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對實習學校的建議

(一)營造積極學習的校園環境,並維繫校內教職員團結一致之合作氣氛。

「環境」也是影響學習者學習之原因之一,營造積極學習、活力充沛的校 園環境,不僅對學生產生正向影響,亦對特教實習生產生正面作用;另一方面 維繫校園內教職員合作無間、團結一致的氣氛,以灌輸特教實習生捨棄單打獨 鬥模式,並透過團隊合作方式來解決教學及學生相關問題。

(二)解釋對特教班群地理位置規劃之用意,避免特教實習生錯誤解讀。

此外,基於特教實習生對特教班群在實習學校中之地理位置會有所解讀之 情況,建議可以針對特教實習生稍加解釋學校如此規劃的考量,如方便學生交 通車接送、如廁、用餐或其他安全考量等,以避免特教實習生有錯誤的解讀。

(三)實習內容規劃應詳盡並確實執行,幫助特教實習生有系統的學習。

實習內容規劃詳盡,可讓實習生了解實習期間所要學習的項目,而確實執 行,則是確保實習生在學校詳盡的規劃下扎實且有系統的學習,避免實習生在 零散的實習活動中僅習得零星知識與技能。

(四)規劃讓普教實習生參與特教相關活動,促進普教、特教互相了解與合作。

普通教育教師或實習生對特殊教育的運作、推行尚有不清楚的地方,若能 趁著實習期間,移除普教、特教之間的界線,除了規劃特教實習生參與一般行 政工作之外,也鼓勵普教實習生加入特教活動推行的行列,以促進對彼此專業 領域的了解,可望進一步增進彼此情誼,奠定普教、特教互助合作的基礎。

二、對實習輔導老師的建議

(一)樹立身教典範,啟發特教實習生對特殊教育工作之熱忱。

實習輔導老師應意識到自己的對教育的熱忱、教學與對特殊生的態度,皆 可能受到特教實習生之仿傚,因此應建立真好的特教教師典範,如保持教育熱 忱、勤學不倦、關懷學生、鍥而不捨等教師特質,並對特教實習生有所期許,

以激發特教實習生對特殊教育工作的熱情。

(二)鼓勵特教實習生獨當一面、多方嘗試。

實習輔導老師亦須注意自己對特教實習生的指導方式,過於自由或緊迫,

都可能造成實習生過於鬆懈或緊張,而影響特教實習生的學習態度,此外,在 研究中發現當特教實習生與輔導老師意見相左時,以輔導老師的意見為主之現 象,因此輔導老師亦可適度鼓勵特教實習生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在教學現場嘗 試看看,無論對、錯皆能在獨當一面之過程中有所收穫。

三、對實習指導教授的建議

(一)樹立真師典範,以精神感召特教實習生致力於特殊教育工作。

實習指導教授在師培機構中是特教實習生特殊教育相關知識之啟蒙者、傳 遞者,對特教實習生看待特殊教育工作的態度具有影響力,加上教授之言行舉 止、對待學生的態度亦可能為特教實習生模仿之範本,基於此,特殊教育所需 之「教育愛」應透過實習指導教授之精神感召,使特教實習生效法之。

(二)協助特教實習生了解「潛在課程」的影響。

實習指導教授擁有教育相關專業知能,對潛在課程有較深入的瞭解,因此

可以藉由返校座談或聚會討論的時間,引導特教實習生了解潛在課程的意義及 重要性,使特教實習生在實習過程中時時檢視潛在課程所帶來的影響,藉以發 展其正向功能並杜絕負面的影響。

四、對特教實習生的建議

(一)面對理論與實務之落差,可求助於實習指導教授來解惑。

在實習過程中難免會有一段理論和實務的磨合期,理論需要實務來執行 之,而實務需要理論為背景,特教實習生在學習時需兩者並重,缺一不可,若 遇理論和實務有所差距,可適時請教實習指導教授,協助自己在理論學習和實 務經驗方面做銜接,如同Wenzlaff(1998)提到師培者有責任協助實習生,將 學校之實習經驗連結到師培機構傳授給他們的理論知識。

(二)主動關懷特殊生,並與實習同儕團結合作。

特殊生是一異質性大的群體,因此每一個學生都是值得學習的對象,特教 實習生應該主動與特殊生互動,了解不同障礙類別之學習特徵、需求,進而累 積特殊教育相關經驗;另一方面,與實習同儕相互交流實習心得或在教學、行 政工作上彼此協助,能使學習效果事半功倍,成為彼此成長的助力。

(三)勇於表達需求、爭取權利。

特教實習生於實習階段不僅要把握時間好好吸收實務經驗,更要同時為即 將到來的教師檢定考、教師甄試做準備,在雙重壓力下需要他人的協助以適時 的紓解壓力、克服困難,因此應該勇敢向實習指導教授、實習輔導老師或其他 相關人員提出需要協助的地方,以求順利完成實習,同時為考試做好準備。

(四)多參與、多反省,察覺潛在課程帶來的影響。

教育實習的目的係透過在教育現場中執行行政業務、演示教學,讓特教實 習生累積實務經驗,以培養未來在職場上所需的技能和態度。因此特教實習生 更應該趁著教育實習期間多參與各類活動,積極地去體驗、去學習,豐富自己 的經驗;同時也要時常做反思的動作,釐清自己在參與的過程中學到了哪些?

