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乃依據研究結果,分別對學術研究者、實務工作者和青少年父母 提出相關建議。

壹、學術研究者

國內的親子性溝通研究不如國外有發展多年之豐碩研究成果,尤其家 庭教育研究雖探討許多親子關係和教養議題,卻少見關於親子性溝通或者 家庭生活與性教育之學術探討。期望日後有更多家庭教育學術研究人員看 見「全人的性」對於家庭之重要性,擴展國內對此主題之發現和論述。接 下來僅就本研究之些許觀察和發現,對未來有意開拓這片疆土的有志之士,

提出三點研究方向之建議。

1. 本研究參與者只有青少年的父母,但親子性溝通乃雙方互動歷程,

未來可招募青少年為焦點團體研究對象,了解他們對於親子性溝通之看法。

他們希望父母以什麼方式溝通?他們想從父母知道什麼全人的性議題?他 們曾有什麼樣的親子性溝通經驗?

2. 父母很需要學習親子性溝通之方法,以及增加對於「全人的性」之 認識。家庭教育研究人員應研發相關方案課程,或結合實務工作者之現有 方案課程,探討父母接受方案課程對於親子性溝通之成效。

3. 本研究參與者包含雙親與單親家庭父母,然而從討論可發現雙親家 庭與單親家庭面對的情境相當不同。舉例來說,雙親家庭的媽媽會把與兒 子性溝通之責任加諸爸爸身上,但單親媽媽無論如何都得自行面對,否則 兒子將無法從家裡得到任何全人的性資訊和教導。過去有張允中與林燕卿

(2006)探討單親家長性溝通之量化研究,但從其研究結果無法得知單親

96

家庭家長面臨的實際困難。若能招募以單親家庭家長為研究對象之焦點團 體,可更詳盡探究他們的需求,進而研發適合單親家庭家長之方案課程。

貳、實務工作者

本研究冀望給予青少年性教育的實務工作者一些啟發與方向,並激發 親職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心力幫助父母成為孩子的全人性教育者和溝通者。

研究者對於相關實務工作者提出下列建議以供思考。

1. 青少年性教育不能只從學校教育著手,需要從家庭的視角思考如何 提升兒童和青少年的全人性教育效果。青少年性教育者除了設計給青少年 的課程之外,同時應該研發給父母的課程或方案,使之成為有意願和能力 進行親子性溝通的父母。以研究者任職之愛盟基金會為例,我們的性別教 育課程乃為青少年設計,迄今未發展出以父母為主體的教材。焦點團體討 論帶出適用於父母的教材和學習方式之啟示,有助未來研發之用。

(1)應多加思考不同親子性別組合會面臨的問題,設計適切的內容幫 助父母突破性別所建構之障礙。在焦點團體討論發現,母親會因為不 了解男性的性生理而不和兒子討論性議題,把責任推給爸爸。然而對 單親家庭而言,在缺乏配偶的幫助下,單親家長必須面對他們所不熟 悉的青春期異性性生理問題。單親媽媽面對兒子如此,單親爸爸面對 女兒亦然。設計課程時,可特別思考如何減少母親面對母子性溝通或 父親面對父女性溝通之障礙,例如給予足夠的青春期生理發育知識,

使性溝通信心隨著知識增能而提升。

(2)焦點團體之參與父母建議,在教材或課程中可增加對話演練的環 節。未來研發教材時,應列出青春期親子性溝通常見主題,提供親子 對話示範。父母可與其他參與者一起進行角色扮演,模擬在家中遇到

97

親子性溝通機會時該如何對話。在非真實生活中較為放鬆的練習,或 許有助於父母面對實際親子性溝通的臨場反應。

(3)平時於第一線工作的青少年性教育者,在教學歷程中累積許多與 青少年互動對話的經驗。制定給父母的教材時,可把青少年常提出的 問題以及青少年對不同性議題的看法寫下,讓父母更了解青少年孩子。

這也是焦點團體參與者所提出的建言。

(4)參與焦點團體的父母都很肯定團體討論給予他們的幫助。實務工 作者欲幫助青少年父母提升親子性溝通動力和能力時,最好不要採取 單向教學的大型演講,在可行範圍內盡量以 10 人以內的團體討論方式 進行,讓青少年父母有機會多談親子性溝通的困擾和疑問,並從參與 者的平行互動中得到解答與激勵。

2. 親職教育工作者應把全人性教育納入親職應學習之範圍,教導父母 認識兒童與青少年之「全人的性」相關主題,協助增強其與子女的一般溝 通以及性溝通能力。在本研究的招募過程中發現,一般父母對於直接以青 春期全人的性或親子性溝通為主題之學習團體的參與興趣不高。建議親職 教育者如欲提升父母的性溝通能力,可在原有親職教育課程中增加與全人 的性有關之單元,讓父母在系統性的親職課程中較為自然地學習親子性溝 通知能。3. 本研究招募之參與者多具備強烈學習意願,對於親子性溝通動 力也比較高。一般而言,學習意願較低之父母是家庭教育較難接觸之對象,

