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對家長建議

(一)管教方式應該學業與行為並重

由研究結果顯示:「對課業成績及日常行為一樣重視」的父母親的孩子,其人 權認知及人權實踐行為均較優,可見家庭生活環境是孩子塑型的根本,而家中的 大人是孩子學習各項知識及習慣行為的啟蒙者,而且在小孩學習與社會化過程中 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父母必須重視親子教育,多多增進親子關係,並鼓勵 子女充實各方面的知識,在家庭生活中能分享對不同問題的看法,尊重彼此的意 見,並分享不同的生活體驗,父母對待孩子應該多鼓勵,少責罵,創造良好的家 庭互動,父母對於子女教育方式需拋棄過去傳統教育方式,多與孩子溝通,給予 孩子更民主及正確的學習空間,讓子女有發表意見與參與決定權,常進行民主討 論,培養相互尊重的態度,共同為解決家中事務盡一份力。

(二)融入時事機會教育,提供正確人權觀念

家庭是學生個人接觸最早的環境,對個人的生活行為、價值觀念與社會態度 有重要影響。家長對於社會侵犯人權的時事應該適時的給予孩子機會教育,提供 正確的人權觀念,嘗試讓孩子對於人權應有的積極態度去實踐,家人也要以身作 則,以積極的態度去面對人權問題,尊重家中每個人的權利,使孩子在日常生活 中有耳濡目染且合乎人權標準的環境中的長大。

二、對學校、教師的建議

(一)教師方面

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屏東縣國小學生人權知識程度具中等程度,而且人權 知識獲得的管道也主要來自於學校教育,可見國小學生對於人權知識的了解並非 非常清楚,只屬中等程度,顯示在學校,學生關於人權知識方面學習效果未臻理 想,本研究之人權知識屬於大家應具有之常識測驗題目,是以題目難易度適中偏 易,因此如何將人權相關觀念融入教學之中,增強學生人權概念,是在教育現場 的教師所急欲增能的。

110

1. 自我反思

教師要去除自身過去所接受傳統教育模式的思維,改變對人權的負面態 度,應常常進行自我的教學反思以免有違反學生人權的教學活動或言語表達。

2. 人權教育的增能

人權教育是可以融入各科教學的,所以任何一位教師都應具備人權方面的 一般知識並增加對人權教育的學科知識,做好人權教育的準備。

3. 師生關係要融洽

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真正了解人權教育,並應該教導學生落實人權於生活 中,使能謹守「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人權信念,使師生間的關係更為融洽 4. 加強男性學童人權認知觀念

國小學生中以女生在校園兒童人權的認知與實踐層面上都較男生為高。因 此,教師在教學時,應注重男、女生認知與行為上的差異,設計活動利用同儕 帶動給予男生較積極的行為引導外,也要加強男生對人權認知的反思行為,避 免有不正確的行為產生。

5. 人權融入各科教學

教師應將人權教育融入各科教學之中,以身作則,以民主尊重的方式進行 教學與班級經營,加強學生對於他人的關心與尊重,爭取自己的權利也能尊重 他人,減少個人偏見與歧視,重視社會正義,學習開放自己的心胸,並且欣賞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

(二)學校方面

學生人權知識的培養除了家庭及教師有責任外,學校行政配合活動推行也是 很重要,因為這些都是學生學習與實踐人權的環境,人權教育若要成功推行,學 校與家長之間必須合作、尊重。學校可利用各種教育宣導活動、校外教學等課程,

促進學生以民主的方式去解決各項問題,將有助於培養學生積極的人權態度。而 且學校的各種教育活動,都應該以學生人權為中心,同時注重個別差異,尊重不 同背景下學生的發展,結合公民教育,適時因材施教,教導學生各項權利義務,

以培養學生養成尊重、平等、民主的人權態度。

1. 親職教育

學校對於人權教育的推動,可以利用班級刊物傳播人權的知識與概念,透 過學校舉辦的各種親職教育的機會,加強對家長宣導,讓家長明瞭人權教育真 正的意涵,進而落實人權教育。

2. 規劃人權教育教材

定期舉辦教案徵選比賽蒐集資料以規劃適當人權教育教材,讓老師能隨時應 用並適合不同背景的家長及學生的需求。

3. 增設人權教育資源

規劃人權教育的對話平台,使老師、家長及學生隨時有人權教育的對話機 制,並有豐富的資源及支援。

4. 建立尊重人權的校園文化

校規的制定應含有接受差異、包容差異、除舊創新與排除他人壓迫等尊重 多元;學校的軟硬體設備也要符合學生身心發展需求,學校與社區及家庭間應 有更良性的互動;學校與教育行政主管當局也應逐漸建構成互為主體的教育專 業發展特性。

