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依據研究結論,本節相關老人議題課程發展提出建議,另外,針對未來相關 研究也提出若干參考意見。欲發展適合國中學生悅納老人課程,使其有效達到研 究者所預定之課程目標,可從參考以下方向。

一、有關悅納老人課程設計與教學方面

希望學校能重視相關老人議題發展,將此老人議題融入正式課程之中,引導 學生有正向的老人態度。於綜合活動課程之實施活動,使學生能將知識轉化為行 動,能夠表達出對老人的關懷,可藉以提昇對老人的態度。

(一)活動設計可多提供老人正面訊息、邀請老人進入教室作為教學 資源,提供學生學習楷模,與正向良性之互動

教學活動設計時,可利用影片媒體或讓老人親自與學生進行直接接觸,提供 正向且多元的老人訊息。透過正面訊息的提供,可減少學生對老人之刻板印象,

並引導學生瞭解老人之社會價值與社會生活之能力,尊重與關懷老人,體會老人 之智慧,將老人視為學習對象。

86

(二)提供體驗課程、生活議題,讓學生省思自己對待老人的態度

課程設計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中議題作為教材,如讓座問題,或提供老化體驗 活動,於活動後學生進行討論與心得回饋,學生藉由省思、分享、實踐之後,期 能學生將所學落實到生活之中,能做到主動協助長者,表達關心關懷之情。

(三)增加代間互動機會,增進彼此互動與溝通之道

課程設計可多提供代間接觸機會,使學生能經由與老人良好的接觸經驗,進 而願意與老人維持良好相處互動,提升學生與老人互動的意願。

二、對後續研究之建議

本研究針對後續研究提出二項建議,包括研究方法與研究變項。

(一)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主要透過量表、文獻資料來評估學生的老人態度,未來的研究可以比 較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了解學生對老人態度是否因接受教學實驗而有所差異。

(二)研究變項方面

本研究僅將學生之性別、家庭型態、與年長長輩親密程度,作為其老人態度 的相關變項。結果發現三者與對老人態度關係均未達顯著水準,因此推論可能尚 有其他的影響變項,如學生的家庭教養方式、祖父母與孫子女在生活上接觸經驗 的影響等,故未來進行相關研究時,宜增加其他的變項進行探討。

87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方珮玲(2006)。高齡者參與代間方案歷程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方淑玉(2003)。國民中學實施青少年與老人代間方案之成效研究—一個行動研 究之取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 北市。

王文科(1990)。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圖書。

行政院主計處(2010)。中華民國統計月報,行政院主計處。

行政院經建會(2006)。「中華民國臺灣 95 年至 140 年人口推計」。經建會網站。

http://www.cepd.gov.tw/。

吳明隆(2005)。SPSS 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台北:知城數位。

吳美枝、何禮恩(譯)(2001)。行動研究:生活實踐家的研究錦囊(原作者:

J. McNiff,P. Lomax, & J. Whitehead)。嘉義:濤石文化。(原著出版年:

1993)

吳美雯(2009)。青少年之老人歧視研究-以中興新村地區為例。南開科技大學 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呂瓊莉(2008)。老化教育方案對國小學童老人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 家庭教育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美枝(1992)。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

李淑花(2011 年 7 月 6 日)。台灣老人不快樂。聯合報。D2 版。

李錫津(2003)。從體驗中有效學習。教師天地,127,5。

林如萍(2008a)。國內年輕學子對於祖父母之態度與行為全國民意調查報告書。

台北:教育部。

88

林如萍(2008b)。三代同堂家庭代間關係對青少年老人態度之影響。載於臺灣人 口學會主編,少子女化與高齡化社會的人口挑戰-人口政策與人口發展課題 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p1-28)。臺北:臺灣人口學會。

林秀珍(1987)。兒童對老人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0,85-104。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台北:心理出版社。

林美珍(1993)。大學生對老人態度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6,349-384。

邱天助(2002)。老年符號與建構:老人研究的社會文化轉折。台北:正中書局。

洪淑媚(1997)。大學生對老人態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夏林清等(譯)(1999)。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做研究(原作者:H.

