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我國普通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對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 育社會領域經濟教育課程綱要的重要性排序。本章共分為四個部分,第一節說 明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設定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說明研究範圍與限 制,第四節為本研究的名詞定義及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 研究背景

隨著國家經濟發展的程度,國民接受基本教育的年限逐漸延長,儼然成為 世界先進國家普遍的國民教育政策與趨勢。我國自民國72 年起推動延長國民教 育過程,政策內涵雖然不斷進行調整,但其政策目的均在於減輕學生的升學壓 力,著重適性入學,引導國中階段教學正常化,使得後期中等教育朝向學術與 職業的特色發展、適性揚才,成就每個孩子的未來,並永續國家競爭力。我國自 民國 103 年 8 月起開始實施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以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適 性揚才、多元進度及優質銜接的五大理念,設定六大目標分別培養現代公民素 養、引導多元發展、確保學生學力品質、舒緩過度升學壓力、並均衡城鄉教育以 追求社會公平正義,希望能達到成就每一個孩子、提升中小學教育品質、厚植 國家競爭力的三大願景(教育部,2014);在政策實踐層面上,其特色為普及、

非強迫及大部分學生免學費和免試入學,且整體投資方向著重在後期的中等教 育階段,將實施已久的九年義務教育,向上延伸至十二年基本教育;透過教育 年限的延長,涵蓋高中、高職及五專前三年的後期中等教育階段,追求教育品 質的提升,教育公民的實踐,發展學生潛能,作為提升公民素質與經濟實力的 基礎(楊思偉,2006;林淑琴,2015)。

2

然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定位不僅只為國家既定的政策,亦作為一 種「改革性」的教育政策,係以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為基礎,冀望透過「階段性」

的逐步推動,回歸國民教育的本質,據以提升國民教育的品質(洪仁進,2010)。 過去九年一貫課程強調的是帶得走的「能力」,然而,在考試領導教學的風氣下,

使課程未能有效地整合所學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有鑑於此,十二年國教轉向 以「核心素養」為課程發展的主軸,素養導向的新課綱以「自發、互動、共好」

的基本理念,建構「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三大面向、九大項 目的能力,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的核心素養,強調將知識、能力和態度整合運用 在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過程中,注重學習歷程、策略與方法,透過學生實踐力 行的表現來評量學習成效,以改變教與學的樣貌(教育部,2014;蔡清田,2014;

邱錦屏,2018)。十二年國教以學制劃分三個教育階段,並依各教育階段學生之 身心發展狀況區分為不同學習階段,各級各類學校皆應配合各學習階段的特性 與重點,規劃連貫且統整的課程內容;十二年國教尤其重視後期中等教育階段 之發展,高級中等學校為第五學習階段,係接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注重學生 的學習銜接、身心發展、生涯定向、生涯準備、獨立自主等,提供所需之核心素 養、專門知識或專業實務技能,以期培養五育均衡之優質公民,在課程規劃上 也愈趨適性、專精。

近年來,課程改革揭櫫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但在相互主體性的過程中,教 師會是成就學生主體的重要他人(范信賢、黃茂在,2003);實際上,在課程改 革的過程中,身處教育現場的第一線教師確實被賦予著課程實踐與執行的任務,

面對瞬息萬變的複雜日常與資訊更新,如何落實核心素養導向的教學願景,培 養學生從生活中學習,再將知識、能力和態度整合運用至學習歷程之中,除了 教師本身須具備能力連結法定課程綱要與學生個別習性,熟稔新的課程知識並 輔以多元的教學法亦是不可或缺的教師專業知能(呂紹弘,2017);而在教育部

3

(2014)所公布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實施要點中,同樣有專 節說明指導「教師專業發展」的相關措施,並解釋教師身是專業工作者,必須持 續專業發展以支持學生學習。綜上所述,教師是提升學生學習成效的重要推手,

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與教學熱情,及其對於課程改革想望(desire)和關懷(caring) 都將是十二年國教課程改革施行的關鍵力量。

十二年國教與世界教育的潮流方向一致,課程皆朝向「以學生為學習主體」

的教學 模式邁 進, 教師也 由課 程傳 遞者或 執行者 轉變為 「課 程創制 者」

(curriculum maker),其所應具備的課程意識與專業認同,並透過實踐智慧轉化 課程,與學生共創有意義的學習經驗,是為新課綱上路後最大的變革。因此,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引領著我國國民基本教育走向新的里程碑,

