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本研究之過程與結果,本節針對教學應用以及未來後續研究提出一些建 議:

一、對教學方面的建議:

(一)教學者應善用教科書呈現的各種表徵,為學生搭起思考的鷹架、助其概 念上的理解,使他們在運思階段的過渡能更為順利。本研究亦發現使用盒圖表徵 進行「十的合成與分解」活動是學生表現最佳的表徵方式。因此,進行相關概念 的學習活動,可依循此經驗實施教學。

(二)對於「分與合」活動,學生無法分出所有的分法,有可能是因為教學活

動設計並非要求學生能窮盡所有的分法,也不以此評量學生、要求學生記憶。因 此,教師只能視學生學習情況,決定是否需要改變數字重新布題,以豐富學生經 驗,加強對「零」的概念。

(三)二至三年級是學生加減互逆概念形成階段,教師都希望教學對學生學習 是有效的,由於生活情境中的數學問題包羅萬象,本研究發現教科書所安排的各 種表徵與學生解加減文字題之間有顯著相關性,研究者建議教學者在數學教學 時,應該善用各種表徵,為學生搭起思考的鷹架助其學生概念上的理解,使他們 在運思階段的過渡能更為順利。

(四)學生在線段圖表徵測驗表現普遍不理想,教師帶入長度概念時建議配合 線段圖的使用並搭配小白積木,一個小白積木代表一公分瞭解線段圖的組成,當 熟悉線段圖的使用便引入長度的合成分解,以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背後的「部分─

整體」關係。

(五)本研究最大收穫是配合 ACT-R 理論進行認知工作分析,讓教學者主 動、深入,且有步驟性的釐清課程內容。學生學習的過程可視為一種「條件─行 動規則」,生成規則就是針對問題所給的條件,進行某種特定的認知操作過程。

數學表徵除了是內部數學思考歷程亦是外在數學形式的展現,學生藉由各種表徵 的轉譯活動,觀察其內在的學習狀況,從中分析學習者的認知結構,作為溝通數 學的工具。當學生能使用適當的數學表徵傳達所要表達的概念時,亦可算是擁有 擴充數學思維的技能了。

二、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由於本研究採單一地區某小學一班二年級學童為研究對象,使用筆試測驗進 行資料蒐集,針對作答內容加以分析。研究者建議在往後的研究中,除了可針對 其他地區、學校或一年級年段的學童進行研究以提高研究的可行性,更可進行大 量的個案訪談,深入瞭解學童對三種表徵使用上的知識以及合成分解概念理解,

探討學童的解題歷程及想法,描繪出他與表徵使用的互動關係,以提升學童未來 在部分-全體關係數概念的發展。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美珍(2007)。圖示表徵解題策略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數學文字題教學成效之研 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古明峰(1999)。加減法文字題語意結構、問題難度及解題關係之探討。新竹師院 學報,12,1-25。

江美娟、周台傑(2003)。後設認知策略教學對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解題成效之 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8,107-151。

朱建正、吳昭容(1993)。國小兒童使用數學圖示之發展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2-0111-S-002-004),未出版。

杜佳真(1999)。數學文字題的表徵教學策略。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15,p. 59-65。

李秀玲(2007)。引入線段圖對國小二年級學童在加減文字題解題表現之研究─以 台南縣某國小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虹韻(2010)。線圖策略對國小數學低成就學生兩步驟文字題之學習成效。國立 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文彥(2006)。國小代數比較類型文字題之圖形表徵數位教材成效研究。國立新 竹教育大學數位學習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香、張英傑(2003)。國小數學資優生的解題策略探究-以圖畫表徵策略為例。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秀燕(2004)。以圖示策略融入低年級教學對改變類及比較類加減法文字題學習 成效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美惠(1997)。題目表徵型式與國小二年級學生加減法解題之相關研究。國立嘉 義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淑玲(1999)。國小數學學習障礙學生對比較類加減應用題解題表徵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洪小凡(2008)。探究國小四年級學童在不同表徵方式下分數概念的解題表現及 知識結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鬱雯(2006)。具體表徵融入數學教學之探究。屏師科學教育,23,30-38。

翁嘉英(1988)。國小兒童解數學應用問題的認知歷程。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 碩士論文,未出版。

