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之結論提出相關建議,以供教科書編輯者、教學者以及後續研 究之參考。

壹、對教科書編輯者的建議

一、教材內容適度增加歌仔戲之比例以落實本土化教學之目標

臺灣推展本土教育多年,但本土音樂文化真正的意涵與價值,卻未得到普遍 的認同與肯定,由本研究結果發現,歌仔戲教材只佔教科書的 1.19%,比例明顯偏 低,甚至比原住民教材(3.03%)還少很多,可知目前教科書的內涵,仍以西方音 樂為主軸,但若教材編選,是以學生生活經驗及本土文化特色之原則考量的話,

那源於臺灣的歌仔戲音樂,無疑是極佳的選擇,因此,建議在教科書中增加歌仔 戲教材的比例,以落實本土化教學之目標。

二、將歌仔戲音樂元素運用在音樂教學中

97 課綱第四階段「附錄-教材內容」已明訂,在音樂方面,要認識歌仔戲唱腔 音樂,而研究者檢視目前的歌仔戲教材,各版本大多安排在表演藝術的欣賞課程 中,屬於認知的範疇,卻未能讓學習者真正體驗到音樂的本質,「教育即生活,生 活即經驗」,若要有效學習,唯有從「做中學」,也就是要讓學生實際去接觸音樂,

如演唱及演奏,才能讓學習更加深刻,達到內化之目的。

因此,教科書應發展多元性的教材,例如在音樂課程中盡量融入歌仔戲唱腔與 音樂素材,並加以變化為音樂基礎訓練、歌唱、樂器演奏、創作之教學內容,除 了能讓學生能在學習中,漸漸熟悉我們自己的音樂外,更能為帶入此戲曲奠定良 好的基礎。

三、依表演元素分科教學再統合至表演藝術中

藝術的學習,必須由淺入深,而教材的系統性、順序性、連貫性,就是教學有 效與否之關鍵,在 97 課綱的課程設計中,已修正可依視覺藝術、音樂與表演藝術 之個別特質分科教學,而歌仔戲結合許多表演元素,並橫跨 3 個科目,實無法以 1 位教師之力來完成教學,因此,教學設計可在七、八年級先依表演元素之個別特 質做分科教學,至九年級再統合至表演藝術做戲曲之綜合欣賞,如此才能讓學生 在國中 3 年循序漸進接觸歌仔戲,並完整了解其戲曲全貌。

四、教材質量並重,豐富有聲資料,打造精緻課程

研究者認為歌仔戲教材必須質、量並重,切不可為了增加本土音樂教材內容,

就隨意加進幾首歌仔戲唱腔帶過,因為傳統的唱腔較無法獲得現代孩子的認同,

大多都有排斥感,也不易教唱,因此,編輯者必須了解現代孩子所處的環境與喜 好,適當的加入現代元素,例如以徐佳瑩的《身騎白馬》帶入七字調的學習,就 像明華園為吸引更多的觀眾聆賞,也必須加入許多現代的表演元素一樣,也許會 與傳統形式略有不同,但這是教育的第一步,讓不曾接觸的群眾願意接觸歌仔戲,

之後才能加深加廣。

現代的孩子學習,非常依賴視覺與聽覺,因此,不論是演唱形式、歌詞的內 容、伴奏的型態與欣賞的有聲資料內容,都必須顧及學生的生理發展與學習心理,

不可以傳統或正確性為唯一標準,應以多元化的教材引導學生,讓他們願意學習,

如此才能真正將此音樂深植孩子的心中。

國內的歌仔戲團如河洛、薪傳、明華園、楊麗花、黃香蓮、葉青、秀琴等,

均出版了許多演出劇目的 DVD 可供編輯者作教材的選擇參考外,另外,也有許多 單位製作了不少歌仔戲的教學資料影片,研究者彙整了文化部傳藝中心、國家圖 書館、國立中央圖書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等館藏的歌仔戲影音資料如附錄四所 示,以作為參考與運用之指引,然而這些資料要如何妥善的運用在教學,如何將 歌仔戲音樂有系統的編入基礎訓練、演奏、演唱、創作中,都需要教科書編輯者

協同歌仔戲專家、音樂教育工作者與音樂學者,依教學進程來規劃一系列相關課 程,讓歌仔戲教材有質有量。

貳、對教學者的建議

臺灣國中、小的音樂師資,多半受西方音樂教育所孕育,音樂教科書中的內 容亦以西方音樂為主軸,長期以來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都在這樣的環境下傳承 給我們的學生,但在世界各國都在強調民族音樂的重要時,教師們就必須走在前 端,帶領孩子認識我們自己的音樂才對,除應積極參與傳統藝術的研習,不斷充 實本土音樂之素養與知識外,更要落實在本土音樂課程的教學。

