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綜合討論

本節針對前面兩節的內容,將一些結果做綜合討論,討論重點共分為二個 部分,分別為:高低分群組在三種表徵測驗的得分表現、依據認知工作分析分別 探討兩群組的表徵與數概念知識架構關係。

一、高低分群組受試者在三種表徵測驗的得分與作答表現:

(一)三種表徵測驗之得分表現

由表 4-3-1,高分群組受試者表徵六種分法有 6 位、五種分法有 6 位,四種 分法則有 1 位,總得分為 70 分,平均數為 5.38 分;低分群組受試者表徵六種分 法有 1 位、五種分法有 10 位,表徵失敗則有 3 位,總得分為 56 分,平均數為 4 分。高分群組在圈圈圖表徵完整表徵人數多於低分群組,且低分群組也出現不會 使用表徵答題的情況。

表 4-3-1 高低分群組在圈圈圖表徵表現之人數與得分統計表 高低分群組在圈圈圖表徵表現之人數與得分統計表

高分群組 低分群組

六種分法 五種分法 四種分法 六種分法 五種分法 不會表示

人數 6 6 1 1 10 3

得分 36 30 4 6 50 0

總分 70 56

平均 5.38 4

由表 4-3-2,高分群組受試者表徵六種分法有 9 位、五種分法有 4 位,總得 分為 74 分,平均數為 5.69 分;低分群組受試者表徵六種分法有 10 位、五種分 法有 2 位、一種分法有 1 位,表徵失敗則有 1 位,總得分為 71 分,平均數為 5.01 分。高分群組在盒圖表徵完整表徵人數少於低分群組,然低分群組仍有 1 位不會 使用表徵答題的情況。

表 4-3-2 高低分群組在盒圖表徵表現之人數與得分統計表

數明顯低於其他兩種表徵表現。蔣治邦(1994)認為表徵與解題能力,有其不可分 離的關係。由於表徵是運思的材料,其形式自然會影響下一個運思活動,進而影 響到整個解題方式,或解題速度。此階段學生被要求以線段(長度量)來表示情境 中的數量,並透過線段的空間關係(視覺線索)來表現各數量間的關係,代表長度 合成與分解的學習活動學生尚未精熟。

(二)三種表徵測驗與數概念之作答表現

根據表 3-3-1「三種外部表徵系統相關知識結構表」來進行作答表現之分類,

統計出各類人數,結果如表 4-3-4 所列。

高分組受試者在圈圈圖測驗當中表徵概念與數概念知識全對的有 6 位,高於 低分群組的 1 位。表徵使用錯誤有 4 位,低分組有 2 位,皆是表徵「0-10」失敗。

數概念表徵錯誤有 2 位,低分組有 8 位,皆是遺漏「0-10」分法。兩者皆錯分別 為高分組的 1 位,因圖形表徵「0-10」失敗且遺漏「1-9」分法;低分組錯誤類 型有三:無圖形表徵,且數概念不完整、使用圖形表徵但答題內容與題目無關、

有使用圖形表徵但看不出分堆情形以及「0-10」分法的遺漏。

盒圖表徵測驗當中高分群組表徵概念與數概念知識全對的有 9 位,低分群組 有 8 位,且兩組別皆無使用錯誤表徵。表徵正確但數概念錯誤高分組有 4 位,其 中 3 位遺漏「0-10」分法,1 位遺漏「5-5」分法;低分組則有 5 位,其中 4 位遺 漏「0-10」分法,1 位雖然使用正確的盒圖表徵規則,然而並非作出正確的數概 念「十的分解與合成」二個子部分合為 10 的活動。兩者皆錯只有低分組的 1 位,

將兩個小方格視為二位數的個位與十位位值,在小方格與大方格作序詞數數。

相較於前兩項測驗,在線段圖測驗中兩群組表現都不佳,但低分組在使用表 徵與數概念正確的人數略高於高分組。數概念正確但表徵使用錯誤者,高分群組 有 2 位,在表示「0-10」分法中沒有明確以符號區別出兩部分線段;低分群組有 5 位,其中 2 位是在數線上圈選數字;1 位在同一條數線畫了兩條切割線,將之 分為三部分;2 位在表示「0-10」分法中沒有明確以符號區別出兩部分線段。正

確使用表徵但數概念無完整表示者,在高分組中有 4 位,這 4 位都出現「0-10」

2.相關性分析

使用Pearson積差相關檢定將資料作相關性分析,測量兩個數值變數間的線 性關係。結果得到:學生在加減文字題測驗得分表現與三種表徵測驗得分之間皆 達顯著差異。

3.小結:

由簡單描述統計分析結果觀察,相同的問題使用不同的表徵系統,而不同的 表徵系統也將會影響到學生的表現程度。

從相關性分析探討,當兩變數有相關存在,並不代表兩者一定存在因果關 係,但是當相關程度高的時候,彼此的預測能力也高。雖然加減文字題之得分表 現與外部表徵測驗不一定存在因果關係,但是我們卻能藉由兩者之ㄧ的得分表現 去預測評估學生在解題或表徵方面的得分表現。

二、根據認知結構分析表徵的使用,有哪些策略或步驟?