更深刻影響我國未來公民之養成與社會發展,而應予更為重視。

貳、 研究動機

一、經濟教育的重要性

在現代分工細密的經濟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經濟制度中的一員,並同時扮 演著生產者、消費者、投資者及國家公民等角色,隨時要面對不同的經濟問題 與進行決策。許多歐美國家早已體認經濟教育對於公民資質養成之必要性,故 多有設立獨立學科或是相關課程教授經濟學知識,其目的一方面是幫助學生了 解基本的經濟概念,以正確的經濟態度運用經濟認知於經濟決策中,以期達成 經濟目標;另一方面,則是透過經濟知識的學習,使得學生能有批判反省的能 力,以成為一名能促成正確公共決策的公民(王若文,1993)。

Kimmitt & Burnett(2006)認為高中生在畢業後將進入一個日益複雜的經濟社

4

會,在求學階段所接觸到經濟學相關概念的課程與練習分析財經時事,僅是其 邁入社會前的第一步;站在教育研究機構、專家學者與教師的角色來看,成功 的經濟教育應該更致力於在教學設計上不斷創新並跟上社會變遷的腳步,使得 課程內容更具洞察力,才能夠幫助學生積極參與公民社會及作出最理性的決策,

藉以落實經濟學教學中最重要的目標。

我國於中學階段的經濟教育發展較晚,在1968 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之 際,在教育部頒訂之「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暫行課程標準」僅有少數章節涉及 經濟知識(黃丹鈺,2003;林佩君,2018),至 1985 年才正式將經濟課程納入

「公民與道德課程標準」,隔年內容才有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在高中階段,雖然 於民國21 年頒訂「中學課程標準」時出現公民科,其中納入部分經濟相關課程,

但教學內容上僅止於介紹國內經濟社會發展現況,並無涉略太多經濟學學科知 識;時至晚近,隨著時代變遷與需求,我國經濟教育課程才轉向經濟學知識的 建構與應用,加深加廣經濟概念,並著重對於議題的批判思考能力,培養學生 具備經濟知能、情意、技能等基本能力。然而,隨著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推 動,九年一貫課程中的能力指標將改以核心素養的模式發展課程內容,經濟教 育作為公民教育當中重要的一環,如何在新的課程理念下導引經濟教育課程走 向新的發展,以期學生透過學校教育的過程,涵育新世代的公民素養並具備社 會實踐力,其重要性不可言喻。

二、國高中經濟學課程內容難度差異大,學生的經濟認知無法銜接,

教師授課困難

徐采薇(2018)將九年一貫社會領域第七主題軸(生產、分配與消費)課綱 中有關的經濟概念進行分類,是顯示為當前國中的經濟課程偏重於基本經濟概 念、基礎的個體經濟學與總體經濟學概念、國際經濟概念及政府的職能等五大

5

面向;然而,國中學生於此學習階段的課程理念,應以學生為主體,以生活經驗 為重心,培養現代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為核心原則,是以,在國中階段所需學 習的經濟教育內容並不會過於艱澀。對比高中經濟教育內容作為大學經濟學之 前導,勢必會提高難度與增加學理論述,因而在高中階段大部分的經濟學知識 轉向以理論方式陳述,並且加入專業議題的探究,但卻忽略了國中九年一貫課 程與高中課程有銜接落差的問題。

以研究者分別於任教於國中與高中之經驗,並參照現行國中階段採用的九 年一貫課程綱要(97 課綱)以及高中階段所採用的 99 課綱,認為中學階段的經 濟課程內容與編排上,於不同學習階段的課程內容的確難易度落差太大,且明 顯在高中階段的經濟學難度加深加廣,不僅導致許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挫 敗,甚至有許多高中教師面對經濟專業議題也產生教學上的困難。為使國高中 教育階段能銜接發展並減少重複的授課內容,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綱將國中 與高中的必修課程並列,以呈現學習內容規劃是具連貫性,並於加深加廣的概 念上進行區隔;此外,課綱條目的敘寫方式由封閉式的陳述句轉為開放式問句,

有助培養學生思辨、開放師生共同討論,以及予以教師對於課程有更多的詮釋 空間。

但新課綱若想真正落實於教學現場,教師是教改成功與否的關鍵,唯有在 教學現場的教師認同課綱的理念,體認到改變的重要性,願意將理念課程(ideal curriculum)、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轉變成可執行的運作課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新課綱的理念才能於課堂中遍地開花,呈現新的教學風貌。十二年 國教於現職教師的衝擊主要來自於對核心素養精神與內涵的重新理解與調適,

但新課綱若想真正落實於教學現場,教師是教改成功與否的關鍵,唯有在 教學現場的教師認同課綱的理念,體認到改變的重要性,願意將理念課程(ideal curriculum)、正式課程(formal curriculum)轉變成可執行的運作課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新課綱的理念才能於課堂中遍地開花,呈現新的教學風貌。十二年 國教於現職教師的衝擊主要來自於對核心素養精神與內涵的重新理解與調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