絡、界定文本中重要 事件發生之時刻,才能窺見一個生命在歷程中的本質,也才能夠捕捉個人在特定 時空中所經驗的建構或改變。換言之,當雅子阿姨與我合力在重新建構雅子阿姨 的生命歷程、文化認同經驗、價值觀點與感受時,我必須界定、辨認雅子阿姨生 命過程中的重要事件,以及重要事件產生的情境脈絡,進而呈現出有意義的內容 順序與架構。

本研究即將進行的資料分析步驟包含,將訪談內容轉譯為逐字稿、逐字稿進 行內容分析與編碼、將編碼內容發展核心類別、交叉比較類別建立架構、詮釋內 容。我也於資料分析過程中,適度記錄自己反思情形,以適時檢視各個分析步驟,

並且詮釋最主要乃是從所蒐集之資料中發現其意義並加以解釋,因此我在進行詮 釋過程時,需要不斷、反覆地把所分析的資料,與族群認同理論觀點的原生根本 賦予論、歷史情境論、遷徙理論、日本社會文化脈絡等相互比較,以從中瞭解雅 子阿姨內心中族群邊界移動之情況,以及產生文化認同、族群認同變化的影響因 素。

本研究中為了確保引用資料來源無誤,區分資料出處的方式羅列如下:

本研究中為了確保引用資料來源無誤,區分資料出處的方式羅列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