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本節依據研究結果,對教學實施者與後續研究者提出建議,說明如 下。

壹、對教學實施者的建議

一、藉由調整學習單的內容難易度,改善學生自我探究的時間

探究式教學在小組討論期間,首重成員是否有如實參與,藉由教師 提供 APP 學習單及專題範例的完成,組員間相互討論、分享,並探究各 自的專題。因為程度不同,部份學生對程式概念比較模糊,若調整教師 自行設計之學習單的難易度,讓學生可以循序漸進,並以中等的範例為 主,對程度低的學生,讓他們可以依簡單的範例進行實作,對程度好的 學生,可以讓他們以這些範例為基礎,再行探究各自的專題,過程中,

老師亦需要引導,適時的提供解決方案給學生,讓他們完成探究活動。

二、善用網路學習平台

本研究使用探究式教學進行實驗,學生在尋找專題解決方法時,時 常會透過網路來尋找相關範例,但網路上的學習資源,若程式直接複製 下來,進行編譯後,會發現錯誤,當學生無法自行排除程式錯誤時,便

90

容易造成後續探究教學的進行,因此,研究者採取 APP Inventor2 作為平 台,學生在依學習單製作完的程式,都會儲存在需端資料,具有保存性,

程式語法為積木堆疊,網路範例很多都是可以參照,一方面讓學生可以 方便進行自學的工作,另一方面,因為現今單晶片,也有出以積木堆疊 方式來撰寫,因此未來也可以利用此方式,進行不同領域之專題製作,

提昇學生未來自我探究的能力,並改善其學習態度。

三、增設手機養機場的使用

在進行探究活動時,雖教師有明確告知手機使用規範,並透過小組 自評表,以扣總分的方式進行教學,但還是有部份學生因為忍不住,而 偷偷使用手機,導致被扣分,又或者在小組自評分數時,被其它組員扣 分,而此現象,也會影響學生在小組間探究活動的進行,因此,若設立 養機場,在還沒有教到 app 使用時,可以讓學生更加專注,避免他們因 為玩手機,而影響到各組專題討論的進行,確保課堂上的學生能更有效 的學習。

貮、對後續實施者的建議

一、可嘗試高三聯合專題發表,建立學生信心並營造良性競爭的學習氛 圍

利用探究式教學運用於專題製作課程後,重頭戲就是期末書報討論,

受限於上課時間,因此專題討論時,都是以組別為單位,進行小組報告,

若能針對科內所有上專題製作課程的班級,由科的名義,舉辦專題成果 展,再從中選出優秀作品,進到校內專題比賽,脫穎而出再前往全國比 賽的殿堂,如此,相信可以形成學生競爭的氛圍,進而影響學生之學習 態度。

二、可採用其它方法進行研究

本研究以探究式教學運用於專題製作的準實驗設計,實驗組施以探

91

究式教學,控制組施以講述教學法,透過分析研究對象的學習態度前後 測差異,瞭解實驗組和控制組學生在學習態度上是否有所提升,故建議 未來研究可設計如翻轉教室、學思達等教學法進行實驗,瞭解除探究式 教學和傳統教學法外,不同教學法對提昇學生的學習態度的差異情形如 何?

92

參考文獻

中文部份

工業技術研究院(2017 年 2 月 20 號)。2017 十大 ICT 產業關鍵議題暨重 點產業機會。IEK 產業情報網。取自

https://www.itri.org.tw/chi/Conte nt/NewsLetter/contents.aspx?&SiteID=1&MmmID=5000&SYear=2017&

MSID=744026726200174553

王淳葦(2016)。翻轉教室應用於高職電機科電工機械課程之行動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吳坤璋、黃臺珠、吳裕益(2005)。影響中小學學生科學學習成就的因素 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37(2),147-171。

吳明隆(2009)。SPSS 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二版)。臺北市:

五南。

巫采蓉(2018)。國中圖書教師閱讀課教學對七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資訊 素養能力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臺 中市。