Altrichter,P. Posch & B. Somekh)。臺北:遠流。(原著出版年:1997)

時容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東華書局。

張明麗(1999)。花蓮地區幼兒對老人態度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21-137。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美蘭(2006)。繪本在教學上的運用-以「老人關懷」為例。國立臺東大學兒 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

教育部 (1998)。國民教育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6)。邁向高齡社會老人教育政策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郭生玉(2005)。心理與教育研究法。台北:精華。

陳伯璋(1986)。教育研究的新取向。台北市︰南宏。

陳秀娟(2005)。大學社福與社工系學生對老人態度與行為意向之研究。私立玄 奘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宜汝(2001)。大學生對老人態度及行為意向之研究-以某師範大學學生為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玫月(2002)。國中學生對老人的態度之研究-焦點團體訪談法。國立台灣師

89

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素玲(2010)。繪本教學影響國小學童對老人態度之行動研究。玄奘大學成人 教育與人力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智昌(1985)。我國學生對老人態度和行為意向調查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榮彬(2009)。老化認知教學對國小學童老人意象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陳憶佳(2011)。高齡者體驗活動對老人的認知與態度影響之研究-以老人服務潛 在專業人員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 出版,南投。

陳澤寶(2004)。國中學生對老人的態度及行為之調查研究-以台南縣市國中學 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瓊玉(2002)。台北市某家商學生對老人之態度與行為意向研究。國立台灣師 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陸洛、高旭繁(2009)。台灣民眾對老人的態度─量表發展與信效度初探。教育 與心理研究,32,147-171。

陸洛、高旭繁(2010)。台灣大學生對老人態度與其從業意向之關連性。教育與 心理研究,33,33-54。

陸洛、陳欣宏(2002)。台灣變遷社會中老人的家庭角色調適及代間關係之初探。

應用心理研究,14 ,221-249。

傅桂(2009)。老化知識知覺程度與對老人態度及從事老人旅遊工作意願關係之 研究。 國立台灣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菁怡(2008)。國小學童對老人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玄奘大學教育人力 資源與發展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津文(2002)。幼兒與老人代間課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

90

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郁芬(2007)。老化教育課程對高職女生老化知識與對老人態度影響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市。

黃錦山(2011)。國民中學教科書老化教育內容分析之研究。臺東大學教育學報,

22(1),55-74

葉淑華(2011)。國小學童老化知識及對老人態度與服務老人意願關係之研究。

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劉立凡(2003)。由文獻查證與實證的角度看一份短式老年知識問卷的應用。立 德學報,1(1),112-129。

蔡啟源(1994)。老人福利服務:研究與實務。台北:五南。

鍾春櫻(1997)。護專學生對老人態度、行為意向和影響因素之研究。大仁學報,

15,75~92。

魏玲玲(1995)。護生老化知識及對老人態度之調查。護理研究,3(2),171-179。

蘇美鳳(2003)。國中學生對老人的態度及其對教學活動的啟示-以大台北地區 國中學生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台北。

二、英文部分

Allport, G. W. (1954).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Angelis, J. (1992). The genesis of an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18, 317-327.

Argyris, C. , & Schon, D. (1974). Theory in practice: Increasing professional effectiveness. London: Jossey-Bass.

91

Bednar, A. , & Levie, W. H. (1993). Attitude-change principles. In M. Fleming &

W. H. Levie (Eds.), Instructional message design: Principles from the 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sciences (pp. 283-304). Englewood Cliffs, 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oyne, C. (1984). Sex, age and racial differences in elementary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elderly adults.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 ERIC

ED252300)

Chowdhary, U. (2002). An intergenerational curricular module for teaching aging appreciation to seventh-grader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8, 553-560.

Eagly, A. H. , & Chaiken, S. (1993). 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Ello, M. L. (2007). Older adult issues and experiences through the stories and images of film. Journal of Teaching in Social Work, 27(1/2), 271-282.

