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研究者根據本研究的發現及結論,提供幾點有關教學、課程編製及未來研 究的建議。

壹、關於教學方面

一、教師可用圖形或分段提問讓兒童求出完整的樣本空間

兒童不習慣將所有情形列出,偏向選擇其中一個,此時教師可採 用分段佈題的方式,先將問題簡化,讓兒童由簡單的樣本空間先著 手,再增加問題情境的難度,回到原問題(陳欣民、劉祥通,民 91b)。

例如「甲、乙、丙、丁兩個兩個一組,有幾種可能」,由於太複雜,

兒童不願或無法回答出所有可能,研究者可先把題目改為「甲、乙、

丙兩個兩個一組,有幾種可能」,兒童正確答出甲乙、甲丙、乙丙後,

就能仿照同樣策略來解決甲、乙、丙、丁兩個兩個一組了。教師也可 用樹狀圖、表格或圖形來幫助兒童思考(朱雅瑋,民 85),例如連續 投擲一元硬幣兩次,可用樹狀圖來輔助算出所有結果。

二、讓兒童透過實際試驗體會「大數法則」的意義

「理論機率值」的意義在機率的概念中,而要確實了解理論機率 值的意義,首先要具備大數法則的概念。依據本研究結果,本研究個 案的兒童皆沒有大數法則的概念,教師可讓兒童透過實驗體會「大數 法則」的意義。第一個例子是「已知母群體的分配情形」,進行實際 試驗後,與「觀測值的分配情形」做比較;第二個例子是「先告知他 母群體的總數」,經過多次實際試驗後,讓他根據試驗之紀錄去推測

「實際母群體的分配」。實際抽取的次數接近無限多次時,讓兒童體 會「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是趨於定值的」(陳欣民和劉祥通,民 91b)。

三、教師可用「反問」的方式讓增進兒童對「一定」、「可能」或「不可能」

語意上的理解

根據本研究的結果,兒童容易將「不太可能」和「不可能」、「非 常可能」和「一定」的名詞混淆,教師可採用「反問」的方式增進兒 童對事件發生之可能性語意上的理解。例如「袋子裡有 9 顆黑棋、1 顆白棋,抽到一顆白棋」兒童回答「不可能」時候,教師可反問,「你 的意思是完全不可能抽中嗎?」,讓兒童發現自己使用的語詞並不恰 當。

四、在連續情境的機率比較中,教師應對兒童強調數字的概念,促使兒童 不受主觀影響而出現錯誤的判斷。

綜合國內外研究,在連續情境的機率比較,目標顏色在相鄰與非 相鄰情形中,出現的機率相同時(例如射飛鏢遊戲),非相鄰的結果 常阻止了兒童數字的想法,兒童常會認為,因為顏色都相連在一起,

當然容易被射中,此時教師應以數字強調,射中目標顏色的機率是相 同的,讓兒童改用數字做出正確的判斷。

五、兒童在進行正式的機率教學前應先具備完整的「分數概念」

在本研究中,中能力的個案常以目標物來表示機率,例如「一個 袋子裡有 3 個藍色的餅乾和 2 個橘色的餅乾」,中能力兒童認為抽中 藍色餅乾的機率是 3。高能力的個案在「甲箱子裡共 6 顆球,包含了 3 顆紅球、2 顆藍球、1 顆黃球,乙箱子裡共有 12 顆球,包含了 6 顆 紅球、4 顆藍球、2 顆黃球」的題目中雖然知道甲箱出現紅球的機率 是 3/6,乙箱出現紅球的機率是 6/12,但因缺乏等值分數的概念,無 法順利回答出出現紅球的機率是相同的。由上面兩個個案看來,機率 概念的發展會受限於分數概念的欠缺,因為「理論機率值」是由分數

表示的(陳欣民,民 91)。因此,在進行正式的機率教學之前,教師 應先確認兒童是否已經具備完整的分數概念。

貳、關於課程編製方面

一、機率概念可提前引入課程中

Fischbein(1975)曾指出,學齡前的孩童,可以漸漸地正確了解

「機率」的概念,且這種了解可能是基於他們潛在的知覺。美國教師 協會(NCTM)(2000)的 Grades 3-5(國小 3 到 5 年級兒童)課程標 準中,已有機率課程。根據本研究三個個案當中,雖然尚未接受過正 式的機率課程,皆對機率概念有所認識,但會產生一些迷思概念。基 於此,本研究建議機率概念可提前至國小中年級引入,讓兒童從日常 生活中,以漸進的方式學習機率概念的知識,盡早釐清兒童的錯誤概 念。

二、課程內容宜取材自兒童的生活經驗

日常生活中經常應用到機率的概念,例如:抽籤、擲骰子、射飛 鏢,因此若機率課程內容中以兒童的生活經驗為主,不但能讓兒童在 熟悉的情境當中學習,以後更能將機率概念熟悉的應用在日常生活 中。再者,若機率課程內容與兒童生活經驗相結合,也較能引發兒童 的學習動機,碰到較容易產生迷思概念的題目時,因為與日常經驗結 合的關係,也能較順利理解。