三、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的建議

(一)師資養成教育對人權知識及態度的培育

增加師資養成教育對「人權知識」及「人權態度」的培育,強調互動、參與、

討論式的人權教學方式,不因為教師人權教學知識的不足而淪為形式,致使學生 無法體認人權的重要性,更遑論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形塑學生行為。故建議教育 當局若要使人權教育課程的推展可長可久,對師資養成中「人權」知識與態度的 加強實是刻不容緩。

(二)配合修正「教師進修制度」並舉辦及鼓勵教師進修

有關人權教育的研習教育單位也應積極舉辦與鼓勵教師進修有關人權教育的 研習,各縣市教育局每年舉辦的人權教育研習,除了參加教師不多外,而自願參 加人數更少,僅以鼓勵參加為止。若教育單位未改革教師進修制度,僅以頭痛醫

112

頭、腳痛醫腳的態度面對教育改革,唯恐「九年一貫教育改革」之理想因實際的 問題,尤其是教師進修制度的困境,而減低教育改革的成效。

(三)規定學校在非正式課程中辦理人權教育的宣導活動

人權教育的推廣非僅止於融入正式課程的教學,其最重要的是能落實於生活 中,尤其是非正式課程的活動,學校應結合社區與家長的力量,在舉辦各種活動 時用以推展人權的理念,也可結合特殊節日如世界人權日等,或結合校慶、家長 座談會等做主題式的活動, 使人權教育的推廣並不限於校內,更可擴大到社會大 眾與家長的教育活動。

(四)設置多元的「人權資訊中心」提供教師查詢

人權教育是屬於新興且抽象的議題,教師在面臨此議題時會產生較多疑問與 困惑,教育行政單位應提供教師適當的諮詢管道及人權教育多元教材、資料的網 站,隨時供給教師參考且方便使用,故教育行政當局應積極規劃人權教育網站。

對於「教師人權素養」需更進一步深入瞭解,以提升教師對於人權相關素養之培 訓與進修管道。其次透過各種教育宣導、教材的編製、法令的制訂,教育老師要 重視學生人權,教育學生要重視瞭解自己的權利,進而維護自身的權利。

(五) 加強大眾傳播媒體功能以宣導正確的人權觀念

本研究發現學校是學生獲取人權知識的主要管道,應加強學校的各項硬體及 軟體的人權教育環境;但其他管道包括電視、網路與報紙管道獲得人權知識的學 生也不少,由此可知適度收看新聞節目可讓學生瞭解到社會上及國際間的人權事 件,使之了解人權不只是在知識的傳遞,而是真實的發生在生活周遭,但是電視 新聞的良莠不齊,使得看太多電視新聞的學生反而造成觀念的模糊、偏差,所以 對電視媒體應有約束及管理的方法。

由於科技的進步,網路的普及使得從網路上可得到許多訊息,但是從網路上 得到的訊息並不一定正確,所以學校當局應對網路所傳遞的內容予以審視,以避 免學生學習到錯誤的人權知識。從報紙管道獲取人權知識的比例是最差的,可見 學生對於文字的閱讀興趣越來越少,只注重聽覺與視覺的刺激,這也是一項警訊,

應加強學生的讀報能力,也需注意有關報章雜誌的人權報導是否正確性。更積極 的作法應該是鼓勵各種大眾傳播媒體,製作一些有關人權的節目及文章,透過這 些節目及文章加強宣導正確的人權行為及觀念以培養正確的人權態度。

四、未來進一步的研究建議

本研究旨在了解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生在人權認知及實踐上的研究,因受限 於客觀環境及個人能力之限制,致使本研究仍有不足之處,在此提出建議供未來 研究參考。

(一)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對象以屏東縣高年級學生為研究樣本,因施測時間及實施困難,只從 樣本中選取 538 位高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基於兒童所受人權教育的完整性,以 及閱讀問卷能力的考量,在取樣上僅以五、六年級的學生為主,未來的研究可考 慮研究國小中、低年級的學生及國中階段學生,並做不同年段學生的比較,以作 為教師在設計人權教育課程時的參考;在橫的方面可推及到其他縣市的國小學 生,使研究結果有更廣的應用性。

(二)研究變項方面

在本研究中,只探討性別、年級、不同學校所在區域、家長教育程度、父母 的管教態度、獲得人權教育管道等自變項對人權認知以及人權實踐的影響。但影 響學生人權知識和態度的因素並不只於此,諸如不同族群(包括新移民族群)的 學生、學生的學業成就、擔任班級幹部、兄弟姊妹間關係、同儕間互動或是其他 重要他人的影響等,都有可能會影響學生的人權知識與態度,因此日後的研究可 以考慮探討這些變項,做更多研究推論。

(三)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只能了解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生人權知識及人權態 度現況與差異情形之研究,而對差異情形的原因無法加以驗證,期待將來的研究

本研究採取問卷調查法,只能了解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生人權知識及人權態 度現況與差異情形之研究,而對差異情形的原因無法加以驗證,期待將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