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在建議方面,本研究根據上述的研究結論,提出以下四點建議供現場教 師及後續研究者參考:

一、建議現場教師在教學時能加強學生「帶分數與假分數的轉換」以及「找 公倍數」的能力,以增進學生在分數加減運算的學習表現。

本研究結果顯示,學生在分數加減運算的答題表現並不理想,且會因為 兩分數的分母是否相同而有所差異。從學生的答題表現中,研究者發現:

(一)在同分母分數加減運算方面

學生在同分母分數加減運算類型的表現並不理想,其錯誤多發生在需要

「帶分數與假分數轉換」或是計算需要「借位」或「退位」的題型,探究其 原因可能是學生不熟練帶分數與假分數的互換,在學習分數加減計算時,學 生熟不熟練「帶分數與假分數互換」或「帶分數拆解」,對於學習分數加減概 念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劉韋成,2009)。所以,教師在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減的 教學時,應特別加強學生在帶分數與假分數轉換的能力,以提升學生在同分 母分數加減運算的學習表現。

(二)在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方面

相較於同分母分數加減運算類型的表現,學生在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題 型的表現更不理想。推論其原因,可能是異分母分數加減的解題步驟比同分 母分數加減還要複雜,因為同分母分數加減的解題只須將分子相加減,分母 不需改變,但異分母分數加減的解題則需要考慮分母之間的關係,必須設法 先將分數進行通分,才能作分數的加減,而找公倍數的能力則是分母通分的 基礎。黃瓊瑩(2002)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生的分數加法診斷研究發現,分數 加法運算中「找出公倍數」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王銘彥(2008)探討國小 六年級學生解決異分母分數加減問題發現,在計算題方面,高成就學生可利 用最小公倍數策略,先將分數通分,再進行加減法運算;低成就學生無論分 母呈現何種關係,其解題大部分是直接將兩分母相乘做為通分後的公分母,

以致於通分後之分母過大,容易造成擴分錯誤。因此,我們建議現場教師在 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的教學,首要加強學生找公倍數的能力,以提升學生在 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的學習表現。

二、建議持續關注族群、地區與家庭社經地位的學習落差議題。

教育公平性的議題一直是社會及教育上所共同關注的焦點,由本研究的 結果得知,在分數加減運算的答題表現中,漢族與新住民學生的表現皆優於 原住民學生、一般地區學生的表現優於偏遠地區學生和特偏地區學生、非低 家庭社經地位學生表現優於低家庭社經地位學生,學習不利的學生表現普遍 較差,亦即族群、地區與家庭社經地位等因素的確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表現。

多元文化的教育目標,在瞭解與掌握弱勢族群學生學業成就低落的原因,進 而採取補救措施,使弱勢族群學生能適應學校生活,提升學習成就(譚光鼎、

劉美慧、游美惠,2012)。因此,建議教學者可以及早進行診斷和補救教學,

來提升處於學習不利學生的數學學習表現,以達成教育公平性的目標。

三、建議深入分析學生在分數加減運算的不同主題之答題表現。

本研究雖針對學生的分數加減之兩種運算類型的答題表現進行分析,並 探討不同因素下學生的表現與差異情形,但礙於時間與人力限制,無法更深

入探討學生在分數加減之不同運算類型的答題表現。因此,建議後續研究者 可在研究中加入訪談,以了解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做更進一步深入的分析 與探討。

四、建議擴大研究樣本

本研究礙於時間與人力限制,僅以屏東縣之國小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 象,因此研究結果亦只能推論到屏東縣的六年級學生上,建議後續研究者可 以其他縣市學生為研究對象,並進行比較,將使研究結果更具推論性與代表 性。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Booth. L. R.(1987)。分數的學習困難( Booth 專題演講,林麗惠整理)。科 學教育月刊,100,7-15。

王天佑(2002)。比較原漢國中學生家庭背景對學業成就的影響模式。社會 文化學報,14,101-130。

王瑞慶(2003)。國小六年級學童在分數加減法問題的解題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屏東縣。

王文科、王智弘(2008)。教育研究法。台北市:五南。

王銘彥(2009)。國小六年級學生異分母分數加減概念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數學資訊教育學系數學資訊教育教學碩士學位 班,台北市。

