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的結論,研究者針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學校、國文科教師以及 未來研究提出幾點建議,作為後續教學研究之參考。

壹、對教育行政主管機關之建議

學習共同體作為新北市的重要教育政策,如何讓其深化、普及,避免流於形 式,是教育行政主管機關迫切要關心的問題,研究者基於研究結果,提出的建議

78

如下:

一、給予實施教師減課,落實共同備課機制

總結參與教師的實施困境,會發現最難以落實的是共同備課,要完成一次完 整的學習共同體教學觀摩,至少要花費三節課以上的時間,在教學觀摩之前的共 同備課所耗費時間更是難以估計,導致大部分參與教師還是自行備課,便失去了 學習共同體要求共同備課,以構築同僚性的意義。特別是國文科教師,授課節數 最多,每班每週多為五~六節課,而每學期每位學生又必須評改六篇作文,課程壓 力不可謂不大,因此,如果能夠仿效閱讀推動教師,給予深入推動學習共同體的 教師實質上得以酌減授課時數,並且賦予推動校內共同備課的負責,讓充滿熱忱 的教師可以騰出時間來帶領同儕教師進行共同備課,促進專業對話。

二、實施校內分級制度,客制基地班需求

新北市依各校參與程度的不同,分成基地學校、先導學校、種子學校及策略 聯盟四大類,希望各校依據自己參與的程度、時間及模規,選擇最適當的參與方 式,但其實各校每年參與教師及班級都有所變動,甚至在過程當中,隨著認同與 否,都有人中途加入及退出。因此,教育行政主管機關應給予學校校內分級的權 限,讓承辦行政人員能夠更靈活運用行政資源,依各校不同教師、班級的屬性、

氛圍及浸入程度予以適當的調整。

貳、對學校和國文科教師的建議

學校及教師是實際操作學習共同體的第一線,因此最了解在推動上的需求及 困境,唯有推動者更加認同,而且不斷地成長,學習共同體才能夠更深入。是故,

研究者基於研究結果,提出的建議如下:

一、對學校的建議

(一)宣傳推動有成的教師,搭建成果展演的舞台

願意參與學習共同體並且深入實施的國文科教師一方面對教學有極高的熱忱,

另一方面對於教育現況也有獨到的見解,而他們亦是全校教師人數最多的領域,

79

一旦他們的成果卓越,相信可以豎立起很大的標桿作用。學校應該多利用公開場 合定期向全校教師報告成果,鼓勵參與的國文科教師進行推動心得分享,並且在 不增加參與教師負擔的前提之下,替他們提報相關競賽,例如:教學卓越獎、優 良教案競賽等……一方面增加教師榮譽感,另一方面提升學校實施成效的能見 度。

(二)適當安排退場機制,精緻化推動策略

在實施學習共同體幾年之後,時間會慢慢篩選出認同度高且努力實施的教師,

但是也會發現有些教師逐漸邊緣化,只是徒然掛名而已,並無實際推動上的成效。

學校的行政人員應主動發現這些教師,提供相關協助,但在確認其成效不高後,

還是必須重整編組,讓學習共同體的推動可以更加精純、精緻。

二、對國文科教師的建議

(一)全面改變,突破舒適圈

教師是實際操作課程的人,面對年復一年的重覆內容有著既熟悉且陌生的特 殊情感:教師已經習慣了設計成套的教材,對於課程內容十階熟悉,但是沒有了 教科書,教師似乎便對教學十分陌生。講述型教學應該只是教學方法的其中之一,

如果全部的課堂時間都被教師的音量佔滿,那麼學生永遠只是課堂上的客人。如 果教師仍然且戰且走,隨時為自己留下傳統講述型教學的後路,這樣課堂上的風 景永遠不會改變。因此,參與學習共同體教師應該全面改變講述型的教學型態,

逐漸給予學生上課討論、發表的時間及機會。

(二)跳脫語文教育的窠臼,融合文本及學生經驗

臺灣的語文教育因為升學考試的關係長期被扭曲和斲害,作者的生命謳歌以 及文本的精神靈魂都隨著教師的教學逐漸被抽離,學生所接觸到的已經是了無生 氣的鉛字印刷;我們希望能透過語文教育,讓學生可以妥善地運用語詞、適切地 去分析文意、恰當地去批判作品的良莠,進而提出自己的創見。

(三)段考題型呼應會考方向,教學方式貼近學共模式

80

雖然十二國教採用的是免試升學,但是會考仍然佔了比序項目相當大的比重,

親師生依舊深陷升學主義的箝制,而無法自拔。研究者在第二章曾經分析過歷年 基測及會考的題型,令人覺得弔詭的是,國中國文教師特別著重的認知內容,如 字音字形、國學常識及修辭在考試出現的比例逐年下降,比較偏重的是文意理解 及訊息提取的部分。因此,為了符應會考的命題趨勢,教師應該增加學生的理解 力及思考力,而學習共同體的模式就可以讓學生透過自學、同儕討論和合作,建 構自己的思考脈絡。

