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背景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背景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

個人的出身背景也是影響學業成就的因素之一。以下分別就族群、地區、

社經地位與性別等四種背景變項,探討其與學生學業成就之關係。

一、 族群與學業成就

人類文化普遍存在著許多差異,形成文化差異的因素很多,諸如性別、

種族、宗教、社會階級和特殊性等,而「族群」(ethnicity)乃是重要的文化差 異來源之一。但許多研究卻發現不同的族群會影響子女的教育與學業成就(林 宜城,1995;譚光鼎,1996;楊肅棟,1997;陳建志,2000;駱明慶,2001;

李鴻章,2006;Clifton, Williams & Clancy,1987,1991; Tsai & Chiu,1993)。如:

Clifton, Williams & Clancy(1987,1991)從教育和勞動市場中分別透過 6 年和 7 年做縱貫調查的轉換,研究澳洲、英國、希臘和義大利等四個族群的學生,

發現族群是構成學業成就差異的主要來源。林宜城(1995)的研究發現,布農 族的數詞從一到十、二十、三十直到九十各有一個數詞,不像國語有規則可 循。因此,布農族的兒童較之於平地籍的兒童在位值概念、計數知識及數概 念的發展上均有顯著差異。譚光鼎(1996)指出,對於阿美族學生數學科的學 習困難,阿美族籍的教師多認為是肇因於族群之文化內涵的差別。楊肅棟 (1997)以原漢族群做為分析對象,探討族群與學業成就之間的關聯性,研究 中證實省籍族群對於學業成就會有顯著的影響。陳建志(2000)以台東縣國 小五年級之原、漢族群的學生作學業成就之關聯比較,發現族群對於學生的 成就確有影響。王天佑(2002)比較原住民與漢人國中生之家庭背景對學業 成就的影響,結果發現在控制家庭背景因素後,原住民國中生的學業成就仍 然低於漢人。李鴻章(2006)在探討原漢族群之間對學童教育的影響時,發現 漢人學童的學業成就比原住民學童高。張慧貞(2005)的研究顯示,外籍配偶 子女數感測驗得分分布較偏向低分群的情形,而非外籍配偶子女則偏向高分 群的情形。陳慧倫(2007)的研究顯示:外籍與本國籍配偶子女之國小中年級學 童在長度與保留概念有顯著差異。施靜芬(2008)以台北縣某國小一至六年

級新移民子女為研究樣本,發現新移民子女於國語科、數學科之學習成就呈 現弱勢現象,且顯著低於本國籍子女。蘇雅雯(2008)則是以臺中某國小四 年級學生為研究樣本,發現本國籍子女的數學科學習成就優於新移民子女。

蕭羽倩(2009)的研究顯示:本地生的學業成就表現優於新移民子女,特別是學 校所在地都市化程度愈低的地區,其差距愈顯著。但也有研究指出:新住民 子女的學習反應,並不亞於漢族學生。陳清花(2005)的研究發現:澎湖縣 新移民子女在校學業成就、學習態度及生活適應不低於澎湖縣在地婚配所生 子女。陳振新(2007)針對台東縣不同族群學童,研究在學業成就上的差異 時發現:漢族學童與外籍配偶子女之學業成就無顯著差異,且皆顯著優於原 住學童。

由上述文獻可見族群確會對學生的學習成就有所影響,且多數的文獻提 及漢族學生在學業成就上的表現比新住民學生好,或是漢族學生的表現比原 住民學生好,很少文獻是同時比較此三族群學生在學業成就的表現。台灣是 個多元文化的社會,在強調教育公平性的大環境下,各族群間學習成就的差 異一直是社會大眾關注的議題,故本研究擬將屏東縣國小六年級學生分成漢 族、新住民和原住民等三個族群,探討不同族群之國小六年級學生在分數加 減運算的答題表現是否有差異。

二、 居住地區與學業成就

教育機會均等的問題,一直是大家所關注的焦點,而區域的差異往往是 造成教育機會不均的主要原因,也因此造成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之現象,

導致學生學業成就有所差異(謝亞恆,2004)。張淑美(1994) 採文獻分析法,

蒐集、比較各種教育機會差異的研究文獻,佐以檔案分析(documents analysis) 法做為輔證,以探討不同地區教育機會差異的層面與現象,研究結果發現,

不同地區的教育機會確實有失衡的現象,尤其是在鄉下或非都會區學生的學 業成績有比都市、都會區學生差的現象;且偏遠及山地縣市的教育經費負擔 也比較沉重。吳裕益(1993)以臺灣地區國小學生的學業成就進行調查分析,