方德隆(1998)。國民中小學之多元文化課程設計模式。高雄師大學報,9,

187-205。

尤志弘(2008)。九年一貫課程之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概念與運算能力及其錯 誤類型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屏 東。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 較。教育研究集刊,43,213-242。

李鴻章(2006)。原住民族群背景與教育期望關聯性之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 報,17(2)。

李詩雲(2012)。兩位排灣族國小教師實施文化融入數學教學之個案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吳裕益(1993)。臺灣地區國民小學學生學業成就調查分析。台南師院初等教 育學報,6,1-31。

沈六(1993)。群育的科學基礎—利社會行為之發展。訓育研究,32(2),53-63。

周新富(1999)。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關係 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周惠民(2009)。台灣社會變遷下的特偏地區教育:教育政策的回顧與展望。

台北市:中央研究院。

林碧珍(1987)。數學教師應有的認識。國教世紀,33,45-63。

林碧珍(1990)。從圖型表徵與符號表徵之間的轉換探討國小學生的分數概 念。新竹師院學報,4,295-347。

林義男(1993)。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學業成就的關係。輔導 學報,16,157-212。

林宜城(1995)。南投縣山地地區國小兒童位值概念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台中市。

林福來、黃敏晃、呂玉琴(1996)。分數啟蒙的學習與教學之發展性研究。科 學教育學刊,4(2),161-196。

林右珊(2007)。國小兒童分數概念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 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屏東縣。

洪素敏(2004)。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迷思概念補救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嘉義市。

施靜芬(2008)。新移民子女學習態度與學習成就關係之研究-以臺北縣某國 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台北 市。

紀順雄(2006)。模糊詮釋結構模式分析取向的分數加法概念診斷(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台中市。

徐偉民、林潔慧(2010)。利用教學模組進行國小四年級四則運算兩步驟文字 題補救教學之行動研究。屏東教育大學學報-教育類,34,211-242。

吳明隆、涂金堂(2010)。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

探。載於蔣和平、石曉蓉、李敏華(編輯),國立台東大學特殊教育學系 93 級碩士專班學術論文集(299-318 頁)。台北市:五南。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市:台捷國際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 司。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市:教 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台北市:教育部。

陳枝烈(1999)。多元文化教育。高雄市: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陳美如(2000)。多元文化課程的理念與實踐。台北市:師大書苑。

陳建志(2000)。「台灣地區科系、職業性別隔離與收入性別差異之變遷」。教 育與心理研究,23,285-312。

陳枝烈(2001)。文化差異與兒童學習的關係。九年一貫課程與多元文化教育 學術研討會。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陳怡靖(2004)。臺灣地區高中多元入學與教育階層化關連性之研究(未出版 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陳明宏、呂玉琴(2005):國小四年級學童分數概念之診斷教學研究。國立台 北教育大學學報:數理科技教育類,18,1-32。

陳清花(2005)。澎湖縣新移民女性子女學校學習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振新(2007)。影響臺東縣國小學童學業成就因素之研究~以外籍配偶子女 及原漢學童差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陳慧倫(2007)。外籍與本國籍配偶子女之國小中年級學童在長度與面積保留 概念之比較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 東市。

陳振忠(2008)。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減法概念結構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台中市。

陳金葉(2009)。資訊融入異分母分數加減單元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學習成

效與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

台中市。

陳曉芳(2012)。國小低年級實施多元族群文化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班,台東縣。

許孝全(2005)。國小六年級學童分數加法概念結構分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教學研究所,台中市。

許正泰(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學習表現與錯誤類型之 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張淑美(1994)。不同地區教育機會差異之探討。高雄師大學報,5,87-111。

張善楠、洪天來、張麟偉、張建盛和劉大偉(1997)。社區、族群、家庭因素 與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的關係-台東縣四所國小的比較分析。臺東師院學 報,8,27-52。

張善楠、黃毅志(1999)。台灣原漢族別、社區與家庭對學童教育的影響。洪

張善楠、黃毅志(1999)。台灣原漢族別、社區與家庭對學童教育的影響。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