由本研究可知,歌仔戲教材在教科書中的比例極少,教師們不僅應該依課程 教學,更要多做教材的補充,在教學中盡量放入歌仔戲的音樂,以附錄一《都馬 調》的旋律為例,曾被改編為鋼琴曲、國樂合奏曲、合唱曲、嗩吶協奏曲等等,

教師即可在帶社團或樂器教學時,將其編入教材,讓孩子們在不同的音樂形式中,

漸漸認識歌仔戲音樂;亦可結合閩南語的教學,讓學生在有趣的唱、唸中,自然 的學習語文與音樂。

依照課綱之課程目標與課程設計,教師應有自編教材之能力,結合各地區特 色與學生背景與能力,發展生活化的歌仔戲音樂教材,再藉由教育部數位教學資 源網站的分享,讓更多的教師能共同參與,如此,才能讓更多的教師與學生,有 機會認識我們自己的音樂文化。

參、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研究主題方面

基於時間上的限制,本研究僅針對歌仔戲教材進行分析,無法深入探討教科 書中所有的本土音樂教材,因此未來研究將可針對其他本土音樂教材,如客家音 樂、南管音樂、北管音樂、原住民音樂等內容進行研究,以期全面性瞭解國民中

學藝術人文領域本土音樂教材之全貌。

二、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之對象為依據 2003 年公布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所編輯,

並通過教育部審查合格之 99 學年度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領域教科書。而依據 97 課綱所編輯的教科書,預計要至 2013 年才能完全通過審查,因此,在後續研究中,

即可俟全六冊均審查通過後,遂持續探討之。另在垂直面的後續研究,可向下探 討國民小學第一階段的生活課程,及第二、三階段的藝術人文領域教科書之歌仔 戲教材內容,以瞭解歌仔戲教材在九年一貫教科書中的編排與運用情形。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內容分析法,只針對教科書與教師手冊中歌仔戲教材之呈現狀況與 數量進行探討,但不了解教科書呈現這些教材的原則與編、審者的知識信念、教 育理念和意識形態,亦未對相關人員進行訪問,故其推論是有所限制的。後續研 究即可對於教科書的使用者,如藝術與人文教師在教學現場的使用狀況與問題,

及學生的學習狀況等等,以問卷調查法、行動研究法、實驗研究法或深度訪談的 質性研究等方式進行探究,以深入瞭解教師、學生、版本、教材與教法上的關係 與影響。

歌仔戲音樂豐富多元,深具臺灣風土民情之特色,教科書在音樂課程中的編 輯,若要兼顧本土性教材,那歌仔戲音樂絕對是可以發展之素材。為達到教學的 目的,教材的編選與課程的設計,就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冀望本研究之結論 與建議,能得到各方的重視,讓音樂教育更多元,臺灣的音樂教材更具特色。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于世淑(2008)。 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教科書音樂課程之內容分析:以多元文化 課程概念檢視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內政部(2011)。人口統計資料。檢索日期 2011 年 7 月 1 日,取自

http://www.ris.gov.tw/version96/population_111.html

王士儀(1996)。歌仔戲的興起:對田野調查的幾點看法。載於海峽兩岸歌仔戲學 術研討會編輯委員會編輯: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23-47。臺 北市:文建會。

王文科、王智弘(2009)。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立心、藍順德(2007)。晚清以來中小學教科書發展的歷史回顧。檔案季刊,6

(1),頁 28-44。

王姿尹(201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國中英語教科書評鑑規準建構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市。

王靜儀(2010)。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教科書音樂教材之節奏分析(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白亦方、楊智穎、劉修豪(2011)。教科書百年演進歷程與脈絡:時代的軌跡。載 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教科書百年演進國際學術研討會,頁 291-312。臺北 市:教育部。

古重仁(2003)。國小教師對藝術與人文教材選用因素探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司琦(2005a)。小學教科書發展史(上) ─ 小學教科書紙上博物館。臺北市:華 泰。

司琦(2005b)。小學教科書發展史(下) ─ 小學教科書紙上博物館。臺北市:華 泰。

江韶瑩(1997)。斷線的風箏-鄉土藝術教學的議題。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宜 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臺北市:作者。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2009)。文化資產個案導覽:歌 仔戲。檢索日期 2011 年 8 月 11 日,取自

http://www.hach.gov.tw/hach/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 od=doViewCaseBasicInfo&caseId=UE09804000016&version=1&assetsClassifyId

=4.1&menuId=308&iscancel=true

李汝和主修(1971)。臺灣省通志。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依玲(2006)。藝術與人文領域第二階段教科書音樂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李奉儒(2008)。臺灣政治解嚴以來的教育改革論述之評析。載於蘇永明、方永泉 主編,解嚴以來台灣教育改革的省思,頁 1-30。臺北市:學富文化。

李春池纂修(1963)。宜蘭縣志。宜蘭縣:宜蘭縣文獻委員會。

李宛蓁(2008)。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科書音樂欣賞教材之內容分析(未

李宛蓁(2008)。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科書音樂欣賞教材之內容分析(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