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三節 建議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發現與結論,茲提出下列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主 管機關、國民小學校長及未來研究者之參考。

一、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建置校長科技領導能力指標,強化校長科技領導能力

本研究發現國內校長科技領導目前尚缺乏一套公認的專業能力認證 標準,因此,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應統籌規劃建置一套具有公信力的認證標 準,藉以強化校長科技領導的能力與作為,提升學校效能。

(二)規劃校長科技領導實務之專業發展訓練,充實校長科技領導能力

本研究發現,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科技領導之知覺,屬中上程度,尚 稱良好,但仍有許多進步的空間。因此,充實校長科技領導之專業知能,

教師在使用科技方面,更能得到校長的專業協助,校長科技領導能力也能 獲得老師的認同。因此,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有需要規劃校長科技領導專業 訓練課程,協助校長在講求技術快速更新的時代中,扮演好校長的角色。

另本研究發現男性校長在科技領導作為上比女性校長為佳,因此,教 育行政主管機關應重視規劃校長培訓的科技領導課程,及早養成校長科技 領導能力,務期校長不分性別,人人皆是稱職的科技領導者,亦是未來可 努力的方向。

(三)提供教室有網路的資訊環境

本研究發現,教室均已連結網路之學校教師,對校長科技領導之知覺 較高。網際網路創造出資訊無國界的暢通環境,透過網路的連結,提供學

校教師良好的資訊教學環境,促進教學與行政資訊化相關活動的推展。因 此,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實有必要在學校資訊的軟硬體設施上提供援助。

(四)落實校長科技領導為校長評鑑之具體項目

本研究發現,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科技領導之知覺,以「評鑑與研究」

層面得分為最低。評鑑的實施能發現校長科技領導實務的缺失,作為校長 專業訓練的參考。因此,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對校長科技領導的評鑑實不可 輕忽。

二、對國民小學校長的建議

(一)體察學校優劣勢條件,實踐科技領導之價值

本研究發現,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科技領導之知覺,因學校地區、學 校規模與教室網路連結之不同而有差異。因此,校長應體察學校所在地 區、規模和設備等相關優劣勢條件,作為對內凝聚全員共識,對外尋求資 源的基礎,發揮科技領導的力量,實踐科技領導的價值,在學校中起帶頭 作用,促進學校的發展與進步。

(二)引導教師结成夥伴,進行專業分享與成長

本研究發現,國民小學教師對校長科技領導之知覺,因性別、年齡、

服務年資之不同而有差異,校長如何作為才能引領不同個人背景的教師 呢?校長如能引導教師形成夥伴,進行專業分享所知所學與成長,轉化教 師心智模式,則不論教師性別、教師的年齡、教師的服務年資為何,皆能 深刻感受到校長的科技領導魅力,共創學校科技願景。

(三)積極參與在職進修,充實校長科技領導專業知能

本研究發現,校長科技領導之行為表現,受到校長學歷之影響。由於 校長科技領導在國內外都已形成潮流與趨勢,校長必須參與多樣的在職進 修,加強自己在科技領導方面的理論與實務,發揮校長科技領導的能力。

三、對未來研究者的建議

(一)研究範圍

本研究係以台中市、台中縣、彰化縣、南投縣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 象,進一步之研究可擴大至其他地區、其他學校層級之研究,作跨縣市或 跨學校層級之比較。

(二)研究主題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之現況,因此未觸及校長科技 領導與其他變項之關係,日後研究者可從學校效能、學校公共關係、學校 氣氛、學校文化、學生學習成就、教師的專業發展切入,進一步研究校長 科技領導有關之主題。

(三)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以國民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進一步之研究對象可增加教 育局長、教育行政人員,作不同研究對象之比較。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以國民小學教師知覺校長科技領導作為分析之依據,可進 一步加入學校職員、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人員及校長自評,如此,可使校長 科技領導的知覺觀點更為充實與詳盡,並提供比較之依據。另外也可加入 訪談校長、教師、職員或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人員,期能獲得更周詳的訊息,

裨益校長科技領導理論與實務的專業發展。

(五)研究工具

本研究僅以「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調查問卷」所得之資料,作為分 析之依據,進一步可加入「國民小學校長科技領導半結構式訪談問題」,

以補本研究工具之不足。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丁一倫(2002)。影響員工離職傾向因素之探討-以台中地區國際觀光旅館為 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王如哲(2003)。知識經濟時代下的學校行政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11,

16-21。

王俊程、戴榮賦(1999)。以知識管理強化組織效能。資訊與電腦雜誌,

11,50-56。

王曉璿(1999)。資訊科技融入各科教學探究。菁莪季刊,10(4),7-24。

尹玫君(2003)。自教育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探討資訊融入教學。初等教 育學報,16,1-36。

方建良(2004)。模組化網頁課程運用在國小數學領域補救教學之研究-

以「空間位置」為例。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

台北市教育局(2002)。台北市資訊教育白皮書第二期計畫,2005 年 3 月 2 日取自 http://www.edunet.taipei.gov.tw/public/public.asp?SEL=223 行政院(2002a)。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總體規劃書,2005 年 3 月 2 日

取自 http://elnpweb.ncu.edu.tw/index.htm

行政院(2002b)。挑戰 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5 年 3 月 2 日取自 http://www.pmc.org.tw/upload/links/challenge2008_c.pdf