馬祖平(2001)。國小學童理解問題方式的發展:加減比較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心 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2009)。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學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康軒文教事業主編(2009a)。國民小學數學備課用書第一冊。臺北:康軒文教事 業 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主編(2009b)。國民小學數學備課用書第二冊。臺北:康軒文教事 業 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主編(2009c)。國民小學數學備課用書第三冊。臺北:康軒文教事 業 股份有限公司。

康軒文教事業主編(2009d)。國民小學數學備課用書第四冊。臺北:康軒文教事 業 股份有限公司。

陳美芳(1995)。「學生因素」與「題目因素」對國小高年級兒童乘除法應用問題 解題影響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未 出版。

陳雯貞( 2004 )。圖示表徵型式對國小四、五、六年級學生解題表現之影響-以 面積、周長單元為例。 國立臺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啟明(2000)。不同題目表徵型式及相關因素對國小五年級學生解題表現之影 響。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東華。

甯自強(1993)。數的運算概念啟蒙~『算式填充題』的引入~。教師之友,34(1),

35-39。

游自達(1995)。數學學習與理解之內涵─從心理學觀點分析。初等教育集刊,3,

31-45。

黃幸美(1993)。兒童的問題解決思考研究。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芳玉(2003)。國小六年級學生數學表徵能力與計算能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 教育學院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湘婷(2007)。國小一年級學童解加減文字題表現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 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彭嘉妮(2007)。國小六年級學童在分數符號、小數符號和圖形表徵三者間轉譯表 現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靖雯(2003)。以表徵觀點看國小三年級分數教學之行動研究。台東師範學院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淑芬(2001)。國小資源班學生使用圖示策略解決比較類加減應用題之成效研 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楊馥如(2012)。線段表徵策略對學習障礙學生加減法文字題之解題成效。國立屏 東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曼麗(2003)。從小數符號的問題探討學生之小數概念。屏東師院學報,18,

459-494。

鄭人豪(2005)。電腦化圖示策略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比較類加減法應用問題 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 版。

鄭寰文(2005)。以表徵的觀點探討學童對小數概念的了解。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 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蔣治邦、鍾思嘉(1991)。低年級學童加減概念的發展。教育心理與研究,14,35-68。

蔣治邦(1994)。由表徵的觀點探討新教材數與計算活動的設計。載於教育部台灣 省國民教育學校研習會(編),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頁 60-76)。臺北:台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蔣治邦(2000a)。由表徵的觀點看格式的選擇。輯於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主編,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中年級)(頁 11-13)。台北縣:國家教育 研究院籌備處。

蔣治邦(2000b)。年級因素對學童解讀線段圖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 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9-2413-H-004-005),未出版。

蔣治邦(2001a)。由表徵觀點探討新教材數與計算活動的設計。輯於臺灣省國民 學校教師研習會主編,國民小學數學科新課程概說(低年級)(頁 60-76)。台 北縣: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蔣治邦(2001b)。國小數學實驗班學生整數加減概念之分析研究。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研究計畫成果報告。(報告編號:NSC-89-2511-S-004-002),未出版。

戴妏純(2008)。國小一年級學生比較型文字題之解題表現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 學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孟珊(2000)。以不同符號表徵未知數對國二學生解方程式表現之探討。國立台 北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慧齡(2004)。國小一年級學童解減法文字題表現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 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

羅秋霞(2006)。圖示表徵策略對提昇國小三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加減文字題補救 教學成效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蘇琵雅 (2010)。國小數學領域教科書整數加減表徵轉譯活動之內容分析~以一至 三年級為例。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 文,未出版。

二、英文部分

Anderson, J. R. (1982). Acquisition of cognitive skill. Psychological Review,

89,369-403.

Anderson, J. R. (1993). Rules of the Mind. Hillsdale, NJ: Erlbaum.

Anderson, J. R. (1996) ACT: A simple theory of complex cognition. American

Psychologist, 51, 355-365.

Anderson, J. R., & Schunn, C.D. (2000). Implications of the ACT-R Learning Theory:No Magic Bullets. In R. Glaser (Ed.), Advances in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Vol.5). Mahwah, NJ: Erlbaum.

Alison, C.S., Reality, S. C., & Anne, M. M.,(2009).Translation between external representation systems in mathematics: All-or-none or skill conglomerate? The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Behavior, 28, 223-224.

Brenner, M., Herman, S., Ho, H.,&Zimmer, J. (1999).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of

Brenner, M., Herman, S., Ho, H.,&Zimmer, J. (1999).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