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壹、教學支持助於教學轉化的發生

「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

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

-源自於非洲當地俗諺 在新政策的推動下,教學現場的教師面臨到新挑戰。過去以學科為主的教學,

多半教師自己準備好課程便可以,教師具有自己的自主性跟專業度。然而,如今 在十二年國教課綱中校訂彈性學習課程下,包含跨領域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 探究課程或其他類,是以跨領域科目、強化知能整合並與生活運用能力相關來進 行。那麼教師不再是一個人完成就可,而是需要眾人一起開路。因此,在本研究 中,個案學校為試辦專題探究課程之學校之一,校方邀請臺師大課程研發團隊進 行合作,課程的架構與規劃由團隊進行設計,亦提供了課程教材資料,包含簡報 和學習單等。而在課程正式運作前,團隊會先與校方人員一起共備。共備成員包 含校長、教務主任、教學組長和授課教師等。在共備討論過程中因應校方較熟悉 校內的學生,因此有需要調整的建議,校方人員會表達出來達成共識。而在課程 實施期間,共安排三次回流會議,在會議上主要以教學感想交流為主,並為後續 作進一步的確認。分享時,若有任何需求會遇到困難等,大家會集思廣益一起想 辦法解決。如在蒐集資料的操作上,各小組會進行發問卷或訪談方式來進行,由 於同時多個班一起實作,這就需要校方行政上的協助,像是幫學生列印出紙本或 是提供平板設備來操作,以及對於蒐集資料時間上的安排,可能需要錯開以免人 力不足並且配合學校的作息和活動等。行政支援跟支持對帶領專題探究課程的授 課教師們來說是很重要的。而對小麗老師而言,除了教學上遇到的問題或心得可 以進行交流,甚至能一起檢討修正,最重要的是校方也很用心的參與跟支持,大

109

家藉由陪伴和討論勝過於一個人單獨的走。而這也顯示了回到學生學習做為課程 與教學的思考,教師的能動性也是影響教師專業發展歷程的重要因素,從課綱到 課室的轉化歷程都是一種成長,是需要支持與持續性的發展。

貳、對後續教師面對專題探究課程教學轉化研究之建議

(一) 反思學生聲音選擇與教師的引導程度

在專題探究課程下,主體是放到學生的學習,因此在準備課程時,共備討論 不再是討論學科知識內容,也不是在討論教師要教什麼的問題,轉而是討論從學 生學習的反應狀況和學生的背景等進而去調整課程可以如何進行,這也顯示出需 以學生為中心出發做為思考。在以學生為中心下,教師會面臨到學生聲音跟教師 自己的想法有所不同的狀況,在理論中,學生的選擇權多寡仰賴教師給予的規範 有多寬(Larmer,2015)。一開始教師可能會去思考究竟能不能放心讓學生去實作與 做決定,而扮演引導者角色,引導的多寡拿捏跟到底要多少程度的干涉才不會影 響到學生的聲音和選擇。但經過教學實踐後,也許學生的反應就會讓教師產生有 不同想像,因此,學生的聲音與選擇會是在教師面對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類型時,

教學轉化上會面臨需要注意的地方之一。

(二) 課程設計與任務安排的思考

在專題探究課程中,分組會是影響課程進行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師對於分組 的考量與安排會影響帶領專題時學生小組的樣貌,同儕之間的互動,甚至班級文 化的氛圍。根據 Larmer, Mergendoller & Boss(2015)提出 PBL 的教學實踐標準,要讓 學生進行深入思考或合作不能只是把學生形成一小組就可,是需要教師的引導跟

110

幫助學生瞭解如何與同儕互動,而也因為專題探究課程著重於讓學生實作,培養 自主學習跟遇到問題進行解決,那在分組上該如何讓每位學生都有事情做,便會 是教師在教學轉化上需要注意的地方之二,面對多元的學生,教師的課程設計和 教材的使用,就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特性進行適性安排。是故,如何讓學生完成 獨立作業又要完成小組成果任務,這在教學轉化上就需要多加思考。

(三) 未來研究可納入學生資料,將教師與學生進行對話

由於本研究呈現的教師的轉化是相當個人的,並且會根據不同教師教學風格 和遇到的班級學生之狀況而有所不同,甚至是受到教師信念等影響。因此,未來 若能納入學生的學習經驗和看法等資料,將更能細緻理解及勾勒出師生如何一起 看待這樣的專題探究課程,其經驗跟成長又是如何。另一方面,由於教師的運作 課程以及所營造的班級經營文化,同樣會影響學生學習經驗與詮釋,本研究較缺 乏瞭解學生在專題探究課程中具體的學習經驗及其真實習得哪些能力?因此,若能 在專題探究課程教師教學轉化的研究中,再加入學生作為訪談對象,將可以對於 學生所學有更完整的認識與理解,並得以與學生所形成的學習經驗及詮釋相互對 照,從中理解學生學習情形進而幫助教師再調整。

