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研究者在研究過程的經驗及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作為未來國小教師在 教學及研究時之參考。

壹、 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僅限於新北市五股區某國小兩個五年級班級之學生,是以 小樣本進行研究教學,因此,對此份研究結果不宜作過度的推論。而此教學策略 若於不同單元、不同年級或不同的區域使用,是否也會有類似的成效,此研究方 向可供往後有興趣之研究者參考。

貳、 研究工具方面

因本研究係針對「分數乘法」單元進行教學與施測,導致部分學生就算未理 解題意,也知解題方法為兩數字相乘,此為未來在編制施測工具時須多加留意的 部份。

參、 研究方法方面

一、 本研究之實驗教學範圍為一個單元,因此研究結果僅是對學生短期之影 響,若將研究時間加長、研究單元加廣,或許成效差異會有所不同。

二、 有鑑於學了就忘是許多學生在學習時的通病,也是教師在教學上一個很大 的阻礙,因此實驗教學對學生而言,是否具有學習保留的效果,也是值得 深入探討的議題,另外,其是否能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信心,更是未來 研究者可進一步研究的課題。

三、 研究結果發現,應用型教學策略對中低成就的學生在學習成效上有較顯著 的幫助,因此,若其能應用在補救教學上,是否能有助於補救教學的成效,

可供有興趣的研究者做更進一步之研究。

四、 在內容部份,本研究還可針對教學課題進行研究,分析並比較兩組學生在 接受不同的教學方法後,其在各課題概念的學習狀況。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方仕育 (2012)。嘉義市家長教育信念與國小高年級學生參與校外補習及學業成就 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嘉義市。

江淑怡 (2009)。直接教學法對提升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生乘法演算能力之行 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臺 北市。

呂玉琴、李源順、劉曼麗、吳毓瑩 (2009)。國小分數與小數的教學、學習與評量。

臺北市:五南。

李柏儒、郭輝煌、李仲瑜、王瑀、許天維、胡豐榮 (2012)。教學結構圖的課題系 列化法研究。測驗統計年刊,20,87-96。

林素卿、曾雅瑛、薛婷芳、蔡幸芬、游麗蓉、吳崑檳、吳沐馨(譯)(2009)。課 程發展(原作者:Peter F. Oliva)。臺北市:五南。

林碧珍 (1991)。國小兒童對於乘除法應用問題之認知結構。新竹師院學報,5,

221-288。

林碧珍 (2003)。生活情境中的數學。新竹教育研究集刊,3,1-26。

林碧珍、蔡文煥、蔡寶桂、楊 媖媖、劉婉君、蘇泱因 (2004)。九年一貫數學能力 指標的詮釋—全數的乘法。九十三學年度國科會研究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92-2522-S-134-002。

林碧珍、陳姿靜 (2006)。分數乘法之教材與教學。載於新竹教育大學(主編),

2006 地方教育輔導論文集(頁 109-123)。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碧珍、蔡寶桂、楊 媖媖 (2009)。數學乘法—替代性教材教法之理論與實務。臺 北市:師大書苑。

林榮煌 ( 2006)。國小六年級學童分數乘除概念與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臺中市。

南慧卿 (2012)。台灣與中國國小數學教科書小數乘法教材內容之分析比較(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研究所,臺北市。

陳竹村、林淑君、陳俊瑜 (2001)。國小數學教材分析—分數的數概念與運算。載 於周筱亭、黃敏晃(主編),國小數學教材分析(頁 49)。臺北縣:教育部 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教育部 (2003)。92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取自 http://140.111.34.54/EJE/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4420

張俊紳 (2004)。國小教師教學知識的理解及其所轉化的特定領域教學策略。高雄 市:復文圖書。

康軒文教數學科編寫委員 (2012)。國小數學教師手冊第十冊。臺北市:康軒文教 事業。

康軒文教數學科編寫委員 (2012)。國小數學課本第十冊。臺北市:康軒文教事業。

黃立期 (2010)。臺灣四十年來國編版國小數學教科書「分數乘法」教材之分析比 較(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黃兆光(2006)。問題解決教學策略對國中生數學學習成效之研究—以一元一次方 程式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屏東市。