參、對未來相關研究的建議

研究者只針對新北市連續兩年實施學習共同體的國文科教師進行訪談、觀察 及文件分析,礙於研究限制及研究者能力所及,僅以六名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雖 然經由研究得到了很多寶貴的資料,但未免掛一漏萬,因此建議未來相關研究方 向如下:

一、就研究主題方面

(一)以承辦行政人員為主題

研究者僅研究實際操作學習共同體的教師,但在強調「由上而下」的推行模 式下,承辦學習共同體的行政人員實在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相較於教師擁有參 與的彈性,行政人員能夠選擇的空間便相當緊縮。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在 102 學年開始便規範全國公立國民中學至少一個學習領域實施分組合作學習,若已辦 理與分組合作學習理念相符之相關計畫者(例如:學習共同體、活化教學計畫、、

偏鄉地區國民中小學課程與教學發展計畫、亮點基地學校計畫及國中小行動學習 推動計畫),得免參與「分組合作學習」。在不得不參與的前提下,行政人員選擇 學習共同體的動機以及承辦的歷程,亦是相當值得研究的主題。

(二)以參與學生為主題

雖然學習共同體希望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在實施過後,學生是否覺察到教 師上課方式的改變?學生是否覺察得到發言的機會增加了?學生是否覺察到相較 於傳統講述型教師,透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自己學習保留率有明顯的提升?當學

81

生的學習發生了,教師的教學才會產生意義,因此以學生為研究主題,相信可以 獲得相當有價值的研究內容。

二、就研究範圍而言

新北市推動學習共同體即將邁入第四年的時間,希望將參與校數提升到 100 所以上,因此實施的時程和規模都將創下歷年之最。由於參與校數眾多,自 103 學年開始,教育局將各教育分區擇定一間學校作為學習共同體的分區中心學校,

作為學習網絡中心,希望中心學校定期辦理增能工作坊,能夠貼近各教育分區學 校的需求,由點逐漸拓展到面,以提升教學效能,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因此,以 此四年一期作為研究範圍,應該可以看到學習共同體在新北市播種、生根、發芽 及茁壯的歷程。

三、就研究方法而言

研究者主要以個案研究的方式,以訪談、觀察及文件分析蒐集研究所需之資 料,主要以六位國文科教師作為資料來源,建議未來研究者可以利用問卷蒐集更 廣泛的資料,以提升研究價值。

82

83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W. Lawrence Neuman 著,朱柔若譯(2000)。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新 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岱伊(2001)。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新竹市。

王家通(1981)。高等教育制度比較研究。高雄市:復文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新北市教育局(2013)。學習共同體特刊。新北市:新北市教育局。

王淑真(2005)。行動學習融入教學模式初探。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7),3-10。

王震武(2002)。升學主義的成因與其社會心理基礎–一個歷史觀察。本土心理學 研究,17,3-66。

天野郁夫著,楊思偉譯(2008)。日本教育體制-結構與變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

中 學 國 文 科 「 學 思 達 教 學 法 」 平 台 。 學 思 達 教 學 法 。 取 自 http://flipping-chinese.wikispaces.com/學思達教學。

方志華、丁一顧(2013)。日本授業研究的發展與佐藤學學習共同體的批判轉化。

課程與教學季刊,16(4),89-120。

朱培玲(2010)。數位學習 eLearning 101:Action Learning 行動學習:打造學習型 組 織 。 檢 索 日 期 : 2015 年 1 月 7 日 , 取 自 : http://e-learning-101.blogspot.tw/2010/12/action-learning.html。

江志宏、施月麗(2013)。一位初任教師參與「學習共同體」之實踐經驗。臺中:

庶民文化研究,7,96-112。

江思瑩(2003)。台灣教育改革以後國中教師教色變遷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李政釗(2011)。升學主義與文憑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 美、日、臺個案研究(未 出版碩士論文)。私立東吳大學,臺北市。

李偉言(2007)。佐藤學學習理論及其對我國的啟示。教育科學,1,83-87。

84 子天下,33,136-143。

佐藤學著,李季湄譯(2003)。靜悄悄的革命。長春市:長春出版社。

佐藤學著,沈曉敏譯(2007)。轉折期的學校改革-關於學習共同體的構想。全球教 育展望。取自 www.etc.edu.cn/articledigest34/zhuanzheqi.htm。

佐藤學著,黃郁倫、鍾啟泉譯(2012)。學習的革命-從教室出發的改革。臺北市:

林天佑(1996)。認識研究倫理。教育資料與研究,12,57-63。

林天佑(2005)。教育研究倫理準則。教育研究月刊,132,70-86。

林文生(2013)。以學習共同體的理念分析適性教學的概念及其實踐經驗。宋佩芬

林文生(2013)。以學習共同體的理念分析適性教學的概念及其實踐經驗。宋佩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