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結論及研究過程中之發現提出下列建議,以作為日後 教學上之應用與未來研究之參考。

104

一、對教學之建議

(一) 對於教學材料設計之建議:以具體、符合研究參與者能力之高頻字與高 頻詞作為設計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之依據。

本研究所使用之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乃依據國小學童常用字詞報告書(教育 部,2002)之字頻順序,將每課生字依字頻表順序排序,再挑選出排序為前十個 的生字作為教學介入之目標字,讓研究參與者學習字頻表排序較前的目標字,以 增進其識字、閱讀之成效,但依照字頻表所篩選出來之目標字,有些為嘆詞或較 為抽象之生字,無法找到適切語詞及圖片增進研究參與者對詞彙之認識及印象。

因此,在編輯教材時可將高頻字搭配高頻詞,並以較為具體之名詞、動詞為基礎 進行教學,待學生識字表現進步與穩定後,從具體到抽象、從簡單到複雜,循序 加入形容詞與副詞等部分,以增進其識字成效。

另外,本研究之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之教學順序,係以每課為一個單元進行 教學,因此雖對於目標字已進行由具體到抽象之排序,但八個單元八十個生字之 難易度還是有所差異,有些單元之生字在國小學童常用字詞報告書(教育部,2002) 之字頻順序皆排序較後,有些單元之生字則皆排序較前,因此在進行教材編輯時,

可將欲使學生學習之所有生字統一進行字頻排序,打破以課為單元之編輯方式,

全面性地將所有生字依具體到抽象、簡單到複雜之原則進行編排,以期更有效增 進學生之學習。

(二) 對於教學介入時間之建議:增加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研究之時間,使研 究參與者能充分學習及精熟學習內容。

本研究之教學介入時間為八週,十六節課,每節課四十分鐘,每次教學時間 為一節課,目標字為五個,智能障礙學生因短期記憶能力表現較差,學習速度較 緩慢,每節課學習目標字後,將習得目標字充分練習與應用之時間有限,因此建 議進行教學介入時,可安排練習與複習之時間,讓研究參與者在學習後能夠充分 練習,進而增進其對於習得目標字之印象,達到精熟之效果。

(三) 善用多媒體電腦輔助作為增進學習之參考。

多數教師會在教學時以口頭方式加強與糾正學生讀錯字音之情形,但單以口 頭方式,可能因時間與空間因素使學生對於學習之記憶有所偏誤,本研究結合聲 音、圖片與影像進行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並以錄音之方式紀錄研究參與者看字 讀音之表現,讓研究參與者能即時透過錄音檔之播放了解自己讀音錯誤之現象,

105

並判斷正確與錯誤讀音,有助其在讀音與說話方面之表現。

二、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對於研究參與者之建議:本研究之研究參與者最近一次之鑑定為升小學 之轉銜鑑定,入學時尚未學習國字,因此未接受基本讀寫字測驗及中文年 級認字量表等語文相關測驗,故在進行教學介入前,無法從施測結果先得 知研究參與者之基本語文表現能力,故建議未來選擇研究參與者時,事先 取得研究參與者相關鑑定資料,以有進行基本讀寫字測驗及中文年級認字 量表之學生作為研究參與者,並將鑑定結果與研究結果進行分析比較,對 於研究參與者之學習成效能更有助益。

(二) 對於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之建議:本研究之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乃考量 研究參與者整體識字表現不佳而在教材設計中聯結字形、字音與字義三方 面之元素;未來研究若研究參與者僅在字形、字音、字義其中一項或二項 表現弱勢,則可將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設計著重在其單一元素並與中文識 字教學策略做結合,如研究參與者在生字之結構與部件方面之學習表現較 弱,則多媒體電腦輔助教材可結合部件、部首識字教學法或意義化識字教 學法進行研究設計。

(三) 本研究之教學者為研究者,教學情境為資源班教室,未來研究可比較不 同教學者與在不同情境下,研究參與者經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介入後之成 效有何異同。