黃毓棻 (2009)。臺北縣國小六年級學童分數乘法學習表現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湯錦雲 (2002)。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概念與運算錯誤類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 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鄭郁婷 (2011)。問題解釋多媒體教學策略協助國小六年級學生學習「雞兔同籠問 題」之效益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 系碩士在職專班,臺中市。

鄭振初 (2006)。分數教學分析—概念和運算。臺北市:九章。

劉天民 (1993)。高雄地區國一學生整數與四則運算錯誤類型之分析(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劉秋木 (1996)。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臺北市:五南。

劉秋木 (1998)。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劉祥通 (2004)。分數與比例問題解題分析—從數學題問教學的觀點。臺北市:師 大書苑。

劉湘川 (2004)。教學課題結構有向圖形類似度之改進指標。測驗統計年刊,12,

193-210。

鍾靜 (2005)。論數學課程近十年之變革。教育研究月刊,133,124-134。

藍家嘉 (2010)。解題導向教學策略融入高中三年級數學總複習之行動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臺東市。

蘇麗美 (2005)。問題為中心之教學策略對學生數學學習成效與教室環境知覺之影 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彰化縣。

二、 外文部份

山口忠、加地郁夫(1992)。有向グラフ比較のための頂點到達可能性に基づく距 離について。信學論(A),J65A,109-115。

竹谷誠(1992)。課程系列化のための教授方略の特性分析。電子情報通信学会論 文誌,J75(A), no.2, 371-381。

竹谷誠、船橋芳雄、中內辰哉(2007)。戰略的課題系列化法にのっとった課題系 列の戰略推定法。電子情報通信学会論文誌,J90(D),1509-1520。

Ashlock, R. B. (1990). Error pattern in computation: A semi-programmed approach.

Columbus, Ohio: Merrill.

Behr, M. J., Lesh, R., Post, T. R. and Silver, E. A. (1983). Rational number concepts.

In R. Lesh, and M. Landau (Eds.), Acquisition of mathematics concepts and process (pp. 91-126).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Inc.

Behr, M. J., Harel, G., Post, T. R. and Lesh, R. (1992). Rational number, ratio, and proportion. In D. A. Grouw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pp. 296-332). New York: Macmillan.

Dickson, L., Brown, M. and Gibson, O. (1984). Children learning mathematics: A teacher’s guide to recent research (pp. 274-298). Oxford, Great Britain, England:

Schools Council Publications.

Edwards, E. L. (1983). Minimum competencies-mathematics. Suggestions for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 Richmond, VA: Virginia State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Division of Science and Elementary Administr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51 322).

Gagné, R. M. (1985). The conditions of learning and theory of instruction (4th Ed.).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Great Britain, England: Schools Council Publications.

Greer, B. (1992). Multiplication and division as models of situations. In D. A. Grouws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pp. 276-295). New York:

MacMillan.

Gutstein, E. (2003),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s for social justice in an urban, Latino school,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4(1), 37-73.

Jecks, P. (1981). Conceptual issue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fractions.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2, 339-348.

Kennedy, L. M. and Tipps, S. (2000). Guiding children’s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11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Kerslake, D. (1986).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Fractions.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Lankford, L. k. (1972). Final report: Some computational Strategies of seventh grade pupils, Charlottesville, VA: University of Virginia.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069 496).

Magnusson, S., Borko, H., Krajcik, J., and Layman, J. (199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content knowledge for heat energy and temperatu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Research in Science Teaching, Boston.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2000). The principles and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 Reston, VA: Author.

Painter, R. R. (1989). A comparsion of the procedural error patterns, scores, and other variables, of selected groups of university and eight-grade students in Mississippi on a test involving arithmetic operation on fraction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outhern Mississippi, 1988.

Post, T. R. (1988). Some notes on the nature of mathematics learning. In T. R. Post (Ed.). Teaching mathematics in grades K-8, 1-19.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Schwartz, J. (1988). Intensive quantity and referent transforming arithmetic operations.

In J. Hiebert and M. Behr (Eds.), Number concepts and operations in the middle grades (pp. 41-52). Reston,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Takeya, M. (1999). Structure analysis methods for instruction. Takushoku University Press.

Vergnaud, G. (1983). Multiplicative structures: In R. Lesh and M. Landau (Eds.).

