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跨國遷徙之理論與脈絡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跨國遷徙之理論與脈絡

本節分為二大部分,第一部份介紹相關的遷徙理論,包含現代化理論、歷史 建構理論、跨國主義與網絡理論,最後更談及遷徙理論與跨國婚姻之相關性;第 二部分介紹日本、台灣七○及八○年代之間的社會整體情況。

壹、遷移理論與跨國婚姻相關研究

一、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y)

早期遷徙研究認為移出地與移入地位於直線的兩端,中間受到各項推拉力因 素影響,個人身處其中,便會針對各項因素進行理性評估,而決定期是否遷徙。

早期的遷移研究著重於移出及移入地對個人造成的推力及拉力。每個地方同 時存在著吸引人、排斥人的因素,吸引人的因素形成一種拉力,而排斥人的因素 則是一種推拒人口進入的推力,同時受到個人的性格、智慧、對其他地方的認識 程度等,而影響其對於原居地、移入地的判斷,換言之,透過個人審思判斷後,

當移入地拉力大於推力時,個人就會進行遷移(Lee,1966)。

現代化理論強調個人理性評估的關鍵在於金錢、經濟層面。研究遷徙的現代 化理論主張,移入地與移出地放置於直線的兩側,遷徙者就處於這一條直線上,

受到兩地推力、拉力的相互影響之後,個人會從中進行評估,而評估最主要的考 量在於金錢、經濟層面,也就是遷徙者最關心的問題在於遷移之後,自己所能獲 得的薪資收入會增加多少,因此遷徙的產生可視為個人理性判斷之後的決定

(Mitchell,1969)。現代化理論立基於兩地平衡發展的觀點,假設遷徙者原本居 住於缺乏金錢資本卻富含勞力資本的地區,因此遷徙者藉由遷徙至移入地之後,

可將自身的勞力資本轉換為比原居地較多的金錢收入,而當移民者賺取定額金錢 收入後,他們又會再度返回原居地進行投資以改善家鄉環境,並將自己所習得的

工作技能發展家鄉之企業與工業發展(Greory and Cazorla,1987)。

由此可知,依據現代化理論的觀點,遷徙所造成的人口流動會促進移出地與 移入地之間均衡發展,並且遷徙者也成為改善原居地的實際行動者。

二、歷史建構理論(Historical-Structuralist Approach)

然而,許多探討移民的研究者發現,遷徙者並非完全如現代化理論所言,成 為改善原居地的實際行動者,因而歷史建構理論立基於全球政治、經濟體系的觀 點,提出遷徙者是勞力性商品的看法。

Donnan 與 Werbner(1991)指出許多針對移民匯款與儲蓄的研究卻透露出,

遷徙者反而是把大部分的收入花費於消費商品,並且當遷徙者返回家鄉時,其在 移入地所學得的技能無法適用於家鄉的工作環境。有鑑於此,歷史建構理論提出 全球政治、經濟體系的觀點,也就是把所有的國家區分為中心與邊陲區域,而移 民者乃是由政經邊陲國家遷徙到中心國家,換言之,這些遷徙者是一種勞力性商 品,從低工資的勞力輸出地區遷徙到高薪資的勞力輸入區域,因此在移民者身上 可以清楚看出中心與邊陲國家不平等的情況,也加強了對於邊陲國家移民者勞力 剝削的現象(Gonzalez and McCommon,1989)。

換言之,歷史建構理論認為遷徙者絕非積極想要改善原居地的行動者,而是 世界資本主義潮流下,不能控制權力的抗爭、奮鬥者。

三、跨國主義(Transnationalism)與網絡理論(Networks)

無論現代化理論或歷史建構理論,二者均強調遷徙者選擇移動的主要考量在 於薪資差距、實質金錢要素,然而單一的經濟因素卻不能全面地解釋,遷徙者移 動之後對移出地及移入地所造成的影響和變化。

跨國主義強調遷徙者移民之後,依舊穿梭於兩個社會及文化之間,促使移出 地和移入地之間不再是簡單的,一條線上兩端的關係。跨國主義主張移出地與移

入地之間不再是單一條線性的關係,遷徙者在遷徙之後會藉由現代通訊、交通科 技會自由地往返二個國家的邊界,穿梭二種截然不同的文化與社會系統

(Georges,1990)。Gupta 與 Ferguson(1992)認為遷徙者會運用自己對於原居 地的回憶,在移入地建構新的生活方式。當這些遷徙者對於移入地產生歸屬感受 時,代表他們已經克服居住於移入地的孤獨感覺,並在移入社區內已經擁有親 屬、朋友,對於移入地文化具有相當程度的熟悉感(Chavez,1991)。Basch 等人 提出跨國主義強調移民定居於國外之後,仍然維持著自己與原居地的經濟、政 治、社會連帶,例如:穩定而持續的匯款與投資,密切聯繫或交替居住的家庭親 友,透過僑界團體發揮對母國政治的影響力等,所以移民的生活空間是跨國度的 社會場域,而國家與文化的認同也是多元的(引自藍佩嘉,2002)。

