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研究旨在以我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領域 經濟教育課程綱要之重要性評估,藉此詮釋與瞭解教師們對於該課程綱要之看 法,根據研究目的、文獻探討、研究結果與綜合討論,本節將分別針對教育主 管機關、高中學校與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等面向提供建議,以促進我國對經 濟教育的規劃與發展;最後,係由本研究的限制,分別提出以研究對象、研究 主題及內容的建議,供未來進行後續研究的修正參考。

壹、經濟教育落實之建議

一、教育主管機關方面

 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多方傾聽教師意見

本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領域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程的理念在於涵育新 世代的公民素養,高中階段的經濟教育課程內容銜接國中階段所習得的基本經 濟知識,並且作為大學經濟學之前導,其目的在於幫助學生在未來進入到日益 複雜的經濟社會中,能以正確的經濟態度運用經濟認知於經濟決策中,期許學 生能夠積極參與公民社會及作出最理性的決策。然而,課綱制定委員多為教育 專家與大學教授,提供專業知識層面的理論進行課綱內容的編修,因少有進入 教學現場的經驗,而使課綱內容停留在理想課程(ideal/ideological curriculum)的 層次;但是,將課綱內容轉化為實際課程的設計者與執行者實為在第一線的教 師,其對於學生在課程進行中所面臨到的問題及學習成效感受最為深刻,就實 務經驗層面而論,應為現職教師更能理解高中生不同的學習需求與反應教育現 場的狀況。

145

一般來說,課綱制定時程約需兩年以上的時間,經過專家學者組成課審 會、課發會及多次公聽會的程序才能一步步完成,可惜在過程中教師代表參與 不夠全面且最後的決定權不足,使得課程理論與實務發展之間對話空間有限,

專家學者與現職教師的思維與見解仍有落差;因此未來在修訂課綱時,若能加 入現職教師對於課綱規劃的意見與統計分析結果,讓教育專家多一份課綱制定 的參考依據,也許會對課程內容的選擇與安排上有不一樣的想法。

二、學校方面

(一)鼓勵教師進行在職進修

由學校方面積極安排經濟教育的相關研習或工作坊,以提供教師在職進修 的管道,活動舉辦方式不僅針對校內教師,亦可透過跨校合作邀請種子教師共 同參與,以促進不同學校間的社會領域教師進行專業社群交流與創建經驗分享 平台;另外,可利用教師評鑑制度用以帶動教師在職進修,由校方領導帶動教 師核心能力的研發,引導現職教師持續專業發展與回到教學相關的研究所再進 修學習,精進自我的專業知能。

(二)組織專業發展社群,促進共備

過去教師習於在教學上單打獨鬥、侷限在分科教學的框架中,由上而下的 學校組織也讓教師習於被動聽令行事,然而上述現象已無法因應現今學生的學 習需求;校方若能積極引領「教師專業學習社群(PLC)」的形成,以學校為 本位,關注學生學習,透過教師共同合作進行核心課程研發與跨領域創新。公 民與社會科係以政治、經濟、法律與社會四大學科所構成,尤其新課綱的變革 旨在強調打破學科知識藩籬,跳脫以往社會科學分論的方式,改以跨領域主題

146

式的結構進行課程編排,現職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的主修專長不盡相同,彼 此間可以將優勢的領域教學歷程,透過試教或影音媒體紀錄等方式,分享給同 儕教師觀摩學習、分析討論、共同備課進而研發創新課程,相信能夠大大提升 教學的品質與績效。

三、教師方面

 自我精進,增加經濟教育專業知能

目前我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的主修專長相當多元,然而未必所有教師 皆具備經濟專業,從本研究對受試教師進行修習經濟學相關課程之經驗的調查 結果發現到,雖然所有教師皆有修習過的科目為「經濟學」,並推測高中公民 與社會科教師對於經濟學的基本知識具有一定基礎與認知,但也顯示部分教師 於師培階段或在職進修過程中,“唯一”修習過的經濟學相關課程就只有「經濟 學」。然而,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高中公民與社會課綱(108 課綱)中經濟教育 的課程內容與99 課綱所包含的知識涵養與教學目標有著極大的差異;99 課綱 在經濟學相關主題的選定與課程規劃上,改以永續發展為核心並結合有關的經 濟概念,因而衍生出新的學習主題;而108 課綱的變革在於再度將完整的經濟 學知識架構納入課程編排,重視經濟理論與模型的解釋並且加入更多的議題討 論。面對今年8 月就要上路的 108 課綱,教師應主動增進經濟教育的相關知 能,利用課餘時間參加研習與在職進修、對時下經濟議題保持敏銳度,進而能 有效地將經濟知識融入學生生活,以此實踐十二年國教總綱理念的課程設計與 實施,並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成效,同時提升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的專業教學 發展。