林彥宏(2018)。智慧型手機 APP 融入高一特色課程式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菁(2018)。國小探究式資訊素養融入課程之研究:理論與實踐。教育 資料與圖書館學,55(2),103-137。

93

林仁和(2002)。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揚智文化。

施士文(2015)。ARDUINO 微電腦應用實習。臺北市:台科大圖書股份 有限公司。

曹永忠、許智誠、蔡英德(2015)。 Arduino 雲物聯網系統開發(入門篇)。

Using Arduino Yun to Develop an Application for Internet of Things (Basic Introduction)。臺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國家教育 研究院。

張春興(1991)。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仁家、林癸妙、彭儀雯、周全鋒(2017)。實務專題課程應用探究式教 學對電資相關系科大學生探究能力與創造思考能力之影響。科技與工 程教育學刊,48(2),17-43。

張家銘(2018)。5E 探究式教學融入高中數學多元選修之行動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建議書。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6)。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群科 課程綱要電機與電子群(草案)。

彭國勝(2012)。高職機械群學生專題製作課程學習態度與學習困擾之研 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臺北市。

94

黃珮芯(2012)。WebQuest 教學模式對學生數學學習成效和數學學習態度 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楊采蓉(2015 年 4 月)。IoT 物聯網市場趨勢與最新技術應用。Digitimes。

取自 https://www.ithome.com.tw/pr/110470

楊千儀(2017)。專題式學習應用於高中地理實察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趙英傑(2013)。超圖解 Arduino 互動設計入門。臺北市:旗標。

蔡宜坦(2015)。詳盡解說!App Inventor 2 Android App 範例教本(增訂 第 2 版)臺北市:旗標。

蔡政宏、劉上瑋、谷圳(2017)。MORE 智慧居家服務平台。電工通訊季 刊,7,21-32。

蔡清田(2012)。素養:課程改革的 DNA。臺北市:高等教育出版。

楊桂瓊、陳雅君、洪瑞兒、林煥祥(2015)。新興科技融入探究式教學的 成效探討。科學教育學刊,23(2),111-127。

葉榮椿、林建仲、任永潔、鐘盼兮(2010)。應用專題導向學習法於企管 系大三實務專題學生之行動研究:以美和技術學院為例。工業科技教 育學刊,3,113-121。

陳瑞和(1991)。感測器。臺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95

陳慧蓉(2015)。掌握知識的致勝關鍵—以探究學習培養思辨能力。國民 教育,55(1),53-60。

陳良榕、鄧凱元(2015 年 5 月)。5 大企業 CEO 看物聯網未來。天下雜誌,

572。取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67645

陳明鈺(2017)。資訊科技融入 5E 探究教學對七年級學生生物科學習成就 與學習態度之影響-以 [血液循環系統] 為例。教育學誌,38,

125-176。

賴協志(2013)。學習態度對學生學習與學校效能影響之研究。國家教育 研 究 院 學 生 學 習 本 位 之 學 校 效 能 整 合 型 研 究 期 末 報 告 ( 編 號 NAER-101-24-C-1-03-07-1-17),未出版。

鄒玉鈿、張景媛(2012)。「探究式創意實驗教學」對八年級學生自然領域 學習表現之影響。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8,53-90。

鄒飛逯(2011)。物聯網讓萬物互聯暢通。IBM 藍色觀點。

取自

http://www-07.ibm.com/tw/blueview/2011apr/web.html

鐘建坪(2010)。引導式建模探究教學架構初探。科學教育月刊。

鍾昌宏、王國華(2014)。國民中學學生接受不同電腦模擬融入論證式探 究的教學模式之學習成效探討-以遺傳單元為例。數位學習科技期刊

,6(3),19-40。

96

英文部份

Anderson, R. D. (2000). Are assessment, certification and licensure the path to excellent science teaching?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Part D, 10, 40-49.