所得結果顯示,城鄉地區學生的學業成就確實有明顯差異,其都市化程度愈 高的地區,在學業成就上也會有較高之趨勢。另外,張善楠、洪天來、和張 麟偉等人(1997)針對地區性學校與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關係模式,特地做 了一項比較分析,分析結果發現,都市中心地區的學生較有利於教育資源的 取得,學生的學業成就也較明顯優於鄉鎮地區,顯示出不同區域環境與孩童 的學業成就具有高度的相關。

研究發現,城鄉地區的學生學業成就有明顯差異,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地 區,學生學業成就較高(巫有鎰,1999;李坤榮,1990;吳裕益,1993;張 善楠、黃毅志,1999)。屏東縣政府為合理劃分所屬學校類型、健全學校運 作,將縣內所屬各級學校及其分校、分班,依交通狀況、所處地理環境等情 形,區分為一般地區學校、特殊偏遠地區學校及偏遠地區學校等三種類型。

因為本研究以屏東縣的六年級學生作為抽樣母體,故本研究將學生居住區域 分為一般地區、偏遠地區與特殊偏遠地區,以探討不同地區之國小六年級學 生在分數加減運算的答題表現是否有差異。

三、 家庭社經地位與學業成就

社經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 , SES)係指以經濟、財富、職業為標準 來區分的社會地位。家庭的社經地位包括家長教育程度與職業水準(陳枝烈,

2001)。研究發現:學生家庭社經背景(socioeconomic background),是造成 學業成就差異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學生本身並無法能控這項因素 (王天 佑,2002;郭丁熒,2000;Ryabov & Hook,2007)。Saracho(1993)指出低社經 地位的家庭容易剝削環境對小孩的刺激,影響其各領域的認知發展。所以,

父母的社經地位對於孩子學業成就影響很深遠(劉清芬,2000)。林義男(1993) 以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探討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的 關係,在對學生及學生家長進行實際的調查與分析後,從結果中得知國中學 生各項學習歷程中,父母實際參與情形與其家庭背景具有密切關係,亦即家 庭社經背景愈高者,則父母參與的程度亦愈高,對學生學業成就愈有幫助。

周新富(1999)探討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 的關係,發現高社經地位學生的學習成就高於中、低社經的學生,且社經地 位會直接影響學習成就。謝孟穎(2003)則採用「學生學業成就調查表」及「學 生家長社經背景問卷調查表」,對學生及家長進行深度訪談,並針對家長社 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之關聯性研究做出說明,研究結果發現不同家長之社 經背景對於學生各科學業成就的表現有明顯的差異性。

綜合上述資料,結果發現家庭社經地位與學生學業成就有顯著的正相 關。黃毅志(1996)針對國內的教育情況進行分析,研究結果顯示,在臺灣地 區,父母親的家庭社經地位對於學生的學業成就有顯著的正影響,同時對學 生也會期望有較高的教育抱負進而提昇學業成績。本研究將家庭社經地位區 分為兩種:一為有能力繳交午餐費的一般學生,在本研究中稱之為非低家庭 社經地位學生;二為無力繳交午餐費用的經濟弱勢學生,在本研究中稱之為 低家庭社經地位學生,以探討不同家庭社經地位之國小六年級學生在分數加 減運算之答題表現是否有差異。

四、 性別與學業成就

有關學業成就在性別方面差異,國內外已有許多研究在探討性別差異對 學習成就的影響。Tsai, Gates & Chiu(1994)使用 1991 年「臺灣社會變遷基本 調查」的資料發現,在 1956-1971 年出生的年輕世代中,男女教育成就已較 前世代平等,但兩性之間仍有差異存在。蔡淑鈴與瞿海源(1988)就以台大學 生為分析對象,於課堂上進行問卷調查來探討性別與教育成就的關聯性,研 究結果發現,即便控制了家庭背景因素後,女性之教育成就水準仍低於男性。

陳怡靖(2004)的研究則顯示:高中男生的學業成績平均高於女生。但也有部 分的研究結果顯示男女間並無顯著差異:鄭建良(2002)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數 學成就關係的分析中,得到男女學童在國民小學階段的學業成就,並未有顯 著差異。張善楠、黃毅志(1999)探討原漢族群、社區、家庭對學童教育的 影響時,則發現性別與教育期望間無顯著差異。謝亞恆(2004)的研究結果也

顯示:國小六年級男女生的數學成績並無顯著差異。

從上述研究發現,研究結果對於性別是否會影響學生的學業成就,有不 同的看法。有些研究結果顯示男生學業成就較女生佳,有些則無顯著差異,

亦即性別可能會影響學生在學業成就的表現。因此,本研究也想探討性別因 素是否會影響國小六年級學生在分數加減運算的答題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