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表徵與數學學習之探究

第一節 表徵與數學學習之探究

學生面對數學問題,必須先瞭解問題的陳述,從工作記憶回憶相關問題的知 識架構,建構出問題的表徵模式。問題解決是數學領域最困難的一部分,而許多 學者研究發現解題的關鍵在於解題者對問題所形成的表徵。一個良好的表徵扮演 著兩種角色:思考與溝通的媒介、除此之外更是解題的工具。教授數學或是教科 書皆使用各種表徵系統來輔助學習,希冀學生能理解各種數學問題;重要的是必 須熟悉各種表徵系統的轉譯,並使用各種表徵系統進行運思與溝通,可見表徵轉 譯能力與數學學習過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本節將說明表徵意義、類型與功能,

以及表徵轉譯的重要性。

一、表徵的意義

認知心理學說,表徵是指一種將外在現實環境的事物以較為抽象或符號化的 形式來代表的歷程;從訊息處理觀點來看,表徵指的是訊息處理過程中,將訊息 譯碼而轉換成另一種形式,以便儲存或表達的歷程(張春興,1989)。

Mayer 的解題理論中,表徵的功用亦是從認知觀點出發。數學解題歷程中,

數學表徵除了是內部數學思考歷程亦是外在數學形式的展現。學生須將內部思考 過程轉化為外在解題的表徵,也就是進行表徵的轉譯活動,以作為溝通數學想法 的工具。

Lesh 等人(1987)以溝通及問題解決的角度,指出「表徵」是指心智過程模 式化所使用的符號系統,如圖形、符號、語言文字、具體操作物,也就是學童內

心的概念轉為看得見的外在表現。

蔣治邦(1994)以數學的角度,認為表徵是用物理或心理形式,將一種事物或 想法,重新表現出來,以達成溝通的目的。

Ohlsson (1984, 1992)將完形學派的某些想法加入訊息處理的方法中。他的表 徵改變理論的核心在於:連結兩種理論方法,明定引導至頓悟,因而得到問題答 案之過程。其理論處理的是「問題如何解決」──此議題在問題解答者的心中表 達及建構的方式。若表徵被視為對長期知識的一個記憶探測(即是提取儲存在長 期記憶中跟問題相關的知識),則合理的表徵表示被活化的知識對問題的解答是 有幫助的,而不合理的表徵則是沒有幫助的。因此,問題解決者必須努力地將不 合理的表徵轉為合理的表徵。所以,轉變表徵的方式有:對目前的表徵擬定或增 加新的跟問題相關的資訊、放寬限制條件來展開或者重新編碼新的看法,此方式 會重新解釋手上的問題。由於重新解釋的結果,新的長期知識就會被活化,因此 就有一些操作可被支援來達成目標。

綜合上述,許多學者認為表徵是一種將內在思想或是心智過程以物理或心理 的方式重新轉譯(張春興,1989;蔣治邦,1994;Lesh,1987;Mayer,1985;

Ohlsson,1992)。解題者對問題做出表徵,是對問題詮釋所建構的一個認知結構,

必須將問題的各種相關訊息統整在一起,當學生能使用適當的數學表徵傳達概 念,找出問題解決的途徑,只要能找出合適的表徵,新的長期知識就會重新內化 成為解題工具。所以,應鼓勵學生採用一些輔助的表徵工具,好比作圖或線段圖 等方式來幫助問題的表徵;學生能使用適當的數學表徵傳達所要表達的概念時,

亦可算是擁有擴充數學思維的技能了。

二、類型與功能

表徵的功能,並非僅止與他人溝通,也是自我溝通的工具,它是記錄個人數 學活動經驗的工具,以便於事後的反省;在解題過程中,亦可以作為前後步驟活

動間的溝通聯繫工具。

表徵與解題能力,有其不可分離的關係。如果說每個步驟都涉及一個運思活 動,而每個運思活動都必須存在被運思的材料,前一步驟運思的結果,必須用某 一種形式表達出來,才能成為下一個階段的材料,繼續進行活動,由於表徵是運 思的材料,其形式自然會影響下一個運思活動,進而影響到整個解題方式,或解 題速度(引自蔣治邦,1994)。

(一)從運思歷程的觀點

從個人運思的觀點,Bruner(1966)將表徵區分為動作表徵(enactive representation)、圖像表徵(iconic representation)及符號表徵(symbolic

representation)三種。動作表徵,即面對刺激時,我們以所學得的習慣動作做出 反應,當物體不再被操作後,物件意義則不存在,例如: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手 指點數或使用外在物件(實物、花片、積木...等實體物教具)這般可以實際外 顯操弄以掌握概念或事物。圖像表徵指的是用心像掌握概念,亦即是可在腦中形 成對圖像進行計數活動。符號表徵指的是受外在實物抽象的影響,代表實物或心 像的某種抽象性質,如在腦中形成數字元號的對應關係(轉引自劉秋木,1996)。

Bruner(1966)認為智慧的成長是運思活動逐漸地不依賴外在的刺激。圖像及 符號表徵都是心智活動的產物,可以留在記憶中,或重新自行建構出來,而不失 外在刺激原本的意義,它可以使人類的運思活動不再受外在刺激呈現的時空限 制,然而這些較為抽象的表徵是在學習經驗中發展出來的,先獲得圖像或符號表 徵的意義,當其意義穩固之後,才可進一步地使用圖像或符號表徵為材料,進行 運思活動(蔣治邦,1994)。