Festinger, L. (1957). 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rost, G. (1981). Confrontation: Aging in America.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RIC ED 211407)

Gellis, Z. D. , Sherman, S. , & Lawrance, F. (2003). First year graduate social work students’ knowledge of and attitudes toward older adult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9(1), 1-16.

Gutknecht, B. (1990). Mitigating the effects of negative stereotyping of aging and the elderly in primary grade reading instruction. Retrieved from ERIC database.

(ERIC ED319015)

Hawkins, M. (1996). College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elderly person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2(3), 271-279.

92

Hegeman, C. R. , Horowitz, B. , Tepper, L. , Pillemer, K. , & Schultz, L. (2002).

Service learning in elder care: Ten years of growth and assessment. In M. J. Mellor

& J. Ivry (Eds.), Advancing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 education (pp. 177-194).

New York: Haworth.

Hovland, C.I. , & Janis, I.L. (1959). An overview of persuasibility research. In C. I.

Hovland & I. L. Janis (Eds.), Personality and Persuasibility (pp. 121-14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Kaempfer, D. , Wellman, N. , & Himburg, S. H. (2002). Dietetics students’ low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work preferences toward older adults indicate need for improved education about ag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 102(2), 197-202.

Klein, D. A. , Council, K. J. , & McGuire, S. L. (2005). Education to promote positive attitudes about aging. Educational erotology, 31, 591-601.

Knapp, J. L. , & Stubblefield, P. (2000). Chang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aging: The impact of intergenerational service learning course.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16, 611-622.

Kogan, N. (1961). Attitude toward old people: The development of a scale and an examination of correlates. Journal of Abnormal Social Psychology, 62, 44-54.

Krahe´, B. , & Altwasser, C. (2006). Changing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s persons with physical disabilities: An 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6, 59–69.

Langer, N. (1999). Changing youngsters’ perceptions of aging: Aging education’s role.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5, 549-554.

Larkin, E. , & Newman, S. (1997). Intergenerational studies: A multidisciplinary field. In K. Brabbazon & R. Disch (Eds.), Intergenerational approached in aging:

93

Implicatios for education, policy and practice (pp. 5-16). New York: The

Haworth Press.

Lee Young-Shin (2009). Measures of student attitudes on aging.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5, 121–134.

Lynott, P. P. , & Merola, P. R. (2007). Improving the attitudes of 4th graders toward older people through a multidimensional intergenerational program.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3, 63–74.

Mason, S. E. , & Sanders, G. R. (2004). Social work student attitudes on working with older clients.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 42(3/4), 61-75.

McGuire, S. L. (1993). Promoting positive attitudes through aging education: A study with preschool children.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Education, 13, 3-11.

McGuire, S. L. , Klein, D. A. , & Couper, D. (2005). Aging education: A national imperative.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31, 443-460.

McTaggart, R. (1988). Action Research: A prologue to praxis. Geelong, Austral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McTaggart, R. (1997).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Miller, M. (2005). Learning and Teaching in the Affective Domain. In M. Orey (Ed.), Emerging perspectives on learning, teaching, and technology. Available at

http://www.coe.uga.edu/epltt/affective.htm

Morgan, L. A. , & Kunkel, S. R. (2007). Aging, society, and the life course (3rd ed.).

New York: Springer.

Newman, S. , Faux, R. , & Larimer, B. (1997). Children’s views on aging: Their attitudes and values. The Gerontologist, 37(3), 412-417.

Palmore, E. B. (2004). Ageism in Canada and the United State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Gerontology, 19(1), 41–46.

94

Palmore, E.B. (2005). Three decades of research on ageism, Generations, 29(3), 87-90.

Petty, R. E., & Cacioppo, J. T. (1986). The elaboration likelihood model of persuasio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9, 123-205.

Polizzi, K. G. , & Millikin, R. J. (2002). Attitudes toward the elderly: Identifying problematic usage of ageist and overextended terminology in research instructions.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28, 367-377.

Prudent, E. S. , & Tan, P. P. (2002). Caribbean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older adults.

Prudent, E. S. , & Tan, P. P. (2002). Caribbean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older ad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