從中體悟到什麼?以察覺潛在課程對自己所產生的影響,讓學習更具效能。

五、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一)延長研究時間

本研究受限於時間,僅針對特教實習生半年教育實習受到之潛在課程影響 進行探究,建議可以往前追溯至大學教育階段,或往後延伸至成為正式或代課 教師時,潛在課程對特教師培生之影響,以期深入了解特教師培生受到潛在課 程之影響及後續發展情形。

(二)擴大研究對象人數

例如針對某級特殊教育畢業生,探究其在教育實習階段受到潛在課程之影

響,以建立國小特殊教育師資培育階段潛在課程學習之參考指標。

(三)探究不同性質實習班級中特教實習生受到潛在課程之影響

不同的學習環境可能對特教實習生產生不同的影響,可針對在不同類型的 國小特殊教育班級如特教班、資源班、資優班、巡迴班等,探究在其中實習之 特教實習生所受到潛在課程之影響,做為相關師培者與特教實習生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文科、王智弘(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五南。

王秋絨(1987)。教師專業社會化理論在教育實習設計上的蘊義。臺北:師大書苑 王錦珍(1994)。國中實習生社會化之俗民誌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臺北市。

王麗美(2009)。三位特教老師的實習故事—實習對教師信念形塑的影響(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Patton, M. Q.著。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桂冠。

杞昭安(1996)。師範校院特殊教育學系大五學生工作滿意、工作壓力及其因應方式 之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1,109-141。

李倩鈺(2002)。教育實習中實習輔導老師與實習生師徒關係之探討(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東師範學院,臺東縣。

吳清山、林天祐(2001)。潛在課程。教育研究月刊,86,111。

李詠天(1993)。論潛在課程。現代教育,31,117-132。

林炎旦、張吉成(1999)。技職院校潛在課程綱領內涵規劃。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

54,20-25。

林妙真(2005)。邁向幼教老師之路:三個師資生的故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素卿(2009)。潛在課程之研究:以一所公辦民營學校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54(1),179-208。

林麗華(1989)。特殊教育的潛在課程。特殊教育季刊,30,8-11。

胡心慈(2005)。特殊教育實習生專業社會化歷程研究。特殊教育與復健學報,13,

69-89。

洪福財(1998)。潛在課程之意涵分析。國民教育,39(2),71-78。

施增宣(2008)。職前教育對初任教師專業發展影響之探究—以北部一所私立大學為 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私立銘傳大學,臺北市。

孫志麟(1992)。潛在課程對國民教育的影響。師友,295,35-33。

高彩珍(2003)。國小特殊教育實習生實務知識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高新建(主編)(2003)。實習輔導:培育明日的專業真師。臺北市:師大。

師資培育之大學辦理教育實習作業原則(民 94 年 09 月 12 日)

師資培育法(民 94 年 12 月 28 日修正)。

師資培育法施行細則(民 100 年 01 月 04 日修正)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實習課程實施要點(民 94 年 11 月 8 日)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黃光雄(1999)。課程與教學。臺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1985a)。潛在課程研究。臺北:五南。

陳伯璋(1985b)。「潛在課程」研究對我國課程研究可能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研究所集刊,27,217-261。

陳伯璋(1987)。課程研究與教育革新。臺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1987)。潛在課程與大學教育之革新。比較教育通訊,15,18-21。

張育嫻(2003)。國中實習生師生互動策略之質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芬芬(1991):師範生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之人種誌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張芬芬(1993)。師範生實習的潛在課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1(2),14-33。

張芬芬(1994)。教育實習中潛在課程的來源探討。初等教育學刊,3,139-164。

張芬芬(1997)。多元化師資培育中的潛在課程。教育資料集刊,22,235-254。

莊明貞、陳怡如(譯)(2006)。Corrine Glesne 著。質性研究導論。臺北市:高等教

梁坤明(2005)。教師班級經營的潛在課程探討。北縣教育,53,74-78。

黃政傑(1986)。潛在課程概念評析。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8,169。

黃政傑(1989)。面對特殊教育的潛在課程。特殊教育季刊,30,5-7。

黃政傑(1989)。面對特殊教育的潛在課程。特殊教育季刊,3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