從認知互動的觀點來看,Kaput(1987)將表徵分為:1.認知及感知表徵 (cognitive and perceptual representation):指個體內在對於知識與訊息

的 表 徵 , 亦 即 為 個 體 在 腦 海 中 將 訊 息 及 知 識 轉 換 的 形 式 。 2.解 釋 表 徵 (explanatory representation):指自然語言或心像與其他數學符號間的聯結,用以 描述心理結構的模式,亦即為心理學家所建構的一種假設性實體,用以說明個體

的內在表徵。3.數學內部表徵(representation within mathematics ):指不同數學結 構之間的關聯,亦即以數學的某一結構來呈現另一種結構的特性。4.外在符號表 徵(external symbolic representation):指以外在符號物體來表徵數學概念的系統,

是用來表示抽象的數學概念的物質型式。以上分類,前三種屬於心智活動的產 物,即內在表徵(internal representations);後者屬於外在表徵(external

representations)。所謂「內在表徵」是指在解題歷程中,解題者對於語文的解釋 與內在心像所扮演的解題角色;「外在表徵」是指解題者利用外在的數學符號、

圖形、數表、物體等,做為輔助或說明解題的工具(杜佳真,1999)。故,學習者 數學知識的內在表徵會受到外在表徵的影響;相對而言,外在表徵的型式也會反 映出學習者數學知識的內在表徵(蔡志仁,1999;謝孟珊,2000)。

Schnotz et al.(2010)提出表徵的兩種基本形式:描述與描繪。描述藉由符號的 輔助來表示一個對象,比如說透過語言的描述一個物件,或是透過數學符號來描 述牛頓第二定理 F=ma。描述性的表徵由符號組成,與它們要表達的對象並沒有 類似性;相反的,描繪是一種空間上的配置,想要表達的對象有結構上的類似性,

比如,照片、畫圖、地圖等。描繪由圖示來組成,這些圖示藉由類似或結構上的 相似性來表達他的對象,描繪並不會敘述,而是顯示出一個物體的特性。

描述與描繪針對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用法,描述表徵較一般化與抽象化,而 描繪較具體化與特定化,描述在表達能力上則比描繪較強大,在表達抽象的知識 時描述的能力比描繪更強。描繪比描述能表達較完整的資訊,比如,畫圖時,我 們不只要畫形狀,還有大小及方向。描述只能確認對象的形狀,無法指明大小或 方向。當使用在推論時描繪則較有用,由於可以直接從表徵讀出訊息,因此描繪 在計算上是較有效率的。

描述的表徵對於以下方面特別有用:以較抽象的方式來描述物件及情節的特 性、事件的解釋及預測、引導個人的注意及認知過程。描繪的表徵對於以下方面 特別有用:物件的外觀、情節與事件的理解、推理討論及問題解決。心智描繪表 徵的建構及處理,稱為心智模式,是條件式演譯及類別推理的核心。

認知心理學家將理解視為建構內部心智表徵的過程,假如理解視為溝通的一 部分,他是依據某人所寫或畫的記號(文字或圖像)。理解就是一個建立在某人所 產生的外部表徵為基礎來建構內部表徵的過程,上述所提有關描繪及描述表徵的 差異也同時應用到內部心智表徵的建構。文字表面結構的心智表徵和文字語意內 容的命題表徵都是描述性表徵,它們都使用符號來描述主題。相對上,視覺的影 像及心智模式都是描繪的表徵,他們的內在結構都可以對應到所要表達主題的結 構。

Schnotz and Bannert(2003)為了描述與描繪內外在表徵的差異,提出了文字與 圖畫理解的整合模式。此模式如圖 2-1-1 所示:

圖 2-1-1 文字與圖像綜合理解之整合模式 文字與圖像綜合理解之整合模式

描述 (Descriptions) 描繪 (Depictions)

資 料 來 源 : 翻 譯 自“Construction and interference in learning from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by Schnotz, W., & Bannert, M. ,2003,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3, 141–156.

描述的分支包含了外部的文字、文字表面結構的心智表徵、以及語意內容的 內在命題表徵,這些表徵則依據符號處理來彼此互動。描繪的分支包含了外部的 圖畫及圖示、內部圖形的知覺或圖形顯視的影像,以及所描繪主題的內部心智模

命題表徵 心智模式

模式建構 模式檢核

文字表徵 視覺表徵、圖像

符號處理

文字-圖像對應 圖像-文字對應

結構對應

文字 圖像

式,這些表徵則依據結構對應來彼此互動。

當一個人理解一段文字時,此模式假設他建構三種心智表徵:

1. 他形成文字表面意義的心智表徵,此時他尚未理解文字的意義,但他可 以讀取文字。

2. 根據他讀取的文字,此時他建構命題表徵,此表徵會擷取文字的語意。

3. 最後,他會建構文字內容的心智模式,此模式是一種類物件,用來類比

3. 最後,他會建構文字內容的心智模式,此模式是一種類物件,用來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