147

貳、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以全國的普通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作為研究對象,但因本研 究是以地理區域劃分成北/中/南/東區並以學校作為取樣單位,聯絡各區各校之 有意願的學校教師、系友委請協助問卷調查,所回收之樣本皆為公立高中公民 與社會科教師,因此無法將研究結果推論至私立學校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 師;考量應將私立學校的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意見同時採納,原因在於我國 大部分的私立學校為國高中部合併的完全中學形式,於私立學校任教的教師大 多有同時兼任國高中部課程的經驗,對於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將國中 與高中的必修課程並列,學習內容規劃具連貫性的呈現也許會有不同的看法。

因此,若未來相關研究能擴大取樣範圍,將全國各區的公私立學校都納入比較 分析,可能使得研究結果更具全面性與代表性。

二、研究主題及內容

(一)研究主題範圍的擴大

本研究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領域課程綱要的研究,其中選取高中必 修課程的經濟教育相關課程項目作為研究範圍,未將加深加廣的選修課程主 題、項目、條目納入研究範圍,是為考量《公民與社會》科的選修課程僅有社 會組學生於高三才會接觸到更深入的經濟概念,對於全體高中生而言為非必要 的課程內容;但從前述文獻探討、研究結果可得而知,十二年國教課程的理念 與目標茲以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的主軸,並培養學生自主行動、溝通參與及

148

社會參與的能力,在不同的學習階段與課程定位上,高中《公民與社會》科將 更深入地探討政治、經濟、法律及社會四大面向的議題,目的在於促進學生的 公民資質的涵養及行動參與,其中聚焦於經濟教育的部分應以總體經濟學的概 念為優先學習項目較能符應理想的教學目標。

換言之,雖未必所有高中生皆有機會修習加深加廣的選修課程,但從課綱 編修與課程主題、項目所選定的內容仍可見其重要性;在加深加廣選修課程中 以「現代社會與經濟」與「民主政治與法律」為題各開設3 學分的課程(參閱 附表一),整體內容的編排傾向社會科學導論的形式,串聯政治、經濟、法律 及社會四大面向的議題進行探究。其中經濟教育有關的課程主題為【F.景氣波 動與經濟成長】則屬於總體經濟學的範疇,研究者認為該主題下所涵括的課程 項目有:物價膨脹、薪資與勞動市場、景氣波動與失業、利率與固定投資、中 央銀行與貨幣政策等課程內容,也應為高中階段學生所需學習且具備經濟知 能;是以,若未來能對於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進行加深加廣選修課程之課綱 的重要性評估調查,瞭解現職教師對於該課程內容的理解與看法,並能與本研 究結果進行交叉分析比對,以期能夠提供給教育主管機關在未來修訂新課綱及 學校、教師在經濟教育課程設計的參考方向。

(二)研究工具增加說明

本研究是採取量化分析,依照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領域高中經濟教育 課程綱要之內容,選取其課程項目與課程條目編製成AHP 調查問卷,發展出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社會領域普通型高中經濟教育課程綱要重要性問卷」作 為研究工具,並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進行填答。雖然目前各師培大學多有 舉辦十二年國教課綱研習、種子教師培訓計畫,並鼓勵現職高中教師參與相關

149

活動,藉此瞭解今年8 月底即將上路的新課綱,教師該如何因應與創造新的教 學策略,但由於大部分的研習活動僅針對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總綱理念進行介紹 說明,教師對於社會領域內的細項規劃與具體課程主題、項目及條目內容仍可 能感到陌生;另一方面,高中公民與社會科為因應新課綱而重新撰寫的教科書 內容,日前才剛通過國教院的審定,大部分教師仍未重新瞭解新版教科書如何 詮釋新課綱的內容。因此由回收問卷檢視受試教師填答之情形,發現到部分教 師可能問卷內容較多又對課綱內容不熟悉以至於產生錯亂,而有漏答、疲於作 答而隨意填寫的情況;另外也有受試教師表示,本身因不瞭解層級分析法的應

活動,藉此瞭解今年8 月底即將上路的新課綱,教師該如何因應與創造新的教 學策略,但由於大部分的研習活動僅針對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總綱理念進行介紹 說明,教師對於社會領域內的細項規劃與具體課程主題、項目及條目內容仍可 能感到陌生;另一方面,高中公民與社會科為因應新課綱而重新撰寫的教科書 內容,日前才剛通過國教院的審定,大部分教師仍未重新瞭解新版教科書如何 詮釋新課綱的內容。因此由回收問卷檢視受試教師填答之情形,發現到部分教 師可能問卷內容較多又對課綱內容不熟悉以至於產生錯亂,而有漏答、疲於作 答而隨意填寫的情況;另外也有受試教師表示,本身因不瞭解層級分析法的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