沈中偉(2003)。美國教師國家教育科技標準:對教育科技研究所課程設 計之省思。屏師院刊,58,5-11。

吳勁甫、鄭彩鳳(2000)。學校領導研究的新取向-競值架構的領導觀點。

教育研究月刊,111,67-83。

吳清山(2003)。當前學校組織變革的理念策略。教師天地,123,4-16。

吳清山、林天祐(2002a)。願景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01,130。

吳清山、林天祐(2002b)。催化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01,131。

吳清山、林天祐(2002c)。道德領導。教育研究月刊,98,144。

吳毓琳(2001)。知識管理在國民中學學校行政應用之研究。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鐵雄、梁恆正(1993)。我國中小學資訊教育的現況與困難。中等教育,

44(6),6-31。

李玉惠(1999)。二十一世紀的學校行政管理。載於教育行政論壇第五次 研討會會議手冊,187-205。

李安明(2003)。析論二十世紀末(1985-1995)學校領導理論之發展。教 育研究月刊,111,49-66。

李雪莉(2000)。教師運用資訊網路能力調查-2000 年教育特刊,天下雜誌,

29,94-102。

李勝富(1999a)教育科技計畫:協助美國迎向二十一世紀。美國教育新 知選輯,3,43-46。

李勝富(1999b)教育科技:改變學習的模式。美國教育新知選輯,4,7-12。

林文川、楊淑晴(2003)。知識經濟社會教師應有的資訊素養與提升之道。

中山通識教育學報,3,13-31。

林志成(2000)。多元派典的教育行政領導研究與實務。初等教育學報,7,

1-26。

林海清(2001)。知識管理與教育行政改革。教育論壇。台北:國立台北 師院。

林海清(2002)。知識管理與教育發展。台北:元照。

林麗惠(2003)。美國成人及識字教育科技實驗計畫。成人教育,75,52-54。

邱如美譯(2004a)。Noel M. Tichy & Nancy Cardwell 著,教導型組織:

奧林匹克級的雙螺旋領導。台北:天下文化。

邱如美譯(2004b)。Noel M. Tichy & Eli Cohen 著,領導引擎:誰是企業 下一個接班人?。台北:天下文化。

洪麗珍(2003)。資訊融入教學對國中生國文科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瑋珊譯(1999)。T.Davenport&L.Prusak 著,知識管理。台北:中國生產 力中心。

高希均(2000)。知識經濟的核心理念。知識經濟之路。台北:天下文化。

孫志麟(2002)。知識管理在學校組織的應用。教育研究月刊,99,42-52。

秦夢群(1997)。教育行政:理論部分。台北:五南。

馬榕曼、張鈿富(2004)。歐盟義務教育階段品質計畫。教育研究月刊,

123,32-48。

教育部(1998)。中小學教師資訊基本素養短期指標,2005 年 3 月 2 日取 自 http://www.net.tmps.tp.edu.tw/edu/teacher/teacher3.htm

教 育 部 ( 2001)。中 小 學 資 訊 教 育 總 藍 圖 , 2005 年 3 月 21 日 取 自 http://masterplan.educities.edu.tw/conference/total.shtml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5 年 3 月 2 日取自 http://teach.eje.edu.tw/data/kunda/200010222331/

教育部統計處(2005)。縣市別各級學校校數統計:國小,2005 年 3 月 17 日取自 http://www.edu.tw/EDU_WEB/EDU_MGT/STATISTICS/EDU72 20001/user/location.htm?open

張光正、呂鴻德(2000)。知識經濟時代的領袖特質。載於高希均、李誠 主編:知識經濟之路,89-113。台北:天下文化。

張明輝(1997)。學校組織的變革與領導。載於高強華主編:學校教育革 新專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印行。

張明輝(2003)。卓越校長的關鍵能力。社教雙月刊,114,15-19。

張柏年(1995)。日本與我國推動國小資訊教育之規劃與現況。資訊與教 育,46,3-6。

張奕華(2003a)。美國中小學校長領導的新趨勢—科技領導。教育研究月 刊,114,147-159。

張奕華(2003b)。Assessing the dimensions of principals’ effective technology leadership: An applic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教育政策論 壇,6(1),115-145。

張奕華、廖春文(2004)。教育科技領導:美國現況趨勢、實證研究及其 對台灣的啟示。載於輔仁大學第三屆教育領導與發展學術研討會,

5-28。

張雅芳(2003)。教師運用科技之相關因素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16,

41-49。

張德銳(1994)。卓越領導者評鑑規準初探。社教雙月刊,59,8-11。

張慶勳(1997)。學校組織轉化領導研究。高雄:復文。

張潤書(1990)。行政學。台北:三民。

曹學仁(2001)。韓非領導哲學於教育行政領導之意涵。國立頭城家商學 報,1,48-84。

許士軍(2002)。管理學。台北:東華。

陳守仁(1995)。日本資訊教育未來發展的課題。資訊與教育,46,23-26。

陳宗永(2003)。電腦輔助教具對於國小四年級學童在「時間概念」學習 成效與學習態度之影響。國立台中師範學院數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

陳香吟(2002)。數位落差—資訊教育行政與實務問題。教育研究月刊,99,

15-27。

陳聖謨(2002)。學當校長--一位國小校長專業社會化歷程之探究。教師之

陳聖謨(2002)。學當校長--一位國小校長專業社會化歷程之探究。教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