三、課程內容應多加入觀念上的理解

在本研究中,高能力兒童雖然能用分數表示理論機率值,例如在

「箱子裡有 1 個紅色的巧克力球和 4 個綠色的巧克力球」的題目中,

能用 1/5 代表抽中紅色巧克力球的機率,表面上看來似乎已經具備理

論機率的概念了,但事實上,高能力兒童無法理解,實驗次數越多,

機率值會趨近一個定數,也就是並無具備大數法則的概念。根據韓燕 言(民 92)指出,透過實驗建立所謂比值接近,再經由比值接近引導 出大數法則,最後幫助兒童理解並建立所謂的機率值。因此,高能力 兒童並無具備完整的理論機率觀念。研究者建議,課程內容應多一些 觀念理解的問題,再進行更深入的演算。

參、關於未來研究方面 一、方法設計

本研究採取質的方式進行個案研究,針對三位研究個案的回答情 形及機率思考層次作深入的探討,但因受限於時間與人力,對象僅限 於台中縣某一國小三位五年級的兒童。建議未來研究可設計問卷方式 採量的方式進行研究,可擴大研究對象的範圍,探討某一縣市或地區 兒童普遍的機率想法及思考層次。

二、研究與對象

Fischbein(1975)的研究指出,兒童在 7 歲後便有「機率」的原 始直觀。本研究對象為國民小學五年級尚未接觸過機率單元教學之三 位兒童,對於其他年級及學習過機率課程的兒童,並未予以廣泛探 究。建議未來研究對象可往前延伸至低、中年級,也可研究經過機率 教學後兒童的機率想法及機率思考層次,或比較機率教學前後的差異 情形。

三、研究方向

機率的晤談題目相當廣泛,建議以後的研究可在每一機率組成 中,加入其他情境的問題,例如與日常生活情境相關的問題或容易產

生迷思概念的問題,更能了解兒童在各個情境的想法。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王文科(民 79)。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王文科(民 84)。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朱雅瑋(民 85)。國小學童機率的直觀概念。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未發表 之碩士論文。

林美珍(民 85)。兒童認知發展。台北: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

林燈茂(民 78)。國小機率教材-「大數法則、機率值」教學困難與對策之試 探研究。省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輔導叢書之 9。屏東:省立屏東師範 學院。

林燈茂(民 81)。11-16 歲學童之「相對差異」與「大數法則」概念初探。彰 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林燈茂(民 87)。機率教學前後之國小六年級學童的機率概念知識之比較研究。

八十六學年度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821-841。花蓮:國立花蓮師範 學院。

吳芝儀、李奉儒譯(Michael Quinn Patton 著)(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

桂冠圖書出版公司。

吳福元譯(J. Piaget & B. Inhelder 著)(民 76)。皮亞傑兒童心理學。台北:唐 山。

吳靜瑜(民 88)。國小六年級學童機率概念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師範學院 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施能宏(民 86)。國小高年級學生機率文字題表現之研究。台中:國立台中師 範學院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徐偉民(民 85)。國小數學教師初步機率教學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 教育研究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國立編譯館主編(民 90)。國民小學數學第十一冊教學指引。台北:國立編譯 館。

張春興(民 86)。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教育部(民 82)。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台捷國際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 司。

教育部(民 89)。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 89)。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郭換枝(無日期)。建構式教學對兒童智力發展的影響。民國 94 年 5 月 15 日,

取自 http://www.nani.com.tw/ big5/content/2003-04/16/content_530.htm 陳欣民(民 91)。國小解機率問題之個案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

研究所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陳欣民、劉祥通(民 91a)。從兒童機率迷思概念之文獻分析談機率單元的教學 與課程。科學教育研究與發展季刊,26,40-51。

陳欣民、劉祥通(民 91b)。一位國小五年級學生機率思考層次之個案研究。國 民教育研究學報,8,133-158。

陳順宇、鄭碧娥(民 82)。國中生機率能力評量分析。第八屆科教研討會論文 彙刊。39-68。台北市:國科會。

黃台珠(民 73)。概念的研究及其意義。科學教育月刊,66,44-56。

詹世煌譯(Hoel,Port, & Stone 著)(1989)。機率導論。台北:曉園出版社。

劉秋木(民 85)。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鄭麗玉(民 87)。如何改變兒童的迷思概念。教師之友,39(5),28-36。

謝青龍(民 84)。從「迷思概念」到「另有架構」的概念改變。科學教育月刊,

180,23-25。

韓燕言(民 92)。國小六年級學生機率初步概念學習表現之研究。台中:國立 台中師範學院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羅友任(民 92)。國小高年級學生機率解題的後設認知與溝通表現之相關研究。

台中: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cedolo, C., O’Connor, J., Banks, L., & Horobin, K. (1989) . Children`s

ability to make probability estimates: Skills revealed through application of Anderson’s functional mesurement methodology. Child Development, 60,

ability to make probability estimates: Skills revealed through application of Anderson’s functional mesurement methodology. Child Development,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