Acquisition of mathematics concepts and process (pp. 128-173). London:

Academic Press.

同學們,這是一份有關分數乘法的概念及運算的測驗,包含了 計算題與應用題兩大題,請針對題目的敘述寫出正確的計算過程及 答案。本份試卷一共有四面兩張,測驗時間為 40 分鐘(1 節課)。

附 錄

附錄一:分數乘法單元成就測驗前測試卷

班級: 年 班 姓名:

一、 計算題 1. 3 5

8 × 7 2. 5

6 × 4 15

3. 3

8 × 7

4 4. 5 11

14 × 2 1 3

5. 1

9 × 1

7 6. 4 × 9 13

7. 8 × 6 2

3 8. 9 5

6 × 3 4

(先約分,再計算)

二、 應用題

1. 一瓶紅茶有 1 5

7 公升,文雨家這星期喝了 3 瓶,共喝了多少公升的紅 茶?

答:

2. 有一塊長方形的磁磚,長為 3

8 公尺,寬為 1

4 公尺,這塊磁磚的面積 是多少平方公尺?

答:

3. 一本名人傳記共 540 頁,小花已經看了 2

3 本,是看了幾頁?

答:

4. 蔬菜店老闆進了 8 1

4 公斤的豆芽菜,又進了一批高麗菜,高麗菜的重 量是豆芽菜的 3 4

5 倍,這批高麗菜重多少公斤?

答:

5. 甲、乙兩地相距 1

5 公里,伯伯已走完全程的 1

3 ,共走了多少公里?

答:

6. 哥哥每小時走 7 5

6 公里,如果以相同的速度走了 2 4

7 小時,共走了多 少公里?

答:

7. 李阿姨有一塊地,他用其中的 4

5 當農場,農場的 9

13 養馬,李阿姨 共用了幾分之幾塊地來養馬?

答:

8. 一條棉線長 21

25 公尺,包粽子用去 5

8 條,是用了多少公尺的棉線?

答:

(列出式子後,先約分,再計算)

9. 一包麵粉 3 5

16 公斤,媽媽拿 2

3 包來做饅頭,是用了多少公斤的麵 粉?

答:

你真棒!試題到此結束,作答完成後請再檢查一遍!

同學們,這是一份有關分數乘法的概念及運算的測驗,包含了 計算題與應用題兩大題,請針對題目的敘述寫出正確的計算過程及 答案。本份試卷一共有四面兩張,測驗時間為 40 分鐘(1 節課)。

附錄二:分數乘法單元成就測驗後測試卷

班級: 年 班 姓名:

一、 計算題 1. 5 9

14 × 3 1

2 2. 6 × 4 3 5

3. 7 × 5

9 4. 2 2 3 × 4

5. 6 7

8 × 4

5 6. 7

10 × 9 5

7. 7

12 × 8

21 8. 1

6 × 1 11

(先約分,再計算)

二、 應用題

1. 一本科幻小說共 640 頁,美美已經看了 3

4 本,是看了幾頁?

答:

2. 甲、乙兩地相距 1

6 公里,爸爸已走完全程的 1

5 ,共走了多少公里?

答:

3. 一瓶礦泉水有 2 3

5 公升,小愛這星期喝了 4 瓶,共喝了多少公升的礦 泉水?

答:

4. 一條緞帶長 13

20 公尺,布置教室用去 4

7 條,是用了多少公尺的緞帶?

答:

(列出式子後,先約分,再計算)

5. 有一張長方形的海報,長為 1

5 公尺,寬為 3

10 公尺,這張海報的面 積是多少平方公尺?

答:

6. 姐姐每小時走 5 11

12 公里,如果以相同的速度走了 3 3

7 小時,共走了多 少公里?

答:

7. 一包糖 2 5

18 公斤,阿姨拿 6

7 包來做布丁,是用了多少公斤的糖?

答:

8. 水果店老闆進了 8 1

3 公斤的蘋果,又進了一批水梨,水梨的重量是蘋 果的 2 3

4 倍,這批水梨重多少公斤?

答:

9. 蔡先生有一塊地,他用其中的 5

8 當果園,果園的 7

11 種西瓜,蔡先

11 種西瓜,蔡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