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歌仔戲之起源、發展與表演元素

臺灣遠在 17 世紀即有中國戲曲的演出,閩粵移民們將自己家鄉的七子班、九 甲戲、亂彈戲、四平戲等等戲曲帶來臺灣,得以藉之娛神、娛己。但亂彈戲、四 平戲由於所使用的語言,和臺灣的閩南語不同,故真正的知音不多;而用泉州方 言演唱的七子班與九甲戲,雖無語言上的隔閡,但樂調卻無法與融入臺灣生活,

基於一般民眾娛樂上的需要,因此以臺灣語言演唱臺灣歌調、並兼容舊有戲曲特 色的新戲曲、具有濃厚臺灣地方色彩的「歌仔戲」便誕生了(張炫文,1982)。以 下就歌仔戲的起源、發展及表演元素分述之。

壹、歌仔戲的起源

歌仔戲是臺灣土生土長的地方戲劇,因為從形成小戲,到發展為大戲,都是 在臺灣這塊土地上,一般人都認為其發祥地在宜蘭(林茂賢,2003;曾永義,1988a;

楊馥菱,2002)。紀錄歌仔戲演出最早的文獻資料,首見於宜蘭地區,1905 年 8 月 18 日《臺灣日日新報》對「歌戲」的報導,因此,歌仔戲的起源與宜蘭的地緣關 係密切(楊馥菱,2002)。論述「歌仔戲」之文,亦見於 1952 年文浩的《閩南戲 的現狀》,文中簡略介紹「臺灣調」為「歌劇」(歌仔戲團)(王士儀,1996)與 1952 年創刊的《臺灣地方戲劇》,提出宜蘭歌仔助為歌仔戲首創者(楊馥菱,2002)。

接續有福建省戲曲改進委員陳嘯高、顧曼莊在 1955 年合著的《福建和臺灣的劇種

-薌劇》,認為大陸的「薌劇」,即是從臺灣歌仔戲發展出來的(引自王士儀,1996:

23)。呂訴上(1961: 233-234)在《臺灣電影戲劇史》的「臺灣歌仔戲史」中說到:

臺灣歌仔戲是一種通俗的民間歌劇,為臺灣所獨有,所以也可稱做臺灣戲,

臺灣戲劇界擁有最多觀眾的也正是歌仔戲,它風行的地區,並不限於臺灣島 內,在廈門、菲律賓、爪哇、新加坡、蘇門答臘等地也是同樣的受到歡迎。

歌仔戲的興起在民國初年,「歌仔」有歌謠的意思,是在宜蘭地方,由山歌 轉變而來的。

對歌仔戲的起源有記載的,尚有宜蘭縣文獻委員會(1963: 35)李春池纂修的

《宜蘭縣志》,其中可見歌仔戲已融入了其它戲劇的元素,其卷二「人民志」第四 篇「禮俗篇」第五章「娛樂」第三節「戲劇」中記載:

歌仔戲原係宜蘭地方一種民謠曲調,距今六十年前,有員山結頭份人名阿助 者,傳者忘其姓氏,阿助幼好樂曲,每日農作之餘,輒提大殼絃,自彈自唱,

深得鄰人讚賞。好事者勸其把民謠演變為戲劇,初僅一二人穿便服分扮男 女,演唱時以大殼絃、月琴、蕭、笛等伴奏,並有對白,當時號稱「歌仔戲」。……

歌仔戲風行全省後,逐漸改良,大部分採用正音(平劇)觀目,配合亂彈、

四平之唱作,打鑼鼓,使刀槍,雖名歌仔戲,實已成為混合戲。

另有李汝和主修、廖漢臣整修的《臺灣省通志》(1971: 15),第一冊卷六「學 藝志」「藝術篇」第一章「戲劇」第八節「歌仔戲」:

「歌仔戲」乃本省產生之唯一民間歌劇,其產生地在今宜蘭縣。該地出產木 材,工人伐木,喜唱山歌。民國初年,有員山結頭份人歌仔助者,不詳其姓,

以善歌得名。暇時常以山歌,佐以大殼絃,自拉自唱,以自遣興。所唱歌詞,

每節四句,每句七字,句腳押韻,而不相聯,雖與普通山歌無異,但是引吭 長歌,別有韻味,是即「七字調」也。後,歌仔助將山歌改編為有劇情之歌 詞,傳授門下,試為演出,博得佳評,遂有人出而組織劇團,名之曰:「歌 仔戲」。