根據表 3-3-1 分析三種外部表徵系統相關之知識架構,歸納本研究受試者在 三種表徵使用上之表現:

(一)圈圈圖表徵測驗:

在解答圈圈圖表徵的策略,也就是將十個圈圈分成兩堆的活動,高分群組有 六種解題策略類型:1.使用橫線區隔;2.分成兩列;3.畫縱線隔開;4.使用數學 符號的「+」號;5.畫一長條圖將圈圈分成兩部分;6.畫出兩個方框填入圈圈並 加註數字。

低分群組有六種解題策略類型:1.使用橫線區隔;2.分成兩列;3.畫縱線隔 開並附註數字解說;4.使用頓號區隔;5.使用數學符號的「+」號;6.畫一長條圖 將圈圈分成兩部分。

上述六種類型中,高低分群組共同於「分成兩列」策略進行「0-10」分法,

此種呈現方式易造成無法明確辨識「0」的表徵。

(二)盒圖表徵測驗:

高分群組在盒圖表徵測驗當中,表徵的使用皆無問題;低分群組大致上對於 該表徵的使用沒有錯誤情形;只有 1 位受試者於兩個小方格填入數量並不等於大 方格之數量,且兩個小方格數量(部分)不是大方格數量(整體)的子部分,故為錯 誤的表徵類型。

(三)線段圖表徵測驗

使用線段圖來表徵數概念「十的合成與分解」對於本研究之學生而言是初次 的答題經驗,故在解題過程與作答情形做較為深入的探討:

1.編碼 A 的解題策略:

在解答線段圖表徵的策略,也就是從線段圖上標示的一個數字將此線段切分 或區分為兩部分的活動,高分群組有四種解題策略類型:

(1)在切割的基準刻度線上劃粗線;

(2)先從基準刻度線劃一分割線,以兩條弧線劃分兩部分;

(3)圈選基準刻度線,劃兩條弧線區分兩部分;

(4)在基準刻度數字上作記號,並畫兩條弧線區分兩部分。

低分群組有三種解題策略類型:

(1)在切割的刻度線上劃粗線;

(2)先從基準刻度線劃一分割線,以兩條弧線劃分兩部分;

(3)圈選刻度線數字並以兩條弧線劃分兩部分。

基本上,兩群組在解題策略上大致相同。

2.編碼 B 的答題情形:

高分群組學生若能成功將線段一分為二,其「兩線段的值合為 10」的表徵 知識表現也能成功;只有 1 位能將兩線段合 10 的結果,也就是六種分法成功全

部表徵出來;其餘受試者在個人的答題表現中,雖沒有完整表示所有分法,但其 作答出來的分法都符合正確表徵,因此只能判斷他們在使用線段圖表達數概念

「全體─部分概念」不完整。但是,在錯誤表徵類型,有以下幾種:

(1)找能合為十的兩個刻度數字作切割線,例如:在 3 和 7 刻度分別作兩條切 割線。

(2)任意找兩個刻度線,也就是非十的子部分,作分割線。例如:在 6 和 8 刻 度分別作兩條切割線。然而此作法把一條線段切分成三部分違反編碼B兩線段原 則。

(3)圈選刻度數字,這會造成數的表徵重點只代表一個數字點,而看不出兩線 段的值。

低分群組學生在編碼B的表現,其作答方式:有 2 位能將兩線段合 10 的結 果,也就是六種分法成功全部表徵出來;其餘受試者在個人的答題表現中,雖未 完整表示所有分法,但其作答出來的分法都能符合正確表徵,因此,只能判斷他 們在使用線段圖表達數概念的「全體─部分」概念不完整。在錯誤表徵類型,有 以下幾種:

(1)任意找兩個刻度線,也就是非十的子部分,作分割線。例如:在 6 和 9 刻 度分別作兩條切割線。然而此作法把一條線段總共切成三部分並不符合編碼B兩 線段原則。

(2)圈選刻度數字,這會造成數的表徵重點只代表一個數字點,而看不出兩線 段的值。

線段圖是長度概念,高分群組學生會將線上的刻度當成一個量,而忽略每個 間隔代表 1,出現圈選兩個刻度數字能合為 10 的解題表徵。低分群組沒有此類 錯誤,可能與他們使用積木輔助解題有關;在嘗試解題時,發現一個小白積木剛 好等於一個間隔,前兩次表徵測驗有操作小白積木分堆的經驗,所以沒有出現這 類錯誤表徵類型。

3.編碼 D 的答題情形:

高分群組學生在編碼 D:兩部分線段區別要精準明確,其表徵呈現的方式有 以下 2 種:

(1)類型一:從刻度線作切割,再畫出兩條弧線將線段區別;

(2)類型二:只在刻度線作切割。

低分群組學生表徵呈現的方式有以下 3 種:

(1)類型一:從刻度線作切割,再畫出兩條弧線將線段區別;

(2)類型二:只在刻度線作切割。

(3)類型三:圈出切割點的刻度數字再畫出兩條弧線區別。

高分群組受試者表徵「0-10」分法將線段空白表示,未在 0 或 10 的刻度上 作切割記號,無法循跡明確判別其表現,故歸類於表徵編碼 D 失敗。低分群組 則主要錯誤類型為圈出切割點的刻度數字。

(四)小結

本研究之表徵測驗如 Schnotz et al.(2010)提出兩種表徵形式之描繪,測驗內 容由圖示來組成,這些圖示藉由類似或結構上的相似性來表達數概念。在推論時 可以直接從表徵讀出訊息,因此,此模式用來研究從外部表徵來建構內部表徵的 過程。知識的外部化可以用來溝通,例如教學者會藉由畫圖來輔助講解題意,個 人可以將產生的外部表徵視為認知工具來輔助問題解決,將運思及問題解決過程 中所需的認知需求卸載到情境當中。

本研究之表徵測驗如 Schnotz et al.(2010)提出兩種表徵形式之描繪,測驗內 容由圖示來組成,這些圖示藉由類似或結構上的相似性來表達數概念。在推論時 可以直接從表徵讀出訊息,因此,此模式用來研究從外部表徵來建構內部表徵的 過程。知識的外部化可以用來溝通,例如教學者會藉由畫圖來輔助講解題意,個 人可以將產生的外部表徵視為認知工具來輔助問題解決,將運思及問題解決過程 中所需的認知需求卸載到情境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