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第四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壹、資料蒐集方法

本研究採用的是個案研究法,其在乎的是研究對象實施的經驗及反思,重視 情境脈絡,而且在乎的是發現什麼而非驗證什麼(潘慧玲,2004),因此研究者希望 能夠去找到教師在實施學習共同體的情境脈絡,透過訪談、觀察和文件分析等方 法去發現學習共同體在新北市國中的國文課室裡是如何被推行及實踐?在操作的 過程中,遭遇到什麼樣的困境?茲將資料蒐集的過程說明如下:

一、訪談(Interview)

陳向明(2002)認為「訪談」是一種學術性交談,研究者可以透過口頭並且 含結構性對話的方式,從被研究者身上得到第一手所需的資料。訪談讓兩個原本 陌生的人產生次級的社會互動,兩人當中有一人帶著清楚明確的研究目的,想要 從另一方得到某些特定的資訊(朱柔若譯,2000)。因此,「訪談」這樣的研究方 法十分符合研究者搜集資料的期待。在確定訪談對象之後,研究者都至少提前一 個星期前將訪談大綱寄給受訪者,使其能針對問題做好充足的準備。研究者想探 討在教學現場實際操作學習共同體的教師參與的動機為何?在實施的過程中,遭 遇到的困境為何?在面對困境時,採用的策略為何?針對未來的實施方法,提供 的建議為何?想要了解這些問題,研究者認為使用「訪談」是最好的資料蒐集方

39

法,因為研究者也是在教學現場實施「學習共同體」的第一線教師,從當初的質 疑到現今的認同著實費了一番工夫,所以希望能夠尋求真正認同「學習共同體」

並且在實際的課堂上實施過的訪談對象,深入去了解他們的心路歷程,而這些資 料有鮮明的目的性及個別性,所以才希望藉由文字鉅細靡遺地記錄不同教師在針 對此議題的真實經驗及想法。再者,研究者已確定自己的研究目的,只是希望多 蒐集一些教師的實踐經驗,並且了解這些第一線教師所面臨的問題,所以研究者 很幸運地在短時間內和這些受訪者建立起良好的社會互動,而他們也十分願意真 實地分享他們在學習共同體的實施經驗。在訪談了六位教師之後,研究者發現資 料已經逐漸飽和,因此便擇定這六位教師的訪談資料作研究的主要分析內容,其 背景資料如下表 3-1:

表 3-1

訪談對象背景資料一覽表

訪談對象 性別 教育程度 任教年資 擔任職務 訪談時間 棋老師 女 碩士 10年 八年級導師 2015/03/30 建主任 男 大學 24年 學務主任 2015/04/01 俐老師 女 四十學分班 20年 九年級導師 2015/04/01 荌老師 女 四十學分班 24年 八年級導師 2015/04/08 萱老師 女 大學 20年 八年級導師 2015/04/13 芳老師 女 碩士 14年 閱讀教師 2015/04/13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這六名教師的平均教學年資為 18 年,最少的也有 10 年的任教資歷,有四名 導師、一名主任及一名閱讀推動教師。這些老師的共通特色是毅然決然地改變了 傳統講述型教學,而採用了學習共同體教學,而在這兩年實施過後,不但看到了 自己的改變,而發現學生的態度及關係都有明顯地改變,受訪者在了解研究者對 他們實施學習共同體的歷程之後,發現他們的經驗十分具有研究價值,對研究者 的貢獻斐然。

二、觀察(Observation)

40

41

課內容是否引起學生的興趣、老師的班級經營技巧是否得以讓學生安於學習、每 位學生參與課堂的程度為何等等……。訪談只能針對當事人經歷過的事情去回憶,

其所陳述的內容可能因為關注的面向不同而囿於一隅 ,而一個受過良好訓練的觀 察者進入到教學現場,他能夠觀察的面向是相當廣泛的,觀察者本身就是研究工 具,觀察之前也需要確認其研究目的為何,對於觀察對象正在發生的事情保持中 立,不加以干涉,才能夠有效地掌握觀察重點及涉入的深度,並且要遵循確定的 社會科學規則進行系統性的觀察,如此一來,才能夠蒐集社會調查所需的資料。

記錄發生在現場的第一手資料,可以搜集到研究事先沒預料的情景,進而得到意 想不到的收獲。

因此,這也是研究者在訪談過後,還是要進入這兩名教師的課堂當中進行觀 察的原因,唯有真正身處其中,才能夠去體驗學習共同體能夠帶來的變,亦可以 藉由研究者的雙眼去印證訪談的內容,而在觀察過後也會利用時間和參與教師進 行觀察後會談,藉以解答在觀察時所發現的問題及分享收獲。

三、文件分析法(Document Analysis)

陳向明(2002)認為所有的文件都是文化產物,都是在特定的時空某些人對 某些事物表達的看法,如果這些文件被搜集起來,就可以作為研究特定文化中特 定人群所持觀念的重要資料。文件分析係為了讓研究能夠更全面,以便能搜集到 訪談及觀察無法觸及的內容,因此研究者的文件蒐集以此次觀察的課堂,教師所 使用的教案、學習單為主。

貳、編碼

訪談、觀察及文件分析資料獲得後,研究者將內容編碼建檔,以利日後的研 究結論撰寫,每一項資料來源都給予一組代碼以方便搜尋,亦可以適當地隱藏個 人資料,以利研究之公正性,其編碼方式如下表 3-3:

42

棋老師=I1/2015/03/30 建主任=I2/2015/04/01 俐老師=I3/2015/04/01 荌老師=I4/2015/04/08 萱老師=I5/2015/04/13 芳老師=I6/2015/04/13

觀察

芳老師=O1/2015/05/15 荌老師=O2/2015/05/19 研究者觀察筆記=ON

43

有語意不清、誤解文意或過度理解等情事,其目的是避免內容偏誤,以免研究者 的偏見,主觀地進行資料分析與討論。

二、三角檢定

當資料從訪問、田野筆記、反思札記及訪談札記出現時,必定和其他資料相 互比對核檢,以確保其正確性。