林茂賢(2003)在《本地歌仔研究》一文中,從文獻史料、耆老傳言、移民結

構、歌仔師父、藝人的出身、本地歌仔名稱及現存劇團之分布地區等 6 項研究,

均顯示歌仔戲確實源自於蘭陽平原。福建省藝術研究所林慶熙(1996:429)也在《歌 仔戲的形成及其在福建的發展》一文中說道:

歌仔戲是產生於臺灣的地方戲曲劇種。它孕育於明末清初,形成於清末葉。

它是由流行於臺灣的錦歌(歌仔),綜合了車鼓、採茶等民間歌舞,並吸收 南管戲(梨園戲)、四平戲、亂彈的劇目、音樂和表演藝術發展而成的。

福建藝術學校漳州分校校長郭志賢(2002)回顧歌仔戲的歷史,認為是在明 末清初與鄭成功收復臺灣時,有大批的閩南人來到臺灣,於是閩南文化與山歌民 謠便在臺灣流傳開來,結合臺灣當地的文化與民間說唱,而發展出歌仔戲的劇種。

黃秀錦(1987)走訪宜蘭後提出,歌仔戲並非歐來助獨立創作,最早開班授徒的 應是遷居到宜蘭的閩南人貓仔源,而歐來助及流氓帥、陳三如均是他的學生。另 有宜蘭老藝人說,最先將歌仔調傳到宜蘭的是大陸人陳高犁,或有人認為歌仔戲 也可能是經過眾人長時間的嘗試與研究,在宜蘭地區所形成的表演藝術,而非一 人所獨創(林茂賢,2006;楊馥菱,2002)。

曾永義(1988a)在《臺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一書中依據許多考據提出,

臺灣的歌仔戲調是來自於閩南的鄉土歌謠「錦歌」,傳入臺灣後稱為「歌仔」,在 宜蘭地區落腳生根,稱為「本地歌仔」,之後加入車鼓戲的陣頭形式演出時,被稱 作「歌仔陣」,此時歌仔戲已粗具雛形。「歌仔陣」漸漸由平地轉移到舞臺,沿用 其音樂、舞蹈之形式,但演出劇情已由滑稽散齣轉為全本戲,至此歌仔戲可以宣 告成立,若以歐來助所領導的戲班唱「山伯英台」及簡四勻所領導的戲班唱「陳 三五娘」的「拼臺」狀況來看,它們的演出應當已由落地掃走上「野臺」表演,

宜蘭人稱為「老歌仔戲」。

由以上這些引述可知,歌仔戲約在 1900 年代左右初創於蘭陽平原,並於臺灣 成長的劇種,它以臺灣民間歌謠小曲為基礎,廣納臺灣的民間音樂,吸收中國傳

統戲曲的演出方式,並以臺灣閩南語演出的一種古裝歌唱劇,其戲劇不僅能表現 臺灣的語言特色,更能彰顯出臺灣的本土文化,可稱為臺灣的代表性劇種。

貳、歌仔戲在臺灣的發展與表演型態

呂鈺秀(2003)的《臺灣音樂史》從史前時代開始敘述,歷經荷西時期、明鄭 及清領時期,直到日據時期才有歌仔戲文獻的記載。百年來歌仔戲的發展,蔡欣 欣(2003)將其分為形成發展期、成熟壯大期、轉型蛻變期與精緻創新期等四個 階段,以下並依據多位學者林茂賢(2006)、張炫文(1982)、曾永義(1988a)、