但也是在實際需求上最大者。實務工作者應思考未來如何觸及在親子性溝 通上較被動、平時不習於靠學習增能的父母。實務工作者可主動與學校連 結,視輔導室之業務需求給予學生家長幫助。

98

參、青少年父母

從焦點團體討論結果,研究者得到一些可分享予青少年父母之啟示,

望能對於實際生活中的親子性溝通產生些許助益。以下為給予青少年父母 的建議。

1. 在焦點團體中發現,青少年的父母若相信自己對於孩子有一定的影 響力,父母會更有信心與動力進行親子性溝通。反之,若父母認為青少年 孩子只受同儕意見左右,而父母之言根本微不足道,那麼父母很容易在起 初就放棄親子性溝通的機會。本文部分文獻探討可為父母打一劑強心針,

其實青少年仍然願意與父母討論全人性議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甚至看重 父母的想法(Albert, 2012; Macdowall et al., 2006;廖梨伶與洪栩隆,2006)。

青少年的父母應相信自己的角色之功用,積極引導青少年兒女澄清與建立 全人的性之價值觀;即使在知能上自認有不足之處,皆可透過學習增能。

2. 焦點團體討論給予一項很重要的啟示是,親子性溝通非僅為「親子」

之間的事情,與夫妻的互動更是大有關係。夫妻應一同抱持對親子性溝通 敞開的心態,彼此合作創造家庭開放討論全人性議題之文化。在焦點團體 的部分參與者身上即看到夫妻共同投入親子性溝通的結果,不論是父母或 孩子對於談論全人性議題都很坦然。從團體討論和文獻回顧母親在親子性 溝通上通常表現地較積極和在意,父親的角色在親子性溝通上似乎較被動,

需要配偶的鼓勵和督促。但父親也需要負起親子性溝通責任,不僅支持妻 子的努力,甚至應該主動學習、嘗試親子性溝通。

3. 好幾位母親在焦點團體中特別提到她們面對與兒子談論全人性議題 之困難。母女性溝通似乎很自然簡單,母子性溝通卻有無形的障礙佇立前。

這樣的情形令研究者發覺男孩在性溝通中的劣勢。父母應該留意青少年兒 子在家中是否得到足夠的全人性知識,把握與創造親子性溝通機會;若否,

99

男孩只能在媒體和同儕中尋求解答。結果一來可能得到不盡正確的資訊,

二來也缺乏建立與澄清價值觀的過程。

100

101

參考文獻

中文

何委娥、黃淑滿(2001)。從學習型家庭方案實施成效看家庭生活教育之 推動。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家庭生活教育(335-355 頁)。

臺北市:師大書苑。

沈滿華、張玉婷、羅淑芬(2004)。原漢國中生性知識、態度、行為及性 教育需求之探討。慈濟醫學雜誌,16(5),325-334。

兒童福利聯盟(2012 年 8 月 14 日)。[調查報告] 兒少戀愛 ING?!-- 2012 兒 少戀愛觀與行為調查。【新聞群組】。取自 http://www.

children.org.tw/news/advocacy_detail/891

俞文釗(2000)。學習型家庭︰ 社會變遷中的家庭新模式。應用心理研究,

5,7-11。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原作者:A. Strauss, J. Corbin)。

臺北市:巨流。

晏涵文(1989)。生命與心理的結合-談家庭生活與性教育。臺北市:張 老師。

晏涵文(2004)。性、兩性關係與性教育。臺北市:心理。

晏涵文、劉潔心、李思賢、馮嘉玉(2009)。臺灣國小,國中,高中職學 校性教育成果調查研究。臺灣性學學刊,15(2),65-80。

高美英(譯)(2010)。社會研究法:歷程與實務(原作者:R. K.

Schutt)。臺北市:洪葉文化。(原著出版年:2008)

102

張允中、林燕卿(2006)。單親家長對青春期子女「性」溝通之探討。中 華輔導學報,20,175-200。

張麗雲、吳璧如(2007)。國內性教育教學介入成效之後設分析。臺灣性 學學刊,13(2),1-20。

許美瑞(2001)。家庭生活教育的本質。載於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家 庭生活教育(1-27 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單玉安、鄭其嘉、孫鳳卿 (2008)。高中職學生性溝通、性態度及其受同 儕關係類型影響研究-以高雄市爲例。臺灣性學學刊,14(1),23

-36。

黃廼毓(1988)。家庭教育。臺北市:五南。

黃廼毓(1999 年 3 月)。學習型家庭德課題-家庭生活教育德啟示。周燦 德(主持人),學習型家庭理論與新課題。學習型家庭理論與實務 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廖永靜、林淑玲(1999 年 3 月)。學習型家庭理論與新課題。周燦德(主 持人),學習型家庭理論與新課題。學習型家庭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廖梨伶、洪栩隆(2006)。主要照顧者與青少年於性議題之溝通現況調查 研究-以彰化縣國中小學生為主要對象。臺灣性學學刊,12(2),

1-12。

歐素汝(譯)(1999)。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原作者:D. W. Stewart,

歐素汝(譯)(1999)。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原作者:D. W. Stew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