Franz, D. P., Hopper, P. F., & Kritsonis, W. A. (2007). National impact:

Creating teacher leadersthrough the use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National Forum of Applied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0(3), 1-9.

Geneiatakis, D., Kounelis, I., Neisse, R., Nai-Fovino, I., Steri, G., & Baldini, G.(2017). Security and privacy issues for an IoT based smart home. 2017

40th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Electronics and Microelectronics, 1292-1297.

Heywood, J. (2014). Conclusion: Engineering at the Crossroads: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Policy Makers. In Johri, A. & Olds, B. M. (Eds.),

Cambridge handbook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research (pp. 731-748).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tzinger, T, Lattuca, L, Hadgraft, R and Newstetter, W. (2011),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xpertis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100(1), 123-150.

Martin-Hansen, L. (2002). Defining inquiry:Exploring the many types of inquiryin the science classroom. The Science Teacher, 69(2), 34-37.

Masgoret, A. M., & Gardner, R. C. (2003). Attitudes, motivation, and second

97

language learning: A meta‐analysis of studies conducted by Gardner and associates. Language learning, 53(1), 167-210.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1996).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ic Press.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NGSS (2013).APPENDIX F –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s in NGS

S. Retrieved May.7,2018 form:https://www.nextgenscience.org/resource

s/ngss-appendice

Peek, S. T., Aarts, S., & Wouters, E. J.(2017). Can smart home technology

deliver on the promise of independent living? A critical reflec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older adults. Handbook of Smart Homes, Health

Care and Well-Being, p.203-214.

98

附錄

附錄一 問卷同意書

99

塡寫日期:民國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學號: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填答說明

100

101

102

附錄三 專家審查名單

高職電機科專題製作學習態度量表專家審查名單

姓名 背景 現職

呂○光 學者

台灣師範大學 電機系教授 工業教育學系

合聘教授

聶○明 學者

明新科技大學 服務事業管理系

副教授

陳○治 教師 臺北市立內湖高工電機科教師 胡○亦 教師 臺北市立內湖高工電機科教師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構 面

題項 內容

專家 建議

處理 方式 35. 當電工機械題目很複雜

時 , 我 會 設 法 先 把 問 題 分 解 , 然 後 再 透 過 小 範 圍 思 考。

當製作的專題功能很複雜時,我 會設法先把問題分解,然後再透 過小範圍思考。

依 建 議 修 改

109

塡寫日期:民國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學號: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填答說明

110

111

112

塡寫日期:民國_____年_____月_____日,學號: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填答說明

113

114

115

附錄七 小組學習紀錄表

編碼:

專題名稱 填寫日期

小組成員 認真討論 協助夥伴 詢問夥伴

聊天

玩手機 自評分

1. 請在對應對欄位填入符號,若相符請填ˇ,若不相符填入 X

2. 自評分部份,請依照小組成員討論填寫。最高 90 分,最低 60 分。

請簡單的回答下最問題

1.以你的觀察,在專題製作課程中,小組討論最積極的是誰?

2.你覺得小組討論的效果為何?為什麼?

3.對於專題製作,你可以給予老師的建議為?

116

附錄八 學生晤談紀錄表

編碼:

日期: 學生座號: 學生姓名:

1. 你覺得課前預習即將上課的內容,對你有什麼幫助?

2. 你認為課堂上補充有關 app 的學習單,對你有什麼幫助?

3. 你認為在專題製作上,經小組討論、發表、分享的方式,對你有什麼幫 助?

4. 待教完學習單,進行小組專題討論的教學方式學習時,你常遇見之問題 為?

5. 實施探究式/講述式教學應用於專題製作課程後,你是否比較喜歡上專 題製作?為什麼?

6. 你對於課程的上課方式,有沒有什麼建議?

117

7. 專題製作的過程中,是否有什麼東西會影響到你探究的過程?

8. 小組討論及分享,是否有助於你在探究的過程中,得到幫助?為什麼?

9. 以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教學,你最有印象的學習單元為何?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