楊馥菱(2002)之研究,綜合分述之。

一、 形成發展期(1920 年以前):本地歌仔、歌仔陣、落地掃與老歌仔戲 大陸閩南漳州地區流行的民間小調「錦歌」,清代中葉隨著移民傳到臺灣稱為

「歌仔」(曾永義,1988a),歌仔在宜蘭地區落腳生根後,喜歡唱歌的民眾,便結 合地方的山歌來演唱故事,接著吸收隨著福建移民流傳至臺灣的車鼓戲表演方 式,開始用簡單的化妝來表演故事,而成為有故事性的歌劇,宜蘭人稱為「本地 歌仔」。用歌仔來演唱的宜蘭車鼓戲,有時也會參加廟會或遊街的陣頭行列,邊走 邊唱但無身段作表,稱為「歌仔陣」;當歌仔陣在遊行到圍觀人群聚集處,便將四 根竹竿架開,圍成一個臨時的四方形場子,演員就在場中央表演,後場樂師則在 竹竿的外沿彈奏,稱「落地掃」,此為歌仔戲最原始的表演型態。有一次在酬神的 戲臺上,四平戲唱完後,車鼓戲演員便在空著的舞臺上表演起來,意外的大受歡 迎,從此歌仔陣演出便漸漸地由平地轉移至舞臺上(林茂賢,2006;曾永義、游 宗蓉,2003),演出劇情也由滑稽散齣轉為全本戲劇,但音樂舞蹈的變化不大,這 就是現在宜蘭人所稱的「老歌仔戲」(曾永義,1988a)。由於它的前身是歌仔陣,

群眾便對此新戲曲取了「歌仔戲」的名稱(張炫文,1997a)。

二、成熟壯大期(1920~1945 年):野臺歌仔戲、內臺歌仔戲與唱片歌仔戲 1920 左右是歌仔戲發展的轉捩點,在吸收客家採茶戲、四平戲、亂彈戲、高 甲戲的身段、服裝、音樂等表演元素後,即有較完整的表演形式。早期歌仔戲演 員「日唱南管(北管)、夜唱歌仔」,而在老歌仔戲進入戲院舞台後,意外的受到 廣大觀眾的歡迎,非常賣座的結果,讓戲院老闆帶來財富,有人便開始組織職業 性的歌仔劇團,在 1920 年左右,已經有相當多的歌仔戲團(徐麗紗,1997;張炫 文,1982)。歌仔戲不斷吸收南北管等戲劇的表演方式及音樂後,演出的形式與內 容更加豐富,劇目題材也不再拘限於民間故事,已漸漸趨向「大戲」之型式,但 初期仍屬酬神演出的「野臺歌仔戲」(張炫文,1997a)。

1923 年間,歌仔戲向來臺演出的閩班、上海天京班學習平劇的佈景、身段、

臺步、鑼鼓點子、武戲等藝術,從此歌仔戲的演出才有文武場的區別,並開始進 入室內的劇院舞臺(呂鈺秀,2003;曾永義,1988a,顏綠芬、徐玫玲,2006)。

在 1925 左右,歌仔戲已經成為臺灣民眾非常喜歡的劇種(蘇桂枝,2003)。曾永 義(1988a)認為老歌仔戲壯大的三個因素為:1.學習亂彈、四平、南管、高甲等 大戲的妝扮、身段、對白及音樂;2.吸收各種民歌和戲曲音樂來豐富演出的內容;

3.歌仔劇團的職業化與進入城市戲館從事商業演出。故推斷歌仔戲應該在 1925 年 左右,才從野臺歌仔戲進入「內臺歌仔戲」。在野臺與內臺歌仔戲時期,歌仔戲的 演出形式大都採「幕表戲」,即所謂「作活戲」的表演方式,是由劇班中的戲先生,

向演員講述劇目中的大略情節、走位及表演過程,其餘則交由演員們做臨場的表 現,這種表演側重演員即席編詞行腔的功力,即所謂「腹內」功夫,所以演員與 文武場之間,都要有極佳的默契。

內臺歌仔戲是在戲院的舞臺上演出,需要購票才能觀賞的,故各種藝術內涵也 相對提升,因此劇情角色繁複、舞臺布景立體化、活動機關化,也較講究音樂、

燈光、服裝、道具、演員訓練等(張炫文,1997a;楊馥菱,2002)。由於都市化 的影響,觀賞行為及觀眾群的改變,讓進入劇場內臺後的歌仔戲班所演出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