即將遷移的人們,可以透過與來自於相同原居地的移民者聯繫,協助自己在 未來的移入地尋找工作、住所,彼此互相照應,減低遷徙所可能帶來的風險、危 險性(Ho,1993)。Stack(1996)更進一步提出,遷徙者日後選擇返回原居地是 以親屬關係為主要考量,而非經濟因素抉擇。換言之,遷徙不單是一種行為,更 是一種過程,遷徙舉動的產生及其之後所產生的影響,都需要考量遷徙者所身處 的社會環境背景與人際網絡關係,並且遷徙者不僅藉由現代科技聯繫母國、擴大 生活場域,更藉著人際網絡分享彼此之間的資源。

網絡理論將人際網絡關係視為遷徙者的社會資本。Lomnitz(1977)提出人 際關係網絡可以將原本分散的遷徙者聚集在一塊,尤其當遷徙者在居留地集中越 多社會及經濟資源時,可以促使遷徙者們彼此之間的關係更穩固,也使得來自於 相同家鄉的遷徙者可以藉此順利地在居留地維持生活。Brettell(2000)指出社 會人際網絡與親屬會同時協助遷徙者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並且透過人際網絡集 中、分配各式資源,促使來自於相同原居地的遷徙者在移入地,得以自我維持、

鞏固該網絡的穩定性。一旦移居者的數量達到某個關鍵門檻,網絡的擴張會降低 移動成本與風險,促使遷徙的機率增加,帶動額外的移動而擴大網絡(朱柔若,

2008)。因此,遷徙者透過人際網絡在移入地聚集,便容易形成彼此相互協助、

適應新生活的族群團體。

當人際網絡不斷擴張、穩定時,族群性議題越顯重要,且資源集中、分配者 的重要角色也越趨彰顯。女性遷徙者往往居於遷徙者人際網絡的重要位置,也就 是女性遷徙者可能是人際網絡的起始者,或是人際網絡內集中、分散資源的重要 支配者(Zavella,1988)。Uni(1991)更提出當族群成員的族群認同意識較為強 烈時,女性會展現出較男性更為顯著的領導能力,且積極承擔分派、平均資源的 任務。Gmelch 與 Gmelch(1995)認為女性遷徙者在移居地享有較多自由、權力 與工作機會,所以多數女性遷徙者較不願意返回原居地。Brettell(2000)指出 遷徙者透過人際網絡形成的族群團體,亦或建立起族群企業,不僅發揮協助遷徙 者適應移居地生活與社會文化的功能,也容易成為遷徙者維繫原居地文化的一種 管道。

綜上所述,單一經濟、社會階級因素雖是遷徙的要素,但是遷徙者在遷徙過 程前後所身處的社會環境背景、人際關係支持網絡、與原居地聯繫情形等等,均 是促成遷徙者選擇移動的重要考量,因此性別、族群與社會階級都是分析、探討 遷移者、遷移過程的重要基礎。並且遷徙之後的移民者更會藉由各種通訊方式,

維持與原居母國之間的聯繫,穿梭於不同社會、文化、政治與經濟系統之間,促 成其多重、流動的位置與認同觀點。

移民者的生活空間是跨越國度、跨越界線,其所持有的認同觀點也不能再以 單一項目來判斷與衡量。Kearney(2000)提出討論跨越國際的移民認同過程時,

不僅需要考量移民在二個國家、二個區域之間的聯繫狀況,同時也必須考慮移民 身處社會環境脈絡下國家與各種社會機構可能造成的影響力量。遷徙主體既然佔 據了多重的社會位置,其認同也會依不同的社會時空、生活處境而流動與轉變(藍 佩嘉,2002)。當移民者對於原居地的經濟、政治與社會涉入程度減低時,他們 關於家鄉的社會聯繫網絡也不再活躍,但是其內心依舊保持著與母國的連繫感

受,也就是傳統界定清晰的國家、族群與文化認同定義與意義,已經無法捕捉、

詮釋現今跨國移民認同建構的多重、流動過程(Park,2007)。

跨國遷徙不僅對移民者自身產生變化,對於派送或接受這些移民的國家、地 區,也形成不可忽視的影響。Stalker 指出對人口外移國來說,國際人口遷徙可 以紓解人口壓力、降低失業率、增加海外匯款收益,但是這些國家同時可能會發 生人才外流與移民出走文化的現象(引自蔡繼光,2002)。儘管外來移民可以帶 來許多有利的影響,例如:外來移民願意從事待遇不佳的工作,為本地勞工創造 更好的就業機會,移民使當地人口年輕化,並協助維持整體的人口數等,但大部 份的移民接受國家仍舊無法避免強烈的反對聲浪,本地人民害怕從邊陲的貧窮、

落後國家遷入之移民,會替自己的家鄉產生更多犯罪現象、傳染病蔓延、降低生 活水準等等社會問題(蔡繼光,2002)。

綜合言之,移民者生活空間已不再是單純的定居狀況,對移民者而言即使身 處僑居地,內心依舊聯繫著自己的原生母國,甚至也會於各個層面不停循環、往

綜合言之,移民者生活空間已不再是單純的定居狀況,對移民者而言即使身 處僑居地,內心依舊聯繫著自己的原生母國,甚至也會於各個層面不停循環、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