106

10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思婷(2006)。綜合高效識字教學法對國中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識字成效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王晴玉(2010)。一位特教老師利用「整體學習活動」教導智能障礙學生識字閱讀 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方馨嬬(2008)。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英語詞彙學習成效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丘華殷(2007)。結合網路多媒體繪本教學方案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童口語表達 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杒正治(2010)。單一受詴研究法。臺北市:心理。

吳仲妮(2013)。繪本故事教學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識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吳宜方(2009)。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購物技能學習成效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南真(2008)。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無口語多重障礙學童認知溝通線畫圖卡學 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吳建德(2007)。字族文識字策略輔以字族文圖片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識字成 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吳彗瑜(2013)。以互動式電子白板結合部件識字教學法對提升國小輕度智能障礙 學生識字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 市。

李允文(2008)。刺激褪除策略結合文字象形化圖片之電腦多媒體對國小中度智能 障礙學生識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 市。

李俐瑩、吳柱龍、侯禎塘與羅日生(2013)。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理 財教育學習成效之研究。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學報,6,23-43。

李瑩玓、洪儷瑜、陳秀芬、陳慶順與張郁雯(2003)。基本讀寫字綜合測驗。臺北 市:心理。

108

周豐宜(2013)。多媒體部件識字教學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識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宜蓁(2007) 。基本字帶字之電腦輔助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識字能力學習 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林育蓁、孫淑柔(2009)。電腦化圖示策略教學對增進輕度智能障礙學生乘除法應 用問題解題成效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報,26,89-125。

林育毅、王明泉(2007)。國小階段識字教學成效之後設分析-以單一受詴實驗研究 法為例。東臺灣特殊教育學報,9,9-28。

林佳儀(2011)。圖像化識字策略教學在不同媒材下對國小識字困難兒童識字成效 之研究。特殊教育的創新與永續發展。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臺北市。

林淑玫(2013)。多媒體繪本融入不同識字教學法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識字學 習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淳敏(2011)。倉頡輸入法教學對國小學習障礙學生識字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雅婷(2008)。兩種圖示褪除策略對增進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詞彙學習 成效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榮鑫(2010)。部件識字策略對智障學生識字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林麗玉(2009)。刺激褪除策略結合數位科技輔具教學系統對國小智能障礙學生字 彙學習之成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寶貴、黃玉枝(1997)。聽障學生國語文能力及錯誤類型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 學刊,15,109-130。

孟瑛如、張淑蘋、鍾曉芬與邱佳寧(2003)。資源班語文科設計 拼音、識字、寫 作。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特殊教育中心,特殊教育輔導叢書七十六輯。

邱顯文(2013)。電腦輔助節慶語文教學增進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學習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邱俊宏(2004)。多媒體電腦輔助教學對國小學童學習線對稱圖形成效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胡永崇(2001)。不同識字教學策略對國小三年級閱讀障礙學童教學成效之比較研 究。屏東師院學報,14,179-218。

109

洪儷瑜(2004)。資源教室方案-班級經營與補救教學。臺北市:五南。

洪儷瑜、王瓊珠、張郁雯與陳秀芬(2008)。學童「識字量評估測驗」之編製報告。

測驗學刊,55,489-508。

洪儷瑜、張郁雯、陳秀芬、陳慶順與李瑩玓(2003)。基本讀寫字綜合測驗。臺北:

心理。

洪儷瑜、黃冠穎(2006)。兩種取向的部件識字教學法對國小低年級語文低成尌學 生之成效比較。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1,43-71。

翁巧涵(2010)。兒童識字能力對中文語意處理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 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許天威(2009)。新特殊教育通論。臺北市:五南。

許巧宜(2006)。直接教學法對國小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功能性詞彙識字學習成效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許彩虹(2012)。識字教學策略。臺北市:秀威。

許湘如(2012)。電腦輔助教學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識字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侯貞塘、張競文(2007)。電腦輔助教學於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錢幣使用技能之 影響。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1,29-53。

高嘉慧(2010)。識字教學法與口語詞彙能力對新移民女性中文識字學習之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縣。

教育部(2007)。國語推行委員會頒佈之字頻總表。臺北市:教育部。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教育部(2008)。

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教育部(2013)。

特殊教育法,教育部(2014)。

特殊教育法,教育部(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