111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取自:

https://www.naer.edu.tw/ezfiles/0/1000/attach/87/pta_5320_2729842_56626.pdf

尤偉安(2018)。十二年國教之國小各領域學習節數調整可能造成的影響。臺灣教 育評論月刊,7(5),125-134。

卯靜儒(2015a)。從知識本位到學習本位:一位高中歷史教師課程的教學轉化。載 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的想像演化與創新」(頁 189-218)。臺北市:學 富。

卯靜儒(2015b)。構繪一位歷史教師的教學轉化。課程與教學,18(4),57-83。

田奇玉(2008)。課程的教學轉化過程及影響因素之研究:一個闡釋性架構之構築(未 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臺北市。

余俊樑(2003)。二階段專題導向探究模式對國小科研社學生進行探究活動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余政賢(2014)。為什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草案在國民中小學教育 階段要保留彈性學習課程呢?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取自:

https://epaper.naer.edu.tw/edm.php?grp_no=1&edm_no=89&content_no=2213

吳清山、林天祐(2011)。教育名詞課程轉化。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2,203-204。

李慶森(2009)。專題導向學習應用於國小高年級社會學習領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臺北市。

周健、霍秉坤(2012)。教學內容知識的定義和內涵。香港教師中心學報,11,

145-163。

周淑卿(2004)。教師的課程知識內涵及其對師資教育的意義。課程與教學季刊,7

(3),129-142。

112

林正昌(譯)(2015)。John W.Creswell 著。研究設計-質性、量化及混合方法取向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and Mixed Methods Approaches)。臺北市:

學富文化。

姜文閩(譯)(1992)。John Dewey 著。經驗與教育(Experience and Education)。臺 北市:五南。

柯雅齡(2018)。幼兒園普通班教師轉化「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以適應特殊 需求幼兒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洪榮昭、林展立(2006)。問題導向學習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師大書苑。

唐淑華(2011)。眾生喧嘩?跨界思維?-論「教學轉化」的意涵及其在文史科目 教學上的應用。教科書研究,4(2),87-120。

梁繼權(2008)。Problem Based Learning 教師手冊。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許素(2002)。專題導向教學在國小六年級自然科實施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臺北市。

陳素如(2014)。以專題本位學習進行資優生生涯輔導課程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臺北市。

陳毓凱、洪振方(2007)。兩種探究取向教學模式之分析與比較。科學教育月刊,

305,4-19。

黃仁柏(2005)。國小教師教學轉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教 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南市。

黃文定(2012)。教育大辭書。取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453926/?index=1。

黃永和、黃儒傑、陳新轉、林佑真、林曜聖、曾俊傑……陳永裕(譯)(2011)。John Barell 著。問題引導學習:探究取向(Problem-Based Learning:An Inquiry Approach)。 臺北市:華藤文化。

黃亮瑋(2015)。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法律與人權議題」課程與教學轉化的個案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113

黃品瑄、湯仁燕(2017)。國中公民科初任教師學科教學知識發展之研究。師資培 育與教師專業發展期刊,10(3),1-26。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詩雯(2009)。運用 Shulman 教學推理模式發展國小數學教師 PCK 歷程之行動研 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桃園市。

甄曉蘭(2002)。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通識教育季刊,8(3),1-17。

甄曉蘭(2003)。教師的課程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集刊,49(1),63-94。

潘寶秀(2010)。國民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能力指標教學轉化之研究(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新竹市。

蔡宜芬(2013)。教師教學轉化的歷程探究-以歷史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臺北市。

蔡濱如(2005)。課程的教學轉化策略探究─以國中英語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市。

魏曉盈(2011)。國中社會學習領域公民篇新移民議題的課程與教學轉化(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臺北市。

英文部分

Dweck, C. S. (1986). Motivational processes affecting learn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41(10), 1040–1048.

Dewey, J. (1938). Experience and education:The Kappa Delta Phi lecture series. New York, NY:Kappa Delta Pi.

Goodlad, J. I. (1979). Curriculum inquiry: The study of curriculum practice. New York:

McGraw-Hill.

Grossman, P., Dean, C. G. P., Kavanagh, S. S., & Herrmann, Z. (2019). Preparing teachers for project-based teaching. Phi Delta Kappan, 100(7), 43–48.

John Larmer, John Mergendoller & Suzie Boss. (2015). What is PBL?Abstract retrieved from https://www.pblworks.org/why-project-based-learning John Larmer. (2015). Project-based learning vs. problem-based learning vs. X-BL.

Retrieved from http://www.edutopia.org/blog/pbl-vs-pbl-vs-xbl-john-larmer

114

Krajcik, J. S., & Blumenfeld, P. C. (2006). Project-based learning. In R. K. Sawyer (Ed.),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New York,NY:

Cambridge.

Larmer, J., Mergendoller, J., & Boss, S. (2015). Setting the standard for project based

learning. Alexandria, VA: ASCD.

Pasi Silander. (2015). Phenomenon Based Learning. Abstract retrieved from

Pasi Silander. (2015). Phenomenon Based Learning. Abstract retrieved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